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Esprit紛紛倒下,ZARA、H&M也遇瓶頸,快時尚品牌該怎麼辦?

2021-01-07 每日人物社

國際快時尚品牌曾因為代表西方的時尚潮流而風光無限,卻又逐漸因中國時尚市場的千變萬化,和新一代消費者的長成而落寞乏力。

文 |劉逸彤

編輯 |楚明

運營 |一凡

在全球陷入新冠疫情時,Esprit和GAP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斷尾求生。

以「美式生活」打入中國市場的美國快時尚巨頭GAP快扛不住了。GAP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其全球各地的門店被迫關閉,自2月份以來已損失10億美元,預計到下周,現金流只剩7.5億美元。

早在2月,Esprit的中國門店、官網就通過1折銷售清空了所有庫存。

還有更多的快時尚品牌,Topshop, Forever 21, Newlook……遠在疫情前就黯然退出了中國市場。

進入中國市場,新增門店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輻射,更快更便宜地推出新品……國際快時尚品牌踐行著同一道公式,有些品牌如H&M、ZARA仍牢牢佔據著中國的快時尚市場,更多的卻黯然收場。這不禁讓人發問,這些消失了的快時尚背後,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不夠快的快時尚

1992年,背靠香港市場,坐擁歐美時裝市場份額的Esprit香港分公司、佐丹奴公司率先進入中國內地市場。這比H&M和ZARA早了14年。在中國內地服裝品牌匱乏的1990年代,Esprit、佐丹奴讓國人領略到了何謂西式時裝。

Esprit、佐丹奴等香港血統的時裝品牌形塑了1990年代國人對西方時尚潮流的想像。唐曉仍記得1992年第一家佐丹奴在廣州北京路步行街開業的景象。開業當天,她路過北京路,看到門店內琳琅滿目的時裝,明亮的燈光,碩大的玻璃櫥窗,忍不住感嘆竟然還有那麼時髦、新潮的服裝店。

新潮、設計感、歐洲時尚風向標……在許多國內消費者眼中,這些早期的時裝品牌曾經等同於這些閃閃發光的標籤。它們之所以能速搶佔中國市場,首先是因為它們入駐時便帶著特色鮮明的品牌文化價值。

它們色彩斑斕的櫥窗裡,展示著觸手可及的西式生活。在1990年代末,Esprit、佐丹奴以風捲雲湧之勢在全中國擴張門店,牢牢佔據了國內時裝的頭部市場。

▲ 1995年上海街頭的佐丹奴門店,它曾代表著時尚與新潮。圖 / 視覺中國

它們的巔峰停留在了2000年。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快時尚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它們憑藉著極致效率,用低廉的價格、層出不窮的款式虜獲了同樣追求性價比的中國顧客。

應對H&M、ZARA等品牌的衝擊,Esprit的策略是向其靠齊。2012年,Esprit母公司聘請了ZARA西班牙公司的分銷和營運總監馬浩思和4名ZARA母公司Inditex的前高管。至此,Esprit踏上了快時尚的轉型之路,朝ZARA的方向一路狂奔。

ZARA以「極致效率」的強供應鏈著稱,擁有自己的工廠和生產線。一件服飾從設計、生產、運輸,到擺上門店僅需不到兩周。

可是唯快不破的ZARA式經營方式,卻不能照搬到Esprit身上。Esprit也試圖構建「垂直模式」,將更多的環節控制在品牌手上。但是Esprit是依靠代工廠生產成衣的,很難控制生產周期。

更具突破性的,是ZARA一反常規的設計理念。傳統的快時尚通過設計的款式迎合時尚潮流和顧客需求。但依仗著極速的供應鏈,ZARA可以將庫存降低到極致,通過門店的銷售狀況來決定每個款式的生產數量。

做不到ZARA倒置式的由銷量決定設計和生產,卻又欲效仿快時尚的快速設計、多出款式,Esprit推出的新品始終是在追趕快時尚早先一波的潮流。

最終,Esprit隱晦地宣告了「ZARA化」的失敗。2018年發布未來5年戰略時,Esprit重新定義了自己的品牌含義:「我們不是快時尚,也不是廉價品牌。」

這看似是在和ZARA劃清界限。但劃清界限後,Esprit何去何從呢?

