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1500多年前的古籍,至今仍是指導寫作、創作的傑作

2020-12-22 李秀筆記

體大而慮周,是清代章學誠老先生在其《文史通義》中對《文心雕龍》的評價,從學術意義上而言,這個評價可以說是非常權威、專業,也非常具有影響力。

我最早知道《文心雕龍》這本書還是在中學歷史課本中,可能當時年齡太小,當時對這本書的理解是:這是一本講述如何寫好文章的書。

當時的理解也很簡單,在文章的核心畫一條龍——那不就是講怎麼寫好文章的嘛!

直到很多年後,一位前輩同時推薦了《人間詞話》和《文心雕龍》兩本書。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先生品評詩詞文字的書,此書散而神聚,是近代文學史上難得的佳作,思想境界博大精深。這,我是曉得的,雖然當時並未精讀《人間詞話》。

但這位前輩說,若說中國歷史上品評文章第一,還是《文心雕龍》。

自此,我才知道原來《文心雕龍》,品評第一,對文章創作的指導應該只能算到第二位。而此書的體大慮周則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從論述範圍來看,可以說《文心雕龍》論述的文體範圍之廣,無人能及

這裡僅從《文心雕龍》與《人間詞話》比較的角度,簡略說明《文心雕龍》的品評範圍之廣大。

《人間詞話》這部近代文學評論佳作僅僅從詩詞的角度來進行評述,就已經是近代最富盛名的著作,而《文心雕龍》則幾乎涵蓋了作者劉勰所在時代南北朝之前的各個文體內容。

《文心雕龍》共五十章內容,討論了經、緯、騷、詩、賦、贊、銘箴、哀弔、史傳、論說、章表、奏啟、議對等三十多種文體。

這樣的討論廣度,哪怕對今天的史學家來說都可以說是嘆為觀止、無人能及吧。想像一下《文心雕龍》的創作年代可是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出現這樣一部著作可以說是非常了不得的。

其次,從《文心雕龍》討論的深度來說,無人出其右者; 時至今日讀此書,我們仍能從中受益良多

在前述討論範圍之廣的基礎上,劉勰劉勰對每個文體的評讀都非常的深入,且用詞精到,絢麗無比。

舉例來說,劉勰評《易》。

夫易惟談天,入神致用,故系稱旨遠辭文,言中事隱,韋編三絕,固哲人之驪淵也。

劉勰對《易》的評價是,這本書是哲人思想智慧的寶庫。劉勰將這個思想智慧的寶庫,比喻為「驪淵」。「驪淵」兩字讓人浮想聯翩、嘆為觀止。讓我們體會到古人用詞之絢爛多彩,想像力之豐富。

再看劉勰評《緯》。

今經正緯奇,倍摘千裡,其偽一矣。

全篇都是讚美之詞的品評文章還是容易寫的,但劉勰的《文心雕龍》顯然不是,批評起來也是一氣呵成,毫不拖沓。短短幾個字,講緯書的詭奇,評論得實在到位。

這裡,就不再一一列舉,有同好者,建議讀原著。對於今天的歷史愛好者、文學愛好者來說,讀此書也不乏指導意義。

第三,從和思維嚴謹性來說,《文心雕龍》自成體系,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對於現在寫文的人來說,也是極其難得的經驗借鑑

按照現代的觀點,可以把全書分為總論、具體文體的單獨論述、創作論、批評論四個主要部分。

總論部分表達了作者對歷史文章的整體觀點,在對具體問題的分析部分,討論了幾乎所有的文體,在討論過程中,深入分析了各種文體的優劣,表達了作者對同時代文章的批評,如缺乏真實情感,辭藻過於華麗等等的內容。

劉勰的創作論部分更是細緻入微,從構思的藝術想像力、文章結構的布局、語言表達的文辭用典、賦比興等藝術技巧的應用都列舉的非常詳細,可以說幾乎講通了文學創作的全部內容,是對南北朝以前 。 《文心雕龍》一書全面而完整的評論,對於現在寫文的人來說,也是極其難得的經驗借鑑。又回到我這篇文章的開頭。文心雕龍——在文章的核心畫一條龍——讀好此書用好此書,真的可以寫出好文章。總之,劉勰所做《文心雕龍》在文學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章學誠老先生「體大而慮周」的評價是非常到位的。《文心雕龍》全書對於現代人來說,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對《文心雕龍》一書的深入閱讀和寫作實踐,能讓人學會寫文章,進一步學會寫評論文章,從實踐角度,此書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傑作。

