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秦滅六國中,王翦父子滅了五個,如此功高能有好下場?

2021-01-20 騰訊網

《大秦賦》即將接近尾聲了,秦滅六國的大戲就要開始了。說到秦滅六國,就不能不提王翦。

王翦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同時,秦國另一個有四大名將稱號的是白起。當然了白起早在秦昭襄王時期,就被昭襄王給殺了。

嬴政時期最大的名將就是王翦,他成為了滅六國的不二人選。秦滅六國的過程中,除了韓國之外,其它五個國家,都是王翦、王賁父子滅掉的。

王翦滅掉的國家有三個:趙國、楚國和燕國。

另外兩個是魏國和齊國,魏國是王賁滅掉的,齊國根本就沒有和秦軍交戰,見到秦軍到來,齊王就投降了。

很顯然嬴政想要滅亡六國,最有實力的就是趙國、楚國和齊國(沒想到齊國投降了)。趙國、楚國才是秦國最大的對手。

王翦面對兩個強大的國家,想要滅掉他們也是不容易的。趙國有名將李牧,李牧還大敗過秦軍。

這樣的李牧,還是令王翦忌憚的。最終我們都知道,王翦選擇了用離間計,讓趙王把李牧給殺了,然後,滅掉了趙國的。

滅趙功勞最大的人應該是趙國丞相郭開,他說服趙王殺了李牧,然後還假傳謠言,說廉頗不能用了。

就是在這兩個名將沒有上場的情況下,趙國被滅掉的。當然了最後滅趙的功勞,都是記在了王翦的頭上。

王翦滅楚也很有心機,為了避開楚軍高漲的士氣。他到達楚國邊境時,並沒有選擇和楚軍開戰,而是讓士兵養精蓄銳,麻痺楚軍。最終,他讓士兵休養生息了一年的時候,才向楚軍開戰。

最後,王翦如願地把楚國給滅掉了。

這兩個強大的國家被滅了,其它國家更不在話下了。最終,王翦父子幫助嬴政統一了天下,可以說他們的功勞真的太大了。一般來說,功臣尤其是將軍,功勞太大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那麼,王翦、王賁父子兩個人怎麼樣了呢?

說他們下場之前,我們看看王翦這個人有多麼「雞賊」,可以說他是一個很「狡猾」的人,這樣的人最懂得自保了。

嬴政讓王翦去滅楚,給了王翦60萬大軍。這些大軍可以說是嬴政全部的家當了,不管是把這些軍隊交給誰,作為王的人都是不放心的。

秦王擔心的最為主要的是,這個臣子帶領這麼多人,若是他反叛了怎麼辦?更加重要的是,王翦出去打仗,他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回來的。甚至是三年五年,這麼長時間嬴政能夠放心嗎?

期間若是有人誣告王翦,嬴政豈不是就更不放心了。

所以說王翦這個差事不好幹。但是,他很聰明有辦法解決。再出發之前,他就給嬴政吃了定心丸。

這個定心丸就是,他讓嬴政認為他是很貪的人,只有很貪的人,他才是存粹的人,這樣的人只想要利益,對權力沒有那麼大的欲望。

王翦給嬴政要官職,要房子,要地,還給他的兒子要。

嬴政都答應了,王翦走在路上時,他還惦記這事,讓自己的手下分五次去提醒嬴政,不要忘記把準給他的財產,分給他落實到位。

這個時候他的手下不懂,說你怎麼這麼貪婪呀。

王翦告訴他,我不是貪婪呀,我是在保命。大王給了我六十萬大軍,他能對我放心嗎?我只有給他討要東西,他才會放心,要得越多,他就會越放心。

因為我給他幹活,是要有回報的。若是我什麼都不要,他就以為我有其它的想法。所以,那才是會置我於死地的!

果然,王翦在和楚軍交戰期間,不管在外多長時間,嬴政都沒有懷疑過他。

看到了吧,這就是狡猾的王翦。

他擁有這樣的智慧,怎麼可能被嬴政殺害呢?不管是王翦,還是王賁,他們都是得到了善終的。

再說了秦始皇嬴政是很自負的人,他不需要殺任何功臣,再大的功臣在他看來,也不過如此。要知道他是千古一帝呀!