▲ 2020年4月,上海某Esprit店內貼滿了「2」的字樣,所有商品均2折清倉。圖 / 視覺中國

平平無奇

ZARA、H&M等快時尚的強勢打擊,使曾經風靡一時的佐丹奴等老牌國際時尚品牌連連失守。同時,趟過競爭激烈的時尚「紅海」,是2010年以來入華的中低端時尚品牌必經的磨練。

快時尚2000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憑藉高性價比、低庫存、多新品款式,在中國市場所向披靡。其中,H&M的擴張速度堪稱瘋狂:2007年,H&M在上海老牌商圈設立了中國內地首家門店,2018年,H&M在中國內地的門店數量已經上升到了530家。

頭部的幾大快時尚品牌的品牌定位各異,旗幟鮮明。ZARA總會第一時間將米蘭最新一季的T臺時尚搬到街頭。提到H&M,想起的是簡約而略帶波西米亞風情的歐式風格。而選擇優衣庫則總不會錯,它的單品總能將基本款做出大牌質感。

中國時裝市場留給其他外來品牌的空間並不多了。

Forever21曾在2008年試水中國市場,但反響平平。直到2011年才重新進入。在H&M、6ixty 8ight 等同樣價格低廉、頻出新款的少女系服裝線的打壓下,Forever21始終無法給中國市場展示其獨到的美式青春路線。8年後,Forever21全線退出中國市場,所留下的只有一個頻頻打折的模糊影子。

▲ 2019年5月,上海一家Forever 21門店的商品「大出血」打折,但店內依然乏人問津。圖 / 視覺中國

同樣的後來者,還有GAP。2010年,GAP才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當時同樣以基本款著稱的,還有優衣庫、無印良品等逐漸崛起的日系品牌。相比起強調「回歸生活本真」和匠人式產品設計理念的日系品牌,國人對GAP主打的美式簡約風格缺乏共鳴。使美國年輕一代倍感親切的圓領T恤、牛仔褲,在其他同樣優質低價的基本款襯託下,只顯得平平無奇。

逐漸枯竭的內涵

與此同時,重新挖掘文化內涵的品牌正在迎來它們的時代。「李寧變潮了!」2018年2月,中國李寧登上紐約時裝周。憑藉著獨特的國潮風,印有中國李寧四個紅字的海報被網友在各大社交媒體自發轉發。

託起中國李寧為首的「國潮」時裝的,是中國的新一代90後、00後消費者。他們是隨著「大國敘事」長大的一代,了解國際時尚趨勢,也對國貨有著很深的文化認同。同樣是看重服裝的品牌涵義,年輕一代消費者除了對服裝品質、款式有自己的審美偏好,更看重品牌背後的形象理念、情感連接,和意見領袖的背書。

時裝品牌紛紛轉型,意圖在中國的語境下重新挖掘自己逐漸枯竭的品牌內涵。

優衣庫意圖通過聯名借力其他文化藝術領域的文化內涵。在2019年6月與在亞洲頗受追捧的藝術家KAWS聯名系列開售。零點剛過,優衣庫天貓旗艦店的KAWS系列T恤就被一搶而空。多地實體店一開門,就遭遇了消費者的瘋搶。

H&M看起來不一樣了。H&M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夕,宣布聘請黃軒作為它的大中華區男裝代言人。定妝照中,黃軒穿著簡約、修身的亞麻材質夏裝,在素色背景裡擺出若有所思的造型。簡約亞麻材質的男裝,搭配演技派草食系男演員。這和印象中H&M鮮豔明快、花紋繁複的歐式風格大相逕庭。

H&M朝地中海式生活方式靠攏時,ZARA也在另闢蹊徑。它的4月新品系列,皆由隔離在家的模特在自己家中拍攝。隨意的打光、凌亂的背景,一反ZARA平日的高街T颱風格。

