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來說:積食的「禍根」,並不是吃得多,而是餐桌上常見的3物

2020-12-16 葉醫生在科普

南南媽媽又開始抱怨孩子胃口不好了,前天中午吃飯,整頓飯花了半個小時,南南就吃了2個餃子,媽媽的情緒處於崩潰的邊緣。

到晚上的時候,媽媽告訴南南必須10分鐘之內吃5個餃子,如果吃不完的話就不要睡覺了。

南南非常害怕,果然在10分鐘之內吃完了5個餃子,但是整個人情緒非常低落,也不敢找媽媽撒嬌了,當天晚上,南南媽媽還拍照發了朋友圈,炫耀自己在讓孩子吃飯這件事上有了新方法。

沒想到,南南晚上9點多的時候突然發燒了,因為害怕媽媽也不敢跟媽媽說,還是爸爸要給南南洗澡時發現了,一量體溫,直接38度多。

媽媽又開始抱怨,說南南不好好吃飯,沒抵抗力,整天生病,南南聽了媽媽的話,既自責又內疚。

雖然貼了退燒貼,但仍然在晚上11點的時候燒到了39度多,媽媽給南南喝了布洛芬之後2個小時退到了37度多,睡了一夜,可媽媽不知道,南南在藥效退了之後又燒起來了。

以至於媽媽早上6點起床的時候發現南南還在睡,而且喘氣非常粗,兩個臉蛋通紅,一摸額頭果然又燒了,於是抱著孩子去醫院了。

一番驗血之後發現是細菌感染導致的感冒,開了些藥就回家了,回家路上南南媽媽帶著他去做了推拿退燒,推拿的師傅告訴南南媽媽,孩子看著像有積食,最好找中醫看一下。

媽媽覺得師傅說的有道理,於是推拿完就去了一個中醫館,坐診的李源主任看了南南的情況說確實有積食,又看了醫院給拿的藥,說不能吃這個,雖然看著是中藥的,但是不對症,就給南南媽媽說了一些退熱的方法,讓她平時控制好飲食,每周喝2次柳果刺鋅,若是有消化不良,就連喝3天。

南南媽媽沒有給他吃醫院開的藥,按照中醫館李源主任的方法做,果然退燒了,而且堅持了2個月後發現孩子確實體質變好了,胃口也穩定多了,性格也變得開朗。

很多的孩子在變換季節的時候胃口就容易出現問題,吃的或多或少,家長有的時候稍不注意孩子就可能吃多了,或者吃得不對了,就容易出現積食,積食是最「中意」嬰幼兒的,因為他們的抵抗力相對較低,而且各方面也發育的不成熟,沒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對什麼吃的東西都感興趣。

我們一般認為孩子積食就是吃得太多飲食的,其實不然,有很多孩子,小孩吃得不多,也仍然有積食,這是因為吃得不對。

孩子處於探索的階段,這三種食物就不要給孩子多吃了。

1.甜食

現在的美食越來越深得人心,尤其是一些像糖果,巧克力,果凍等甜食更深的小朋友的喜愛,但是這些食物會給孩子的腸胃增添負擔,在人體內產生溼熱,孩子晚上感覺熱就會踢被子,腹部受涼也會造成積食,也會去影響脾胃運化的能力,讓脾胃更加虛弱。

2.乳製品

很多小孩子吃的零食都是打著乳製品的噱頭,這樣才能增加銷量,讓父母覺得是奶做的就會放心購買,並且孩子也很喜歡吃,但是大部分的這些乳製品中卻放入的很多的添加劑,不僅增加了孩子腎臟,脾胃的負擔,而且對於也會增加孩子患上積食的概率。

3.寒涼食物

尤其是在炎炎夏季,不只是孩子喜歡冷飲,成年人也是地抵禦不了冰激凌等的誘惑,孩子的脾胃最怕「寒涼」,如果給孩子吃一些冷凍食品,會刺激到孩子的腸胃,造成腸胃應激反應,不僅僅會拉肚子,而且也會損傷脾胃,為積食的出現造就條件。

