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 惠及百姓|北大醫院名醫指導 腹腔鏡下連切兩處腫瘤

2020-12-19 瀟湘晨報

家住密雲的邢大爺今年71歲,平時除了血壓有點高,身體還不錯。最近2個月開始,大便次數增多,偶爾還有血塊混在裡面。到北大醫院密雲院區就診後,醫生建議他做腸鏡檢查。腸鏡結果提示回盲部、直腸均可見隆起型腫物,病理活檢確診為腺癌。

家裡孩子聽到這個消息很是著急,上網一查才知道回盲部是大腸的起始段,直腸是大腸的終末段,兩頭都長了腫瘤,這可怎麼治?難道要把整個大腸都切掉?來個「大開膛」?這可愁壞了邢大爺和家屬。瘤子放著不管哪行,去哪做手術合適?術後效果好嗎?普外一病區劉醫生了解了患者和家屬的疑慮後說道:「請您放心,有北大醫院的專家、教授在咱密雲,我們一定幫您找到最佳手術方案。」家屬商量之後決定聽從醫生的建議,就這樣邢大爺住進了密雲院區。

在北大醫院普外科汪欣主任的指導下,密雲院區普外科一病區為邢大爺制定了腹腔鏡下兩處癌腫同時切除的治療方案。完善術前準備後,汪主任帶領團隊如期為邢大爺實施了腹腔鏡下盲腸癌、直腸癌根治性切除手術,手術過程及術後康復非常順利,目前患者已痊癒出院。

