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對我國文學作品的影響

2021-01-08 恩出

龍對我國文學作品的影響,最早在原始神話的民間文學創作影響最多。這些遠古神話充滿了類似伏羲、女媧蛇身人首等龍蛇形象,使其具有了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它一直影響著後世文學創作。

從屈宋、李白到郭沫若的詩歌創作;從唐代傳奇《柳毅》、吳承恩的《西遊記》,到魯迅《故事新編》中的《補天》、《理水》等小說創作,龍的身影及其表現沒有因為光陰流逝而消失。

《楚辭》中「人神雜處,寥廓荒忽,怪誕奇異,猛獸眾多」的藝術氛圍和境界,充滿了原始活力和野性,那便是龍鳳文化的直接承續。

風骨開張的李白詩作,又繼承了離騷之風,激響盛唐之音,使中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達到極峰。

龍的形象和姿態甚至啟發了中國古代作家的藝術思維方式。《文心雕龍》描述的那種由靜到動的構思狀態,就是尋覓靈感和激發奇情幻想,以達到「視通萬裡」、「舒展風雲之色」的形象思維境地。

龍在文學藝術中的種種表現,凝凍和折射著民族的藝術風格、審美趣味以及在獨特文化環境中形成的群體心態。它所集中體現的陽剛之美,匯為天真狂放,而經久不息。

龍的形象所具備的美學價值,最主要的是帶有中國特徵的崇高美,具體地講,是飛動之美。它從爬行於地的蛇,演變為飛翔於天,或遊弋於海的飛龍、遊龍,它表現出來的那種舒展自如、昂然向上的飛動之美,頗值得欣賞玩味。

