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峽出平湖,當驚世界殊!」三峽電站又創了一項世界紀錄!

2020-12-14 中國青年網

11月18日,從三峽集團獲悉,截至11月15日8時20分,三峽電站2020年已累計生產清潔電能1031億千瓦時,打破了此前南美洲伊泰普水電站於2016年創造並保持的1030.98億千瓦時的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世界紀錄。

據統計,1031億千瓦時清潔電能,相當於節約標準煤317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671萬噸、二氧化硫2.06萬噸、氮氧化物1.96萬噸,有利於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國之重器」,波瀾壯闊的建設歷程

千百年來,長江哺育了沿江兩岸的世代子孫,也曾給中下遊地區帶來深重災難。治理長江水患曾經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1918年,孫中山在他的《建國方略》中,就提出了建設三峽水閘,開發長江水電的設想。

新中國成立後,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和關心三峽工程論證工作。歷經半個世紀全面、科學論證之後,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三峽工程自此開啟了波瀾壯闊的建設歷程。

1994年,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97年,勝利實現大江截流

2006年,三峽大壩全線澆築到頂

為了完成這一「世紀工程」,從1993年1月開始施工準備,到如今正式宣布驗收竣工,共搬遷安置城鄉移民131.03萬人,庫區復建各類房屋5054.76萬平方米,遷建城市2座、縣城10座,集鎮106座,搬遷工礦企業1632家。

1998年,三峽左岸電站廠房開挖(新華社發)

2004年,全面運行中的雙線五級船閘

2012年7月2日,三峽地下電站最後一臺機組——70萬千瓦27號機組正式併網投產發電

三峽工程:「高峽出平湖,當驚世界殊!」

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11月1日公布,三峽工程日前完成整體竣工驗收全部程序。根據驗收結論,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工程質量滿足規程規範和設計要求、總體優良,運行持續保持良好狀態,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全面發揮。

三峽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和綜合效益最廣泛的水電工程。監測表明,攔河大壩及洩洪消能、引水發電、通航及茅坪溪防護工程等主要建築物工作性態正常,機電系統及設備、金屬結構設備運行安全穩定。

防洪方面,從蓄水至2020年8月底,三峽水庫累計攔洪總量超過1800億立方米。2010年、2012年、2020年入庫最大洪峰均超過70000立方米每秒,經過水庫攔蓄,削減洪峰約40%,極大減輕了長江中下遊地區防洪壓力。

發電方面,三峽電站是世界上總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輸變電工程承擔著三峽電站全部機組電力送出任務。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達13541億千瓦時,有力支持了華東、華中、廣東等地區電力供應,成為我國重要的大型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航運方面,三峽工程顯著改善了川江航道通航條件,三峽船閘自2003年6月試通航以來,過閘貨運量快速增長,2011年首次突破1億噸,2019年達到1.46億噸。截至2020年8月底,累計過閘貨運量14.83億噸,有力推動了長江經濟帶發展。

水資源利用方面,三峽水庫每年枯水季節下洩流量提高到5500立方米每秒以上,為長江中下遊補水200多億立方米,截至2020年8月底累計補水2267天,補水總量2894億立方米,改善了中下遊地區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條件。

生態與環境保護方面,至2020年8月底,三峽電站發出的優質清潔電力能源相當於節約標準煤4.30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69億噸,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三峽工程建設中的移民工程共搬遷安置城鄉移民131.03萬人。驗收結論顯示,移民生產生活狀況顯著改善,庫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實現跨越式發展。移民遷建區地質環境總體安全,庫區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良好。

(來源:共青團中央)