Esprit和GAP也都意識到了 「美式生活」這張曾經的王牌,在中國新一代消費者眼中已經不再代表著時尚、新潮。

它們也曾經寄望於通過挖掘新的品牌內涵,抓住新一代消費者。Esprit在 2019年與藝術家CRAIG & KARL 合作打造聯名系列。整個系列選取了豐富鮮豔的彩虹色調,以呈現包容與自由的主題。

▲ Esprit與CRAIG & KARL的聯名款在向年輕人遞出橄欖枝,但並不被亞洲消費者買帳。圖 / Esprit官網

繽紛的幾何線條、誇張的愉悅圖案,愛與平等的概念,Esprit的確在向年輕人的生活理念靠攏,大面積的亮色卻讓亞洲消費者感覺難以駕馭。

更何況,價格高居不下時,甘願為愛與平等等概念掏空腰包的群體並不多。一季度後,該聯名款在官網降價銷售,裡面各款的尺碼基本上還很全。

成功公式無法複製

昔日的它們,曾定義了時尚潮流,甚至改變了時尚的銷售方式。

1968年,一對夫婦道格湯普金斯(Doug Tompkins)和蘇西羅素(Susie Russell)開著一輛旅行車在舊金山售賣女裝和戶外旅行用品。

1960年代末的舊金山,是一個購物慾井噴的時代。二戰後的嬰兒潮一代長大成人。憑藉著人口紅利和美國的貿易順差,丈夫的一份白領工作便可以養活住在郊區的妻子和兩個子女。在那個欣欣向榮的時代,消費主義蒸蒸日上。舊金山作為「崇尚自由、打破陳規」的美國嬉皮文化大本營,年輕一代開始追求服裝的多樣選擇,彰顯個性。

他們銷售的女裝明亮撞色款式,具備了年輕,活力,反主流的要素,深得年輕一代的喜愛。受到追捧後,道格和蘇西將他們的公寓改成商店的總部。再後來,女裝成為Esprit,而戶外旅行用品店發展為了北美著名運動品牌the North Face。一株並蒂,兩個品牌的命運卻相反。

GAP的故事起源同樣始於偶然。GAP的創始人費舍(Fisher)因無法找到一條31英寸的Levi's而苦惱。當時,舊金山的百貨公司僅賣最常見的Levi's尺碼和指定的幾個款式。

於是他萌生了開設一家專門店的想法,銷售當時頂級牛仔品牌的所有尺寸和款式。1969年,費舍和妻子多麗絲各投入了21,000美元,並從他們三個兒子的銀行帳戶拿出了第三筆投資。

GAP的意思是代溝。顧名思義,從一開始,年輕人就是GAP的目標。第一家GAP位於海洋大道(Ocean Avenue),臨近兩所大學和一所高中。費舍還擔心萬一細分牛仔褲的思路不足以吸引年輕人,於是他決定也在店內出售LP唱片。

GAP開業後聲名鵲起。年輕人覺得GAP裡的牛仔褲款式夠多,專賣牛仔褲和唱片的風格很酷,不像百貨店一樣「是中年人去的地方」。僅僅過了四年,GAP的門店遍布全加州。1976年,GAP成功上市。

▲ 海洋大道上,GAP的第一家門店。圖 / 網絡

它們一度因準確地把握新一代消費者的心理崛起,填補了彼時時裝市場的空白。可惜,所需的天時、地利、人和變更,成功的公式也不可再被複製。

時代逐漸落幕

如果說模糊定位、不再新潮只是Esprit、GAP們市場遇冷時的一條隱形裂痕,那麼疫情的放大效應無疑致使快時尚都在冰面上搖搖欲墜。

依賴門店銷售的快時尚所仰仗的,是一種基於衝動、由場合驅動的消費。

一踏入快時尚門店,節奏明快的音樂,明亮刺眼的燈光,抑或是到處標著discount的紅色標牌,都在刺激著人們將一條標價129元的碎花裙子,或者一件折扣後不到50元的白襯衫,納入囊中。快時尚「重度患者」李欣一年在快時尚購買的單品超過一百件。她回憶,有時自己只是和閨蜜來商場看電影,卻在等待開場的閒逛中,忍不住將一件又一件的服裝扔入購物籃中。