在屈原「八龍婉婉」、「上下求索」的詩句裡,在張旭連寫連筆、迅疾駭人的狂草裡,在「秦王破陣舞」急驟強烈的舞步中,和公孫大娘挾風裹電的劍術表演中,都是顯而易見的。

相關焦點

  • 動漫、遊戲如何影響文學創作?為何不見莫言、餘華等人的作品動漫
    最初的一批網文比如唐三的《鬥羅大陸》等不斷被發掘,從出版到國漫,這十幾年影響了無數網文作者的靈感。這些裡程碑式的、甚至可以說已經是封神了的網文代表作,吸引了千千萬萬的後來人,憧憬自己的作品也能有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時刻。
  • 文學作品中的護士形象
    而作為文學作品所慣常書寫的人物群像之一,醫護群體在所有的職業群體中也是較為突出的。因為疾病是比愛情更為普遍的生命經驗,所以在歷來的文學作品裡,都不乏對醫護人員的描寫。 相對於數量眾多且個性鮮明的醫生形象而言,文學作品中的護士形象則較為匱乏而模糊。這大概與護士職業的歷史短暫有關。溯源全球第一所正規的護士學校,是南丁格爾於1860年始建,距今也不過160年的歷史。
  • 《文心雕龍》論「文」與當代「文學」概念的重置
    劉勰在《文心雕龍·總術》辯駁道:「發口為『言』,屬翰曰『筆』……經傳之體,出『言』入『筆』。」在劉勰看來,經傳都不是口頭語(言),而是寫下來的書面語,故當屬於「筆」,因而也是「文」。「文藻條流,託在筆札。」(《書記》)正由於劉勰採用了「屬翰」的標準來劃分「文」的範圍,使得《文心雕龍》對文章外延的指涉極為廣泛,幾乎囊括了所有訴諸語言文字的各類作品。
  •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將成為我國文學的新代表,網友:魯迅呢
    當然這要歸功於莫言的文學成就和低調的為人處世,文學也是眾學術門類之一,業精於勤荒於嬉,莫言幾十年如一日的創作生涯可謂起起落落都曾嘗遍,在他的文學作品中,處處充滿著人生坎坷的描寫,既是為蒼生代言,也是書寫自我。所以在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臺上,莫言顫顫巍巍地講出了隱在心中的故事。
  • 老舍民俗書寫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京味文學的再度勃興是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文學單一的政治視角被打破,為京味文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環境,這一時期出現的文學稱為京味文學第二代。20 世紀 80 年代出現了以鄧友梅為代表的京味作家,這一時期的作家靠著對北京與北京文化的熟知和對北京話的熟稔,懷著對老舍的熱愛與美學風格的執著追求,源源不斷地創作出大量京味濃鬱的文學作品。
  • 28部作品入圍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
    特別增加讀者網絡投票環節,增加中國網絡文學IP影響排行榜和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排行榜榜單——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將會以全新模式呈現。「今年,為體現網絡文學對影視、遊戲、動漫行業的帶動作用及在海外傳播方面的影響,更好地發揮導向作用,我們在原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的基礎上,增設中國網絡文學IP影響排行榜和海外傳播排行榜,三個榜單共同構成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何弘特別就排行榜的設置變化做了說明。
  • 他出生貧窮,作品深度影響馬爾克斯,被譽為拉美文學的巔峰代表!
    他的作品究竟展現了什麼主題呢?一起來跟隨哲學詩畫深度進入。1,影響巨人胡安·魯爾福的很多作品深刻影響了創作出《百年孤獨》的享譽全球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馬爾克斯曾回憶說,自己在困頓時期,偶然看到了胡安·魯爾福的中篇小說《佩德羅·巴拉莫》,處在寫作瓶頸期的他連夜將其讀了兩遍,後來更是倒背如流。
  • 米芾文學在宋代以後的地位和影響(第二期)
    因為明代據米芾生活的時代更遠, 米芾作品散佚更多, 以範明泰當時的條件, 儘管「搜採各書, 裒為此編」, 仍然「闕略殊甚」 。清代對米芾文學也較為重視, 很多書畫類和詩文集類都收有米芾文學作品, 上表所列吳之振編《宋詩鈔》、倪濤《六藝之一錄》、卞永譽《書畫匯考》三書收米芾詩都超過三十首。
  • 遊戲起家也玩文學,這家文庫能文能武,它家的作品值得關注!
    今日主機遊戲界所謂殿堂級遊戲的概念就是由Fami通最早提出,而這個今天深深影響遊戲玩家認知遊戲的重要欄目最初居然是承接被廢除的天氣預報版目。是的,你沒有看錯。不過在改版之後由於嚴苛認真的評分和有理有據分析評測,該版目很快一炮而紅並成為業界權威。從1986年開始截止2020年7月,一共只有二十六款遊戲獲得了滿分評價,而Fami文庫也隨著母公司遊戲相關業務的不斷發展而成立。
  • 玄幻文學深受「騎士文學」的影響
    中世紀留給幻想文學的另一筆寶貴財富,是「騎士文學」。所謂騎士,就出身來說,最早是來自小地主和富裕農民。這些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騎兵,在領主軍隊中服役並獲得封地,成為貴族的最底層。在漫長的戰爭中,留下了大量的故事傳說,這奠定了「騎士文學」的基礎。東方的文化和生活對於騎士影響很深,不同的文化帶給了他們新奇的體驗。富裕的伊斯蘭教徒,讓騎士們不再甘於基督教的出世思想和禁欲主義,他們嚮往天國,但也要求享受世俗生活,要求文化的薰陶,追求甜美的愛情。所以,騎士文學他們的作品更多的是歌唱現世,歌唱騎士的冒險,並且為了自己的張揚勇武而在其中加入一些具有魔力的事物,使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 文學作品的「共鳴」
