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處死了大批射擊軍之後,彼得大帝開始著手改變個人和臣民的生活。彼得大帝改變了大臣們的生活方式,強迫群臣讓他們的妻子和女兒必須穿歐式服裝教他們的妻子和女兒跳舞,在公共場所進行輕鬆的談話。每天早上刷牙、喝咖啡,拒絕大蒜和醃菜,吃荷蘭食物,如馬鈴薯等。
彼得大帝 資料圖
本文摘自鳳凰衛視11月11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
解說:我在糧倉附近走來走去時,看到了一艘外國的船隻。於是我問弗朗茲那是一艘什麼船,弗朗茲告訴我說那是一艘英國人的船。這艘船隨著船帆的擺動在風中前行,這讓我非常驚訝。他所有的成功都將打破傳統,超出人們的期望,推翻常識,有時甚至是違反了物理定律。他們在勳章上刻下的文字,是為紀念他的艦隊所取得的另一場勝利,那些不可能的事情都變成了可能。
當他第一次直面憤怒的人群時,才只有10歲。從那以後,他經常遭受抽搐和神經性痙攣之苦,這一切是他在射擊軍叛徒期間所經歷的恐懼造成的。射擊軍叛亂的時候,他站在染血的門廊邊,誰能想到這樣一個被嚇壞的孩子在不久的將來毀掉了這個舊國家,卻又在這個國家的廢墟之上,重建了一個嶄新的國家呢。
陳曉楠(主持人):在今天的聖彼得堡,人們還能看到一尊很特別的銅像,人稱青銅騎士。青銅騎士,就是彼得大帝的經典形象,普希金就此寫下了關於彼得大帝的長詩《青銅騎士》。高傲的駿馬,你奔向何方,你將在哪裡停蹄。啊,威武強悍的命運之王,你就如此在深遠之底,在高峰之巔,用鐵索勒激起俄羅斯騰越向上。如普希金詩中所言,彼得大帝呢就是命運之王。他勵精圖治,成就了一個歐亞大帝國。但是,揮舞著鞭子的彼得,他自己首先是一個盡職盡責、身先士卒的楷模,然後才是那個威武高傲的彼得大帝。如果不是因為有如此獨特的個人魅力,我們也很難想像大戰在即,為什麼數以萬計的士兵會義無反顧的追隨在他的身後。
講到這裡,我們也想起了法國駐俄大使儒埃爾寫到的場景。彼得堡早期每年總是要著上幾場大火,彼得堡的人們常常將此時視為是欣賞俄國沙皇英雄氣概的良機。只見彼得動是第一時間來到失火地點,他參加全部的滅火工作,他爬上屋頂,哪裡最危險他就到哪裡去。這恐怕就是彼得大帝之所以成為俄羅斯歷史上千古一帝的原因吧。
解說:彼得是俄國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的小兒子,也是沙皇皇位的末位繼承人。在他四歲時,沙皇去世,彼得的大哥費奧多爾繼承了皇位,也就是費奧多爾三世。在費奧多爾三世去世之後,俄國領主隨後宣布越過彼得15歲的二哥伊凡,由11歲的彼得繼承沙皇皇位。因為彼得的二哥伊凡身體孱弱,智力低下。不過他們兄弟卻有一位聰明而又貪戀權力的姐姐,索菲婭公主。她利用射擊軍叛亂接管了政權,並罷免了彼得大帝的權力,彼得大帝和他的母親納塔利婭皇后不得不搬到了莫斯科附近的普列奧布拉任斯科耶莊園。
彼得大帝11歲時,組建了福特士涅兵團,供其玩耍。這些士兵與彼得大帝年紀相當,都是年輕的領主。組建之後不久,彼得大帝與兵團的遊戲很快便不再是普通孩子的遊戲了,他要求給他的福特士涅兵團製作16把鐵槍,於是彼得大帝的個人護衛隊就這樣成立了。與此同時,彼得大帝開始學習關於艦隊管理的基本知識,波裡亞斯拉弗爾在佩列雅斯拉夫爾湖湖畔開了家福特士納亞造船廠。
與其他人相比,彼得大帝有許多與眾不同之處,他身高有2米零4,遠遠高於那個時代普通人的身高。體型也不成比例,手臂較長,手也很大,但是卻有著一雙38碼的小腳,肩窄48釐米,頭部很小且相貌俊美。然而,每當回想起兒時遭受的創傷,他便渾身抽搐,面容開始扭曲。
讀著她那不安分的兒子從佩列雅斯拉夫爾湖寄來的信,納塔利婭·基裡洛夫娜皇后激動得開心地哭了。信中寫道,謹以此信獻給我親愛的母親沙皇皇后,偉大的納塔利婭·基裡洛夫娜皇后,我是您仍在辛勤工作的兒子彼得魯什卡。因為你們的祈禱,我這裡一切安好。佩列雅斯拉夫爾湖的湖面不再結冰了,所有的船隻都在修理中,但我們需要繩子,懇親您寄給我700英尋長的繩子。有了它,我們就能夠繼續工作下去了。為我祈福吧,母親大人。
