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人力社保局聯合發布了2020年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名單,10名基層高校畢業生入選。
2020年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是重慶「最美人物系列發布活動」之一。為進一步激發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奉獻基層、紮根基層的榮譽感、自豪感、責任感,近日,重慶評選出了2020年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他們分別是鄧巧林、郎克清、鄧躍虎、鍾美林、陳偉、孫林凱、黃興亮、熊亮、周亞紅、豆亞霖。
他們中有紮根基層10年的大學生村官,有為特殊兒童送去溫暖和希望的特崗教師,有專注農村扶貧的基層創業者,還有攜手愛人並肩奔赴基層的「三支一扶」人員……他們將小我融入到社會發展乃至國家建設的大我中,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下高校畢業生的無悔青春。
「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事跡簡介>>
走教上門的踐行者——
重慶市梁平區袁驛鎮響灘完全小學教師鄧巧林
她是一名特崗教師。她在基層任教9年,用腳步丈量大地,用熱愛書寫青春,為特殊兒童送去了溫暖和希望。
她關愛特殊兒童,送教上門,為他們送去希望之光;她推動鄉村教學創新,積極探索並創建了「春芽」德育品牌,豐富了校園文化;她注重家校共育,堅持家訪指導,為家校形成育人合力。 九年間,她走了近2000多公裡路,將600多名學生送出大山,她用自己最好的時光培育著這群孩子們,也用無私的愛詮釋著自己不變的初心。
爭做農村畜牧養殖的引路人——
重慶市豐都縣十直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郎克清
他是三支一扶的一員。他積極響應號召,深入農村開展畜禽免疫工作8年,全面排查,科學預防,為基層畜牧養殖業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他在擔任鎮獸醫站長期間,全面開展畜禽免疫工作,全鎮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強制免疫病種的免疫密度達到100%,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 85%以上,狂犬病免疫密度達到100%,畜禽養殖場戶動物疫病的普查面達到100%。他積極開展培訓活動,共舉辦各類學習班24次,培訓人員13307人次,發放宣傳材料30000 餘份。他認真強化畜禽養殖糞汙治理,全鎮規模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5%以上,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73%以上。他積極拓展畜禽銷售市場,使養殖業成為全鎮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
大學生村官合作社的建設者——
重慶市榮昌區安富街道黨群辦主任、通安村黨總支書記鄧躍虎
他是一名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10年,始終奮戰在鄉村振興的第一線,成為基層大學生村官學習的典範。
從車輛工程專業畢業後,他聯合區內其他村官建起了重慶市第一個大學生村官專業合作社,凝聚全區村官力量服務創新創業,帶領村民增收致富;開辦技術培訓班,帶動村民發展蔬菜大棚,受益群眾達1000餘人次;落地建設全市第一家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推動建設非遺文化創意產業園,成為全村實施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在他的帶領下,通安村上榜中國旅遊金榜「金選美好鄉村」,榮獲「全國美麗鄉村」「重慶市文明村鎮」和「重慶市城鄉先進社區組織」等稱號。
綠色農業初心的堅守者——
重慶市渝北區田本甜農場場長鍾美林
他是基層創業的典型。他從事農業發展工作9年,帶動周邊農民營收近千萬元,引領眾多同儕踐行新時代綠色農業新規範,為渝北新型農業發展探索作出了良好表率。
他自2011年吉林大學畢業以來一直投身農業事業。十年躬耕不綴,與農民同吃同住,向他們積極學習農業經驗的同時,也向他們傳播新型農業知識。他通過用工、採購等方式,實現周邊農民戶年均增收大幅提升,為扶貧攻堅工作作出突出貢獻。
他創辦農場,十久來堅持高於國家綠色標準,種植消滅激素、消滅農殘,生產出「不用擦洗,即摘即吃」高標準果蔬產品。同時,實行「綠色出土,一日上桌」的供應模式,為渝北區農業發展探索交出了優質的答卷。
英語支教事業的踐行者——
重慶市江津區月沱學校大埡村小教師陳偉
他是一名青年教師,在大埡村月沱學校的5年間,積極探索,勇於實踐,引領孩子們飛向更高的天空。
為了讓山裡孩子更自信地走出去,更好地和外面的世界接軌,他堅持上好英語啟蒙教育。在2019年上半年的全區抽考中英語以平均94分的成績獲得了優秀獎。他堅信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有著更重要的作用,不給孩子們作業打叉,用圈和點代替,更正後再打勾,買禮物獎勵進步的孩子,保護偏遠山區孩子們敏感、缺乏自信的內心。
經過他及一批批鄉村教師的共同努力,這四年,大埡教學點教育教學工作成績突出,教學點所在的四個班級在學區多次綜合評比名列前茅。2019年,他因各項工作突出獲評「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社區青春活力的推動者——
