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太極」理論指導下,依據武術的形體運動而形成的拳術。它不僅有「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技擊特點,更具有健身、養生之功效。太極拳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瑰寶之一,隨著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在中國和世界的傳播日益廣泛。
一、太極拳發展簡介
太極拳經由歷代武術家結合吐納、導引、丹道習練術,反覆實踐、總結,不斷發展與完善,形成了眾多流派,有武當太極、陳氏太極、楊氏太極、吳氏太極、武氏太極、孫氏太極、混元太極、和式太極、李式太極等十種以上。武當太極拳為張三丰祖師所創編,據說他少年時代曾於少林寺學過少林內家拳法,後來到武當山自立武當派,創編出武當太極拳,流傳至今;陳氏太極拳為陳氏門派第九代傳人陳王廷祖師於晚年隱居期間,依據祖傳之拳術,博採眾家精華而創編;楊氏太極拳則是楊露禪祖師學了陳氏太極拳後,為了便於養生,又研究了武當太極拳而創編的;吳氏、武氏、孫氏、混元太極、和式太極、李式太極等都是在武當、陳氏、楊氏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各有千秋。
二、太極拳申遺成功
2006年,太極拳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8月,國家確定太極拳開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9月完成申報任務……歷經12載,六次努力申遺,終於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圓滿成功,太極拳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讓我們衷心感謝為太極拳申遺奔走的領導、專家們,為了此次申遺成功,他們在背後付出了太多的汗水與努力!此次太極拳申遺成功,相比於中國文化的其他很多方面,太極拳相對實用,能幫助中國提升軟實力。也讓世界更多人來認識、學習太極文化,共同研究、探討人體生命科學,指導人們通過科學的鍛鍊獲得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