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河巡邏艇:神出鬼沒的內河小精靈,越南戰爭的美軍「明星艇」

2020-12-17 騰訊網

自1965年美軍參與湄公河三角洲的作戰行動開始,內河作戰艦艇的設計也同步展開,它們顯然吸取了之前法軍內河作戰的經驗教訓,以及早期內河艦艇的技術特徵。為了縮短開發周期、降低製造難度和成本,便於快速建造,美軍內河艦艇多採用民用船艇的設計或利用現有艦艇進行改裝,並在實戰中不斷改進提升。總體而言,越戰時期美軍內河艦艇主要分為兩大類,首先是專門設計研發的作戰艦艇,其次是利用登陸艇改裝的艦艇。

■表現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內河小型艦艇正在進行激戰的油畫作品。

美國海軍在1968年設立的內河作戰艦艇類別中囊括了多種類型的艦艇,並按照美軍艦種命名規範賦予每種艦艇由三到四個字母組成的名稱縮寫,這些名稱往往讓人容易混淆。其中兩到三個字母表示艦種,比如PB(Patrol Boat)表示巡邏艇、LC(Landing Craft)表示登陸艇、TC(Troop Carrier)表示運兵船等,另外兩到三個字母表示艦船的特殊功用或性能特徵,比如R(River)表示內河,F(Fast)表示快速,A(Armored /Assault)表示裝甲或攻擊,S(Support)表示支援。具體舉例說,ATC就是裝甲運兵船(Armored Troop Carrier),PBR就是內河巡邏艇(Patrol Boat River),ASPB就是攻擊支援巡邏艇(Assault Support Patrol Boat)等等。本文所要介紹的,便是越戰時期美軍最主要的內河作戰艦艇之一的內河巡邏艇(PBR)。

■在河面上低速航行的PBR巡邏艇,良好的低速航行能力將有助於艦艇通過狹窄水道,該艇是越戰時期美軍最主要和使用最廣泛的內河作戰艦艇之一。

隨著三角洲的作戰越來越受到重視,美國海軍發現缺乏一種適應內河戰鬥行動的小型艦艇,經過論證研究,海軍艦船局認為理想的艦型應該是一種小型快艇,機動性好,能在淺水航行,有良好的武備且易於維護。艦船局隨即開始從現有船型中尋找易於改進為戰鬥艦艇的候選型號,在對幾種運動快艇進行比較後,最後選定了尤尼菲利特31型豪華運動遊艇作為設計藍本。

尤尼菲利特(Uniflite)即華盛頓州貝靈漢遊艇製造聯合公司,是小型玻璃鋼遊艇製造領域的先鋒。在尤尼菲利特31型基礎上,美國海軍進行了廣泛的重新設計,使之變為美國海軍第一種內河巡邏艇(PBR),於1965年11月服役,單艇造價為7.5萬美元。PBR最顯著的特徵是採用輕便堅固的玻璃纖維艇體和噴水推進系統,該艇安裝兩臺通用V653N型220馬力柴油機,驅動兩具雅庫茨14YJ型高速泵噴推進器,通過艇尾的噴嘴以每分鐘363400升的速度噴射高速水流,推動快艇前進,船隻的轉向通過改變噴嘴方向來實現,並能進行反向推進。噴水推進方式賦予了PBR遠優於傳統螺旋槳船隻的優異機動性,能夠進行高速急轉彎,在短距離裡內的加速和減速性能也十分出色。從理論上說,PBR能夠在35米範圍內以25節速度進行360度轉向,並在10米內由全速狀態轉為靜止,但在實際使用中性能略有下降。噴水推進系統相比螺旋槳推進還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不必擔心水生植物的纏繞或因水下障礙物碰撞而損壞螺旋槳,這使得PBR能夠通過水草叢生的河道。