正是這種看似無關的等待和閒逛,為時尚門店注入一筆又一筆的消費。但這樣的消費模式也許會被疫情改變。疫情過後,人們消費欲減弱、重新反思生活消費方式時,將是快時尚行業共同面臨的危機。

與此同時,快時尚們正在為過去的銳意擴張付出代價。2019年,H&M在中國內地開有530家門店,橫貫一線到三線城市。哪怕在華利潤下滑,GAP仍加碼增開門店,2019年在華門店過200家。時尚門店鋪開的背後,是逐漸累積的庫存和越累越高的鋪租。

早在疫情前,國際時尚品牌很早就意識到了門店銷售的制約,開始轉向線上銷售。但是網購服裝的質量往往飽受詬病。Mira在ZARA網購了一次服裝後就不願再嘗試。ZARA的尺碼往往與歐美人的身材尺寸靠齊,忽大忽小的尺碼不在現場試衣很難買準。Mira買的衣服竟半數都不合身。

快時尚意識到了「唯快不破」的模式已不再萬能,但是如何轉型,暫時還沒有品牌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

2013年,快時尚在中國市場所向披靡。Esprit主席邢李在全球億萬富豪財富榜排在第310名。當年的《福布斯》這樣評價邢李,「他的Esprit成衣王國正在快速擴張,就像美式服裝品牌GAP一樣遍布全球。」

僅僅6年光陰,Esprit和GAP這類代表了美式生活而風光無限的品牌,已經在全線清空中國的庫存,集中精力攻克因疫情而陰雨密布的歐美市場。

仍然鎮守中國快時尚市場的ZARA、H&M等,也早在疫情前就深陷業績增長乏力的瓶頸。今年2月,ZARA取消了主打年輕、低價的少女產品線TRF,僅保留女士、男士和兒童分類。

靠快速、廉價、款多制勝的時代已逐漸落幕,而改變的故事,又該如何續寫?