孩子出現積食,家長也不要手忙腳亂,尤其是孩子的年齡相對比較小的時候,家長對於孩子積食的態度非常重要,這杯「水」就是積食的「天敵」,醫生建議在孩子積食以後或者想要給孩子預防積食的家長可以在家中常備。

柳果刺鋅—根據古方製成,裡面含有猴頭菇,山楂,柳果,雞內金,茯苓,葡萄糖酸鋅等,再搭配上橘皮等物質,可以讓孩子強健脾胃,開胃消食,不論是對於胃中積食還是因為脾胃虛弱而產生的積食,都有很好的作用,很多寶媽都會在家中給孩子常備,以防不時之需,有的孩子堅持喝了一段時間之後,不僅胃口大開,而且身體素質也變強了,再也不容易感冒發燒了。

雖然對於積食,現代醫學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積食多多少少的對孩子還是有一些傷害。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積食還是要以預防為主,去養好孩子的脾胃,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孩子的飲食和規律的睡眠時間,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去創造更好的條件。

相關焦點

  • 孩子積食「禍根」找到了,若娃貪吃,脾胃越「痛苦」,難長高個
    沒想到娃吃了之後,經常喊肚子疼,拉粑粑時候也不是很順暢。萱萱媽媽看著孩子難受的樣子,心裡很不是滋味,就帶著娃去醫院做檢查,才知道孩子是出現了積食,導致脾胃虛弱,最終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兒科醫生解釋:「孩子還處於發育的階段,平時稍微吃多一點就會出現積食,如果家長在孩子飲食上不多加注意,平時吃錯了食物,孩子就會挑食厭食,家長要是強迫孩子吃飯,這樣做不僅不利於積食的清除,還會進一步拖垮孩子的脾胃,最終耽誤孩子長高個。
  • 小孩得多喝1飲料,不是山楂汁,常喝,不積食、脾胃好、胃口也好
    積食被中醫成為"小兒四大病症之一",家長還需要加強對積食的預防,以免對孩子的身體造成更嚴重的傷害。"我家兒子才剛滿兩歲,最近發現孩子的嘴裡總是有一股酸腐臭味,舌苔也變得厚膩發白,而且大便出現異常,有時候好幾天都不排便一次,每次大便對孩子來說就是一次災難,臉蛋憋得通紅。
  • 7歲男孩積食一年發燒十多次,從不吃零食,卻喜吃這物,埋下禍根
    昊昊母親說到,之前看過醫生,有告知兒子胃裡有大佬積食,所以因為要格外用心,一定少吃零食,所以昊昊一直都沒有吃零食的習慣,平時也三餐按時吃,因為昊昊又矮又瘦,因為每頓都給他加肉吃,也喜歡吃,就是孩子孩子不長個,體質也很差。為什麼昊昊總是經常發燒,還連帶著感冒呢?
  • 娃生病多因積食所致,喝一飲,不是山楂,化積健脾,積食或能遠離
    由於社會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增加,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就是父母工作繁忙,額米有時間照顧孩子,有相當多的孩子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正是因為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導致孩子身體積食的概率也越來越大。俗話說隔代親,老人帶孩子比較寵溺,經常認為孩子吃的少,營養跟不上,就會讓孩子多吃飯或者經常買一些營養品給孩子吃。但是卻忽略的孩子的消化能力。孩子的脾胃比較嬌嫩,不能將這些食物完全的消化吸收掉,時間長了會損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弱,身體積食。長時間積食對孩子身體傷害非常嚴重,家長一定要重視!
  • 骨質疏鬆「禍根」公布,少3事、忌3食、吃1物,骨密度慢慢漲回來
