七進七出敵軍中的絕世猛將,驚死晉景皇帝司馬師,不是常山趙子龍

2020-12-16 亞倫聊歷史

《三國演義》裡到處都是猛將,但是猛將貴在猛,出其不意的敵友,做著常人意想不到的事,三國鼎立最正確的時間是220-280,曹丕篡漢為始,晉為終,東漢末年,三國前期,呂布、馬超、關羽、張飛、太史慈等人最為兇猛,今天說的是七進七出敵軍中的絕世猛將,驚死晉景皇帝司馬師,不是常山趙子龍。

文鴦,看似默默無聞,卻是正史上真正的梟雄,文鴦七進七出是正史,不是羅貫中虛構的(趙雲七進七出從來沒做過),文鴦也被曹魏的司馬氏震驚死了,但這就是執掌曹魏、廢帝的大馬基雅維利,以及後來的晉景帝,出身名門,魏文欽之子,曾任揚州刺史、刺史,文鴦是後三國時代的人,他依附於魏國大將曹爽,深受曹爽愛戴,忠於曹魏宗室,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後,曹爽集團被滅,遠在他鄉的文鴦失去了依靠,經常被執政的司馬師鎮壓,功勳無法得到獎勵。

曹魏嘉平六年(公元255年),官至最高的司馬氏廢黜魏帝曹芳,是曹芳和朝中大臣發現政變造成的,司馬師也逐漸發現,曹芳長大後不受自己控制,所以被廢了,怕日後遭禍,改立貴族曹茂為皇帝,司馬師被罷黜後,激怒了許多忠臣,給魏造成了很大的混亂,文欽、吳出兵壽春造反,與司馬氏作戰,文鴦在前線,想和亂臣司馬師決鬥,他帶著幾個精瘦的人敲鼓,喊著司馬師的名字。

他手下的人勸司馬師不要站出來聽他的侮辱,但司馬師就是不聽,認為這場戰鬥很重要,堅持親徵,司馬師到後不久,文鴦突然率軍進攻,因病出徵的司馬師嚇壞了,他受傷的眼睛從肉瘤瘡中迸出,血流如注,痛苦的司馬氏不敢出聲,只能咬著被子憋著,當他的父親文欽想從壽春撤軍時,文鴦認為他不能白走一趟,當他失去了司馬氏軍隊的勢頭時,他帶了十多個騎親衛進入敵人的行列,然後飄然而去,重病的司馬師大怒,命精兵追趕,文鴦沒有恐懼,這次他沒帶任何人,他一個人衝上去,殺了幾百人,進進出出七次,至今,他都不敢往前走。