重慶市南岸區龍門浩街道上浩社區副主任孫林凱
他是西部計劃的一員。三年來始終堅持踐行「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承諾,奮戰在基層一線。
他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記在心間,積極開設市民學校,探索形成「一校一品」「團幹+社工+志願者」等服務模式得到廣泛推廣,牽頭打造的技能互助、兒童成長空間、少兒藝術團等特色項目成為全市知名特色品牌。他從2012年到2017年先後參與了12所市民學校的創辦,約4萬人次左右參與到學校活動中。
他獲評全國優秀共青團員、重慶市優秀西部計劃志願者、重慶市優秀共青團員、重慶市優秀志願者、重慶市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先進個人、重慶市青年崗位技術能手、重慶市最美青工等10餘項國家、市級榮譽。
大學生技術創業路上的奔跑者——
重慶莘然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興亮
他是基層創業典型。在大學期間,他發表過多篇論文,獲得過多項專利,也是重慶市首個獲得教育部10萬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大學生。他大膽設想、勇於創新,吸納新生力量,新型洗滌劑應運而生;他不畏艱難,足跡走遍中國每一個角落,產品市場從重慶擴散到全國。
他是重慶市北碚區縉雲英才、重慶市北碚區優秀民營企業家。他的產品項目曾獲重慶市微型企業「十大成長之星」、2016年「創青春」中航工業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銀獎、第二屆「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金翼」獎、「農商行·加上創業貸」重慶市第六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等大獎。
扶貧致富的熱心人——
重慶市黔江區新華鄉黨政辦負責人熊亮
他是三支一扶的一員。他是常年「白加黑、五加二」的扶貧幹部,也是新華鄉石鐘村3組失獨老人林彩瓊夫婦的另一個「兒子」。他幫助中安村「解決八難、實現八有」,35戶建卡貧困戶168人全部越過扶貧標準線。三支一扶服務期滿後他選擇繼續紮根基層,幫助「區級深度貧困村」石鐘村全村61戶建卡貧困戶253人實現穩定脫貧。
他負責的工作連續4年考核均為優秀,獲得區委區政府嘉獎3次,多次被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他的事跡先後被新華網、人民網、重慶晨報等十多家媒體報導。
基層崗位的堅守者——
重慶市銅梁區大廟鎮黨政辦主任周亞紅
她是一名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12年,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她大膽探索,推進了村辦公流程規範化和自動化,提升了服務質量。
她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農戶家中,傾聽民聲、收集民意、解決民憂,快速協調處理,贏得群眾一片贊聲。她守初心擔使命,勇擔當敢作為,新冠疫情前主動請纓,爭當戰役排頭兵。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心、用情、用力幫扶建卡貧困戶,堅決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
她先後榮獲銅梁區政府嘉獎5次、記三等功一次;榮獲銅梁區婦聯婦女工作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區第11期中青幹部培訓「優秀學員」;榮登銅梁區疫情防控工作光榮榜。
創業路上的青年奮鬥者——
重慶市巴南區農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豆亞霖
他是基層創業典型,用10年奮鬥的青春去實現夢想。
大學畢業後,他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放棄萬元月薪,在巴南區開了第一家生鮮超市——「巴南區百姓之家超市」,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賣菜哥」。他將巴南區百姓之家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小超市,發展成為今天行業的領跑者——重慶百姓之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並聯合創立專做幼兒食材服務的品牌「幼鮮通」,服務幼兒園300餘家。
10年來,他面對困難,迎難而上,創辦的企業從曾經的入不敷出到如今年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解決就業150餘人,年繳納稅務50餘萬,為巴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10年來,他一直將回報社會作為己任,堅持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家鄉彭水縣困難家庭學生捐贈文具及體育用品,為馬嶺村村委會捐贈電腦等辦公用具。
他先後獲得「優秀共產黨員」,重慶市團市委「十大誠實守信好青年」等榮譽稱號。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秦健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