從孩提時代起,彼得大帝就對一切手工藝感興趣。到18歲的時候,他已經掌握了14種不同的手藝。他研究了軍事學、防禦工事和造船工程,自學了德語和荷蘭語,並且可以直接與德國僑民區的居民交談。德國僑民區或者稱之為庫庫依僑民區,是17世紀中期建立的,那時的俄國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下令將所有拒絕信仰東正教的外國人趕到城外去。德國僑民區位於庫庫依支流亞烏扎河的右岸,擁有自己的基礎設施和管理,不同國籍的歐洲人聚居在那裡。其中,大部分人是籤下合約到俄國工作的軍人、醫生和手工藝者。
德國僑民區距離普列奧布拉任斯科耶很近,就在佩列雅斯拉夫爾湖後面。彼得慕天都可以看到路德教堂的塔尖,感受到外國人每天生機勃勃的生活。終於有一天,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決定去拜訪德國僑民區。對他來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來自瑞士的弗朗茲·萊福特是一名英俊、強壯而且勇敢的軍官,參加過多次戰爭。他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參加上流社會的社交活動,於是他成為了彼得大帝的首位職業社交常客。在彼得大帝統治期間,萊福特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另外,他也是彼得大帝的親信之一。萊福特將其身邊做事效率高的男僕亞歷山大·緬什科夫送給了彼得,此人後來成為了彼得大帝的好朋友和幕僚。同時萊福特還讓未來沙皇結識了安娜·蒙斯,一位德國僑民區裡的旅店老闆年輕的女兒,這個女孩最終成為了彼得大帝的摯愛。
彼得開始經常拜訪德國僑民區,他學會了德語,也學會了如何與那裡的女人們跳舞、喝酒、抽菸。不出所料,彼得的幕後納塔利婭皇后對此非常擔心。因此,皇后決定讓彼得結婚,希望以此讓他安定下來。19歲的葉芙多基婭·洛普金娜被選為他的后妃,她是那個時代莫斯科人眼中最理想的姑娘。身材高挑、相貌姣好,沉著冷靜而且非常的虔誠。
然而,婚後僅僅2個月,彼得大帝就扔下了這位美貌的皇妃,跑到佩列雅斯拉夫爾湖去玩他的航海遊戲了。與此同時莫斯科正醞釀著一場政變,索菲婭公主正努力抓住手中的政權,她的親信正暗地裡教唆弓箭手去刺殺彼得。彼得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因此在8月一個炎熱的晚上,當他得知弓箭手即將進行刺殺行動時,他害怕了。他僅穿著一件襯衫,奔到院子裡登上馬,孤身一人消失在漆黑的夜晚中,沒有帶任何隨從。
第二天早上,彼得大帝逃到了謝爾蓋聖三一修道院,並下令讓他的家人、幕僚團隊以及整個福特士涅兵團前往這座修道院,領主和士兵們紛紛來到彼得大帝的身邊。到了9月中旬,索菲婭公主發動的政變就被鎮壓了,她被關在莫斯科附近的新聖母修道院裡。彼得大帝開始執掌政權,第一場戰役對他來說,是年輕的統治者第一次面對嚴肅的挑戰。
陳曉楠:馬克思最為褒獎的18世紀兩個偉大帝王,一個是中國的康熙大帝,另一個就是俄國的彼得大帝。而當我們細細回顧歷史的車轍呢,就會驚奇地發現這兩位偉大的帝王其實十分相似。康熙大帝比彼得大帝年長18歲,早於彼得執政約20年,他們都是本國走向近代化的關鍵人物。兩位大帝處於同一歷史時期,年歲相仿、雄才大略、經國濟世、氣勢恢宏。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兩者都以捨我其誰的勇氣開疆拓土,而且都孤注一擲,貫徹執行變法改革。而最終,他們也都收穫了蓋世偉業。
兩位帝王在位之時,中俄兩國在疆域面積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闊。中國明朝的時候國土僅僅是350萬平方公裡,而在康熙年間中國的版圖達到了約1300萬平方公裡。而彼得在這方面也絲毫不遜色,贏得了為期20年的「北方戰爭」,從瑞典手中奪得了芬蘭灣的和裡加灣沿海一帶,以及波羅的海出海口。在南方,他奪取了亞速堡和巴庫,控制了亞速海和裏海補的門戶。在身體力行推行改革方面,兩位帝王的功績也是旗鼓相當的。
