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多位經濟學家提出了「翹尾效應」,將會大大提升明年(2021年)尤其是明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並有望推動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的較高速增長階段」,我們將繼續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什麼是翹尾效應呢?
所謂「翹尾效應」指的是:上一年(或對應的某個季度)的下降,對本年度(或對應的某個季度)同比增長的滯後(延伸)影響。通俗的說,是由於上一期的低基數,會大幅推動本期的同比增速。
我們都知道,2020年第一季度由於疫情的衝擊,我國經濟出現了同比6.8%的下降。但我國經濟很快就「從疫情中走出來了」——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就達到了3.2%,三季度更是上升至4.9%。
多數經濟學家預測,在各項刺激措施的持續推動下,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GDP增速有望接近或達到6%。除此之外,從疫苗推廣的時間線和我國各項經濟指標復甦的節奏來看,2021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速會繼續提升。
加上2020年第一季度的「低基數效應」,會使得2021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速有望超過10%。如果商品出口,居民消費超預期復甦,那明年一季度經濟增速甚至有望接近15%,部分經濟學家甚至預測是接近20%。
2021年GDP增速或超過8%
平安證券首席經學家鍾正生對明年中國經濟的走勢預測非常樂觀,他認為:2021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低基數擾動,由於翹尾效應,一季度GDP增速或將同比增長20%。
下半年由於翹尾效應的逐漸減弱,經濟增速會略有放緩,但依然能保持較高水平,整個2020年中國GDP實際增速有望超過8%,甚至能達到9%。南生注意到,持有類似觀點的機構或經濟學家還有很多。
比如,滙豐銀行發布的預測報告認為,隨著復甦的加快,就業和收入增長應逐步改善,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會持續推高——預計是8.5%左右。並且表示,如果全球經濟復甦加快,從而支撐中國的出口,我國的經濟增速有望會比預測的更高。
明年,人民幣或延續升值趨勢
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較高水平外,人民幣升值趨勢或將延續下來。滙豐銀行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不斷提升,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投資也會大量增加,這種良好的經濟基本面會促進人民幣的使用範圍,進而繼續推動人民幣升值。
有觀點認為,發達國家疫情防控效果不佳,中美利差維持歷史高位,中外貨幣政策周期背道而馳等關鍵因素在「短期內看不到逆轉的跡象」,人民幣的漲勢很難戛然而止。在這樣的背景下,應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提振外界對人民幣在全球更大規模普及的預期。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