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書法,為什麼柳體字難學好?

2021-01-11 夢筆生輝

初學書法,不少人對柳公權的楷書字體忌諱莫深,認為他的字體是四大楷書字體裡面,最難學的一種。其實,柳體字沒有像有些人說的那麼難學,只要把握好如下學習技巧,寫好柳體字就會事半功倍。

書法貴在多臨摹多聯繫

第一,柳體的用筆方法:柳體字方筆圓筆並用。那麼什麼是方筆呢?就是指在起筆和收筆當中,以及在筆鋒轉折之處有稜角出現呈方形。而圓筆又是怎麼理解呢?圓筆就是指那些外觀看起來渾圓豐潤的筆畫。

比如柳體字的長橫畫,如上圖的「長」字的長橫畫。方筆起筆,中間細,兩頭略粗,稜角分明。點畫收筆圓,含蓄圓潤。垂露豎收筆也是圓筆。初學柳體字要注意柳體字的豎畫、撇畫起筆之處的方筆與一般楷書不同之處,柳體字在二次轉鋒折筆時,起筆之處比一般楷書多一個稜角。

還有一種特點,柳體字的橫畫細粗有別,短橫粗而上昂,長橫細呈弧形。柳體字的橫畫與豎畫,與其他書體不太一樣,柳體字的橫與豎輕重懸殊不大,有的短橫甚至常常比豎畫粗而方整,如下圖「極」字木字旁的橫畫。

第二、柳體字的結體:當兩筆豎畫相向時,在左邊的豎畫向右彎,在右邊的豎畫的向左彎,形成一種相向之勢。柳體字的收放有度,變化無常。在書寫同一個字體的時候,有的筆畫寫得比較收斂,有的則很舒展。

柳體字的長橫細長

比如上圖「音」、「奇」等字中的橫畫長短是很懸殊的。如果字體的結構組成比較複雜,那麼書寫的時候要注意這些組成部首的筆畫在寬窄、長短方面的比例,有的地方留白多,有的地方留少,如下圖的「智」字,下面的日字顯得格外緊湊。所以柳體字的結體中宮收緊,外延筆畫向外舒展,字內往往非常緊湊,這與顏體字有區別。