    文學作品的「共鳴」,肯定不是只有少數人才能產生的,不是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有共鳴。優秀的文學作品,是讓多數人產生共鳴,體會文學作品「當事人」的情感。如果只有少數人才能產生共鳴,證明文學作品很失敗。不過我不是要列舉文學作品中的種種讓人感動的描寫,而是提出自己的一點個人偏見。苦難文學,從相對角度上來說,「比較」好寫——加了引號的意思是,是想從另外角度來闡述,而不是說苦難文學真的好寫。像《平凡的世界》雖然技巧和文筆都談不上優秀,但之所以能獲得多數人的認可,我覺得主要的還是在於對「苦難」的「崇拜」。
  • 外國文學作家作品大匯總
    柏拉圖《文藝對話集》:對話體,希臘文學作品中出色的散文作品,對歐美一些重要的文藝創作者、理論家產生影響5. 亞里斯多德《詩學》:奠定了歐洲現實主義文論的基礎6. 埃斯庫羅斯:悲劇之父。《俄瑞斯忒斯》、《普羅米修斯》7. 索福克勒斯:戲劇界中的荷馬。
  • 網絡文學20年十大奇幻作品,《傭兵天下》第二,《獸血沸騰》落榜
    確實,在早期的網絡文學,西方奇幻小說可以這麼說佔據著網絡小說的半壁江山,大多數如今耳熟能詳的網絡作家在早期都是從西方奇幻小說創作開始的!劍與魔法,龍與精靈,吸血鬼與槍炮……這是一個獨特而神秘的奇幻世界,在受到西方奇幻元素所影響下,眾多的網絡作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秘的奇幻世界,帶來了一場又一場的神秘之旅。如果把網絡文學20年分成兩個部分,那麼前面的十年就是西方奇幻小說的十年。
  • 「冰心文學盛典·專家進校園」第二場丨郝周:閱讀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9月16日下午,「第十五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盛典·專家進校園」第2場活動在深圳市濱河小學舉行。兒童文學作家郝周以「閱讀對文學創作的影響和塑造」為主題,和學校師生代表分享了閱讀與文學創作之間的奧秘。深圳新聞網文教衛中心主任陳彬,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深圳組委會負責人、深圳市博恩引領教育集團總裁肖俐,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深圳組委會會務部、製作部負責人李小強等嘉賓出席了活動。
  • 日本作家村上龍作品集出版
    日本「透明族」文學流派開創者,直擊日本青年面對殘酷青春時的虛無與彷徨。近日,日本作家村上龍作品集(第一輯)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包括五冊:《無限近似於透明的藍》《寄物櫃嬰兒》《第一夜 第二夜 最後一夜》《所有男人都是消耗品》《戀愛永遠是未知的》。
  • 戴望舒與西班牙文學
    戴望舒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翻譯家。他生前譯介過大量西班牙文學作品,為西班牙文學在我國的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  西班牙文學最早可追溯至10世紀前後,深受古希臘、古羅馬、日耳曼、吉卜賽、阿拉伯文化的交互影響。
  • 網絡文學產業二十年:傳說結束了,歷史剛剛開始
    BBS為學生在網絡上發布原創文學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雖然這些作品大部分是在教育網上流傳,缺乏二次傳播和話題性,但是它們是網絡文學行業的「奠基者」,初步建立了網絡讀者與作者的交互模式。 1980-90年代是以金庸為代表的武俠小說在大陸廣為流傳的時代,通俗文學的用戶市場潛力初顯。網絡文學從誕生之日開始,就幾乎全部歸屬於通俗文學範疇,其發展軌跡受到了武俠小說的深刻影響。
  • 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共計28部作品入圍
    9月14日上午,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舉辦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新聞發布會。本屆排行榜在原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的基礎上,新增設了中國網絡文學IP影響排行榜和海外傳播排行榜。經過初評和複評,有28部作品(項目)進入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的終評。
  • 透過文學常識看文學作品《洗河》
    文學是我們當下生活必不可缺的一種文化消費品,文學圖書既有商品屬性,同樣也有文化價值。在影視產業高度發展的今天,有不少的影視劇本都是根據文學圖書改編的。文學作品不僅給人們帶來了知識,更帶來了精神上的快樂。
  • 我寫志願文學作品的三點感受
    志願精神具有感動人、感染人、帶動人的積極向上的影響功能。志願文學的聚焦對象,是志願者。志願者是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的靚麗風景線。我認為志願精神、志願行動給整個社會帶來的正能量,值得關注,值得書寫,值得挖掘。首先,我談談志願文學的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