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一座經歷歲月的千年古城。
擁有享有盛名的西施故裡,禪房花木深的五洩山水,吸引著無數文人墨客紛至沓來,留下了豐盈的詩韻文墨。
○圖片來源於城市TVC《諸暨正當時》
除此,還有最能體現諸暨的「性情」流傳千年的西施飲食文化,歷經歲月的味蕾經典,傳承了一代又一代。
以安靜下飯,才是養生的正確方式
——西施宴主理人石全永
古人云: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在快節奏的城市中,我們需要停一停腳步,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修身養性,歸於平淡。
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一家被稱作是「諸暨陋室」的西施宴,讓你感受一下劉禹錫口中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歲月靜好。
西|施|宴
在鬧市塵俗之中,取一塊淨土,搭一方清幽蔥蘢的庭院。無論是慕名前來的食客,還是好奇探訪的路人,西施宴主理人都樂意與他們交朋友。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來到西施宴,置身於赭牆黛瓦、野渡霧影之中,可以嗅到淡茶芬芳、私菜彌香。眼波流轉間,可以看到山水之毓秀、魚兒暢遊。
那座名為西施宴的餐廳,靜靜地綻放在月光之下,經營著自己的故事。
跟著清秀的迎賓入內,來到山水環繞的玻璃房,我們能清晰地看見裡面清雅的擺設,頗有幾番文人雅士的格調。
西施宴,一個需要用心丈量的地方。
這間西施宴的主人名叫石全永。他點上香,泡好茶,和我們分享了他的故事。
「叫我阿永就可以了。」
一身黑衣的他,融入了茶席的靜謐,低調而謙虛。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西施宴創建的並不容易。
廚師出身的阿永,從200平的餐飲店開始踏足餐飲業,2014年發心要建立一間屬於諸暨人自己的、有西施特色的餐廳,2019初見雛形,卻遇到疫情,直到2020年10月才開始試營業。
10間包廂,本來只需8個廚師的配置,阿永硬是請了17位廚師,在食材、出餐、擺盤上必須盡善盡美。
10間包廂,15位服務員,4位迎賓,個個氣質溫柔,眉目頗有西施後人之風。
阿永將西施宴定位為「傳揚西施文化,品味諸暨味道」,是想在秉承諸暨傳統菜的基礎上,融入諸暨西施文化。
在滿足食客口欲的同時,也傳播諸暨濃厚的生活氛圍,打造一張具有靈性的西施傳統菜名片。
對當代人而言,比起食物本身,背後的飲食文化、情懷、體驗更重要,所以環境氛圍必須用心營造。
西施宴,用心丈量
西施宴是一間古雅的茶室,也是一間雅致的餐廳,追求一份淡泊於心的茶道之禮,也追求新鮮食材、古樸料理之道以及味蕾的多樣化。
菜品遵循的是「自然之道」,最好的果蔬狀態應當是瓜熟蒂落,西施宴只出品適合當季的有機食材。
為了豐富菜品,西施宴開創了「香榧主題」「珍珠系列」等菜系,配合食物的特性,極力發掘食物的各種可能性,保證味蕾更好地體會到食材的本味。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種私屬的味道,也許來自家常的三餐,也許來自記憶的秘境。
「西施宴」,安靜於此等待有緣之人,以饗食客。以剔除心靈的疲累,為您換上一份閒適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