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快評】李細田/以「詩外功夫」助推家校協同育人

2021-01-19 騰訊網

以「詩外功夫」助推家校協同育人

作者:李細田

近期,「家長群」「家長批改作業」等相關話題成了教育圈內的「熱詞」,持續引發社會關注。成為輿論熱點的起因是,江蘇一名家長批改得不好,在家長群裡被「點名」而選擇退了群。後續,江西一名家長爆料稱,家長不批改孩子作業要向老師手寫說明,給相關話題討論再添一把火。

據有關媒體報導,困擾家長「批改作業」問題被澄清,迄今至少10個省份的教育主管部門對此作出回應,叫停了「家長批改作業」。然而,這個問題真如輿論場上的一片叫好聲那樣值得慶幸嗎?在叫停「批改作業」之後,會不會還有新的問題冒出來讓家長糾結不已呢?

筆者在與學生家長交流、學生聊天的過程中不難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家長最關心甚至是只盯著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考試分數,而對孩子其他方面的優秀表現和內心需求等,幾乎很少關注,這讓不少學生很是苦惱甚至反感,有時候還會產生逆反心理、牴觸情緒。顯然,這種狀況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快樂學習和全面發展等都極為不利。問題的背後是家校協同育人過程中關係的扭曲和責任的錯位。

為此,很多教師對家長們都予以友情「提醒」,而實際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不少家長依然是置若罔聞、我行我素。但是,作為教師,不能只是滿足於做好學科教學、思想教育等工作,也不能總是習慣於以友情「提醒」的形式與家長溝通,還需要重視下足家校溝通、協同育人等「詩外功夫」。

首先,不可否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像是「圓規」的兩隻腳,只有共同配合,才能畫好孩子成長這個「圓」。就拿有關學生作業引發的問題來說,師生矛盾尖銳,家長苦不堪言,教師與家長相互推責,學生作業已越來越失其本位。但卻不知從何時開始,在個別學校和老師的要求下,這種職責竟然一股腦地轉嫁到了家長頭上。家長批改學生作業,表面上看是要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成長當中強化家校共育。然而,在學生教育問題上,每一個參與的角色都有與之配套的義務和職責,只有學校、家庭各司其職,讓教師是教師,家長是家長,才能形成合力。反之,家長與教師職責的錯位,不僅違背了教育法規與教育規律,也與情理不合。

其次,即便不讓家長批改孩子作業或籤字,家長們也不可能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做「甩手掌柜」,這次「叫停」只不過在釐清孩子和家長以及老師和學校的各自職責和角色分配,並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其實質就是回歸教育常理、教育規律,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在家庭、家長越來越多參與到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背景下,明確學校教育管理、家長參與的責任邊界,才能實現家校關係的和諧互動。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孩子做好示範和榜樣,是家長最基本的教育責任。從教育內容來看,家長的責任在於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和行為養成教育,家長理應關心孩子的學習。「微信作業」僅僅是教育的輔助,而絕非家校溝通的全部。這也要求我們的學校和教師必須克服教育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家校溝通過程中的「技術依賴症」,要求更加全面、科學、深入、人性的思考和設計教書育人的過程,科學選擇支撐載體和渠道,這才能實現最值得期待的教育美好願景。

再次,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只是堅守了師道和教道的底線,提高教育和教學質量則是底線之上的事,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但在家庭、社會更積極、更主動參與教育,關注孩子成長的背景下,釐清邊界、明確責任、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卻任重而道遠。創新手段和方式,引入新技術新工具的力量賦能教育發展的道路也將持續。家長與老師有效配合,形成家校共育的整合優勢,有助於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和校園環境。各方不缺位、不錯位,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疏通家校共育不同步、不合拍的堵點,才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取得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突破。

最後,該怎樣做才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態、成長環境,有效地實現家校共育呢?不少教師也感到有些棘手、力不從心。首先,要把教師從非教學負擔中解放出來,推動其探索和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為少留作業空間。然後,把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參與體育鍛鍊,培養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等。家長少了批改作業、輔導功課的煩惱,也就能夠把精力放在提升親子陪伴質量上。譬如通過創新手段,積極探索把教師從批改作業等繁重、機械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為教師減負;通過相關應用產品為教師提供班內學生的學情報告,以及相匹配的教學資料,讓教師能夠更好地因材施教,提升教學效果;通過技術和產品,幫助家長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紓解家長的焦慮等,利用科技手段為教師、家長、學生賦能。如此,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關係才能理順。

