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專家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13%,GDP總量呢?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BOSS說財經

今年在全球爆發的這場衛生事件,給各國的經濟都造成了嚴重的衝擊,我國也無例外。在衛生事件的影響下,我國的經濟在今年的第一季度當中受損嚴重。然而得益於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及人民群眾的高度自覺性,我國很快地從衛生事件的影響當中恢復了過來,並實現了經濟復甦的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很可能是今年全球範圍內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無疑將成為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而為各國經濟提供復甦動力的同時,我國經濟無疑也能夠已更快地速度發展前進。

我國經濟在衛生事件中的強勁復甦表現,使得當前世界上大多數相關組織都對我國經濟的前景持看好態度。其中就包括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基於我國經濟近期的強勢表現,IMF此前就曾預測我國將提前實現對美國GDP的趕超。

根據12月9日的報導顯示,IMF的原副總裁朱民表示,目前全球許多國家都需要依靠疫苗來控制住衛生事件。而許多發達國家想要恢復到2019年的經濟水平,至少還需要一年的時間。這也意味著,明年許多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甚至還不如其2019年的經濟水平。

而對比之下,作為如今世界經濟的主要增長引擎,中國的經濟發展預計還將持續亮眼表現。朱民認為,我國的GDP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就進入了強勢反彈的階段。如果以2020年1月1日的經濟數據為基準,2021年我國的GDP增速可能將高達13%。

這可以說是一個十分之高的經濟增速了,甚至超越了我國以往的經濟增速水平。

朱民的這一觀點也是有所依據的,我國經濟的各大主要數據如今都是形勢大好。以貿易數據為例,在今年的11月中,我國的對外出口額出現了同比21.1%的增長。進口也是增長了4.5%,這說明了我國的消費目前也基本復甦。

無獨有偶,國際知名的投行——摩根史坦利日前也表示,其認為中國將在2021年的時候,進入到經濟高增長、低通脹的最佳狀態之中。其的這一表態,無疑也是對我國經濟發展前景最為肯定的認可。

看到這裡可能有的朋友會好奇了,如果在高達13%的經濟增速之下,我國2021年的GDP總量會達到多少?

我國在2019年的GDP總量為99萬億元,以此為基礎推算,在13%的經濟增速之下,我國2021年的GDP總量將高達111.8萬億元。這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數據了,甚至相當於2019年德國、印度、英國、日本、法國這五大國家的GDP總和。

此外,在GDP總量的提升之下,2021年我國的人均GDP將有望達到1.2萬美元。而到了那個時候,我國的人均GDP水平排名也將進入世界前80名,又朝著發達國家邁出了一大步。

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國的經濟無疑將會加速縮小與美國之間的差距。作為目前世界上的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在這場衛生事件之中可謂是受創嚴重,此前德意志銀行曾作出預測,美國2021年的經濟增長率會在3.1%。

如今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美國的經濟想要走出衛生事件的「陰影」恢復到之前的水平,至少需要耗費2-3年的時間。在美國經濟恢復的期間內,中國經濟卻是進入到了更高速的發展進程之中,此時雙方之間的差距無疑將會進一步縮小。