柳體字的豎畫書寫略彎

相關焦點

  • 初學書法,如何選字帖,少走彎路
    大家好,我是雨能生萬物,炎炎夏季,和大家聊聊輕鬆的事,初學書法應該注意的問題,拋磚引玉,僅供大家參考。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共同交流和學習,共同成長。雨能生萬物書寫下面言歸正傳,和大家說說初學書法,大家要避免出現的錯誤和誤區,少走彎路。
  • 初學書法從什麼書體入門好,看看書法大師怎麼說
    有很多初學書法的朋友,會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究竟從什麼書體入門好呢?我們先來看看中國的近代文藝先驅者李叔同先生,即後來的弘一法師的建議。弘一法師集諸多藝術門類大成於一身(其中就包括書法),可謂是登峰造極,空前絕後,並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
  • 王羲之留給後人的1000個字,專家:學好這些,你能超越9成書法家
    梁武帝是一位不世出的書法大師,也是一位書法理論大師,在他的倡導下,以鍾繇和王羲之為代表的一路「樸拙」書風成為書壇主流。這《千字文》乃是四字一句,對仗工整的文章,朗朗上口,一氣呵成,此篇文章對於書法的意義乃是1000個不同的常用漢字,有專家說:當你將這1000字學好之後,你就超越了9成的書法家。還有人說,學好的這1000個字,你的未來將前途無量!
  • 一筆好字!初學硬筆書法教程「一」
    大家好,我是學書小生,不斷有朋友問我「初學者能不能學好硬筆書法」,統一回復大家:每天堅持十分鐘,臨習字帖或在網絡上觀看講解堅持臨習,不出三個月,你的字一定會有質的飛躍,本系列講解全部針對初學者講乾貨,文章很長一定耐心看完哦(篇末有好禮相送,一定要看!)
  • 如何學好硬筆書法 I 第六講:用什麼筆及楷書筆畫的捺與點
    不過,初學練字,要保存幹啥呢!筆者就特別喜歡用鉛筆寫字,那感覺倍爽。■ 原子筆——不好用,可以丟不解釋,反正垃圾的很,當然高手也能用原子筆寫出很漂亮的字來。如何學好硬筆書法 I 第五講:楷書筆畫——各種撇
  • 想寫好書法,該怎麼去挑選一支適合自己的毛筆?只需記住4個字
    羊毫1、 初學書法,該用什麼樣的毛筆合適?歷史上研究說王羲之的蘭亭序是用雞距筆寫的。其實呢,一支什麼樣的筆跟書法家的字寫得好不好,其實是沒有太大的關係的。為什麼呢?雞距筆但是,初學書法,根據你所挑選的臨摹碑帖來選擇毛筆,是比較關鍵的。比如學習顏真卿的《顏勤禮碑》,因為顏勤禮碑是顏真卿晚年楷書的巔峰之作,用筆老辣縱橫,筆畫對比強烈,楷書藝術氣息濃厚,橫細豎粗。
  • 初學書法從隸書入手,應該選《曹全碑》還是《張遷碑》呢?
    初學書法,可以從隸書開始學習,較容易入手,至於應該學習哪個經典範本,學習者首先要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你的性格特點是什麼,比較柔弱還是剛強?比較大方還是內向?最主要的是你的審美眼光,你喜歡《曹全碑》,還是《張遷碑》?
  • 新手準備練書法,該從哪家的什麼字體開始比較好
    有很多剛剛打算學習書法的朋友都在糾結,「學習書法從什麼字體入手好呢?」對於這個書法問題,大家都有著各自的看法。有說從篆書;有說從隸書;有說從行書入手好。千字文大家各抒己見,各有各說法。但最具說服力的,就是從楷書入手。
  • 流行音樂女歌手張靚穎,初學毛筆書法作品曝光,專家:有書法天賦
    很多人在她的這條動態下留言,又說張靚穎的字有一種快樂的感覺,也有人說,第一次寫書法就能寫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我們看張靚穎初學書法的作品,不妨一起回顧一下,第一次學書法的歷程吧。學習書法誰都要經歷第一次的握筆,第一次地用毛筆寫字,第一次地在宣紙上畫字。小編第一次學毛筆字的感覺就是:坐姿端正挺直背,筆要垂直手腕直,食中大指為主力,筆夾中指無名指,落筆輕重有緩急,平心靜氣慢慢練。
  • 初學書法,為何多數人從唐楷入手,從顏體入門
    初學書法應從何入手較好?眾說紛紜,有人說應從篆書入手,篆書中鋒行筆,用筆簡單。有人說應從隸書入手,隸書是今文字的開始。有人說應從唐楷入手,唐楷結體規整。其實無所謂對與錯,只要喜歡、合適就好。就目前大多數初學者而言,選擇唐楷入手的較多。
  • 學習書法從楷書「四大家」還是「魏碑」入手更好?
    初學書法,我們通常認為需要由正書開始學習,正書包括篆書、隸書、楷書三種,楷書裡又可分為魏碑與唐楷等,相比之下楷書筆法完備,更有利於初學者打下深厚的基礎!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局部中國書法中筆法的演變,從正體字字體的演變:篆書、隸書、楷書來看,其筆法是逐步複雜化的。
  • 修習書法能練內功嗎?