相關焦點

  • 高峽出平湖 當驚世界殊 ——寫在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完成整體竣工...
    論證半世紀,建設十七載;高峽出平湖,當驚世界殊。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經過廣大建設者不懈努力,三峽工程已經全面完成建設任務,經受了13年試驗性蓄水檢驗,持續保持安全高效運行,綜合效益全面發揮,百萬移民妥善安置。日前,三峽工程掀開了嶄新的一頁——整體竣工驗收全部程序完成!事實是最有力的證明。
  • 高峽出平湖 當驚世界殊——寫在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
    論證半世紀,建設十七載;高峽出平湖,當驚世界殊。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經過廣大建設者不懈努力,三峽工程已經全面完成建設任務,經受了13年試驗性蓄水檢驗,持續保持安全高效運行,綜合效益全面發揮,百萬移民妥善安置。日前,三峽工程掀開了嶄新的一頁——整體竣工驗收全部程序完成!
  • 著名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壩並沒有高峽出平湖的感覺
    很有氣勢的開頭,不過,真的隻身遊過長江去,不僅那時的旱鴨子想像不出,就是現在敢下泳池,看過電視直播,也仍不敢相信真能遊過去。做過一件事,發點感想,倒是挺好的。」風檣動, 龜蛇靜, 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每次到武漢過長江,都會想起中間這一段,雖然現在基本是走的高鐵橋,不是那個架在龜蛇二山的橋,瀏覽黃鶴樓時才會真正感受它們。
  • 三峽大壩 三條線路你會走哪一條看高峽出平湖?
    「自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這是說三峽地理位置的。我們車是一直沿著江邊走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山。山連山,層層疊疊,起伏若波濤洶湧。接近三峽大壩的時候,檢查嚴起來,檢查站不斷。大概離三峽還有50公裡的地方,檢查站人員告訴我們,開個通行證吧,再往前走,就是軍事管制了,沒有通行證,寸步難行。開了通行證,導遊上車。想到很快見到舉世聞名的三峽大壩,心跳加快。
  • 高峽出平湖,暢遊三峽大壩,近距離感受宏偉的項目
    三峽大壩景區是國家5A景區,主要由三峽工程相關景觀組成,三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三峽大壩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壩。宜昌市區域和三峽大壩景區之間的距離不遠,距離左右公裡。您可以先玩C線路,然後乘坐長江遊輪高峽平湖遊輪遊覽庫區,因為船有時間段,所以要注意時間節點。遊船也很坑啊,在江中導航時,如果你想去頂部的觀光平臺,你需要額外付費才能登機。一艘在長江航行的貨船,一輛渡輪停在上面。
  • 實拍三峽大壩景區,感受高峽出平湖的壯闊,國家5A景區,門票免費
    到宜昌不能錯過兩個5A景點,一個是三峽人家,包括西陵峽,燈影峽,石牌,還有巴王宮,龍津溪等看點。還有一個就是三峽大壩了,它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距離葛洲壩是38公裡。我是從重慶朝天門坐船,四天三晚,到了三峽大壩這裡旅遊。
  • 三峽電站創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世界紀錄 - 詳情頁
    三峽電站創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世界紀錄 2020-11-18 18:43  楊文佳/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湯偉 攝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11月18日消息,記者從三峽集團獲悉,截至11月15日8時20分,在三峽工程發揮防洪、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的前提下,世界裝機規模最大水電站——三峽電站今年已累計生產清潔電能1031億千瓦時,打破了此前南美洲伊泰普水電站於2016年創造並保持的1030.98億千瓦時的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世界紀錄
  • 湖北宜昌,「三峽大壩」橫臥西陵峽,高峽出平湖夢想終於實現
    其中的重慶奉節至湖北宜昌的「三峽」段,河道突然收窄,長江穿行在高山峽谷間,浪惡滔天。雖然對行船是噩夢,卻也造就了長江風景最美的一段,歷朝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我心早嚮往之,但種種原因一直不能成行,後來在宜昌西陵峽中段的三鬥坪,建起了世界最大的水電工程,國之重器——三峽大壩。高峽平湖,惡浪馴服了,又是怎樣的一番風景呢,去年國慶假期,相約友人去遊玩了一番。
  • 三峽大壩旅遊區——高峽平湖 魅力十足