【來源:北京市密雲區衛生健康委員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深度融合 惠及百姓|綠色轉診救治八旬老嫗
    2020年11月25日,一名86歲的老人因消化道穿孔到北大醫院密雲院區進行救治,老人合併有冠心病、心梗、巨大室壁瘤、射血分數20%(正常患者應高於50%),情況非常危急。密雲院區麻醉科主任郭瑞宏馬上與中心院區溝通,北大醫院麻醉科主任王東信仔細分析後,果斷給出意見:「患者病情危重,馬上轉到中心院區手術,我在這邊等著!」事不宜遲,在兩個院區醫務科、普外科、麻醉科的溝通和配合下,立即將老人轉入中心院區。
  • 黑龍江省醫院腹腔鏡下為患者成功切除拳頭大腫瘤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康豔立 董宇翔)近日,黑龍江省醫院南崗院區泌尿外一科楚寧主任帶領其團隊勇於挑戰,成功在腹腔鏡下切除直徑10cm的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術前患者血壓波動大、心率不穩定、頭暈、大汗和心悸等多種不適症狀消失,術後一周患者帶著滿滿的信任和感激出院回家。
  • 名醫不遠 近在眼前!5G基站入駐贛州市立醫院!
    深度協作 時間拉回1月6日,廣東省人民醫院派出第一批博士專家團駐紮贛州市立醫院,對贛南老區醫療衛生事業開展對口幫扶。他們是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普外科腔鏡微創首席專家李勇,醫學博士、心血管內科首席專家倪忠涵,醫學博士、腎內科首席專家梁華般,醫學博士、消化內科首席專家葉山亮。
  • 最強「名醫團」坐鎮安徽省婦幼保健院西院
    合肥市首屆名醫工作室「生殖醫學名醫工作室」領銜人、「江淮名醫」、「安徽省名中醫」……從4月1日開始,安徽省婦幼保健院「名醫團」正式進駐該院西院,西院將發揮多學科診療優勢,精心打造特色婦幼,附近百姓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到三甲醫院的頂級醫療服務,為省內外婦幼健康保駕護航。 「洪主任,在家門口就可以掛你的號了,太開心了!」
  • .| 腫瘤專家聯合公益會診活動在鄭州譽美醫院(原鄭州京美醫院)舉辦
    一場疫情,讓腫瘤患者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困擾的同時,也身披著疾病的煎熬。我們作為腫瘤醫務工作者,時刻掛念著腫瘤患者的治療與康復。為此,我院將舉辦"疫"後抗癌腫瘤專家聯合公益會診活動。旨在解決患者「看病難,看專家更難的問題」,讓專家與百姓互動,讓人性化的醫療理念和前沿的醫療技術得到更廣泛的普及,力求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
  • 五大中心建設|贛州市立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腫瘤中心
    在廣東省人民醫院胃腸腫瘤微創外科專家李勇院長、消化內鏡專家葉山亮博士、普外科專家呂澤堅博士領銜下,建立起影像、內鏡、介入、手術、放化療、靶向等多種技術手段綜合應用的胃癌、結直腸癌、胃腸間質瘤等胃腸腫瘤性疾病診治體系。發揮多學科聯合診療的優勢,每周定期針對一些複雜、疑難病例進行討論,確定最佳治療方案,讓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規範的診治。
  • 石城縣人民醫院腹腔鏡微創技術再升級!成功開展NOSES手術
    石城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結直腸癌根治術(NOSES手術)。近年來,石城縣人民醫院外二科用此項技術連續為幾位患者輕鬆解決直腸內腫瘤,胃腸外科腹腔鏡微創技術再升級,取得新的突破,使該院腹腔鏡微創技術更加「微創」。
  • 武穴第一人民醫院醫生柯煒榮獲湖北省腹腔鏡手術競賽特等獎
    12月5日至12月6日,第三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珞伽泌尿論壇暨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泌尿繫結石微創診療新發展研討會、省級繼續教育—泌尿外科微創新技術研討會、微創時代護理新理念研討會、湖北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泌尿內鏡專業委員會年會在湖北省漢川市隆重召開,大會憑藉高質量、高水準的內容,吸引了省內外數百名專家學者參會
  • 廣州腦博仕醫院位置哪裡
    核心提示:廣州腦博仕醫院高度重視高端醫學人才和技術的深度資源整合,醫院專家會診平臺匯聚北京、廣東等多地名醫專家: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田運華教授、廣東省精神科分會副主任委員鄧河晃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丁國安教授等,定期開展腦病專項會診活動,通過精準化治療,讓廣大患者在治療路上不走彎路,減輕患者就醫壓力和經濟負擔,惠及百姓健康。
  • 贛州市人民醫院十大名醫:楊瑞金 「生命禁區」下的醫者初心
    2020年獲贛州市「優秀共產黨員」、2020年贛州市人民醫院「十大名醫」。  今年是楊瑞金從醫的第28年。作為一名神經外科醫生,28年來,他不斷提高自己的手術技術,力爭用小創傷取得好療效的方法治療疾病,解除病人的痛苦。
  • 北大醫院消化內科三大學組齊聚密雲
    一位深受潰瘍性結腸炎折磨的密雲患者表示,他通過微信得知北大醫院消化內科專家李俊霞12月10日會到密雲院區出診,於是第一時間掛了號。通過問診,李俊霞醫生為其制訂了進一步的治療方案。此外,很多密雲及周邊的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疾病患者得到消息後慕名而來,其中更有追隨李俊霞醫生看病5年之久的「老病號」。
  • 常德一醫首例螢光腹腔鏡下肝臟手術成功實施
    紅網時刻常德12月10日訊(通訊員 吳浩然)近日,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普通外科主任張克蘭的指導下,副主任羅韜帶領普通外科二病區團隊完成常德一醫首例螢光腹腔鏡下肝臟手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為此,羅韜和團隊經過充分的討論,決定使用該院最新購置的Stortz高清螢光腹腔鏡來實施病灶的精準切除。手術中,羅韜帶領團隊先解剖並離斷肝左動脈及門靜脈左支,經外周靜脈注射吲哚箐綠螢光劑,因左半肝的血供已離斷,螢光劑只進入右半肝,左右半肝之間的界線分明,沿此分界線切肝更容易暴露肝中靜脈,手術更為精準。但此手術方式對外科醫生技術要求較高,術中稍有不慎,即會引起難以處理的大出血。
  • 太原市中心醫院汾東院區開診一周年
    2020 年8月1日 汾東院區住院人數619人消化系統腫瘤多學科診療中心啟動暨太原市中心醫院消化疾病診療中心與南京鼓樓醫院消化系統專家團隊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太原市中心醫院汾東院區舉行,建設「家門口的全國名醫聚集地」目標穩步推進。骨科汾東一病區成功完成單側雙通道椎間融合治療腰椎管狹窄手術。
  • 全國治腫瘤最好的醫院其實是這些
    擁有5個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個北京市重點學科。這家醫院有4位院士坐鎮:腫瘤內科的創始人孫燕院士、腫瘤遺傳學吳旻院士、病因學陸士新院士以及程書鈞院士,還有我國頭頸外科學科的創始人之一屠規益教授等名醫大家。2、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1931年3月1日正式成立,是中國成立最早的腫瘤專科醫院。
  • 中南醫院洪湖醫院院長吳洲清,「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留住』患者」
    眼科、耳鼻喉科手術量在荊州市縣市級醫院中名列前茅;醫療工作量增幅超過27%。「院長+專家團隊」模式開創了中南醫院洪湖醫院多項「首例」,當地患者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武漢的名醫看病,不少遠在洪湖市區、仙桃市的患者也慕名而來,醫院的綜合實力和美譽度大幅上升。
  •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完成湘南首例腹腔鏡經腹膜外腹壁切口疝修補術
    81歲的李奶奶是郴州安仁人,2019年9月因疝氣在當地醫院急診手術治療,術後腹痛反覆發作。4月30日,李奶奶因急性腹痛並腸梗阻再次就診,當地醫院評估後建議轉診,經全面評估後認為存在較大腹壁切口疝,需手術修補。
  • 12年磨一劍 | 鄭州美中商都婦產醫院無痛微創技術治療婦科腫瘤紀實
    12年磨一劍,美中商都專家經過12年總結突破,在婦科腫瘤方面已經形成獨家特色微創療法,為婦科腫瘤患者尤其是年輕女性患者提供了一整套完美的解決方案。美中商都在省內最早引進德國storz3D宮腹腔鏡系統,率先開展3D腹腔鏡系統下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由傳統開腹手術到三孔手術再到經臍單孔手術,讓患者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更能做到完美無痕。
  • 大醫鑄精誠 揚帆激浪行——海南省腫瘤醫院5周年發展紀實
    臨危受命  破解百姓看病難  由於建省晚、底子薄,海南醫療民生短板相較突出。長期以來,海南沒有腫瘤專科醫院,腫瘤大病出島求醫,成了困擾當地百姓的痛點和難點。但省腫瘤醫院項目,因種種原因,被擱置多年。  民有所盼,政有所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