總之,實現協同育人,需要為各方減負,更需要賦能。教師要在下足「詩外功夫」上做文章,以良好的職業形象獲得家長的尊重,以理想的工作實績取得家長的信賴,以平等的對話姿態贏得家長的支持。惟其如此,才能夠扭轉學生家長只關注孩子學習成績的現狀,才容易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順利助推「家校共育」的有效實現。

作者簡介

李細田,湖南省教師作家協會會員,嶽陽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於《嶽陽日報》《嶽陽晚報》《湖南教育》《科教新報》等報刊雜誌。

圖片:網絡

(專輯持續更新,歡迎作者入駐)

相關焦點

  • 李細田:以「詩外功夫」助推家校協同育人
    問題的背後是家校協同育人過程中關係的扭曲和責任的錯位。為此,很多教師對家長們都予以友情「提醒」,而實際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不少家長依然是置若罔聞、我行我素。但是,作為教師,不能只是滿足於做好學科教學、思想教育等工作,也不能總是習慣於以友情「提醒」的形式與家長溝通,還需要重視下足家校溝通、協同育人等「詩外功夫」。
  • 家校同心 師生同行——中沙中學開展家校協同育人活動
    (通訊員:顏雙、左已匡) 為了進一步加強家校溝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11月25日上午,中沙中學開展家校協同育人活動。家長會上,班主任、任課老師、家長、學生就學校工作、班級活動、學生在校在家表現進行了溝通交流,就學習生活上存在的困惑與家校如何更好的形成教育合力進行探討。 學校師生和家長共同聆聽了由中國校園萬裡行家庭教育講師團主講的「學習改變命運,家校共育未來」大型報告會。
  •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
    近來,家校矛盾不斷出現,成為領導關切、社會關注、家長關心的焦點。特別是中小學教育階段,老師和家長都很委屈。網絡上也有大量的吐槽,有老師吐槽家長,有家長吐槽學校和老師,雙方都有一肚子苦水。如何構建和諧的家校關係,如何實現家校協同育人,必將成為不得不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 關注|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
    11日晚上舉辦家校協同專委會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會上,韓民宣讀同意設立家校協同專委會批覆文件,家校協同專委會籌備組組長程錦慧介紹籌備情況。 12日上午舉辦家校協同專委會第一屆理事會成立大會,韓民、曹丞出席大會。韓民公布家校協同專委會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結果,宣布家校協同專委會第一屆理事會成立,並親自為家校協同專委會授牌。會上,韓民、程錦慧分別講話,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校長董紅軍作為會員代表發言。
  • 家校合作如何做好加減法
    家庭的重要教育作用早已成為社會共識,人們對家校合作的重視程度也日益提升。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家校社協同育人已納入頂層設計。  但從教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家長質疑教師教學工作等現實問題中不難發現,家校合作時的邊界不清、責任錯位也是家校矛盾的一大誘因。
  • 優化家校協同教育環境,構建更緊密的...
    優化家校協同教育環境,構建更緊密的互動新格局摘要:構建學校與社會互動新格局,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學校增強適應性、與社會形成更緊密的互動格局,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上海邁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支撐。
  • 浙江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成立
    1月5日,浙江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舉行。浙江大學副校長吳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雲與計算Marketing部總裁石冀琳出席儀式。此次浙江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的成立,標誌著雙方長期而富有成效的合作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 南開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籤約儀式舉行
    12月14日,南開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八裡臺校區舉行。南開大學副校長李靖、王新生,華為高級副總裁、華為雲與計算BG副總裁張順茂,華為北京研究所所長常勝、華為天津代表處總經理許超出席。儀式上,李靖與張順茂共同為基地揭牌。
  • 美英兩國多方協同育人中的政府作為及典型模式研究
    文章通過分析美、英兩個發達國家的多方協同育人的各種舉措和典型模式發現,兩國均基於本國的國情推動多方協同育人,美國以市場主導下的政府引導為理念,產生了靈活多樣的多方協同育人模式;英國以政府主導同時重視市場作用發揮為理念,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多方協同育人。通過比較兩國的模式,發現政策支持、法律法規保障、資金支持、稅收優惠、建立中介體系是美英兩國推動多方協同育人的通用措施。
  • 辦溫暖孩子一生的大學校——長沙市特殊教育學校望城校區生態化辦...
    還特別邀請了全國著名的教育學者、湖南師範大學劉鐵芳教授的團隊,梳理長沙市特殊教育學校110多年來積澱的豐厚文化,對新校的辦學整體規划進行了論證和提升,形成了「辦一所溫暖孩子一生的大學校」的辦學願景;「人和為本、生態辦學、點亮生命」的辦學思想;「親、愛、精、誠」的校訓;「讓每一個孩子發出生命的亮光」的學校精神;將「植根中國,面向世界與未來,構建高度協同的育人體系,創建具有國際視野和國內一流的現代學校」