    欣聞同道王仁偉兄開辦「300天×300字/柳體楷書專修小組」,實是大好事一件。文武雙持是宗風所為,「一陰一陽之謂道也」!憶當年,據說我的老師李兆生先生少時曾經三年專修柳體楷書,以之為書法入門。李師於《翰墨緣》中「書法與生命」中論及書勢,有五種陣容,其中三才應真為第一。王仁偉兄隨李師修習文武諸藝多年,覺得內功書法之要。此次開班授學,實是傳統文化一大盛事也。柳體取法勻衡瘦硬,相比顏體的莊嚴雄渾,大有不同,故有「顏筋柳骨」之稱。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書貴瘦硬方通神」,習書當以風骨入手為佳,這也是李師當年專習柳體之故吧。
  • 古代最完美的一幅書法,學好了這幅字,你才能真正了解中國書法!
    《集王聖教序》全碑整拓在書法史上,也有這樣的一部經典,可以稱之為是中國書法的總綱,這幅字彙集了王羲之書法的所有精華,值得畢生學習!此作也可以稱之為古代最完美的一幅書法,學好了這幅字,你才能真正看懂王羲之!中國書法史上自魏晉時期到梁武帝時期,張芝與王獻之的書法佔據主導地位,並且被稱之為「書聖」,到了梁武帝時期,梁武帝鍾愛鍾繇與王羲之的書法,並開始搜集全天下的王羲之墨跡。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四:女字旁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四:女字旁 「 女」字旁比較難寫,但在漢字中出現的頻率很高,通常出現在漢字的左邊或下面,象妙,好,如,姿,安,姓等,都是常見字,所以要多加練習,才能寫好。以「妙」「安」「姿」字為例分析一下「 女」字旁的在漢字不同位置的寫法:1、「妙」字是左右結構,寫的時候要注意左右的協調與緊湊搭配,左 邊的「女」字旁整體呈收縮態勢,橫畫變提,捺畫變點,不要超過豎直中分線;右部「少」撇 畫往左伸,與左邊融為一體,這個整個字顯得緊湊一些。
  • 硬筆書法入門——經典字帖的選擇推薦
    學習書法,肯定要臨帖,但字帖的選擇卻是讓很多初學者糾結的事情。選的字帖不好,練字的成效慢,三分鐘熱度一過就容易放棄。所以寫了這篇文章供初學者參考。 說具體的字帖之前,先大概介紹一下漢字書體的種類:真草隸篆行。
  • 初學硬筆書法,認識米字格及各部分在字中的應用
    而要解決以上問題,又必須把寫的字限定在一定的空間範圍(格子)之內才能進行審視和調整,於是各種習字格也就應運而生。練習硬筆書法,常用的習字格有方格,田字格,米字格。一般初學者主要解決文字重心結構的問題。比如:書寫時字的左右是否對稱,重心是否平穩,字有沒有上浮或下沉等等問題。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二:米字旁
    看一下多寶塔碑中的帶「米」字旁的字的寫法: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中含米字旁的字:對比一下歐體、顏體、趙體含米字旁的字的寫法:集字練習:粒:左窄長,右寬扁。米字旁中橫畫左伸右縮。右部立」字居中,下橫向左穿插。 粹:左窄右寬,右部稍低。右部下橫由輕到重,向左穿   插。懸針豎稍長。以上是關於毛米書法中「米」字旁個人學習中的一點見解,整理下來供自己學習使用,有喜歡毛筆書法的可以一起探討。
  • 書法史|中國書法藝術及理論為什麼很玄妙?如何理解?就靠這個字
    書法史|中國書法理論的內涵與架構,為什麼要追求「技貴通神」和中,我們闡述了中國書法理論內涵與架構中的第二部分內容「技貴通神」,並且將如何達到書法藝術「通神」境界的途徑做了歸納,這就是通過「言」、「意」、「象」、「勢」、「法」等元素體現書法藝術的神氣、風採和精神,但是也會有不少的書法人士覺得依然很難理解和把握,因為這些幾乎都是很抽象的涵義,沒有一套很明確的和可操作性的途徑來實現書法的「通神」,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蘇軾的字不是醜!黃庭堅:他是率性而為,沒有心境一般人寫不出來
    蘇軾的書法作品存世比較少,據說只有《寒食帖》這唯一的作品在世。但見過蘇軾作品的人都說他的字並不怎麼樣,怎麼就因為他的名氣大而把他的書法給神化了呢?細細觀察蘇軾的字,用墨不均而且似乎沒有用心寫過,尤其是筆下不見得用墨有多講究,每一個字都是隨意而寫,並且沒有半點認真的意思。但他這一種字體,卻被稱為是宋朝書法四大家的真本事,他也被後人評為宋朝寫字最有魅力的一個人。為什麼蘇軾的字寫得醜?
  • 著名書法家田英章,精品四字楷書作品欣賞,剛正自然,氣勢莊嚴
    田英章楷書四字立軸書法欣賞:書者介紹:田英章,字存青、存卿,1950年生於天津,書法研究生,國家人事部幹部。先後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書法家。中國現代硬筆書法研究會會長、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首任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歐陽詢書法藝術研究會會長、王羲之碑林籌建委員會秘書長。田英章先生提倡:「在創作過程中,最難的是即興發揮,因為此時,除了作者的基本功外,還需要作者有更大的勇氣、豐富的經驗和自然的風度,還要體現出作者的機智和應變能力。」,與傳統的欣賞方式相比,「展廳效應」體現了當代的變化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