但晉書中並沒有這方面的記載,只有軍隊擊破文欽,司馬師在回朝途中痛死,這是三國正史上唯一的壯舉,長坂坡的救世主趙子龍雖然是虛構的,但典故的緣由就來自於此,中國歷史上這樣激烈的事件很少,但知道的人很少,畢竟沒有小說電視劇宣傳,對於七進七出敵軍中的絕世猛將,驚死晉景皇帝司馬師,不是常山趙子龍,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三國戰神單槍匹馬在數千敵軍中七進七出,卻因長得醜被皇帝嫌棄
    提起三國武將,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想起趙雲趙子龍。《三國演義》中,趙雲在長坂坡大戰中為了救護劉禪,單槍匹馬殺入重圍,七進七出浴血奮戰,創下一段史詩般戰場傳奇。遺憾的是,這段描寫只是羅貫中的想像。正式《三國志》中的相關記載,與此大相逕庭。
  • 歷史上真正「七進七出」的猛將 有小趙雲之稱 可惜生不逢時
    《三國演義》中,趙雲血戰長坂坡七進七出救阿鬥的故事傳誦千古,他身跨戰馬,手持銀槍,在陣中完全把曹軍當塑膠「我又來了,我又出去了」誰都擋不住,還順便砍了幾個雜魚武將,將他的蓋世神勇描繪得淋漓盡致。可惜,這一段其實是羅貫中自己加上去的,史書上只有記載趙雲救了阿鬥,並沒有提到「七進七出」的情節,趙雲在歷史上獨當一面領兵作戰的紀錄也不多,大多是擔任劉備禁衛軍隊長的角色,與演義形象其實有所出入。不過先別失望,在歷史上還真的有一位七進七出的猛將,可以說是三國末期戰鬥力數一數二的將領──文鴦,有小趙雲之稱。
  • 歷史上七進七出的名將,《三國演義》中趙雲的原型,比趙雲更勇敢
    小時候我們讀《三國演義》,讀到趙雲七進七出長坂坡,總會引起人們的遐想,感嘆趙雲勇猛無敵,真是三國第一猛將。《三國演義》只是後人寫的一部小說。大部分的故事都是虛構的,但是裡面的故事是有原型的。楊文是七進七出的原型。文鴦是魏末晉初著名將領。
  • 趙子龍七進七出長坂坡是真是假?真相盡在這裡,請看——青龍脫身
    常山趙子龍趙子龍為救劉備的家小,單槍匹馬,在千軍萬馬中衝進殺出,驍勇非常。他隱約看見一個猛將,坡上坡下,往來衝陣,所到之處,雲騰霧起,身上鎧甲,粼光閃閃,看得曹操眼花繚亂。他驚訝地回頭問旁邊的徐庶「徐庶,那人是誰?"哪料漆樹老人把「徐庶」聽成了「漆樹",以為曹操向它問話,就張開大嘴回答: "「常山英雄趙子龍!」
  • 三國演義: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曹操疼不疼?
    趙子龍七進七出,曹操疼不疼?如果我是曹操,我會覺得非常痛,痛到鑽心那種,本來順利收編荊州的計劃即將完成,而劉備也要快被抓到,誰知道中間出來個趙雲,殺了自己的營寨七出七入,不但讓自己的損失大增,還丟了一把尚好的大寶劍,換你是曹操,你痛不痛。
  • 歷史上七進七出的名將,三國演義趙雲的原型,他比趙雲還勇猛
    在我們小時候讀《三國演義中》,讀到趙雲七進七出長坂坡就少主阿鬥時,總是惹人遐想,感嘆趙雲勇猛無敵,真乃三國第一猛將。而《三國演義》只是後人寫的小說而已,大部分的故事都是虛構的,但是裡面的故事是有原型的。文鴦,便是七進七出的原型。文鴦,魏末晉初名將。
  • 趙雲七進七出大戰長坂坡,文鴦進出六七次大破樂嘉城,誰更厲害
    這詩前兩句是說趙雲趙子龍的,後兩句是說文鴦文次騫的,前者是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之一,曾經七進七出大戰長坂坡,後者是三國晚期力敵萬人的猛將,曾經進出六七次大破樂嘉城,導致司馬師驚嚇而死。以三國演義為背景,趙雲和文鴦其實非常像,趙雲在長坂坡為了救出劉備的夫人和兒子,面對83萬曹軍毫不膽怯,懷抱阿鬥,七進七出,一路過關斬將,淳于導、夏侯恩、晏明、鍾縉、鍾紳全部不到三個回合死在趙雲手中,張擋不住趙雲,十個回合敗走,馬延、張顗、焦觸、張南四將圍攻趙雲,仍然擋不住趙雲,青釭劍一出,血光四閃,趙雲面前不斷出現曹軍的屍體。
  • 七進七出,堪比常山趙子龍!——英吉利海峽上的「敦刻爾克小船」
    《三國演義》中,常山趙子龍是一位傳奇英雄。他白衣銀槍一身是膽,在長坂坡之戰中如入無人之境,七進七出斬殺曹將數十人,救出幼主劉阿鬥。連梟雄曹操也心生愛才之心,不忍放箭傷他。無獨有偶。1940年6月3日,在風高浪急的英吉利海峽上,一艘小船像樹葉一般在努力前行。船上坐滿了英法聯軍士兵,臉上充滿疲憊和驚恐。
  • 可不僅是帶孩子,趙子龍長坂坡下,殺得七進七出到底多難?
    《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很多人對《三國演義》耳熟能詳,尤其是很多年輕人第一次讀到趙子龍單騎救少主阿鬥,在長坂坡曹軍當中殺得七進七出!尤其是在1994年央視版的《三國演義》上映以後,人們對於書中趙子龍的形象更加立體充實起來。
  • 常山趙子龍,在影視劇中威風凜凜,但在正史中卻沒那麼顯眼!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常山趙子龍長坂坡一戰成名,一人一馬七進七出萬軍從中救出幼主阿鬥,一生忠心耿耿武藝超群,比呂布更加忠心,在三國中是一位不折不扣名震八方的猛將,但是為什麼在正史中卻絲毫不起眼呢?