■一艘被吊起的PBR巡邏艇,注意艇尾的噴嘴。該艇採用泵噴式推進系統,具有非常優異的機動能力。

最初裝備的PBR為Mk1型,排水量約6.6噸,長9.5米,寬3.2米,吃水0.6米,最高航速可達25節。雖然艦型尺寸不大,但PBR的火力配置相當全面,覆蓋了艦艇的各個方向。在艇首甲板上設有一個直徑1.2米的澡盆型炮位,兩挺M2型12.7毫米機槍並排安裝在Mk36型槍架上,構成巡邏艇前半球的火力支柱。在炮位周圍有一圈30釐米高的裝甲護牆,機槍彈藥儲存在炮位前方的艇體內。在艇體中部兩側及艇尾還有另外三個Mk26型槍架,可以架設Mk21/M60型7.62毫米機槍或Mk18型40毫米榴彈發射器,這些武器能在兩舷之間轉移,通常情況下PBR的標準武器配置是2挺12.7毫米機槍、2挺7.62毫米機槍和1具40毫米榴彈發射器。

■PBR巡邏艇的武器配置十分給力,除了艇首大口徑機槍外,還能安裝3挺機槍或榴彈發射器,這艘巡邏艇就配置一具Mk18型榴彈發射器。

相比強有力的武備,PBR的防禦能力相對薄弱,僅在艇首炮位和駕駛艙附近安裝輕型裝甲板,它主要依靠加速性能、劇烈機動和高航速來保護自己。此外,艇員們還會把防彈背心或沙袋堆放在彈藥箱、炮位、駕駛艙等關鍵部位,提升防禦能力,有時也會在艇體周圍自行焊接鋼筋,構成裝甲護欄,防禦火箭彈的攻擊。

PBR的艇首炮位後方是開放式駕駛艙,帶有低矮的玻璃鋼整流罩和遮陽篷,舵輪位於駕駛艙左側,並置於一個裝甲隔間的保護下,駕駛艙前方艇體內設有小型雷達/無線電操作間,雷達桅杆位於駕駛艙前部中央,帶有扁圓形整流罩,雷達桅杆正前方還有一根信號桅杆。電池和油箱位於駕駛艙前部下方,兩個油箱內可容納605升燃料。PBR的電子設備包括一部雷神1900/W型搜索雷達和2臺AN/PRC-25型可攜式無線電臺。兩臺柴油機位於艇體中部,噴水泵和噴嘴位於艇體後部。PBR的人員配置為4人,包括艇長、炮手、機械師和水兵,艇長通常為海軍上士或中士銜,負責駕駛,炮手操縱艇首機槍,機械師負責維護引擎運作並操縱艇體中部的武器,水兵負責艇尾武器。雖然各司其職,但所有艇員都會接受全面的訓練,能夠身兼多職,任何一個崗位出現傷亡都能得到替換。

■停靠在碼頭的PBR巡邏艇,四名艇員正在查看舷側的彈痕。從這個角度可以觀察到該艇的艙室內部情況,駕駛艙後方的武器都配有直立防護板或防盾。

首批11艘Mk1型內河巡邏艇於1966年3月被部署到越南戰場上,配屬內河巡邏部隊,並獲得了"酒鬼"和"塑料船"的綽號。在投入一線行動後,Mk1型的某些缺陷逐漸暴露出來:玻璃鋼艇體的船舷上緣在人員登艇和進出船塢時容易損壞;艇首機槍的護牆阻礙了艇長的視野,後來被拆除;泥沙、雜草和殘枝落葉有時會堵塞噴水泵,噴水引擎的零部件因過度磨損和腐蝕而需時常更換;另外玻璃鋼艇體很容易被浸溼,後來進行了乾燥和密封處理。上述問題在後來製造的161艘Mk1型上得到了改進。在實戰中,為了加強後方火力,艇尾的7.62毫米機槍會被更換為12.7毫米機槍,有時還會在12.7毫米機槍上方加裝一具Mk18型榴彈發射器。