為了解到一些民間的具體情況,康熙帝曾六次南巡。而為了將處於黑暗封閉中的俄國帶向光明,彼得大帝呢自己也帶領代表團前往荷蘭,學習參觀考察,他是以一個僕役的身份前往的。回國之後,依然改弦更張,在俄國這片大地上實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文化拓荒工作,創設了圖書館、博物館、劇院、科學院和大學,從此俄國的文化品味也迅速地攀升。彼得大帝依靠自己的權威,使處於文明暗夜的俄羅斯民族,看到了曙光。
解說:俄國還是反土耳其聯盟的成員國,俄國與奧地利、波蘭一起組建了所謂的神聖聯盟。根據索菲婭公主籤署的條約,俄國必須要與奧斯曼帝國戰鬥。然而,儘管索菲婭曾經派遣部隊,主攻奧斯曼帝國的從屬者克裡米亞韃靼人。但彼得大帝決定,直接與土耳其人戰鬥,這也就意味著他們要前往亞速海,攻打位於頓河入口處的土耳其要塞。土耳其要塞,堵住了亞速海入海口,彼得大帝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一次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履行神聖聯盟籤訂的協議條款,二是為俄國奪取亞速海入海口。
這是俄國軍隊首次離開陸地在水上作戰,俄國在伏爾加河和頓河建造了戰艦。彼得大帝是這次戰役的首席投彈手,而且還是一名高級炮兵軍官。一開始,亞速海戰役看似是彼得大帝海戰遊戲戰爭的續篇,然而,兩次攻打土耳其要塞都失敗之後,彼得大帝不得不下令撤退。這場完全不同於遊戲的真實戰役,最終以失敗告終。
整個冬天,彼得大帝都在頓河上遊地區的沃羅涅什市建造艦隊。1696年春天,俄國的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艦隊沿著頓河駛入亞速海。這支艦隊由2艘大型軍艦、23艘帆船和1500艘小型船隻組成。艦隊阻斷了土耳其要塞和亞速海海灣的聯繫,並由此切斷了土耳其要塞的供應源,隨後對土耳其要塞進行了強烈的陸地火力圍攻。一個月後,土耳其要塞守衛就投向了,俄國奪取了亞速海入海口。彼得大帝勝利班師回朝,返回莫斯科。
不過,彼得大帝仍需要藉助聯盟的力量繼續與奧斯曼帝國作戰。他派出大使團前往歐洲,大使團隊由外交官和領主們組成。彼得大帝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以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兵團的一名軍官的身份隨大使團一同前往歐洲。克裡姆林宮的總管羅莫達諾夫斯基在莫斯科暫代彼得大帝掌權,羅莫達諾夫斯基是彼得大帝的父親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信任的人。彼得大帝委託羅莫達諾夫斯基照顧他的家人,葉芙多基婭皇后和他六歲的皇子阿列克謝。
在荷蘭,彼得·米哈伊洛夫軍官在船廠做木工,觀看了造船的全部程序。在英國,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英國人不知道如何評價這個奇怪的年輕人。俄國沙皇想走遍世界,想嘗試一切事物,想學習獨自完成這一切,並想教他的人民學會這一切。任何事情,都會激發彼得大帝的興趣,如何捕捉鯨魚、如何治病,如何造紙等等。他向炮兵能手學習,參加解剖講座,勸說不同類型的手工藝者前往俄國,並成功地說服他們搬到那裡定居。
然而,彼得大帝卻並未實現大使團既定的主要目標,最終沒能找到願與俄國聯盟一起對抗土耳其的同盟國。西班牙國王沒有子嗣,因此在西班牙國王去世後,整個歐洲此時都在準備戰役,去瓜分西班牙的領土,沒有人願意幫助俄國沙皇對抗土耳其人。不過,彼得大帝在波蘭去找到了對抗瑞典的同盟國。這就是奧古斯特國王,他是波蘭立陶宛聯邦君主和薩克森帝國的選帝侯。
