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英偉達公布了30系顯卡當中的主流型號 GeForce RTX 3060。這款基於安培架構的第二代RTX顯卡擁有熱門卡GTX 1060兩倍的光柵性能和十倍的光線追蹤性能,能在打開光線追蹤和DLSS的條件下,讓《賽博朋克2077》,《看門狗:軍團》等新遊戲運行在60幀以上。GeForce RTX 3060計劃將於2月底發售,價格2499人民幣。
▲RTX 3060是能帶動光追的主流卡
旗艦顯卡在4K乃至更高的解析度下開啟光線追蹤進行遊戲,這屬於看上去很美的體驗,對廣大玩家卻意義不大,成本和普及率始終擺在那裡。
主流甜點卡能讓光追遊戲運行在60幀,而不是一旦打開光追遊戲就跑不動了,帶給人的直觀印象就是硬體做好了普及光追功能的準備,這項技術會進入了加速普及的階段,這肯定是很有意義的成績。
自18年英偉達發布支持硬體光線追蹤的RTX 20系顯卡後,玩家們開始慢慢熟悉實時光線追蹤這個概念。
就算不知道算法是怎麼模擬光線折射反射,如何改變渲染流程,幾年下來,玩家們也能獲得一個認識:光線追蹤能有效提升畫面的真實感,能讓陰影和各種材質的表現更佳,能做出反射,透射等此前難以出現的特效,所以這是個能代表新時代的好東西。
在遊戲領域,除了畫面逼真,更多的視覺表現效果也能擴展虛擬空間的可能性。遊戲設計者可以依託於這些視覺信息來設計交互的過程,比如通過光線反射發現物體,通過不同材質形成的陰影區別解謎,等等。
▲當然效果不止這一點
正因為光線追蹤的潛力巨大,被行業看好,支持光線追蹤這個標籤也帶上了一些光環,讓人有些容易上頭。像PS5到底能不能支持光線追蹤,效果到底能怎麼樣,都一般玩家當中還產生過小小的爭論。怎麼看光追效果和次時代的遊戲畫面之間的關係呢?
英偉達基於硬體RT核心的實現方案,在現實當中行動非常迅速,RTX系顯卡產品都已經迭代,價格也變得相對合理,對應的遊戲已經有了一定數量。但光線追蹤作為一種方法,具體實現的方案並不是只有英偉達的這一種。
Crytek早在19年也有所謂基於API和不特定硬體的實時光追反射效果演示。微軟在18年就導入了DirectX Raytracing(DXR1.0),但這個版本的設計還不算成熟。
在20年3月,微軟公開了DirectX 12 Ultimate,將DXR升級到了1.1版本,這裡面就有微軟,AMD和英偉達三家合作的成分。XSX採用的就是DirectX 12 Ultimate接口。未來在XSX上肯定少不了能打開光追效果的遊戲。
▲RDNA2是每個CU裡都有RA,也算硬體加速。
在新機種和RX 6000系顯卡上市的前後,我們看見了AMD基於RDNA 2架構和DXR1.1的技術演示。RDNA 2架構中的CU中存在名為Ray Accelerator的部分。在硬體設計上和英偉達不盡一致,但它們能做到的事情非常接近,在不同場合的效率會有一些區別。
用微軟的說法,當前的光線追蹤技術還處於早期階段,所以能有各種各樣的嘗試方向,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AMD的光追演示
不過Epic在20年公開的UE5運行演示,也提示了光追之外,同樣值得關注的視覺效果。事後的採訪證實,UE5那光線照亮石窟的間接光照效果,也用到了光線追蹤,但並不是普遍的三角形光線追蹤,也就是說和英偉達AMD的方向也不一樣。
此外,Nanite技術帶來的同屏大量超多細節的模型+超高清紋理,也很能帶來次時代的感受。
▲UE5的全局光照效果在方向上也不一樣。
RTX 3060發售進一步加速了光追技術在PC端的普及,不過新一代遊戲機在這方面也沒有落後多少。在接下來的幾年,玩家肯定能獲得更廣泛的遊戲光追體驗。雖然技術仍在快速發展,大家也可以放心,現在坐上這班車已經不算是試水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