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諸暨「西施文化節」傳承創新教學活動弘揚非遺文化

2020-12-25 新財網

  原標題:浙江諸暨:傳承弘揚非遺文化

  12月22日,浣紗小學五年級學生在用薴麻線織布。

  浙江省諸暨市暨陽街道浣紗小學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施傳說」的教學性傳承基地。近年來,浣紗小學開設《走近西施》《青青薴麻》等非遺文化校本課程,建設「西施傳說」教育實踐基地,並每年舉辦「西施文化節」,通過系列傳承與創新教學活動弘揚非遺文化。

  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 攝

  12月22日,浣紗小學五年級學生在學做薴麻手工。

  浙江省諸暨市暨陽街道浣紗小學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施傳說」的教學性傳承基地。近年來,浣紗小學開設《走近西施》《青青薴麻》等非遺文化校本課程,建設「西施傳說」教育實踐基地,並每年舉辦「西施文化節」,通過系列傳承與創新教學活動弘揚非遺文化。

  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 攝

  12月22日,浣紗小學五年級學生樓治罕(前)在西施故事傳講社團活動中為同學講述「西施傳說」。

  浙江省諸暨市暨陽街道浣紗小學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施傳說」的教學性傳承基地。近年來,浣紗小學開設《走近西施》《青青薴麻》等非遺文化校本課程,建設「西施傳說」教育實踐基地,並每年舉辦「西施文化節」,通過系列傳承與創新教學活動弘揚非遺文化。

  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 攝

  12月22日,浣紗小學戲曲社團學生在俞可芹老師(右二)指導下排練根據「西施傳說」創編的戲曲節目。

  浙江省諸暨市暨陽街道浣紗小學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施傳說」的教學性傳承基地。近年來,浣紗小學開設《走近西施》《青青薴麻》等非遺文化校本課程,建設「西施傳說」教育實踐基地,並每年舉辦「西施文化節」,通過系列傳承與創新教學活動弘揚非遺文化。