美媒此前曾預測到,如果中國經濟能夠繼續穩定住近年的增速水平,那麼中國GDP將在10年內超越美國。如今看來,這一時間還有望提前。

不知道大家對此持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本文由BOSS說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平臺、渠道,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翹尾效應或助推2021年第一季度GDP增速超過10%,全年有望超過8%
    我們都知道,2020年第一季度由於疫情的衝擊,我國經濟出現了同比6.8%的下降。但我國經濟很快就「從疫情中走出來了」——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就達到了3.2%,三季度更是上升至4.9%。多數經濟學家預測,在各項刺激措施的持續推動下,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GDP增速有望接近或達到6%。
  • 2019年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的GDP總量、人均GDP預測
    貨幣貶值本來是希望推動出口,但這個目的未達到的同時,進口商品價格卻上漲了。眼看著貨幣政策對經濟提升的作用有限,韓國官方表示在2020年將加強財政刺激——預計財政支出的增速達到9.1%,希望藉此推動韓國經濟增速恢復,以及提升通脹率。是的,您沒看錯!
  • 朱民:明年中國GDP最高可能增幅13%
    即便最近發達國家開始準備推出疫苗接種計劃,仍有專家認為,2021年中國經濟還將繼續"一枝獨秀",GDP增速最高可達到13%。那麼,這將意味著什麼呢?出口增速創下21個月來最高,專家: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13%最近,歐美國家開始密集籌劃新冠疫苗接種事項。
  • IMF預測2020年日本GDP或下降5.2、韓國下降1.2%,那中美呢?
    2020年,日本經濟或下降5.2%雖然日本當局已經採取了各自激勵經濟的方案,但由於疫情、奧運會延遲舉辦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2020年日本經濟預計仍將產生較大的下滑——IMF預測是同比下降5.2%。這意味著,2020年日本的GDP將再度降至5萬億美元以下。
  • 明年中國GDP增速能達8%嗎?
    時至年末,多家機構本周發布對於2021年中國經濟的展望報告。比較相近的看法是,預測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加快到8.0%及以上。「中國當前面臨的挑戰是縮減疫情後經濟刺激的規模,同時不打亂經濟復原的節奏。」
  • IMF預測:2020年我國經濟增長1.9%,明年呢?美國和日本呢?
    2021年,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將達到3.1%,增長速度超過2019年2.2%之0.9個百分點。對中國的經濟預測中國;中國從2010年開始就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我國GDP總量已經達到了14.4萬億美元,增長速度6.1%,據IMF
  • 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兩地經濟增速、GDP、人均GDP有多大差距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大陸的31省份以及港澳臺的「成績單」都陸續發布完了。其中,我國臺灣在前三季度的經濟實際增長2.4%,完成的名義GDP為13.5萬億新臺幣,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29796.67億元人民幣。
  • 日本2020一季度GDP公布 2020年日本一季度經濟增速如何?
    據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日本經濟學家Tom Learmouth預測,日本經濟二季度將遭遇12%的下跌。這還不是最悲觀的預測,更有甚者預測二季度下挫20%。  新冠疫情對於目前的日本經濟來說,可以說是「雪上加霜」,下行風險進一步加劇。2019年,日本的經濟已出現疲軟之象。
  • 2020年中國GDP或接近15萬億美元,將是日本的3倍!那人均呢?
    南生認為,就算能在2021年舉行那對2020年造成的損失,對2020年日本GDP負面影響已經產生了。 2020年中美兩國的GDP預測 與日本相比,咱們中國經濟已經率先從「疫情中走出來了」——第三季度GDP同比實際增長4.9%,不少機構預測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接近或達到6%,大概率將恢復至去年同期的增長水平。
  • 報告預測:深圳2025年GDP過4萬億,人均GDP3.5萬美元
    日前,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簡稱「綜研院」)發布了《新40年·新40企——深圳未來發展的新力量》報告。這份報告由著名經濟學家樊綱、郭萬達擔任首席顧問,綜研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鍾雄及其團隊執筆,對未來深圳40年進行了分析和預測。
  • 2019中國gdp世界排名第幾?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貢獻率或達30%
    在1月17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9年中國GDP的總量是達到了99.1萬億元,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這與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四個主要發達國家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大體相當。
  • 2021中國宏觀經濟形勢預測
    以下觀點節選自CMF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20-2021)《邁向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中國宏觀經濟》,執筆人為劉元春、劉曉光、閆衍,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分年度預測2020和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核心指標,結果如表1所示。表 1 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核心指標預測註:*表示預測值。
  • 日本研究機構:中國經濟有望在2028年或2029年超過美國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非營利性獨立研究機構——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周四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中國從冠狀病毒大流行中脫穎而出,中國經濟總量很可能在2028年或2029年超過美國。因此,根據預測,中國經濟將在2028-29年超過美國。到2035年,中國的人均收入將達到2.8萬美元——儘管這仍低於中國政府假定的3萬美元的目標。
  • 日本對世界各國GDP預測:2028年美國28萬億,日本7萬億,我國呢?
    雖然我國的經濟增速已經達不到從前10%、8%這種高速,但在全球來看,增速依舊保持前列,讓很多國家羨慕不已。經濟不斷增長,也誕生了很多體量巨大的企業。不管是國有還是私營,在世界500強中有超過1/4都來自中國,數量每年仍在不斷增加。經濟高速增長,在國人的眼裡感覺已經變得很平常。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美國、日本、韓國是哪年呢?
    近期,高盛集團、穆迪機構、野村證券、滙豐銀行等多家西方經濟分析機構以及中國自己的經濟學家都上調了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他們紛紛強調,隨著中國企業的生產、投資、出口以及居民消費的回升,中國經濟正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
  • 明年GDP增速7.8%、「十四五」股市5000點……中國經濟關鍵預測來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經濟遭遇歷史性衰退,2021年中國將迎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十四五」時期,研判、分析並做好2021年的經濟工作,無論是對國家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還是對國民做好企業、家庭及個人的生產生活安排,都至關重要
  • 2019年中國人均GDP是全球人均的90%,今年有望實現趕超
    來源:南生今世說下圖是今年4月份,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今年(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先將2019年全球GDP作為100,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未爆發,那2020年全球經濟有望略微超過103。但近期IMF多次表示:4月份的預估偏向樂觀了,5月、6月疫情在美國、俄羅斯、巴西、印度、智利、秘魯等多國繼續肆虐,全球經濟降幅或將因此出現更大的下滑。因此,IMF表示將在近期出具新的預測報告,下調經濟增速預期(預計是「負5%到負6%之間」)。
  • ...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或將回升至7...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今天上午,世界銀行發布2020年12月期《中國經濟簡報》。相較世行今年7月份發布的報告,最新報告把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速由此前的1.6%上調至2%。報告還預測,在2021年,隨著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增強以及勞動力市場狀況改善,中國經濟的增速可能將回升至7.9%。世界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艾卡思在解讀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時表示,中國防控疫情取得成功,中國經濟實現V型反彈。上半年的復甦得益於工業率先復工復產,以及政府的刺激性宏觀政策和大規模公共投資,而下半年的復甦勢頭則更加均衡。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2028年各國GDP預測:美國28萬億美元,日本7萬億美元,我國呢?
    幾十年來,我國GDP增長迅猛,在接連超過歐洲的德、法、英之後,2010年又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中國GDP總量為14.34萬億美元,達到美國的67%,經濟增長速度依然處於全球前列。未來10年,美國GDP長期處於世界第一的格局將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