劉邦和朱元璋是殺了很多功臣,他們殺功臣是因為自己不自信。劉邦幹不過韓信吧,所以,只能把韓信給解決掉。

朱元璋也是不自信的,他很怕自己的後代受功臣的欺負,在活著的時候,替自己的子孫把大部分功臣都給滅了。

嬴政不需要,因為他當皇帝的時候才38歲,劉邦都54歲了。嬴政不用擔心任何人,所有的將軍他都能搞定。

所以,他不需要殺功臣。

相關焦點

  • 大秦賦:掃滅六國的執行者王翦,已是古稀之年,堪稱奇蹟
    《大秦賦》是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滅六國的最大的功臣王翦也悄然上線,要知道王翦可是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之一。
  • 秦滅六國王翦父子功勞最大,蒙氏家族三代目同樣不遑多讓
    在秦滅六國的過程中,武將中當屬王翦王賁父子的功勞最大,除了內使騰滅了韓國之外,趙國和楚國這兩個最為強大的國家都被王翦所滅,此外,王翦還殲滅了燕國的主力,燕王喜逃到了遼東。而王翦的兒子王賁,功勞也非常大,獨自滅掉了魏國和齊國,最終滅了燕國。
  • 秦滅六國時,秦國派出了七大武將,除了王翦父子還有誰?
    秦滅六國之戰又稱秦朝建立之戰,指戰國末期七大諸侯國之一中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國秦國進行消滅其它六個諸侯國、完成一統天下大業的戰爭。但是,即便如此,想要順利消滅山東六國,依然需要一支精銳之師,尤其是智勇雙全的武將。在秦滅六國時,雖然白起、樗裡疾、司馬錯等名將已經不在了,不過,秦始皇嬴政麾下,還是有不少能徵善戰的武將,尤其是以下七位武將,更是在秦滅六國之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推動了秦朝的建立。
  • 《大秦賦》滅六國怎麼沒有蒙恬?秦始皇:朕要的不是六國,是天下
    秦始皇嬴政奮六世之餘烈,終於統一天下,秦始皇所要的「天下」,並非只有「六國」,在南方,尚有百越之地,在北方,尚有強敵匈奴。嬴政建立秦朝的過程中,蒙氏和王氏兩族名將輩出,居功至偉。在《史記》中,司馬遷認為王氏一族的代表人物是王翦,而蒙氏一族代表人物不是蒙驁或蒙武,而是蒙恬。
  • 王翦到底有多厲害?秦滅六國,有三個國家都是他消滅的!
    在戰國四大名將中,從結局上來看,白起、廉頗、李牧這三個人,都沒有獲得比較好的結局,比如白起是被秦昭襄王賜死,李牧是被趙王遷冤殺,而廉頗則在趙國受到排擠,從而最終客死異鄉。與此相對應的是,王翦則獲得了善終的結局。當然,王翦之所以能夠善終的結局,不僅是因為他具有比較高的情商,敢於急流勇退,也是因為他在秦滅六國之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秦滅六國,為何打楚國需要出兵六十萬?王翦:這事你們學不來
    這恰恰說明了王翦高超的政治才能,其他三個,李牧和白起被君王猜忌被逼自殺,廉頗也同樣因為功高震主而落得個客死他鄉,只有王翦能夠善終,就算是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王氏家族一直是朝堂的功勳,其孫王離在名將蒙恬死後接手長城軍團。而王翦更高的智慧就在於滅楚之戰中能夠打消秦始皇的疑慮,坐擁天下兵馬卻讓秦始皇對他放心,這是王翦的厲害之處。
  • 《大秦賦》:秦滅六國時,六國的君主分別是什麼結局?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故事。
  • 《大秦賦》滅國大戰起 宏大敘事勾勒歷史脈絡
    網易娛樂12月25日報導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領銜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CCTV-8黃金強檔、愛奇藝同步熱播。《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終章,延續了這一系列的歷史厚度和劇集品質,講述戰國時代大爭背景下,秦國兼併六國統一天下的故事。
  • 大秦賦劇透:秦始皇滅六國,一天下,都在這8張圖中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麼,誰的戰績最大,又有哪些波折和啟發? 韓國是三晉之一,曾經在韓昭侯時任用申不害變法,但是身處四戰之地,在戰國七雄中最弱。 滅韓的將領是原韓國南陽郡的代理郡守內史騰,他率兵十萬,先破趙軍,轉而突襲韓國,韓王猝不及防,無奈之下只得與群臣親奉印信,大開城門迎接秦軍,韓王從此「委國聽令」入質秦廷,成為秦的屬國藩臣。七年後(前230年)韓國被廢。
  • 秦滅六國的過程中,為何滅楚之戰最為艱難?
    因為,秦昭襄王在位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山東列國中齊、楚、趙等強國,悉數遭到了秦國不同程度上的打擊。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秦王嬴政繼位的時候,秦國的國力已經到了遠邁山東六國的存在。以至於,秦國發動的滅六國之戰,僅用了十年的時間。在歷史上的秦滅六國之中,諸如燕、韓、齊等國的覆滅,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