■PBR巡邏艇部隊臂章。

■PBR MK1型巡邏艇,總產量為172艘。

對Mk1型的改進設計於1966年開始,改良後的Mk2型巡邏艇於1967年9月抵達越南,Mk1型在進行技術升級後繼續使用。Mk2型相比Mk1型在尺度上有所擴大,長9.8米、寬3.5米、吃水0.6米,排水量為7.25噸。Mk2型的駕駛艙空間增大,高度增加,裝甲隔間位於左側四分之三處,右側有一個通往艇體前部隔艙的艙口。艇首機槍的槍座更新為Mk56型,艇尾武器升級為12.7毫米機槍,兩舷分別裝有M60型機槍和Mk18型榴彈發射器,可以互換,在某些時候艇尾也安裝一門M4型60毫米迫擊炮。船舷上緣都覆蓋了鋁製保護板,動力系統也進行了改進,降低了燃料消耗率,採用了新的Mk4型噴水引擎,減少了易腐蝕零件的數量,提高了持續工作時間,航速也增加到28節,部分Mk1型也更換了Mk4型引擎。在後期製造的Mk2A型上還在艇體結構內填充了聚苯乙烯泡沫材料,使艇體在被擊穿進水時也能保持浮力,這項改進也被應用在Mk2早期型上。由於重量增大,Mk2型的巡航速度有所下降,水上適航性也略有遜色。有81艘Mk2型PBR在1967年被製造出來,於1968年批量交付部隊。

■田宮出品的PBR MK2型巡邏艇模型,比例為1/35。MK2型PBR的總產量為81艘。

在1965年至1968年間,美國海軍總共獲得了253艘PBR,是越南戰場上使用最為普遍的內河作戰艦艇,《現代啟示錄》裡的巡邏艇正是一艘PBR。除了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區行動外,在西貢河等其他水域以及第一戰術區內也能看到PBR的身影。這種小型艦艇從1966年3月至1975年在越南戰場上執行了數不勝數的水上巡邏、搜索、警戒任務,即使在戰爭結束後仍保留在海軍預備役艦艇行列中直至1995年。

