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運外骨骼亮相嫦娥五號返回器搜索現場

2020-12-19 騰訊網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6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 航天科工供圖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獲悉,該公司二院206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任務中,兩名搜索回收隊員身穿外骨骼、攜帶多套搜索設備從直升機降落點快速機動至返回器著陸點。穿上搬運外骨骼後,原本需要兩人共同搬運的設備,只需一人即可單獨完成,大大提升了單人負載機動能力,降低搜索回收作業人員體能消耗。

隨後,搜索回收人員身穿外骨骼在嫦娥五號返回器旁插上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為嫦娥五號探月回收任務收官劃上圓滿句號。此外,搬運外骨骼還協助搜索回收分隊在返回器周邊快速搭建應急通訊、照明及電力保障體系,確保搜索回收任務快速、安全、高效完成。

時值寒冬,返回器著陸點位於四子王旗的野外,氣溫逼近零下30度,著陸點覆蓋著10多釐米厚的積雪,而凌晨時分的漆黑夜色也為搜索作業也帶來了諸多不便。直升機到達著陸點附近後,搜索回收人員攜帶搜索、通訊等設備快速機動至指定地點,部分人員攜帶的設備重達40公斤,需兩人協作搬運完成,而在零下30度的雪夜荒原,低溫嚴寒與極限負重對搜索人員的體力消耗帶來挑戰,此刻,搬運外骨骼派上了用場。

本次參加嫦娥五號搜索回收任務的兩套搬運外骨骼包含上肢助力模塊和下肢助力模塊。通過電動直驅助力模塊及智能步態分析算法,配合人體上下肢關節發力,降低人體能耗,為穿戴者提供上肢臂力、腰肌及臀大肌助力,幫助穿戴者承擔更大載荷,有效降低了手臂、腰臀等部位的疲勞感,適用於複雜地形下的重物握持及搬運。

據悉,搬運外骨骼負載能力達50公斤,在負重搬運機動時可省力約60%,節約人體能耗約30%,動作識別準確率大於99.9%,可在零下40攝氏度至70攝氏度間正常工作,耐受溼度最大為98%,標配的可更換電池在綜合工況下可持續工作約4小時,為在惡劣自然環境中執行嫦娥五號搜索回收任務提供極強的產品適應性和可靠性。此外,搬運外骨骼可智能感知穿戴者肢體行為,並自適應實時調節輸出助力的大小、快慢,其結構輕巧,穿脫方便,人機互動順暢友好,穿戴者的複雜運動行為不受限,其模塊化的設計構造,便於在應急狀態下快速維護。