國際快時尚品牌曾因為臻於極致的物流鏈整合,及代表西方的時尚潮流而風光無限。但它們又逐漸因中國時尚市場的千變萬化,和新一代消費者的長成而落寞乏力。

(李欣、唐曉為化名)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ZARA、H&M、GAP、UNIQLO等快時尚品牌競爭優劣勢剖析
    時尚界以「快、狠、準」為主要特徵的快時尚迅速興起,帶動全球的時尚潮流。快時尚服飾始終追隨追季潮流,新品到店的速度奇快,櫥窗陳列的變換頻率更是一周兩次。與速食年代「求速」的特點如出一轍。本文將對ZARA(需求面積:1000-2500平方米)、H&M、GAP、UNIQLO四個品牌的競爭優勢進行詳細分析。
  • 如何簡單評價一下ZARA、H&M、UR這三個快時尚品牌?
    1、ZARAZARA(颯拉)是1975年設立於西班牙隸屬Inditex集團旗下的一個子公司,既是服裝品牌也是專營ZARA品牌服裝的連鎖零售品。ZARA深受全球時尚青年的喜愛,設計師品牌的優異設計價格卻更為低廉。
  • H&M或將關閉香港旺角旗艦店,快時尚品牌的好日子到頭了?
    作為快時尚品牌巨頭尚且如此,其他品牌更是舉步維艱。快時尚品牌H&M除了本次關店消息外,從19年開始,H&M就陸續有關店的消息傳來。而在今年3月,H&M集團宣布關閉該集團5062家門店中的3441家,這佔到了其全球總店面數量的70%。
  • 除了H&M、ZARA了 極具潛力的快時尚品牌還有這些
    在商場裡可以看到的快時尚品牌都是「熟面孔」,高頻出現的品牌不僅會讓消費者視覺疲勞,品牌重複性過高也讓消費者失去了非要到你家購物中心消費的理由。 其實,除了H&M、ZARA、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等耳熟能詳的品牌外,還有很多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快時尚品牌,但無奈中國門店不多,只能選在在網上剁手。
  • 快時尚混搭:向這個以ZARA穿搭作主題的Ins學習吧!
    快時尚品牌 Zara 是不少時髦女生的愛牌,就連凱特王妃也不只一次於公開場合以 Zara 的穿搭示人,可以這個品牌的影響力有多高。雖然 Zara 的價格不算昂貴,但勝在性價比高,而且設計也比一般的快時尚來得優雅和貼近歐美,因此並不難讓你以一身 Zara 的單品打造出 expensive look。以往都為大家介紹過不少利用 Zara 搭出出的穿搭達人,而今次要介紹的更是一眾將 Zara 搭得出色的時尚達人!
  • H&M、Zara等童裝年中瘋狂打折,我逛遍了淘寶,給你選出了34款.
    文/鹿姐圖/淘寶作為一名資深的專業剁手黨,每年7月都是循例要剁手的時候,因為除了618,每年的7月也是各大快時尚品牌服裝的所以本鹿在這裡整理了一些快時尚品牌中,童裝區裡性價比較高的夏款(斷碼比較多的款式此處不做陳列,反季款式有部分也特別划算,可以進去店鋪慢慢細淘),不方便線下購物的小主們,可以繼續往下看看有沒有自己心儀的款式喔。
  • 半年虧損15億的zara是什麼牌子?逆境下的zara還有沒可能翻身?
    最近只要在搜尋引擎上搜zara,就會看到「上半年虧損15億」、「計劃關閉1200家門店」等新聞。曾經風光一時無兩的快時尚品牌,就連優衣庫、H&M、GAP都要叫它一聲大佬,沒想到小弟們在今年的疫情裡都挺過來了,反而老大沒挺過來。
  • ZARA姊妹品牌大撤離,快時尚因「快」自掘墳墓
    快時尚火遍大江南北的盛況早已成了過眼雲煙,極為類似的產品定位加快其沒落,隨著國潮、明星品牌、代工品牌、奢侈品聯名款應接不暇地出現,取代快時尚品牌只是時間的問題。其中位於長楹天街購物中心的Stradivirus門店已於2020年12月中旬撤店,NIO蔚來品牌即將入駐該位置。鄰店員工告訴北京商報記者,Stradivirus在撤店前進行了4-7折的大甩賣活動。同樣曾位於長楹天街購物中心的Bershka也已「人去樓空」,現處於空置階段。
  • 快時尚品牌遇「寒流」,連前世界首富都頂不住,ZARA拿啥賭明天?
    近來,面對突發的疫情,優衣庫、H&M、Guess、GAP、ZARA等快時尚品牌陸續在全球範圍內關閉分店,以應對突如其來的情況。問題是,對快時尚品牌來說,除了關店,還有哪些自救大招?前世界首富也頂不住了!
  • 全球服裝品牌:NIKE、ZARA、H&M、GAP等都掛環保吊牌
    後疫情時代,可持續時尚變革勢在必行後疫情時代,新的消費需求正在形成,新的消費結構正在加速構建。人們越來越重視保持健康和強健的體魄,對服裝本身的安全性、舒適性以及環保可持續性也更為重視。疫情讓人們更多地認識到人類的脆弱,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品牌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方面有更多的期望。