■四艘並排停靠的PBR巡邏艇。在越戰期間,美國海軍總共裝備了超過250艘PBR用於執行內河巡邏任務。

相關焦點

  • 坦克炮艇:內河海軍主戰裝備,艇載主炮是坦克炮
    所謂「坦克炮艇」,就是內河炮艇的主炮是坦克炮,簡單地將坦克炮包括炮塔,整體地打包搬到巡邏艇上,就成了一艘坦克炮艇,通常噸位都不大,戰時設計的只有數十噸,戰後設計的也只有200餘噸。由於內河炮艇的噸位和體積有嚴格限制,而且吃水非常淺,遠不到1米,導致艙室內部空間相當緊張,中口徑艦炮由於彈藥庫和揚彈機都很大,不可能裝備進內河炮艇。
  • 重點打擊內河船涉海運輸!上海海事局等部門開展「護航長江口」專項...
    12月20日起,上海海事局、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海警局和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聯合開展為期三年的「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打擊內河船舶涉海運輸、內河船舶非法排汙、非法捕撈、走私等違法、犯罪行為,守護長江口水上安全。
  • 上海五部門聯合發文:持續嚴厲打擊內河船涉海運輸等違法犯罪行為
    記者 楊舒鴻吉近日,上海海事局、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海警局和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的通告》(簡稱《通告》),持續加大力度打擊內河船舶非法排汙、內河船舶涉海運輸
  • 「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將啟動 嚴打內河船涉海運輸等行為
    上海海事局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19日電 (王子濤 潘潔灃)12月19日,記者從上海海事局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上海海事局、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海警局和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近日聯合發布《關於開展「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該行動將於12月20日開展,持續加大力度打擊內河船舶非法排汙、內河船舶涉海運輸、非法捕撈、走私等違法
  • 美國的Mark VI巡邏艇很兇猛,大口徑機槍配無人機,借得解放軍借鑑
    眾所周知,美軍的85英尺Mark VI巡邏艇是其海岸巡邏的主力武器裝備之一,目前預計採購總數達48艘,用來取代34英尺的「海上方舟」和83英尺Mark V SOC特戰艇。Mark VI巡邏艇有兩組輪班艇員,搭乘1個VBSS小隊,不低於20人,航速40節,航程600海裡,艇艏可搭載MK 38型25毫米機關炮炮塔。
  • 強化水上安全監管,嚴厲打擊內河船涉海運輸行為
    絕大部分的涉海內河船中都存在配員不足或招錄不適任船員上船任職的違法行為,甚至有部分船舶存在無證駕駛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內河船舶超出限定航區冒險從事海上運輸,嚴重影響通航秩序、威脅通航安全。浦東海事局積極作為,多措並舉,加強了對內河船涉海運輸行為攔截、勸返和查處工作,並與公安、海警等部門聯動,及時移交涉嫌無證駕駛的人員,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內河船涉海運輸行為的進一步惡化。1精準巡航:浦東海事局通過加強電子巡航、巡邏艇巡航,加強對轄區涉海運輸內河船的管控。
  • 截至12月31日,上海海事局查扣涉海運輸內河船舶192艘,處罰112艘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海海事局共查扣涉海運輸內河船舶192艘,目前已完成處罰112艘(其他船舶扣押處理中),因涉嫌無證駕駛移送公安機關10人次。其中,有49艘內河船舶抗拒執法、惡意強行「闖關」,於30日凌晨分別在長江江蘇段、上海黃浦江、新橋通道水域被攔截、追回和扣押。12月30日凌晨1點,有4艘疑似涉海運輸內河船經南槽進口,企圖趁寒潮大風天氣冒險航行。
  • 越南戰爭,美軍打贏了所有戰役,為什麼卻輸掉了整個戰爭?
    越戰的起因是美蘇爭霸,因為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暗中較量,讓美國集結南越軍隊與蘇聯援助的北越軍隊進行對抗,美蘇兩國用局部戰爭來比拼軍事實力。但在越南戰爭中,美軍明顯是有很大優勢的,他們打贏了所有戰役,但結局為什麼是美軍撤出越南,輸掉了越南戰爭?
  • 內河船舶入海航行?重罰!
    內河船舶為什麼不能參與海上運輸? 內河船設計建造規範標準比海船低。內河船由於在設計之初就定位在內河航行,考慮到內河風浪等級較低,所以對船舶結構、船舶航海儀器和設備配備等方面要求不高,整體設計、建造規範要求比海船低,這也就決定了內河船抗風浪能力差,設備配備簡單,尤其是救生設備遠不能滿足海區航行的救生需要。 海區水文、氣象條件比內河水域複雜。
