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期待的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今日在浙江諸暨拉開戰幕。據悉,新賽季將分四個階段進行,諸暨賽場將承辦第一、第二階段共計360場比賽,20支球隊參賽。
很多人都知道諸暨是「西施故裡」,這裡山清水秀,風景如畫,但很少有人把它與籃球聯繫在一起,因此得知CBA賽場落戶諸暨,不少朋友也感到十分吃驚,「西施故裡」與籃球到底有什麼淵源呢?
打破吉尼斯紀錄的兩千多個籃球場早前有消息傳出,諸暨和青島、東莞、蘇州、溫江、瀋陽等地都有意承辦新賽季的CBA比賽。可見,能在六個候選地區中脫穎而出,打動CBA聯盟,諸暨一定有它獨一無二的魅力。
浙江省諸暨市 視覺中國 圖
原來在浙江省,諸暨市是有名的「籃球之鄉」,別看這裡只是一個總人口100多萬的縣級市,但當地的籃球場地據說多達2000多個。甚至在2011年1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為諸暨市體育局頒發了《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證書》,諸暨被評為「擁有標準籃球場最多的縣級市——籃球場2232個」。同年,諸暨還以2199個球場、26460人同時打球的盛舉,創造了「同時打籃球規模最大」的吉尼斯紀錄。
目前諸暨市籃球場的數字還在增加,在全市476個行政村中,擁有5片以上籃球場的村子超過了30個。
在浙江省,諸暨市是有名的「籃球之鄉」,據說擁有多達2000多個籃球場。 錢江晚報 李選 圖
諸暨人熱愛籃球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20年代,諸暨的一些新式學校就開始推行籃球運動。1936年,諸暨民眾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安葬於南京紫金山,舉行了當地首次籃球比賽。當時的冠軍錦標「奉安鼎」至今仍保存著。到上世紀50年代,籃球運動在全市普及,鄉村籃球賽成了農村節日裡不可或缺的慶祝、娛樂活動。
諸暨籃球隊歷史照片 浙江在線 圖
1956年,全省第一次農民籃球錦標賽上,諸暨派出的「曲辰隊」獲得了冠軍。1990年,諸暨被省體委命名為浙江籃球之鄉。2000年12月,諸暨被命名為首批全國籃球城市。到了「2018-2019CBA賽季」,由於杭州體育館場館改造,浙江廣廈男籃將主場搬到了諸暨的暨陽體育中心體育館,諸暨成為CBA的一大金牌球市。
1956年,全省第一次農民籃球錦標賽上,諸暨派出的「曲辰隊」獲得了冠軍。 浙江在線 圖
用「籃球文化」改造家鄉如果你開車走在諸暨的大街小巷,籃球場隨處可見。當地還有一些企業資助建了室內籃球館,籃球更是被納入當地的中考體育項目。2019年,諸暨有9所學校被國家教育部認定並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的學校」。
其實,CBA聯賽賽季落戶諸暨,並不意外。因為,全國也找不出第二個縣級市,數十年來孜孜不倦用「籃球文化」打造城市標籤,更有籃球迷的當地企業家,不惜一擲千金,用籃球「改造」家鄉。
草塔鎮楊家樓村地處浙江中部,有著800多年的歷史,同時又是一個有著4000人口的大村。民營企業家楊洪康就出生在這裡,自稱「老球迷」的他,投資了1.5億元,為家鄉打造了一個以籃球功能為主題的高端文體中心。
楊家樓村文體中心
走進楊家樓村文體中心,可以看到室外燈光籃球場、網球場、舞蹈房、撞球室和500米塑膠跑道等設施。其中最惹眼的,是按照專業水準打造的室內籃球館。介紹中,該館的建造方是北京奧運會籃球館承包商,地板標準採用NBA比賽標準。建成之後,周邊市區的一些比賽也慕名到這裡來舉辦,800多個座位的觀眾席根本不夠坐。