    2、不做過量的運動適當的運動對於預防骨質疏鬆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過量的運動對於骨質疏鬆的患者來說反而會適得其反,過量的運動會加重骨骼的負擔以及關節之間的摩擦,很容易引發骨折之類的併發症。3、不節食減肥節食減肥對於人體來說減掉的不是脂肪而是人體中的水分,不僅起不到減肥的作用還會導致身體缺乏營養,從而也供應不起骨骼所需的營養物質,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骨質丟失。
  • 醫生認為,3種晚餐或是孩子的「毒藥」,多吃易積食傷脾,需消食
    但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的,孩子的脾胃還沒有完全發育好,比較嬌嫩,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弱,飲食上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損傷脾胃,引起身體積食,嚴重者還會導致身體易生病,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症狀。醫生眼裡,3種晚餐或是孩子的"毒藥",若不注意,導致孩子脾虛積食1.隔夜飯由於父母的工作壓力大,很多孩子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老人比較節儉,吃不完的飯菜都會放到冰箱中第二天接著吃。菜飯時間久了,會滋生大量的細菌,經常讓孩子跟著吃剩飯會影響脾胃的健康,導致脾胃虛弱,身體積食。
  • 94歲教授研究積食50年,勸告:這3種常見食物是爛脾旺,別給娃吃
    94歲的王哲亭教授研究積食50餘年,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受到積食的困擾而家長卻不自知,很多情況下家長以為「疼愛」孩子,卻實際上在「害」孩子,以至於孩子生病了也找不到原因,所以更多的小孩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
  • 7歲女童積食1年咳嗽老不好,從不吃零食,卻愛吃這物,埋下隱患
    後來潔潔的媽媽帶著他去看了中醫,才知道潔潔感冒咳嗽久久不愈,是因為長期積食脾虛引起的。醫生說,孩子積食脾虛,大多是飲食不當引起的,日常要注意孩子的飲食,不要吃零食等食物。潔潔平時不怎麼吃零食,但是唯獨愛吃燒烤,每天的零花錢都用來買燒烤吃。
  • 請將3種蔬菜撤下餐桌,興許會讓娃積食不長個,現在知道還不算晚
    10歲以前的孩子,脾胃都還在發育,也比較嬌嫩,如果平時飲食不注意,很容易受到損害,容易出現積食、便秘、腹瀉等腸胃疾病。家長們平常都知道,要給孩子營養均衡,多吃蔬菜,但是其實,有些蔬菜,是不適合孩子吃的,吃了可能會積食不長個,所以家長儘量不要給娃吃吧。
  • 腦梗「禍根」被揪出,並非菸酒,而是「它」,大家每天都在吃!
    腦梗簡單來說就是腦組織缺血性壞死軟化而導致的腦部血液供應困難 。患者最常見的表現是肢體僵硬,不受控制。腦梗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嚴重威脅大家的健康。如果不能及時發現腦梗發病前的一些徵兆,很有可能延誤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 堪稱積食「催化劑」,吃得越多,脾可能越「痛苦」
    中醫上講,小兒百病,積食為先,在孩子所有生病的原因中,積食佔了很大的比重,而很多父母卻偏不自知,在門診中告訴父母,孩子是吃撐出來的病,有些父母不以為然,質問道,第一次聽說還有吃撐出來的病,也正是由於父母的無知,讓孩子的體質越來越差。
  • 吃一次等於8次泡麵,這3種「毒早餐」,孩子常吃,易積食長不高
    俗話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可見早餐對於我們來說有多重要,尤其是對正處於發育關鍵階段的小孩來說十分重要,但很多父母很少有時間給孩子準備早餐,大多都隨便弄一弄,殊不知這可能會損害他們的脾胃,使他們越來越脾虛,導致食物堆積,影響他們的發育。