  • H&M開始放棄快時尚模式,新推品牌主打會員制
    記者 | 周芳穎編輯 | 樓婍沁1快時尚品牌H&M母公司H&M集團宣布將推出首個會員製品牌Singular Society。該品牌以訂閱模式為基礎,向會員提供高品質的服飾家居及必備日用品。
  • 快時尚領跑者 Zara業績放緩 穿上網際網路「跑步鞋」能跑多快?
    Zara在2018年伊始出現疲態,引發了資本市場對快時尚未來的思考。那麼,快時尚如今究竟慢在哪?領跑者為何慢下來?對此,行業專家季明分析稱:「國內品牌不斷想效仿快時尚品牌的產品、技術、物流等,令市場上同質產品增多,瓜分著快時尚品牌原有的市場領地。」產品同質化問題的出現,讓人不由得想到H&M。
  • Zara的鞋子好穿麼?15種zara鞋的造型分享,高性價比的時尚風
    ZARA作為世界知名的快時尚品牌,不僅各類服裝的單品很多,也有很多可愛的配件。zara的鞋子不僅時尚,價格也不算貴,可以完成高性價比的時髦造型。今天要分享的造型全部都是用zara的鞋類單品完成,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吧。
  • Zara三姊妹品牌退出中國市場,快時尚為什麼不行了?
    「這三個品牌的質量都不是太好,款式也不談不上非常時尚,就算在打折也不知道該買什麼。」市民夏小姐表示,快時尚或多或少存在著服裝質量不好的問題,但這三個品牌的問題很明顯,基本上穿一兩次就會變形。「買過幾次就再也沒買過了,所以關店了一點遺憾都沒有,反正可替代的很多。」
  • 快時尚品牌GAP押注侃爺,推出全新服裝線 Yeezy Gap
    GAP押注由音樂和時尚領軍人物Kanye West設計的完美連帽衫和其他服裝將幫助該公司走出多年的低迷。此前,為了儘快改善現金流,GAP集團決定讓大約8萬名店員休假、削減高管薪酬、其北美暫時關閉的店鋪不支付4月份房租。
  • 盤點那些比zara還好看,比優衣庫還便宜的服裝品牌!_-泡泡網
    ◎ FOREVER 21特點:美國平價快時尚品牌渠道:官網、某貓、線下店外套價格區間:100~300forever21是1984年創立的,美國年輕人最愛的快時尚品牌。與Inditex集團旗下的zara等姊妹牌的性冷淡風格不同,它是美式甜美風格。顏色靚麗,款式更奔放熱情。
  • zara的香水噴出祖瑪瓏的味道|zara|祖·瑪瓏|香水|優衣庫
    一年又快結束了,11月的時尚圈有什麼新花樣呢?美妝新勢力01用zara的香水噴出祖瑪瓏的味道令人驚喜,祖瑪瓏創始人與快時尚巨頭zara合作,為zara調製香水。此次推出的系列為zara emotions,一共8種味道,不用擔心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味道。但遺憾的是,該系列目前只在歐洲出售,國內並沒有,喜歡的小夥伴只能找代購了。
  • 萬萬沒想到|曾經的潮流風向標變「土味」 快時尚品牌紛紛敗走
    Esprit和GAP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斷尾求生,Topshop, Forever 21, Newlook黯然退出中國市場,艾格破產……曾經,快時尚品牌以「快節奏」,緊隨時尚潮流而俘獲了無數消費者,但沒想到的是,如今這些快時尚品牌卻紛紛敗走。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如今消費者越來越理性的情況下,快時尚更需要創新突破,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轉型之路。
  • ZARA三個姊妹品牌關閉中國實體店,快時尚真的慢下來了?
    一提到快時尚品牌,人們首先會想到ZARA,優衣庫,H&M等品牌,隨著中國消費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正在迫使這些快時尚品牌不得不調整市場策略。第三種是「退敗撤離派」,不少國際快時尚品牌迫於經營壓力和市場競爭。如美國快時尚巨頭GAP(蓋普)2020年3月宣布旗下品牌Old Navy(老海軍)退出中國市場,更早在2019年12月,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就退出了中國市場。
  • 耐克、阿迪、優衣庫、H&M、ZARA、GAP、VF等21家品牌今年第一季度...
    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導致公司大量門店(包括品牌自營店和特許經營門店)關閉,同時其它門店的客流量也顯著減少,對阿迪達斯的收入產生了相應的負面影響。公司的全球持續運營帶來的淨收入下降97%至2000萬歐元,2019年同期為6.31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