  • 抗戰日本25噸內河炮艇,有槍有炮,比坦克還難對付
    25噸內河炮艇25噸內河炮艇>1939年,日本專門研發了25噸內河炮艇,總計建造了77艘(有種說法生產了100多艘),並將大部分運到我國南方地區。這種中小型內河炮艇排水量25噸多一點,所以稱為25噸炮艇,長18米,寬3.6米,最大吃水1.6米,採用平甲板艇型,半裝甲駕駛室為半埋式結構。
  • 江蘇優化內河水域通航環境 一波碧水映襯綠色發展
    為了做好內河船舶汙染防治工作,2018年以來,江蘇打響交通運輸領域汙染防治攻堅戰,以內河船舶生活汙水、生活垃圾汙染防治為突破口,在全國率先創新建立了「全要素」「全覆蓋」「全閉環」要求下的船舶汙染物「接收—轉運—處置」運行機制。
  • 越南戰爭:美軍最不堪回首的往事,當時的越南女兵多可怕?
    為了擴大自己在全球的軍事存在感,美國在多個國家建立美軍軍事基地,並常常打著「正義」的旗號幹預國際事務。但就是這樣在世紀各地推行強權政治和和霸權主義的國家,也並不總是戰無不勝的。20世紀50年代爆發的韓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就被朝鮮人民軍以及志願朝鮮的解放軍逼退至三八線,被迫籤署停戰協議。1955年,越南戰爭爆發,美軍再次失利,撤軍越南。
  • 鎮江內河船舶檢驗證書「換新」
    1月7日上午,「蘇鎮江貨1888」船從鎮江市交通執法部門領取到最新版《內河船舶安全與環保證書》,這是今年1月1日起,鎮江市內河船舶檢驗證書「換新」以來的首例。船主劉先生從申請受理、檢驗合格到領取新證,前後不到1周的時間。
  • 濟寧內河貨櫃運輸實現零的突破
    此次濟寧內河貨櫃運輸試航,標誌著濟寧內河貨櫃運輸邁出實質性一步,在全市乃至全省內河貨櫃運輸方面實現了零的突破。目送遠航的貨船,海糧農業集團採購總監劉傳順心生喜悅:「公司常年從事農產品的種植、收儲、精深加工和銷售。以前都是採用陸運的方式運輸產品,現在首次採用水路貨櫃運輸,核算下來,每標箱可為企業節省500元,這一趟下來能節省11.4萬餘元。」
  • 鎮江船主喜領內河船舶新證
    昨天上午,「蘇鎮江貨1888」船船主劉先生從鎮江交通執法部門領到了最新版的《內河船舶安全與環保證書》。這是今年全市內河船舶檢驗證書「換新證」以來的首例。劉先生表示,從申請到領取新證,不到一周時間,新證是「多證合一」,更受船民歡迎。
  • 長江江蘇段內河船舶配員整治十大典型案例
    5月1日至8月31日,內河危化品船舶配員整治經過前期廣泛宣傳發動和集中整治,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內河船舶配員不足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遏制,為警醒相關航運公司及企業,為下一步配員整治工作開展打下良好基礎,現將長江江蘇段內河船舶配員整治十大典型案例通報如下: 1 案例一:「誠興化X號」輪缺高級船員查處案例
  • 張家港海事局啟動內河船舶配員專項整治行動
    記者日前從張家港海事局獲悉,該局自2020年3月起,正式啟動內河船舶配員專項整治行動,計劃用兩年時間實現「2021年底轄區內河船舶配員不足的頑症得到徹底有效根治」的目標。「改革開放以來,私營個體船舶迅猛發展,且船舶大型化日趨明顯,我國國內航運市場競爭激烈,部分船東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刻意減少船舶配員以降低營運成本,致使船舶配員不足現象日益嚴重,1000總噸及以上內河船舶配員不足問題尤為突出,已成為主要的海事違法行為之一。船舶配員不足危及船舶航行、作業安全,擾亂航運市場秩序,侵蝕社會誠信基礎,亟需加以整治。」張家港海事局船舶監督處副處長王玉平說。
  • 洋浦海事局成功拆解轄區首艘內河船
    洋浦海事局供圖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7日消息(記者 王小暢)近日,洋浦海事局成功完成轄區首艘內河船拆解工作,並提醒廣大船東及船員朋友,船舶超航區航行是違法行為,請不要抱有僥倖心理駕駛、買賣、租用內河船進行海上航行作業。
  • 泰安:培訓內河客船船員 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魯網12月26日訊為持續提高泰安市內河客船船員的安全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保障水上人命和財產安全,保護內河水域環境,市交通運輸局近期在東平組織了一期內河客船船員特殊培訓。本次培訓嚴格按照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發布的《內河船舶船員適任培訓和考試大綱》進行,邀請的山東省船員培訓中心老師向學員講授了內河客船與穩性、船舶安全與防汙染、船舶管理與權限、旅客集合與疏散、應急管控與消防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帶領學員對客船典型事故案例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