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據新華社電
店主購自原產地的純正「洋貨」,附帶購物小票和出進口海關憑證寄回來,蔚然成風的海外代購看似無懈可擊。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那些用來保真「洋血統」的證明,都不難偽造,海外代購已形成一條從產品造假,到發貨「洗白」,再到轉包「分銷」的灰色產業鏈。而利潤方面,專櫃正品價格為358元的BB霜,仿品批發價只要25元,每個可賣到160元。
真瓶裝假貨小票也偽造
幾天前,一個自稱銷售代理的微信帳號找到了從事海外代購數年的淘寶及微信賣家小薇(化名)。這名代理號稱「專門從事加工」,暗示以低價提供熱門品牌護膚品的仿品。
這名代理告訴小薇,仿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高仿,色澤、味道、濃度一比一調配;第二種是罐裝,用回收的正品包裝再次裝瓶,「如果不是特別懂行,絕對分辨不出來」。
仿品利潤有多高?以某熱門品牌氣墊BB霜為例,專櫃正品價格為358元,而批發1000個仿品的話,每個只要25元,「淘寶每個可以賣到160元」。
這名代理再三強調,「淘寶上這個產品80%賣家都和我們有合作,1000個人最多兩三個看出差別,很多人沒用過真的怎麼分得出假的?」
真瓶裝假貨,如何博取消費者信任?最常見的手段是偽造海外代購小票。多個賣家告訴記者,小票造假是技術含量最低的,只需要買個票據印表機就好了。記者下載了一款製作購物小票模板的免費軟體,發現所有信息都可錄入和修改,只要有國外小票圖樣,仿造非常容易。
假貨批發養活 微信百萬賣家
造假之後,第二個環節是發貨,大量國內製造的假貨經出國「鍍金」,再回流「洗白」。
「先在國內大批量造假,再一批批運出去,然後從國外郵回來,就有了海外發貨憑證和入境證明。反正假貨成本低,郵費均攤,洗白很簡單,利潤很可觀。」一個不願具名的商家向記者透露。
許多海外假代購會打出「廠家拿貨」的招牌。 有賣家透露,所謂「廠家拿貨」其實是假貨批發商直接找「下線」以低價分銷的伎倆。「以現在賣得很火的可萊斯面膜為例,有分銷商想發展我做『下線』。原價3萬韓元的面膜,按箱拿貨可以低到2折。」這類二手轉包的「下線」賣家數量巨大,「微信圈大部分代購都是這樣一級級拿貨,養活了上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