  • 令人毛骨悚然的洋辣子,咋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專家:不吃可惜了
    洋辣子如此讓人生厭,咋又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呢?而且專家還說:不吃可惜了。洋辣子,褐邊綠刺蛾,屬鱗翅目刺蛾科。別名綠刺蛾、青刺蛾、黃緣綠刺蛾、四點刺蛾、曲紋綠刺蛾等,俗稱洋辣子。分布地域廣泛,幾乎遍及全國。
  • 96歲院士,研究小兒積食60餘年,提醒:3種食物傷脾胃,少給娃吃
    小兒越來越普遍存在於孩子中,尤其是我們的生活水平越高,飲食越是多樣化,積食的孩子就越多。其實積食除了後天餵養不當之外,還與孩子的體質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們脾常不足,運化水平本就有限,所以才導致積食普遍會「找上」孩子,而「放過」大人。
  • 立冬後家長再疼愛孩子,也別放任孩子多吃這3種食物,積食又傷脾
    立冬後家長再疼愛孩子,也別放任孩子多吃這3種食物,積食又傷脾1.辛辣油膩的食物大多數孩子都無法逃脫炸雞、薯條和漢堡可樂的誘惑。偶爾吃一次是可以的,但是他們必須經常拒絕吃。高溫油炸的食物比較硬,孩子小。因為胃腸功能不完全發達,經常吃只會增加胃腸負擔,刺激胃腸黏膜,造成食物堆積和胃潰瘍。2.乳製品飲料酸奶,奶粉,牛奶,大家經常喝得,對孩子有好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的大多數奶製品,雖然味道更好,被孩子高度接受,但是他們很多都不是我們認知中的牛奶,而且糖精與乳化劑勾芡成的甜味飲料。
  • 兒科主任:這1物堪稱天然「化積王」,孩子若愛吃,積食退避三舍
    這3種食物小孩不住嘴,不積食才怪1、膨化食品小孩一拿起膨化類食物,就停不住嘴,一直吃下去,可以說是很痴迷,吃膨化食品不想再吃了,胃塞得滿滿的,再吃下去胃撐得鼓起來,胃就消化不了那麼多食物,積食問題也就出現了
  • 兒科主任:寶寶積食,不一定是「吃」出來的!可能是這些問題
    最近生病的孩子越來越多了,每天兒科門診裡都是爆滿,大多數孩子都是一些呼吸道的問題,感冒發燒的,尤其是咳嗽得很多,而且有的孩子都是一咳嗽很長時間不好,幼兒園裡孩子的免疫力好壞也都體現了出來,在中醫上看來,孩子免疫力不好,反覆呼吸道感染,其實是積食在作祟。
  • 孩子不滿6歲,這3種食物不要隨便給孩子吃,容易損傷脾胃易積食
    孩子出生之後,重要的營養來源就是母乳,很多媽媽在孩子出生一年以內都會堅持母乳餵養,但事實上孩子6個月之後就可以逐漸添加輔食了,在孩子3歲到6歲的這個時間段裡,孩子逐漸適應了輔食,但事實上,有些輔食不能亂喂,孩子年紀小,脾胃相對稚嫩,家長在選擇輔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孩子不滿6歲,有些食物一定不要隨便給孩子吃,不僅會造成積食,還有可能損害孩子脾胃
  • 秋冬季這4水果,少給娃吃,小心孩子積食發燒
    現在各大醫院基本都人滿為患,對很多家長來說很難。都擠在兒科,有時候可能半天都掛不上號。很多家長可能也會覺得困惑,為什麼孩子前一天還好好的,第二天怎麼就突然就病了呢?實際上,許多孩子的身體狀況是由食物積累引起的,如果不及清理孩子的積食,那麼如發燒、感冒、咳嗽等小兒問題就會突然在某一天變得來勢洶洶。
  • 積食的「剋星」不是雞內金,常喝「兩水」,醒脾健胃趕跑小兒積食
    "民以食為天"面對美食,我們作家長的都無法把控好自己的嘴巴,更何況是孩子,但食物一旦攝入過多,就會造成積食,引起腸胃不適。小孩子因為腸胃較為較弱,積食的概率要比成年人大得多。隨著90後逐漸長大成為父母,新手奶媽也越來越多,許多年輕人在給小孩餵食時大多是摸索進行的,這就造成許多家長在餵養孩子時出現誤區。給小孩做輔食時,有3種千萬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