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的兒時記憶裡,你吃過最難忘的野果子是什麼?

2020-12-18 花草百科錄

文/花草百科錄 圖/來源於網絡

雖然現在大家都生活在城市裡,但在我們小時候,我們的童年還是在農村度過的。在農村的兒時記憶裡,大家吃過最難忘的野果子是什麼呢?

樹莓

樹莓是一種野生草莓,但它不是長在地上,而是長在灌木植物上。樹莓樹一般會生長在路邊、田埂上,而且植株上面還有刺,採摘它的果實時一定要小心,要不然就會被刺刺到。樹莓成熟之後會變得紅彤彤的,顏色非常誘人,而且水嫩嫩的,吃起來酸酸甜甜,非常美味,這種野果子在農村很常見,也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

桑葚

南方的山上一般都有很多的桑樹,我們小時候還會採摘桑葉來餵蠶。到了有桑葚的時候,就會爬樹上面去摘,還會邊摘邊吃,吃完桑葚後嘴巴都變得烏黑烏黑的,而且手也是黑黑的,吃夠了我們還會帶很多回家。

茶耳

南方會有很多的油茶樹,有時候整座山都會栽種油茶樹,茶耳就是油茶樹葉子被細菌附生之後形成的一種獨特樹葉,和樹葉顏色很相近,但是會膨脹,而且會發白,有的還會長成泡泡樣。等到茶耳表面泛起一層白皮時,這種茶耳才算是熟了,吃起來清甜不會有澀味。

拐棗

拐棗也叫做長壽果,小時候山上就有幾棵拐棗樹,樹上摘的拐棗其實並不好吃,澀澀的,只有掉落在地上的拐棗才甜。把它的籽去掉,吃起來非常的甜,甜味和紅棗差不多。

野葡萄

小時候我們上山去砍柴,會看見有很多的野葡萄藤,到了夏季時,就會結出很多的野葡萄。野葡萄與現在的葡萄相比,個頭非常的小,一小粒一小粒的,成熟之後就變成黑色的,這樣的葡萄吃起來酸甜可口。

野獼猴桃

山上也會有很多的野獼猴桃樹,一株野生的獼猴桃藤蔓能夠爬滿整個山坡,差不多中秋節過後,獼猴桃就會成熟。野生的獼猴桃個頭都比較的小,如果捏起來較軟的話,就說明熟了,如果是硬硬的獼猴桃,那能酸到流淚。野獼猴一次也不能夠吃多,要不然能夠酸倒牙。

稔子

很多南方的朋友也吃過一種野果子,它叫做桃金孃,我們更常見的是將它叫做稔子。一般在7~8月份,稔子就會成熟,等它的表皮變黑,就說明可以吃了。稔子吃起來軟軟、甜甜的,可好吃了,還能將它採摘起來曬乾,也能夠拿來泡酒喝。

各位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幾種南方很常見的野果子,都是南方人兒時的回憶,不知道大家吃過幾種呢?