  • 最強王者揭秘趙雲 七進七出的歷史真相
    《最強王者》人物歷史小知識: 趙雲,字子龍,常山郡真定縣。身長八尺,姿顏雄偉(長得帥,長得高),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作為三國名將趙雲,在《最強王者》中自然不可小窺。白馬銀槍,帥氣逼人。龍威虎膽,如不可擋!又有闖敵營七進七出之赫赫威名,誰敢攖其鋒芒。主公請看。
  • 《九州劫》:長槍一出誰與爭鋒 七進七出的趙子龍到底有多強?
    這個句子內涵霸氣,發音雄武有力,相信許多人都中二的喊過這句話。作為真·三國無雙系列武將的代表,趙雲一直都是勇猛無敵以一當百的代表,那麼不禁讓人想問無敵的趙雲在哪都能為所欲為嗎?毋庸置疑,作為真·三國無雙的排面,趙雲在整個真·三國無雙系列都有很多的戲份。
  • 《臥龍吟》解析七進七出原型武將—文鴦
    三國演義中趙子龍的七進七出橋段為人所熟知,這個橋段的原型就是文鴦所創造的。按照史書記載,文鴦和他父親文欽兵分兩路偷襲司馬師,文鴦殺進大營奮戰整夜。近天亮時,不見父親軍隊接應,於是殺出重圍。  司馬師派兵追殺,文鴦帶領十幾名驍勇騎兵反覆衝殺,硬是把追兵打退,前後反覆衝殺六七次,終於逼退了追兵。
  • 《三國志11》揭秘七進七出之謎!
    此時曹營裡闖出來了那一聲暴喝:「吾乃常山趙子龍!」然後一道銀光闖入曹營裡,對著曹軍上下的將士們一陣衝殺,而這名一手持槍,一手握劍的悍將,正是趙雲。趙雲幾經波折,終於在七進七出後救出劉備當時唯一的兒子劉禪,而劉禪的母親糜夫人因不想拖累趙雲。於是投井自盡,而劉禪也就這麼被救了出來。
  • 1948年,兇悍的趙子龍師,為何得到了我軍將領的高度評價?
    對於常山趙子龍,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趙子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屬於劉備集團的大將之一,由於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救下了阿鬥,而留下了很高的名氣。其實在近現代歷史上,有一支部隊戰功赫赫,作戰十分兇悍,被稱為「趙子龍師。」在1948年的塔山阻擊戰中,連我軍將領都對趙子龍師高度評價。
  • 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曹操在看戲,那曹操的大將為何沒一個出戰?
    「常山趙子龍!」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之一,被劉備稱作「一身是膽」,其「常勝將軍」的形象被廣為流傳。 趙雲成名一戰,是在曹操擊潰劉備的時候,劉備的兒子阿鬥深陷長板橋。
  • 趙雲慧眼識明主,七進七出救阿鬥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細數下來並非兒戲,秦朝末年各路英雄豪傑輩出,東漢末年紛爭不斷,也湧現了一大批的人才,膽識過人的趙雲就是這其中一位,提到趙雲,大家可能會想到他驍勇善戰,或者英俊灑脫的形象,而趙雲七進七出救阿鬥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詳。
  • 瞎改地名,常山趙子龍變成石家莊趙子龍?真的不是這樣
    的說法,其中提到古代的【常山】被改成了【石家莊】,導致威風凜凜的【常山趙子龍】變成了【石家莊趙子龍】,讓人啼笑皆非。很多人信了這個說法。其實,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石家莊】和【常山】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事物。秦漢時期,中國的行政區劃從郡、縣兩級制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制。秦始皇滅趙國後,設立了【恆山郡】。
  • 《八佰》中趙雲史上首次封神!管虎因何鍾情趙子龍,卻不選關羽?
    他驍勇善戰,英勇無畏,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敵軍,孤身殺進重圍,一身是膽,毫無畏懼。當小湖北聽著隔岸飄來的念白,環顧浴血堅守的士兵,還有倉庫裡藏著的那匹白馬,他眼前幻化出一幅場景——白袍將軍,下胯白馬,肩背靠旗,掌中一桿銀槍,單人單騎單槍,白馬白鬃飄舞,趙子龍身上靠旗颯颯迎風,與黑壓壓的敵營敵軍正面相對……而當端午中槍倒地,小湖北眼中的白袍將軍趙子龍雙腳一夾蹬,拍馬挺槍
  • 長坂坡七進七出,捨身救幼主,趙子龍忠肝義膽為幾何
    之所以人們會喜歡拿常州來打趣,是因為歷史上有一個十分有名的人物,經常會在報上自己的名號的時候,在前面加上常山這個地名。說到這,想必大家都已經想起來了,這個人就是常山趙子龍。人們之所以會覺得這個城市名字改得如此有趣,就是因為石家莊趙子龍聽起來特別的詼諧。人們想像到趙子龍要是在出戰前報上自己石家莊趙子龍的名號,仿佛少了一絲霸氣和魄力,反而多了一些詼諧和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