相關焦點

  • NO.168|《文心雕龍》名句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作的一部文學理論著作,成書於公元501~502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全書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學思想為基礎,兼採道家,全面總結了齊梁時代以前的美學成果,細緻地探索和論述了語言文學的審美本質及其創造、鑑賞的美學規律。
  • 中國古代故事:不朽得文論著作《文心雕龍》(上)
    《文心雕龍》是一部什麼樣的著作?它是一部指導文章寫作的書,也是一部談論文學理論的書。《序志》篇一開頭就說;「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明白地說《文心雕龍》之作,是講如何用心寫好文章。因此,我們讀這部著作時,處處感到有很強的實踐性。
  • 《文心雕龍》:操千曲而曉聲,觀千劍而識器,多積累才能寫好文章
    《文心雕龍》是寫於1500年前的一本文學理論著作,內容包含什麼是好文章,如何鑑別好文章,文學創作的根本是什麼,作家的個性與作品的關係,作品的傳承和創新等。總之,《文心雕龍》的內容很系統,很龐雜,把涉及文學理論的方方面面都談到了,儘管時過境遷,文學創作也早已經變成了白話文的天下,聲韻等方面也不如文言文要求的嚴格,但我們依然能從書中得到很多啟發和領悟。作者劉勰是比較推崇儒道之學的,他認為道是文學的本源,即世人公認的經典之作,不管其價值觀,還是文學藝術性,內外兼有,文質皆具,是做文章的典範。
  • 《文心雕龍》論「文」與當代「文學」概念的重置
    就此兩點來說,劉勰《文心雕龍》對「文」的看法可以給當前的文學突圍提供轉化利用的理論資源,彰顯了中國古代思想深遠的時代價值。 一、彌倫群言:《文心雕龍》論「文」的外延 「文」在《文心雕龍》中屬於一個具有多重意義的高頻率術語。
  • 草書集字帖《文心雕龍》欣賞,筆走龍蛇鸞漂鳳泊,學草書的第一帖
    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草書的集字帖《文心雕龍》,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在欣賞《文心雕龍》之前,我們簡單說一說草書的變化: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於草書的態度漸不嚴謹,宋元比魏晉次之,到明清流俗日深。人們越來越追求線條,追求恣意放縱。雖然時代的發展草書的表達藝術比記錄文字更為重要。古人書寫草書,一是興致勃發,酒後吐真言。二是情到濃時,起承轉合間,直抒心中意。
  • 文心:傳統文學的本源探求及現代闡釋
    劉勰《文心雕龍》「序志」篇開篇云:「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孫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⑥幾乎所有的論者都會從對這句話的理解入手,來把握劉勰的所謂「文心」。而從這句話的文意來看,不少論者認為,這裡所謂「文心」,應指作者創作構思之主體經驗,包括主觀情志和創作技巧等。僅舉兩個例子為證。
  • 《文心》|86年前,一堂國文課
    86年前的一部語文課本和我們說,不變的,是「文心」。1934年,民國教育家夏丏尊、葉聖陶先生,用故事的體裁,編寫出了一本他們認為是應時也理想的初中國文課本,陳望道、朱自清先生作了序。課本的名字,就叫《文心》。這兩個字多少會讓我們想起千百年前的文學家劉勰所寫的那部《文心雕龍》,那也是講全體國文知識的書。
  • 人常說:「雕蟲小技,不足掛齒。」古人雕的是什麼「蟲」?
    成語「雕蟲小技」,古人雕的什麼「蟲」?人常說「雕蟲小技,不足掛齒。」「雕蟲」雕的什麼蟲呢?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會常常用到謙語,「雕蟲小技」即為其一。諸如「雕蟲小技,不足掛齒」,是謙稱自己的某項本領、技能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 規劃司二級巡視員薛強為「思創」青年小組 作公文寫作專題輔導報告
    為深入貫徹科技部黨組關於加強青年理論學習的有關部署,全面落實《關於實施青年理論學習提升工程的方案》,激勵青年幹部進一步錘鍊「七種能力」,2020年12月30日上午,規劃司「思創」青年小組和中長期規劃專班的青年代表組織開展聯學活動,規劃司二級巡視員薛強同志圍繞「文心雕龍與公文寫作
  • 龍對我國文學作品的影響
    龍對我國文學作品的影響,最早在原始神話的民間文學創作影響最多。這些遠古神話充滿了類似伏羲、女媧蛇身人首等龍蛇形象,使其具有了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它一直影響著後世文學創作。從屈宋、李白到郭沫若的詩歌創作;從唐代傳奇《柳毅》、吳承恩的《西遊記》,到魯迅《故事新編》中的《補天》、《理水》等小說創作,龍的身影及其表現沒有因為光陰流逝而消失。《楚辭》中「人神雜處,寥廓荒忽,怪誕奇異,猛獸眾多」的藝術氛圍和境界,充滿了原始活力和野性,那便是龍鳳文化的直接承續。
  • 北京第十三屆文博會落幕 文心光玉表現異常亮眼
    而在無數展位當中,文心光玉的展位尤為突出,精美而又獨具創意的玉石產品吸引了眾多與會者駐足觀賞,工作人員為每個前來諮詢的客商做了詳盡的介紹,他們無不被文心光玉精心設計出的玉石藝術品所折服,向工作人員豎起了大拇指,甚至有相當一部分的客商與文心光玉的工作人員交換了聯繫方式,希望在未來能有進一步的合作。
  • 距知天命還有一年,我要把自己打造成最具發展潛力的寫作IP,行嗎
    1、學習寫作目前各種寫作的指導層出不窮,各種寫作班也是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更少不了趁機割韭菜之流。各種寫作指導看過不少,寫作培訓班也上過,但還好沒有被割韭菜。再說,以我的性格來說,通過讀書來增強自己的寫作能力是比較舒適的方式,所以首先我得給自己開具一個學習寫作的書單。
  • 古籍記載難以置信
    古籍記載難以置信。玉皇大帝的全名叫做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光是看這個名就已經讓人覺得很厲害了。據說這玉皇大帝已經活了有兩億多歲,他修煉至今已經經歷了一千七百五十劫,而每一次劫難之間相隔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絕大多數的神仙修煉的時間都沒有玉皇大帝那麼久。
  • 千秋一脈,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千秋一脈,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2020-11-22 2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騎士傳奇:西方古籍中的武俠世界
    中國古籍中的《史記》《俠義傳》《三國演義》等記載了古代許多英雄名將,後來被小說家們獨立而成一個武俠世界。在西方古籍中,同樣有充滿理想、冒險的狹義世界,及騎士文化。有關騎士傳奇類的西方古籍讀起來也像金庸的小說一樣精彩奇幻。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評審是古籍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記者了解到,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的申報和評審工作於2018年5月啟動,經過全國申報、匯總整理、專家評審、現場考察、網站公示、文化和旅遊部推薦、國務院審核批准等環節,最終評選出國家珍貴古籍752部,命名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2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