  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 攝

相關焦點

  • 諸暨西施動漫形象驚豔亮相
    經過方案徵集、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等環節,諸暨西施動漫形象設計大賽最終評出了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4名。西施故裡,從此又多了一張代表城市品牌的金名片。西施動漫形象全球徵集活動在杭州進行發布,又在杭州舉行頒獎,這是諸暨「與杭同城」戰略布局中的又一創新舉措。據了解,2019年是諸暨加快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開局之年,也是諸暨聚力「與杭同城」的重要之年。
  • 贊麥源選尋味諸暨 打造社區團購特優農產上行路
    10月11日,國內社區團購平臺贊麥源選「尋味中國」系列在浙江諸暨正式開啟了尋味溯源的首站活動。嚴選傳統手造  傳承中國匠心「西子團圓餅是我們諸暨有名的特產,相傳是吳越爭霸的時候,西施背井離鄉去了吳國,但時時刻刻都惦記故鄉,後來她親自做了銀絲餅寄給故鄉的親人排解思鄉之苦,這就有了現在的西施團圓餅。」
  • 「湖筆繪中華 非遺贏天下」 浙江善璉舉行第十屆湖筆文化節系列活動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葉德寶 口馬佳麗)為進一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升湖筆品牌區域知名度,湖州市南潯區善璉鎮舉行第十屆湖筆文化節系列活動之全國首屆毛筆製作職業技能總決賽。此次決賽,由來自湖州、文港、揚州三個預選賽區選出的113名選手(湖州49人、文港33人、揚州31人),齊聚善璉鎮卜家堰村文化禮堂,同場比拼毛筆製作工藝。文房四寶,湖筆首要。善璉湖筆小鎮是中國蠶文化和湖筆文化的發祥地,同時也素有湖筆之都、蠶花聖地的美譽。
  • 雲居寺舉辦首屆非遺民俗文化展示活動
    ·綻放寶藏之光」——雲居寺首屆非遺民俗文化展示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雲居寺首屆非遺民俗文化展示活動秉承"傳承文化、展示非遺"的理念,融入了雲居寺獨有的歷史文化特色,將雲居寺層層院落的古建風格作為舞臺創作元素,代表1400年的歷史朝代更迭和文化脈絡傳承。通過三道精美的牌樓,古箏、圍棋、書法、剪紙、拓印等非遺互動文化節目貫穿甬道,相繼進行展示。
  • 傳承非遺文化 賦能特色育人——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申報案例
    宜興以「紫砂」為代表的產業和文化資源,對學校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支撐作用。2、平臺優勢。依託獨特的區域優勢和人文歷史資源,學校創建了高水平、高規格的非遺傳承平臺,學校現為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紫砂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傳承創新基地院校、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範點。3、師資優勢。
  • 萬家同樂慶「雙節」 中牟縣舉辦非遺展示展演及傳承教學
    大河網訊 近日,中牟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鄭州綠城廣場和中牟縣潘安公園、大呂小學、北堤小學等地開展了「黃河情 祖國頌」非遺大集市及「展非遺神韻 助鄉村振興」迎雙節社會傳承基地展示展演傳承教學活動。
  • 非遺進校園|南京非遺周周學系列創新課:傳承有高招 創新無極限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6日電 (記者 宋莉)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推動「非遺進校園」工作。中國青年網開展了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徵集宣傳活動並推舉出十大優秀案例。近日,中國青年網走進「甘熙故居」,探訪江蘇省南京市「非遺周周學」系列創新課程實踐案例。「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
  • 漳州:「非遺」進校園 傳遞匠心傳承文化
    薌城實驗小學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 「非遺」進校園是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由漳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漳州市教育局聯合發起,漳州市藝術館主辦,目的在於通過現場互動、交流、動手體驗的方式,讓學生零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充分了解民間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非遺」融入日常教學 傳承再煥時代活力 12月1日上午,南靖縣豐田華僑學校廣場上人聲鼎沸,喝彩聲、掌聲陣陣。
  • 「雙面」諸暨:你知道的西施故裡,原來也是籃球之鄉
    錢江晚報 李選 圖諸暨人熱愛籃球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20年代,諸暨的一些新式學校就開始推行籃球運動。1936年,諸暨民眾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安葬於南京紫金山,舉行了當地首次籃球比賽。當時的冠軍錦標「奉安鼎」至今仍保存著。到上世紀50年代,籃球運動在全市普及,鄉村籃球賽成了農村節日裡不可或缺的慶祝、娛樂活動。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表演粵劇、製作東藝宮燈、習蔡李佛拳、製作白沙茅龍筆、學習新會葵藝……為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市非遺保護工作循序漸進,從豐富多彩的「非遺進校園」活動,到開展「非遺在校園」特色教育,讓學生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成為非遺文化的小小傳承人。
  • 12月31日,去西施大劇院聽新年音樂會!何佔豪領銜
    2020-12-23 10:23 |浙江新聞客戶端
  • 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品牌推廣創新優秀案例
    26、諸暨元素和西施文化「進杭州地鐵」為深入實施「與杭同城」戰略,提升諸暨文化旅遊的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諸暨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藉助地鐵這一城市重要交通工具為載體,於2019年11月8日開始,在杭州地鐵1號線上對諸暨文化旅遊形象進行媒體發布,歷時3個月,使目標受眾感受「西施號
  • 專家齊聚,共話浙江非遺,第五屆「大匠至心」非遺傳承發展杭州沙龍...
    秋風送爽,京杭大運河畔迎來浙江非遺盛事。今天上午,第五屆「大匠至心」非遺傳承發展杭州沙龍開幕式圓滿舉行。第五屆「大匠至心」非遺傳承發展杭州沙龍以共築、共促、共享為研討議題,將從9月11日持續至14日,期間,將開展開幕儀式、主旨發言、分組研討、總結髮言和閉幕式等各項活動。
  • 諸暨西施動漫形象設計 17個Q版西施你最中意哪個?
    為了培育和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將歷史傳承與城市創新高效結合,進一步打響「西施故裡、好美諸暨」的城市品牌,
  • 「傳承民族文化,弘揚信義精神」2020中國·賒店第七屆關公文化旅遊...
    ,福建東山關帝廟副主委朱藝華,關氏後裔、關公網站站長關志傑,中央財經大學終身榮譽教授張乾,以及省內部分關公文化學者、賒店老酒銷售聯合會的各位領導出席活動,大家齊聚古鎮,共享關公文化盛宴。活動現場,賒店老酒作為此次文化節贊助企業,積極參與活動並提供協助支持。賒店老酒品牌旗下的元青花·洞藏年份酒也因「醇厚不烈洞藏柔」的品質成為此屆關公文化節指定祭祀用酒。
  • 開封舉行第三屆曲藝展演弘揚傳統文化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張長劍為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廣泛開展曲藝展示展演、宣傳傳播活動,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近日,由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
  • 越青堂走進中國(上虞)越窯青瓷文化傳承與創新主題論壇
    12月15日,第四屆「CHINA·中國」(上虞)陶瓷藝術設計大展暨青瓷之源—中國(上虞)·越窯青瓷文化傳承與創新主題論壇在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喜來登酒店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師、專家、學者和各大窯系所在地的政府代表,濟濟一堂,匯聚曹娥江畔,共商越窯的歷史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之路。
  • 清明上河園八大特色活動精彩亮相開封清明文化節
    一場以「傳承文明、擁抱春天」的關於清明文化盛典——2019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即將拉開帷幕。2019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時間自4月1日到4月14日,為期14天。開封四月最清明,清明文化最清園。作為本屆清明文化節的主會場之一,國家AAAAA級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中國清明文化名園——清明上河園景區積極策劃、組織並承辦了一系列清明文化活動。
  • 浙江最值得一去的20家非遺小鎮 你去過哪幾家?
    2019年12月22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區名單,其中非遺主題小鎮20個,民俗文化村30個。這些小鎮、村莊都有著獨特的魅力,今天,就跟著浙遊君走進這批非遺主題小鎮,看看有沒有讓你心動的那一個!
  • 近距離體驗「非遺」文化!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四季歌」主題活動...
    「我最感興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捏糖人!」「我喜歡篆刻」「我的家人常常在聽戲曲」......11月23日下午,一堂以「傳承非遺,守望文化」為主題的思政課在杭州市勝利小學展開。課上,鄒老師以介紹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切入,通過小組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豐富的剪紙藝術。隨後,魯立清展開「民間手工藝」剪紙現場教學,讓同學們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練習剪黨徽、五星紅旗和天安門,更深入地了解剪紙這門藝術。「我覺得在剪的過程中挺有趣的,但也有一定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