專家表示,嫦娥五號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中,搬運外骨骼驚豔亮相,以卓越的整體性能開創了外骨骼產品首次參加航天任務的重大創舉。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航天科工外骨骼技術助力嫦娥五號返回器搜索回收
    在此次任務中用到的搬運外骨骼中國日報12月17日電(記者 趙磊)今天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預定地點著陸。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二院206所獲悉,該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
  • 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嫦娥五號返回器回收任務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該公司二院206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任務中,兩名搜索回收隊員身穿外骨骼、攜帶多套搜索設備從直升機降落點快速機動至返回器著陸點。穿上搬運外骨骼後,原本需要兩人共同搬運的設備,只需一人即可單獨完成,大大提升了單人負載機動能力,降低搜索回收作業人員體能消耗。
  • 嫦娥五號「回家之路」:返回器搜索首用外骨骼 嫦五返回器介紹及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回家之路:返回器搜索首用外骨骼 嫦五返回器介紹及外骨骼詳解 最近在熱搜的熱度應該首先想到的就是嫦娥五號了,今天嫦五返回器搜索首用外骨骼再次引發了關注。嫦娥五號將著陸內蒙古四子王旗,而為了快速和嫦娥五號返回器建立連接,首次使用了人工外骨   原標題:嫦娥五號「回家之路」:返回器搜索首用外骨骼 嫦五返回器介紹及外骨骼詳解   最近在熱搜的熱度應該首先想到的就是嫦娥五號了,今天嫦五返回器搜索首用外骨骼再次引發了關注。
  • 航天版「鋼鐵俠」亮相!助力嫦娥五號搜索回收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7日電(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引人關注的是,任務中,兩名搜索回收隊員身穿搬運外骨骼系統,從直升機降落點快速機動至返回器著陸點。有網友稱此景有中國版「鋼鐵俠」直視感。
  • 接嫦娥五號回家用上搬運外骨骼,可省力約60%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編者按: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從返回艙進行「太空打水漂」到降落在預定區域,再到月球「土特產」出艙之後的處理,都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
  • 中國航天科工搬運外骨骼接「嫦娥」回家
    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得到《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廣泛傳播記者從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獲悉,該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任務中,兩名搜索回收隊員身穿外骨骼攜帶多套搜索設備,從直升機降落點快速機動至返回器著陸點,穿上搬運外骨骼後,原本需要兩人共同搬運的設備,只需一人即可單獨完成。
  • 形似「鋼鐵俠」的酷炫黑科技:搬運外骨骼接「嫦娥」回家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胡喆)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預定地點著陸。任務中,兩名搜索回收隊員形似「鋼鐵俠」,身穿外骨骼攜帶多套搜索設備,從直升機降落點快速機動至返回器著陸點。記者從搬運外骨骼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6所了解到,此次參加嫦娥五號搜索回收任務的兩套搬運外骨骼包含上肢助力模塊和下肢助力模塊,負載能力達50公斤。
  • 嫦娥五號「繞、落、回」背後的科技力量
    日前,記者前往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一探該院多種保障嫦娥五號順利「繞、落、回」背後的科技力量。圖為搜索回收人員穿戴搬運外骨骼成功完成搜索回收任務。火箭發射後,微波雷達隨嫦娥五號探測器飛行約7天到達月球軌道,隨後雷達主機及天線隨軌道器與返回器形成的軌返組合體環月飛行,應答機主機及應答機天線隨著陸器與上升器落月完成月壤採樣。之後上升器從月面起飛進入環月軌道,開始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 中國「鋼鐵俠」抱起「嫦娥」
    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預定地點著陸。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從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獲悉,該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任務中,兩名搜索回收隊員身穿外骨骼攜帶多套搜索設備從直升機降落點快速機動至返回器著陸點,穿上搬運外骨骼後,原本需要兩人共同搬運的設備,只需一人即可單獨完成,大大提升了擔任負載機動能力,降低搜索回收作業人員體能消耗。
  • 抱起「嫦娥」的是中國「鋼鐵俠」
    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預定地點著陸。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從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獲悉,該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任務中,兩名搜索回收隊員身穿外骨骼攜帶多套搜索設備從直升機降落點快速機動至返回器著陸點,穿上搬運外骨骼後,原本需要兩人共同搬運的設備,只需一人即可單獨完成,大大提升了擔任負載機動能力,降低搜索回收作業人員體能消耗。
  • 中國「鋼鐵俠」接「嫦娥」回家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預定地點著陸。 記者從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獲悉,該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任務中,兩名搜索回收隊員身穿外骨骼攜帶多套搜索設備,從直升機降落點快速機動至返回器著陸點,穿上搬運外骨骼後,原本需要兩人共同搬運的設備,只需一人即可單獨完成。
  • 中國「鋼鐵俠」接「嫦娥」回家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預定地點著陸。記者從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獲悉,該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任務中,兩名搜索回收隊員身穿外骨骼攜帶多套搜索設備,從直升機降落點快速機動至返回器著陸點,穿上搬運外骨骼後,原本需要兩人共同搬運的設備,只需一人即可單獨完成。
  • 空地聯合迎接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
    目前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攜帶此前採集的月壤樣品正在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等飛行到距離地球5000公裡的高度時,承擔地月往返運輸任務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將與返回器分離,未來,返回器將獨自攜帶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 揭秘嫦娥五號「繞落回」背後五大黑科技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了解到,該院自主研製的多項「黑科技」,為嫦娥五號「繞、落、回」不同階段提供保障支撐。測量雷達先後圓滿完成長徵七號、長徵五號首飛等數十次飛行任務,為嫦娥五號飛行保駕工作奠定紮實基礎。
  • 攬月而歸,踏夢而行——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目擊記
    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17日電題:攬月而歸,踏夢而行——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目擊記新華社記者任軍川、於嘉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著陸在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返回器姿態端莊地立在積雪覆蓋的草原上,等待科研人員揭示更多奧秘。16日深夜,返回器還在「返程」途中,地面搜索回收分隊開始向著陸場預定區域行進。不久前,四子王旗連降多場大雪,給搜救任務增加了不少難度。數十公裡的草原路,有的地方積雪厚達半米。
  • 嫦娥五號返回器「開箱」全過程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12月19日 嫦娥五號返回器「開箱」全過程 12月17日,科研人員取出裝有月球樣品的容器。 12月17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研人員打開嫦娥五號返回器艙門,取出裝有月球樣品的容器並進行稱重。
  • 嫦娥五號返回器旁邊出現兔子,在古代有特殊寓意,與嫦娥故事有關
    12月17日的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所有的科研人員都在做著迎接它回家的準備,在地面搜索隊抵達返回器著陸點前,發現自己並不是第一個迎接嫦娥五號回家的人。大家在直播中,清楚的可以看到一個可愛的畫面,有一隻小動物從返回器前跑過,率先到達現場,快於任何一個科研團隊。哈哈,這樣子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很多第一時間看到此畫面的人紛紛表示這真的是玉兔迎接嫦娥回家,太好了。
  • 王亞新副市長深入四子王旗現場督導嫦娥五號返回器回收安保工作
    王亞新副市長深入四子王旗現場督導嫦娥五號返回器回收安保工作 2020-12-17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BJ40車隊 嫦娥五號回收任務全紀實
    [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12月17日凌晨,當大多人還在甜美的睡夢中,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攜帶著2kg月壤樣本凱旋歸來,這也宣布了中國航天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告捷。相比起熱烈轟動的火箭發射過程,嫦娥五號返回器的搜索與收集任務更加神秘且充滿挑戰。
  • 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 北京越野BJ40刀鋒英雄版車型發布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北京越野BJ40以「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官方保障用車」的身份,迎接"嫦娥五號"凱旋,其中「BJ40刀鋒英雄版」2.3T汽油版和2.0D柴油版車型首發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