如果對瑞典發動戰爭,俄國可以奪回其原先擁有的在波羅的海的諾夫哥羅德地區,即芬蘭海灣的東部海岸。佔領波羅的海出海口,意味著把控了歐洲的入口。然而,在發動戰爭前,彼得大帝必須先恢復俄國國內的秩序。因為在彼得大帝與歐洲各國商談過程中,莫斯科傳來了壞消息,射擊軍第二次叛亂爆發了。
叛軍正從大盧基湧來,並宣稱打到莫斯科,毀掉德國僑民區,殺死德國人。他們認為是德國人的存在,導致東正教的發展停滯不前。即使死,我們也要去莫斯科,但我們應恢復國內秩序,我們要讓沙皇進入莫斯科。我們必須要殺死他,因為沙皇信任德國人。
彼得大帝一周內趕了300英裡,返回莫斯科。此時,凱撒公爵、羅莫達諾夫斯基已經成功鎮壓了叛軍,正在調查叛亂的起因。130名射擊軍被處死,另有150名被處以鞭刑和流放。在回到首都莫斯科後,彼得大帝命令繼續進行調查,並重新搜查叛黨。他親自參與審問和拷問,還安排了一次大規模的公開處死叛軍活動。800名射擊軍在紅場被斬首,另有幾百人被吊死在克裡姆林宮的牆上。彼得大帝親手砍掉了無名叛亂者的頭顱,領主們和外國的外交官都親臨了叛亂者的執行現場。最終約有2000名射擊軍被處死,還有800多人被處以鞭刑和流放。
在處死了大批射擊軍之後,彼得大帝開始著手改變個人和臣民的生活。彼得大帝改變了大臣們的生活方式,強迫群臣讓他們的妻子和女兒必須穿歐式服裝教他們的妻子和女兒跳舞,在公共場所進行輕鬆的談話。每天早上刷牙、喝咖啡,拒絕大蒜和醃菜,吃荷蘭食物,如馬鈴薯等。
這一年,本應如創世以來一樣,從9月1日起計算,但這一切並未發生,俄國採用了從耶穌誕生之日起計算的日曆。因此,第二年的1700年,彼得大帝作出了如下決定。從這一刻起,停止愚弄臣民,並確認將信您從一月一日開始計算。為紀念新年,人們裝飾杉樹、娛樂孩子、劃雪橇。新年這一天,成年人不得飲酒、鬥毆,其他時間不做約束。
在俄國歷史上,首個新年慶祝的活動在熊熊火焰中達到了高潮。但彼得大帝本人對此卻反映冷淡,他並不喜歡莫斯科陳舊的禮儀,而且當時也沒有時間,他正在積極籌備對瑞典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彼得大帝與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以及丹麥和挪威國王弗雷克裡克四世籤署了秘密聯盟協議。這兩位國王認為彼得大帝是他們的弟弟,可以增強他們的軍力,他們的競爭對手是18歲的卡爾十二世。這位瑞典的年輕國王,喜歡打獵和遊行,之前從未有人重視過他。在包圍瑞典的裡加市後,波蘭奧古斯特國王嘲笑道,他躲在他父親的高幫靴子裡太久了,應該把他拉出來狠狠地鞭打一頓。
丹麥國王並沒有時間嘲笑,因為8月4日瑞典艦隊就出現在了哥本哈根的港口。年輕的卡爾十二世的突然襲擊,讓丹麥國王被踢出了戰局。不久後,奧古斯特國王離開了被包圍的裡加市。彼得大帝則帶領著訓練不佳的部隊直面歐洲最強大的軍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北方戰爭。
俄國軍隊包圍了納爾瓦要塞,因為炮兵的軍力薄弱,在納爾瓦要塞口的交鋒並沒有取得進展。那時,彼得大帝正在籌備一支新的部隊,發動新的戰爭,這是俄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國王組建的部隊變成了正規軍。這支軍隊的組建就意味著軍隊是以責任為基礎而建立的,領主們必須參加軍隊。每20戶農民中挑選一人送往軍隊,在軍隊的服務時間是漫長的,所有士兵都參加嚴格的軍隊訓練。福特士涅軍團的士兵為新招募的士兵做榜樣,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和謝苗諾夫斯基軍團士兵穿戴新制服,配備新武器輕劍和鑄槍,而不是配備老式的火繩槍。10年的時間,俄國各軍中士兵人數達20萬,非正規騎兵人數1萬。在這之前,甚至在大規模軍隊衝突期間,彼得大帝從未組建過如此龐大的軍隊。
納爾瓦慘敗後,彼得大帝不得不設法補充國庫。於是他採取了非凡的措施,將貨幣發行量翻兩番。同時降低貨幣中銀的含量,這樣也迫使俄國處在了另一場叛亂的邊緣。彼得大帝的財政措施激起了國內人民長時間的不滿。他先後名利人民穿異教服裝,吸邪惡的菸草,而且還發動了北方戰爭。人們開始散播謠言,說沙皇從外國回來後變成了另外一個人,真正的沙皇被困在波羅的海後面的監獄裡,其他人則公開稱彼得大帝為反基督教教徒。彼得大帝對此並不在意,他下令將教堂的鐘取下來,融化製成大炮,並準備充公修道院的庫房。