室外燈光籃球場
按照NBA比賽標準打造的室內籃球館
「現在室內籃球館每天爆滿,想來都要提前預約,比賽多的時候提前一個月都不一定約得到。」楊洪康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據了解,該文體中心以公益的形式運營,無論是本村村民,還是外來的球迷,都可以免費使用籃球場,打比賽需提前預約。
除了籃球場,楊家樓村文體中心還融合了老年中心、文化記憶館、文化禮堂、村委辦公、先賢祠堂等,是一個多重功能的集合場所。
楊家樓村文體中心
這次CBA新賽季設在暨陽學院體育館、海亮教育園體育館兩個比賽場地。兩個賽館早前都完成了升級改造,安置了符合CBA比賽標準的籃球架和比賽地板,內部還設置了轉播工作室、新媒體工作室、文字工作室、新聞發布工作室、記錄人員工作室、裁判工作室和4個球員休息室,充分配合此次CBA新賽季的觀看、直播和報導。
暨陽學院體育館 紹興市人民政府官網 圖
完成了升級改造的暨陽學院體育館內部。 紹興市人民政府官網 圖
有競技熱血,也有江南溫婉諸暨人對籃球的熱愛,讓籃球文化在這裡得到了傳承和發揚,但同時,作為「西施故裡」,諸暨仍然是那個流傳著美麗傳說的江南小城。
秦王政二十五年,設諸暨縣,屬會稽郡。諸暨是於越文化的發祥地。傳說,用「美人計」助越滅吳的西施就出生在城南薴蘿山下,浣沙江畔,因此這裡得名「西施故裡」。
傳說,西施就出生在城南薴蘿山下,浣沙江畔,因此這裡得名「西施故裡」。 資料圖
西施故裡風景區,風景優美。
圍繞著西施,當地也流傳著許多傳說,如月宮落珠、東施效顰、沉魚之美、四眼井等。相傳西施曾把麥草扇贈與範蠡作為定情信物,因此麥草扇在過去是諸暨人眼裡的愛情象徵。如今在浣江兩岸,範蠡祠與西施殿隔江相望。
相傳西施曾把麥草扇贈與範蠡作為定情信物。 資料圖
除了西施傳說,諸暨的「五洩風光」也格外出名。所謂「洩」,就是瀑布之意。瀑布從山巔的崇崖峻壁間飛流而下,折為五級,因此被稱「五洩飛瀑」。
瀑布從山巔的崇崖峻壁間飛流而下,折為五級,因此被稱「五洩飛瀑」。 資料 圖
據說,五洩飛瀑早在千百年前就久負盛名,東漢《越絕書》、北魏《水經注》、唐代《隋書》等書中都有記載。唐代五臺山高僧靈默禪師慕名到此創建了五洩禪寺,此後徐霞客、陸遊、白居易,徐渭、王冕、陳洪綬,劉墉等都曾到此遊歷。在明代,更有「四大才子」唐寅、文徵明等人在此賽詩的佳話。
五洩飛瀑還是大型奇幻古裝電視劇《水月洞天》取景處。 視覺中國 圖
看完了自然風景,還可以去諸暨東白湖鎮斯宅村走一走,看看那裡神奇的「千柱屋」。 該屋又名「斯盛居」,建於清代嘉慶年間,為當地巨富斯元儒的私宅,現為斯姓後裔所居住。
「千柱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為當地巨富斯元儒的私宅,現為斯姓後裔所居住。 資料圖
「千柱屋」的神奇在於,從空中俯視,可以看到整個建築群就像一個由3條橫軸線和5條縱軸線劃分的長方形表格,以正廳為中軸線,兩側分置8個四合院,闢10個天井,各院之間以簷廊相通。據說,內部有屋118間,裡弄32條,屋柱盈千,故名為「千柱屋」。
據說內部有屋118間,裡弄32條,屋柱盈千,故名為「千柱屋」。 資料 圖
「千柱屋」的整座建築為磚木結構,坐南朝北,佔地面積達6900多平方米,氣勢恢宏,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千柱屋」的整座建築為磚木結構,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資料圖
不管是西施故裡,還是籃球之鄉,在時代的長河裡,諸暨用它的「雙面」魅力,講述著屬於自己的故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