  •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教育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的致辭
    原標題:講話講座: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教育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的致辭 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教育專業委員會 成立大會上的致辭 (2020年
  • 溫江區第二中學:家校攜手 共助成長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日訊 為進一步密切家校聯繫,激發全體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推進學校工作健康、有序、和諧發展,經過精心地醞釀籌備,10月29日下午15時,溫江區第二中學「新一屆家委會選舉暨家長學校成立儀式」在階梯教室進行。
  • 治校育人能力如何提升,從制定成長規劃做起
    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認真研讀市局下發的《中小學校長治校育人能力提升方案》,堅定明確好校長的標準,聚焦治校和育人兩個基本點,對如何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校長進行了思考,並制定了個人提升計劃如下。最終打造學校品牌:制度有效運行、規範成為常態、育人效果突出、社會滿意度高,成為濰坊市品牌學校。為達成這些工作,自身將進一步加大學習力度,多到名校參過學習,促進自己不斷提升和進步,為將來成為一名有較強的改革創新和科研能力,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堅持問題結果導向,可以帶領廣大教師創造適合學生成長的教育的專家型校長夯實基礎。
  • 德育教育綻放新活力,全面推動育人新格局
    「十三五」期間,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深入研究和探索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規律和特點,以鮮活生動的教育活動,以多樣化的教育方式使德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全市初步形成了中小學縱向銜接,分層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互為一體,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中小學德育工作機制不斷完善。
  • 2020中國房地產校招最佳僱主出爐,24家房企獲獎!
    濤哥雜談近幾年,房企對校園招聘及管培生培養的重視度愈發提升,標杆房企校招量不斷增加、薪酬水漲船高、培養速度也越來越快。12月6日,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指導,中國建設教育協會主辦,房教中國承辦的第三屆中國房地產校企協同育人創新峰會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舉行。
  • 聚焦思政課育人工作「同心圓」,構建「三全十育人」網絡大格局
    實踐育人上,形成實踐育人統籌推進工作格局,分類制定實踐教學標準和學分,註冊志願者人數累計達萬人;成立創新創業學院,開辦中小企業創業與管理專業,當選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榮獲一系列省級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獎項。文化育人上,組織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評選「最美教師」「最美家庭」和表彰師生先進典型,獲評全省十佳馬克思主義講壇、第二批省級大學生理論讀書社等榮譽。
  • 教育部2020年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指南
    為了積極響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配合落實教育規劃綱要
  • 彭州市隆豐鎮初級中學開展家校協同關愛留守兒童志願服務活動
    四川省成都彭州市隆豐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王寧波重視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結合隆豐中學家校協同1+N教育實踐與探究,在8月18日至21日集中在隆豐鎮新潤、雙埝、紅光三個社區的「兒童之家」持續做好留守兒童關愛工作,針對父母不在家、父母在家但無法輔導孩子暑期作業、假期作業困難的學生進行全面輔導
  • 抗疫戰地書 瀟湘家國情——瀟湘家書徵集活動大掃描
    抗疫戰地書 瀟湘家國情——瀟湘家書徵集活動大掃描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欣 李婷婷疫情急如火,家書抵萬金。1 疫情將「瀟湘家書」活動推向歷史的拐點「斌伢子,又快要過年了,不知道你今年能不能回家過年,我和你媽都很想你,你媽這幾天老是念叨,說都快兩年沒見著你了……」1月8日,春節臨近。
  • 凝心聚力,家校共育——上海福山正達南陽外國語學校第一屆家校聯合...
    在孩子教育發展的道路上,家長和學校永遠是密不可分的合作者、同盟軍,而只有做到家校緊密合作,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求真、向善、立美的優質教育環境,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為進一步增進家校之間的溝通交流,搭建家校合作的良好互動平臺,讓廣大家長參與到學校發展建設及學生健康成長中來,我校於近日召開了第一屆家校聯合委員會成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