相關焦點

  • 小時候吃過的野果子
    記憶裡的老家——《小時候吃過的野果子》小時候,整天在野地裡瞎跑,見過的能吃的野果子野花什麼的都沒放過,吃的精神毫不弱於現在的吃貨們。1、苘麻,嚼起來最香的野味兒 苘麻 又稱椿麻、塘麻、青麻、白麻、車輪草等,我們叫他野麻子,小時候在外邊玩兒,最喜歡的植物,一年四季都喜歡。春夏季裡,苘麻還很嫩,可以當草割下來回家餵羊。
  • 那些年,我們吃過的野果子
    關於獼猴桃的故事,還有個笑話故事,說的是幾個被保存在冰箱裡的雞蛋,看到新來的一個鄰居,長的和它們差不多,卻渾身毛茸茸的,雞蛋們嚇壞了,說:它怎麼長這麼醜,簡直敗壞了我們雞蛋的名譽。雞蛋們卻不知道,這個長相和它們類似的夥伴,是另一個物種。  我第一次看到獼猴桃,心情和雞蛋們一樣,不敢下口。心想著,這東西,有小時候山上的野果子好吃呢?每次吃到新品種的水果,總會和小時候吃的野果子做個比較。
  • 農村常見的野果子,長相似櫻桃,兒時當零食,今一斤50元搶著買
    在農村中,有著數不清的野生植株,每到不同的季節總能吃上不同的野果子,別看它們不是太起眼,但成熟後吃起來很是可口美味,很多人都會特別欣賞,感受著果實的不一樣口感。在過去它們也是農村娃的零食,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野果子也被遺忘。
  • 農村這種野果子正成熟,吃這麼多年才知道有毒
    夏天在農村有很多野果子成熟,小時候中午不睡覺,去外面逛一圈,總能找到野味解饞。其中最喜歡吃的一種野果子,現在正成熟,我們叫「天星星」。天星星6月就能成熟,一直能吃到九月、十月,是夏天小孩子們最喜歡的一種野果子之一。吃了這麼多年的天星星,最近才知道有毒。
  • 90後兒時記憶中的零食,你吃過幾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憶,或是高興,或是悲傷,或是難忘。現在你們對於童年的回憶都還剩下些什麼呢?是父母每日的嘮叨,還是老師課堂上教導,又或是同桌課間買回來的零食。有些人走在走在就散了,有些零食賣著賣著就消失了,今天就來帶著大家回到童年時期,再次品嘗一下記憶中那些難忘的零食吧!超懷舊!90後兒時記憶中的零食,你吃過幾樣?重拾兒時味道,記憶中的零食回憶殺,看看你都吃過嗎。
  • 農村8種野果子,看看你認識幾種?80、90都吃過,00後見都沒見過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我的故鄉是山區,在這個連綿起伏的大山深處,有一個美麗又淳樸的村莊,那裡山很綠,水很清,天很藍。人很善良。我的童年就是在這裡度過的。擁有很多美好的回憶。那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農村的生活雖然很貧窮,但是我們卻活的很快樂,充滿了很多樂趣。摘野果,想必是很多80、90後的美好童年回憶,你們小時候都摘過哪些野果吃呢?下面幾種就是我小時候摘過的,看看你們認識嗎?第一種:三月泡有的地方叫山莓、野草莓等,學名叫三月泡。
  • 山坡上的這個野果子,勾起了兒時的回憶!
    「三四月花,五六月熟,其子酸甜可食」我們農村娃小時候沒什麼玩的,也沒什麼吃的,想吃水果就得經常往小山坡上跑,山裡經常能發現神奇的東西,時常能找見野果子,大多都是能吃的,酸甜可口。這不一晃又是一年三四月間,鮮花爭相盛開,各種果子樹相繼開花。
  • 關於過年的兒時記憶
    過年的兒時記憶過年,最難忘的記憶還是少年時,那時的年特有味道。民間有句話叫「過了臘月二十三,灶馬爺爺飛上天」。意指臘月二十三這天,灶馬爺要飛到玉帝那裡開會言好事,不僅如此,一年到頭,莊戶人家的休整也接近尾聲,是時侯該置辦年貨了。
  • 農村有種野果被稱「救兵糧」,渾身是寶!你小時候去摘來吃過嗎?
    傳說故事在三國時期,諸葛孔明領兵北伐,在一次作戰完畢以後發現軍內錢糧早已很少,許多官兵乃至也沒有穀物吃,那時候諸葛孔明卻發現了這類紅彤彤的小野果子,嘗了嘗以後發現美味可口,因此就一聲令下讓精兵都以它為食材,最後總算度過了困難,擺脫了這一沒有穀物的困境當中。
  • 小時候吃的這些餅乾是我記憶裡的美味,沒吃過的趕快來看一看
    嘴饞的我總喜歡向媽媽要上一兩塊錢,歡歡喜喜的去商店裡挑我最喜歡的吃的那幾種餅乾,東西雖然簡單普通,卻是我兒時記憶裡的美味!我最喜歡吃的是五毛錢一小袋的薄蔥餅乾,小小的一袋也就二三十片特別薄,有小圓片的也有正方形的。小小的餅乾上有像蔥花一樣綠綠的點,還有小孔。吃起來特別薄脆,有鹹鹹的蔥香味。