  • 《大秦帝國》收官作《大秦賦》定檔12月1日 秦始皇掃平六國
    《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收官之作,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定檔宣傳片:《大秦賦》由《大秦帝國之裂變》導演延藝執導,張魯一(飾 嬴政)、段奕宏(飾 呂不韋)、李乃文(飾 李斯)、朱珠(飾 趙姬)、辛柏青 (飾 嬴異人)、鄔君梅(飾 華陽夫人)、尤勇智 (飾 王翦)、李洪濤(飾 申越)、王慶祥(飾 嬴稷)主演。
  • 《大秦賦》:等了70集,秦國終於開始了滅國大戰
    《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終章,講得就是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的故事。劇情從嬴政出生一直演到了他登基為帝,跨越幾十年的時間,詳細演繹了呂不韋送異人歸秦、嬴政登基親政、成蟜之亂、嫪毐之亂、罷呂不韋、修鄭國渠、推行秦篆、韓非之死,直到攻滅六國一統天下等諸多大事件。
  • 《大秦賦》秦國迎來三大轉折點,秦滅六國的大戲即將開始
    《大秦賦》最新劇情:秦國迎來三大轉折點,一統天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秦滅六國的大戲即將開始。鄭國確實是當時最權威最厲害的水利人才,如此浩大的工程只有他才能完成,也只有秦國有這樣的國力可以完成,秦國的綜合實力將因此大幅提升,戰鬥力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三轉折點:嬴政李斯終於互為伯樂,新的天下大勢即將開始諸國中能夠統一天下的只有秦國,秦國歷代君王中能夠統一天下的唯有秦始皇嬴政,能夠輔佐嬴政統一天下的只有李斯。
  • 大秦賦劇情過半,開始掃滅六國之戰,滅秦大boss出現
    大秦賦已經更新到47集,嫪毐之亂已經平叛。不過嫪毐之亂確實讓廣大觀眾差評如潮。因為編劇把嫪毐之亂太誇大了。嫪毐都找到了扶蘇還沒把扶蘇解決,雖然戲劇誇張可以體現緊張感,但是大多觀眾又不是傻子。再說歷史上嫪毐之亂只用昌平君、昌文君就解決了,希望後面不要有這種雷人的情節。
  • 《大秦賦》王翦滅楚前瘋狂討賞,為何獲贊無數?嬴政為何無忠臣?
    電視劇《大秦賦》裡面有一個很牛逼的角色,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也是戰國四大名將當中唯一不被猜忌的一個,是唯一得到善始善終的一個。因為他不僅懂得打仗,還懂政治和忍心,他懂退讓和自保。《大秦賦》對於王翦這個人物的刻畫雖然有很多添磚加瓦的情節,但大體能夠讓人看出來王翦一些無雙的智慧,能看出他是如何在絕對的王權之下遊刃有餘的。
  • 秦滅六國,天下一統!
    但在汾城站住腳後,根據《史記-秦本紀》的記載,立即對六國聯軍打出反擊戰,「攻晉軍,斬首六千,晉楚流死河二萬人」,當然,這裡有一種說法是,只有三晉軍隊,沒有楚國軍隊。隨後,王齕就與張唐合軍攻下了趙國的寧新中,改名安陽。看下圖,這就捲土重來了,又對邯鄲虎視眈眈了。張唐是怎麼回事呢?
  • 秦滅六國後,六國的君主都是怎樣的下場?有沒被滅的小國家嗎?
    秦對各國君主的安置頗為講究。  韓王安:先極力安撫,後「拐彎抹角」處決  秦王掃六合,韓國不小心拿了個「第一名」。  韓國是在基本沒有太多抵抗的情況下投降的。  所以,處置過分了,後面的幾個諸侯國君求生欲強烈,會拼死抵抗。
  • 秦滅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專家:結局有好有壞!
    不先將其攻滅,便會牽扯秦國的滅國行動;後者認為趙國軍力強大,是山東六國抗秦的骨幹力量,故應首先攻滅趙國。待趙國滅亡,只用一道檄文便可拿下韓國。不過,從後來秦國的軍事行動來看,秦王政即未採納李斯的主張,也未採納韓非的主張,而是將這兩種看法糅合在了一起,即先以重兵打擊趙國至奄奄一息,然後再舉兵滅韓。
  • 大秦賦2.0:章邯被俘王離被殺,王翦的圓滑有底線,絕不叛國
    《大秦賦》的結局是秦國統一六國,這個結果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對於很多人物的結局,電視劇裡並沒有交代,對於一些重要人物,他們的結局很多人還是很關係的。比如秦滅六國的最大功臣良將王翦,率領大軍六國滅了五國,這樣的功績不可謂不大,然而功高蓋主兔死狗烹,歷史上許多功勞巨大的名將下場都不太好。
  • 大秦賦:王翦、李牧之間的軍事才能究竟是,看完之後才明白
    近日在大型古裝歷史劇《大秦賦》已經完結,始皇帝嬴政對六國展開了攻伐,在劇中各種縱橫捭闔、伐謀、攻城。說起攻城略低就不得不說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根據現今能查閱到的史書記載,白起、廉頗曾相持許久,最終由於換上了趙括為將,兩人才沒有機會一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