    來源:人民日報人民日報記者 範昊天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公布,三峽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全部程序。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在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方面發揮了綜合效益。「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自古以來,三峽就以其壯美景色而聞名,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這裡更是成為世界知名的旅遊景點。三峽大壩旅遊區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三鬥坪鎮。自2014年9月25日旅遊區對國內遊客免門票以來,累計接待遊客達1500餘萬人次。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啟洩洪深孔洩洪。
  • 三峽遊記:高峽出平湖,當驚世界殊
  • 泰安古村落:東西門村,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 三峽大壩高185米,過往船隻是如何翻越大壩的?
    三峽大壩是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境內,壩頂高程185米,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其氣勢宏大,真正的做到了高峽出平湖,當驚世界殊。三峽一般指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裡,分為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兩岸懸崖峭壁陡立,風光秀美。
  • 三峽大壩,盛世豐碑,堅固程度可抗核打擊!網友:鑽地彈呢?
    「三峽大壩,當驚世界殊!」三峽大壩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世界名壩,它的誕生,打破了很多世界紀錄!我們都知道,修建三峽大壩的想法最早是由孫中山提出的。當時他想利用三峽大壩實現航運,以及通過水利資源來發電,向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邁出重重一步。只可惜的是,在那個內憂外患的年代,再美妙的設想也是難以實現的幻夢。
  • 有一種中國美,叫三峽
    新華網發(王正坤 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這樣劈劃出舉世無雙的長江三峽江峽相擁,峽高谷深雄奇險峻,幽深秀麗三峽第一峽新華網發(何川 攝)進入冬季蓄水後的三峽江面開闊、水清岸綠呈現出高峽平湖的別樣景致冬季無人機視角下的巫山縣城,江水平平。
  • 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長江三峽,雄偉壯觀,美景連綿不斷
    作為中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長江以其博大的胸懷與磅礴的氣勢,與黃河一道孕育了中華5000年的燦爛歷史。今長江的形成發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時的燕山運動,在長江遊形成了唐古拉山脈,青藏高原緩緩抬高,形成許多高山深谷、窪地和裂谷。
  • 美景|有一種中國美,叫三峽!
    新華網發(王正坤 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這樣劈劃出舉世無雙的長江三峽江峽相擁,峽高谷深雄奇險峻,幽深秀麗三峽第一峽瞿塘峽新華網發(何川 攝)進入冬季蓄水後的三峽江面開闊、水清岸綠呈現出高峽平湖的別樣景致冬季無人機視角下的巫山縣城,江水平平。
  • 高峽、平湖、草甸,戶外露營好地方——烏江源百裡畫廊
    烏江源百裡畫廊,它融高峽、平湖、草甸等景色為一體,集崖壁畫、苗寨風情於一身,是一個山清水秀的美麗地方,也是戶外露營遊玩賞景的好去處。你可以自帶或租一個帳篷,在柏樹林裡的露營基地或江邊擇一塊空地,撐起帳篷。看夏日林中的樹影斑駁,聽蟲鳴鳥叫,賞江景。夜晚吹著江風躺在烏江畔,數著星星入睡。
  • 當代詩人詠三峽(一二組)|滄江東下浪飛旋,峽裡雲安坐野煙
    出生並成長於三峽地區,我此前也寫過一些峽江詩、懷鄉詩,對古木蒼藤終日鵑啼孤帆遠影,總是別有興懷。惜乎三峽入口雖僅距我少時所居小鎮幾十公裡,卻終於緣慳一面。四十餘歲時親往,已是「高峽平湖」後了。近日一偶然機會,見到數十張舊時三峽風光人文圖片,思及江南大地正澤國千裡,真百感縈心。於是,就有了勉充首唱的這首小詩——詩猶未盡意,但亦只能在短短五十六字中悵慨其事了。
  • 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
    1919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首次提出興建三峽工程設想。 1956年,毛澤東視察三峽並提出修三峽水庫建議。 1982年,鄧小平說,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 1984年至1992年,國務院三峽工程籌備領導小組成立。
  • 尋千島湖大美:高峽出平湖的湖
    要是沒有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高峽出平湖」的構想,要是沒有國家大力發展水電建設,現在的千島湖也就沒有了。這個世界也就少了一個人間仙境,少了一個人類打造偉大奇蹟。我們能擁有如此美麗動人的千島湖山景色,我們要感恩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思想偉大,我們要感謝新中國的建設。此乃千島湖誕生的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