  • 農村大山裡的「八月炸」野果子能吃嗎?為什麼叫「八月炸」?
    在長江中下遊流入的大山中,生長著一種藤蔓綠葉植物,結出的一種顏色鮮豔的粉紅色野果子,山區人把它叫做「八月炸」。
  • 農村常見的野果子「蛇莓」能吃嗎?蛇莓真的像大人說的有毒嗎?
    在八九月份的時候,農村的房前屋後經常能看到一種野生的小「草莓」,紅通通的十分誘人。而大人卻說這種野果子是毒蛇愛吃的,是有毒的,所以不能吃。而一些城裡人見到了,常常把它當成是野草莓。不過蛇莓長得和草莓很像,只是比它更小。農夫對於這種野果子是印象特別深刻的,因為父母在小時候總是千叮嚀萬囑咐,說千萬不要去摘「蛇莓」吃,說這種野果子是毒蛇愛吃的食物,是有毒的。
  • 一摘一書包,兒時拿來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種子榨油是珍品
    導語:一摘一書包,兒時拿來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野生不多見 大山農村雖然沒有城市如此繁華,但在物質資源上大山農村受大自然的賞賜是沒有地方可以相提並論的。過去農村經濟不發達,農民生活貧困,食物來源除了賺錢買,還有一大部分就是依靠大自然賞賜獲得的。
  • 北京的80、90後難忘的那些兒時記憶,是美好而溫暖的夢
    但因為一座城市而愛上這個城市裡的所有人、事、物卻一點也不誇張,北京就是這樣的城市。對於從小在北京長大的80、90後,不管你家住在市區還是郊區,兒時生命裡出現過的場景都是很相似的,這座城裡每天發生的事,是否勾起你對這座城地兒時記憶呢?
  • 曾經農村泛濫成災,兒時當零食,如今40元一斤,市場火爆
    導語:曾經農村泛濫成災,兒時當零食,如今40元一斤,市場火爆 曾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對農村都比較了解。特別是幾十年前下鄉的參加勞動的青年,體驗過農村生活,享受過農村美好的環境,如今回味起來依舊會津津樂道。
  • 這野果子,小的有拇指頭這麼細,大的有腳趾頭這麼粗,你吃過嗎?
    棠梨一般野生於農村山野、荒郊、山腳或路旁,一些農村地區稱它為野梨。棠梨成熟的季節一般是在每年的8月份,它果型比較小,表面褐色有白色斑點,果味酸甜可口。這野果子小的有拇指頭這麼細,大的有腳趾頭這麼粗,生吃比較酸澀。
  • 東北兒時記憶中的野果子小零食,有沒有觸動你的回憶?
    大家都知道東北人的飲食習慣非常接地氣,所以當地人從小就吃過各種各樣野菜、野果,作為一個東北人,記憶中的美食數不勝數,尤其是童年時的野生美味。想起來讓人垂涎欲滴。關於東北的物產記憶,都是自己平時經歷和看到的,這樣更真實,更親切。在東北或者曾經在東北生活過的人來說也許會激起共鳴,畢竟我們都是東北人!
  • 兒時夏天農村蟬鳴鳥叫,如今難聞其聲,啥原因?農村人道出實情!
    生活在農村的80後和90後小時候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每到夏天的夜晚全家人都會出動「摸節流龜」,節溜龜學名叫金蟬,還有有些地區叫爬叉、知了猴等,那時候的農村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非常的熱鬧,「摸節溜龜」成為不少朋友兒時難忘的記憶。
  • 農村柴火灶,兒時難忘情!它為什麼仍然在農村流行?
    我是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名牌大學生,小時候家裡窮,很小就在幫父母做家務事,我對於這個柴火灶可謂相當熟悉了,因為小時候做得最多的家務就是點柴火,燒水和做飯,也承載著兒時難忘的親情。我們先來認識下柴火灶。那麼柴火灶為什麼深得農村人喜愛呢?其實只有弄清楚這個問題,才能解決題主所擔憂的問題。我認為主要有如下幾點:首先,柴火灶適應農村的環境。主要來說就是柴火灶有足夠的柴,因為農村每年都會有大量的農作物秸稈,比如玉米、高粱或者大豆等做的秸稈。
  • 農村人都說蛇莓不能吃,有你沒有想到的重要原因
    農村的田間地頭,最顯眼最容易看到的,就是那些紅彤彤,特別誘人的蛇莓果子了。記得小時候,作為農村的娃兒沒有那些高端的水果吃,都是自己在山裡找一些野果子,或者家裡種植的幾棵柑橘樹。所以外觀漂亮的蛇莓,對於農村的孩子的吸引力很大的。但是就是這麼漂亮的小野果子,很多農村娃都沒有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