他堅持靠稅收榨取人民的血汗,使得全國各地出現了各種規模的叛亂。儘管如此,接下來彼得大帝建造了兩艘大船,也就是俄國軍隊戰艦的起源。他在烏拉爾組建了兩隻冶金廠,這兩個冶金廠很快就開始向軍隊提供高質量的大炮,自行開發大炮進行全面的軍隊改革。軍費開支陡增,很快就達到了他預期的效果。
俄國的軍隊實力與瑞典相當,並與瑞典進行了戰鬥,甚至後來打敗了瑞典,俄國佔領了馬裡恩堡要塞、諾特堡要塞、寧斯幹茨堡要塞和納爾瓦要塞。最後一場戰鬥的勝利,也對彼得大帝的個人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在這次戰鬥前,沙皇最愛的並與之共居十年的安娜·蒙斯皇后對沙皇不忠,他們之間如年輕人一般熱情的愛戀消失了。
安娜的背叛,讓彼得大帝萬分痛苦,他忠實的朋友和幕僚緬什科夫幫他走出了這段陰影。緬什科夫以前就懷疑過安娜對彼得大帝不忠,並為彼得大帝準備了一位矜持、性格多變、美麗而做事有效率的候選人,瑪爾塔·斯卡沃倫斯卡婭,她是在馬裡恩堡被俘的平民,血統上是拉脫維亞人或是白俄羅斯人。
瑪爾塔後來成為彼得大帝需要的女人,兩年後,彼得大帝把她接到了普列奧布拉任斯科耶做他的皇妃。瑪爾塔接受了東正教的洗禮,改名為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謝耶芙娜。她為彼得大帝生育了11個孩子,成為了彼得大帝的第三任皇后,這些都是後來的事情。眼下的此時,無休止的北方戰爭仍在繼續,俄國軍隊佔領了波羅的海海岸上一個又一個要塞,整個涅瓦河從源頭到出口都在俄國人的手中。
不久,彼得大帝在拉斯特伊藍特島嶼,即涅瓦瓦河流如芬蘭灣的地方建造了帶有六個堡壘的要塞。這就是聖彼得保羅要塞,這是俄國在波羅的海建造的第一個港口。不久,俄國的新首都聖彼得堡在這個地方建立。六個月後,第一艘外國船隻駛入彼得堡港口。在三年多的時間裡,波羅的海第一艘軍艦在新的海軍造船廠建造完成,俄國的國旗出現在了第四大海域波羅的海的海岸線。國旗上是雙頭鷹的利爪和另外三個海域,白海、裏海、亞速海的地圖。
陳曉楠:之前我們提到過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然而為什麼同樣是少年登基,同樣是經過宮廷政變獲得皇權,同樣是博學勤政,同樣是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但中俄兩國在其後的一百年中,卻出現了迥異的巨變呢?可以說彼得大帝是俄國旭日東升之前的曙光,而康熙大帝雖然創出了一個康乾盛世,卻終究是落日之前的餘暉呢。究其原因,康熙所做的是明智的,順乎潮流的改革,他輕徭役、減賦稅,促進商業發展。但是他為了鞏固滿族人的統治,放棄了海洋。他實行了閉關鎖國,關閉了清朝帝國的大門。
而彼得大帝並不單單是一個順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時代前列的人。正是由於他的先見之明,使得俄國歷史發生了變化,改變了俄羅斯前進的方向。在為期18個月的赴歐學習之後,他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希望俄國的一切,包括政府、社會、日常生活和文化都西方化和現代化。他以虔誠學習的態度,將西方先進的技術、制度、文化帶入了俄羅斯。這也使得俄羅斯以後的發展都建立在了他的成就之上。在這樣一位高瞻遠矚的君主的領導之下,俄羅斯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那麼這臺威風凜凜的戰車,是否可以在大北方戰爭當中所向披靡,一舉攻下瑞典呢?明天同一時間,請繼續收看《鳳凰大視野》,明天見。
[責任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