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新番一出,我並沒有發現很好看的番劇,國漫我也暫且只關注到《百妖譜》,等我發現《大理寺日誌》的時候他已經更新到第七話了,我是從小視頻裡面陳拾第一次來到城裡進行排查時的景象,我被這樣風格的動畫和情節所吸引直接入坑。
在觀看第一話的時候會有人說,怎麼長這樣也能當主角?主角不都是這樣特別的存在嗎?正因為與其他人不同,所以才會成為主角啊,再加上這本來就是一部正經與搞笑結合的動畫,輕鬆與智慧並存的感覺,我覺得這樣就挺好的。今天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陳拾可以成為《大理寺日誌》的主角,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主角在出場的時候就是不一樣的,正如大狸子的出場方式一樣,大狸子在還未出場之前就是大家口中恐怖的存在,凡是去地牢的人都會消失或者瘋狂,也有一個關於狸貓的傳說,這都是對大狸子不利的傳說,正因為不容易才能夠成為不一樣的存在,陳拾也是如此。
我入坑這部動畫就是因為一段關於陳拾的小視頻,因為陳拾的方言和豆豆眼,以及沒有鼻子的設定而逗笑,有時候喜歡就是喜歡,並沒有多少道理,就算是豆豆眼、老實人、方言、相貌平平,但這都是他與眾不同的原因是喜歡上的原因。不僅是動漫角色,更是一種喜歡一個人的感覺。
可能會有人覺得方言是土味的,但我一直覺得方言是一種文化,雖然我是四川人,但是對於河南話有莫名的親切感,所以即便陳拾相貌不出眾,但就是格外喜歡這個實誠的20歲小夥。
陳拾能夠成為主角,是因為在《大理寺日誌》裡陳拾不僅僅是陳拾,還是文化的傳播者。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許多地方的方言都有瀕臨滅絕的情況,一代一代的人普通話都說得越來越好,反而是方言的重視程度不夠了,所以陳拾的作用是極大的。
陳拾當初來到大理寺就是為了在尋找哥哥的同時先在這裡活下去,所以即便是一個被許多人嫌棄的工作陳拾也做得很認真。有一個細節就是,陳拾以為貓爺要逃獄,即便陳拾打不過貓爺,但還是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抓住貓爺,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陳拾才最終成為了貓爺的書童。
一個完全不識字的書童,卻是一個無論怎樣都不會選擇背叛的老實人。還有一個細節就是所有人都害怕地牢裡的貓爺,陳拾雖然一開始還是有被地牢陰暗的環境給嚇到,但一直很堂堂正正的他,並沒有把這陰暗的環境當成是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即便是看到貓爺也並不是很害怕,反而將貓爺照顧得很好。
陳拾在這裡面傳達的是一種品性,一種堂堂正正踏實做人的精神形象。當下的社會環境就導致了很多圓滑的人能夠在社會之中更好生存,那些老實人卻顯得不是很好,陳拾的經歷也是在傳遞與一種正能量,雖然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但無論你是怎樣的你,你最終都會有自己最好的歸宿,實在人也有實在人令人欣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