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第一神將王靈官的靈官遣咒,護身驅邪王靈官

2020-12-14 典福道人

靈官遣咒

恭聞元帥,魁罡之精。總轄風火,統領天兵。飛煙擲火,走石揚塵。封山破洞,遏天橫行。怒震天地,五嶽摧傾。轟天霹靂,電掣雷奔。六天火部,擲火流鈴。飛天之祟,著地之精。不正山魈,一併收擒。瘟黃惡鬼,滅蹤除形。上帝敕下,大闡威靈,急急如律令。

靈官遣咒主要是召請道教的護法監壇之神王善王靈官。據說王靈官原為玉樞火神,降為山精靈氣,因血食太甚,被薩守堅真人運三昧真火焚其廟。道教認為王靈官是元帥,有專門的王帥誥,說其是先天主將,一氣神君,都天糾察大靈官,號三五火車雷公,統百萬貔貅神將。廟觀中常塑其像,赤面,三目,披甲執鞭,鎮守山門。此咒的大意為:恭敬聽命王靈官王元帥,你是北鬥魁星之氣的精髓。總轄風、火兩部,統領各部天兵。放出煙霧,擲出火器,石子和沙塵漫天飛舞。封鎖山崗,搗破妖洞,遮蔽天空,嚴禁隨便出行,怒氣震驚天地,五嶽似乎都要被摧滅傾翻。霹靂聲聲震響天空,閃電掣射,雷聲四迸。欲界六天火部神兵,擲出流金火鈴。把天上飛的妖祟、地上跑的精怪、不正直的山中鬼魅,一齊都收捉起來。瘟神、惡鬼都被消滅。上帝旨下,要闡揚神靈威嚴。請像雷部捷鬼律令那樣迅速的去行令。

靈官是道教的護法鎮山神將。進入道教的宮觀,山門內的第一座殿往往為靈官殿,殿中供奉

者一位神將。他身披金甲,足蹬火輪,赤面髯須,三目怒視,左持靈訣,右舉鋼鞭,形象威猛,令人生畏。這就是道教的護法神將王靈官,又稱火車靈官王元帥。王靈官常塑在山門之內,鎮守道觀,其作用相當於佛教中的韋馱。

道教號稱有五百靈官,其中有四大護法靈官,又稱四顯靈官。王靈官為總靈官,亦稱都靈官。據《新搜神記》記載,王靈官本名叫王善,宋徽宗( 1101- 1125年在位)時期人。曾從師於西蜀薩守堅薩真人受道符之法。明成祖朱棣封薩守堅為崇恩真君時,加封王靈官為先天大將火車王靈官、玉樞火府天將及隆恩真君。為道教的第一大護法靈官。又據西漢劉向著《列仙傳》卷八說:王善是湘陰(今江蘇淮陰)城隍廟的城隍。他就是在任職城隍時與薩守堅相識的。據說,某日,薩守堅雲遊到江蘇湘陰。時近傍晚,便到城隍廟借宿。城隍王善感到薩道士礙眼,就故意託夢於地方官湘陰太守,告狀道:「本宮幾日前忽然投宿一個散漫道人,賴著不走,攪得本城隍寢食難安。

望太守儘快將他轟走,不然本城隍難保此地安全。」太守無法,便派人把薩守堅趕出了廟門。薩守堅很是生氣,覺得他們欺人太甚。恰在此時,有人抬著一頭豬,到廟裡還願。見此情形,薩守堅更是氣憤,一股莫名之火湧上心頭,暗自道:「我將此不義之廟燒了也罷!」就順勢拿出一把香遞給抬豬人道: 「請將此炷香放到香爐裡焚燒掉!」此抬豬人不知就裡,如法辦理,不料天上突然降下一道雷光,將城隍廟燒了個精光。原來,薩守堅不滿城隍王善所為,略施法術,薄懲了王善城隍,使其無處安身。城隍王善無處安身,就到玉皇大帝處告狀。玉皇大帝未及詳察,令王善私察暗訪薩守堅的言行,並賜給他一條神鞭,如發現薩守堅違犯天條,可以便宜行事,先懲後奏。得此上方敕令王善大喜。自此,王善就做了一介隱形的跟蹤行者,風來雨去,曉行夜宿,時時刻刻地觀察著薩守堅的行蹤,恨不得以最快的速度發現薩守堅的缺失,以便施以報復。一日,薩守堅徒步到達一處渡口。他發現渡口停有擺渡的扁舟,但是沒有船夫。他久等船夫不至。薩守堅看看天色已晚,不能再等了,便登上扁舟,自行擺渡過河。王善心中竊喜,看你是否給足船錢。如果薩守堅不給足船錢,我就當即將你拿下。薩守堅不慌不忙地將小舟擺渡到對岸,離船前,掏出三文錢放在小船裡。擺渡只要一文錢就夠了。薩守堅並沒有想佔便宜,登岸後大踏步地向前走去。王善看得真切,見此情景,十分感動。此後的歲歲年年,王善都是這樣地跟蹤著。薩守堅做了不少善事,王善都是親眼所見。隨著薩守堅功德的提升,他的仙位也在不斷地提高。不久,薩守堅功德圓滿,修成正果,位列仙班,成為薩天師。一日,薩天師來到龍興府,到江邊洗手,忽見水中有一模糊的怪影,大吃一驚,高聲喝道:「你是何物,速現形!」剎那間,一位神人騰空而起。

只見他,身披金甲,足蹬火輪,右手執鋼鞭,左手掐靈訣,麵皮醬紫,虯須怒張,獠牙外露,雙目圓睜,特殊的是,他的額頭正中還長著一隻眼睛。這隻眼睛射出了如電的目光,直射薩天師。不過,這位神人並無敵意,落定地面,上前施禮道:「吾乃先天大將火車王靈官是也,久執靈霄殿。原奉玉帝之命,在湘陰小廟就食,做土地爺。不料,真人無故焚了吾廟,使吾全家孤苦無依。吾乃訴於玉帝,玉帝見吾可憐,賜一神鞭, 命吾對你緊密相隨,如遇真人有違天條者,可先懲後奏。吾隨真人十二載,真人並無違犯天條者,令吾至為感動。今真人將供職於天庭,吾願追隨左右,做部將。」薩天師答道:「我和你是有緣分的。不過,你曾經是一個邪神,你以後能永遠地崇道奉法嗎?」王善立表真心,發誓永遠遵奉道規,為民行善。於是,薩天師就收下了這個徒弟。此後,師徒二人,多方行善,除暴安良,都修成了正果。於是,玉帝敕封薩天師為都天宗主大真人。薩天師欲封王善為其隨身部將,但王善看到人間道觀甚多,卻不見保護道觀的護法之神,就自動請纓,下凡到人間,擔任鎮山護廟之職。玉帝答應了他的請求,王善就下到了人間。自此,道觀山門內的第一座殿,即為靈官殿,殿內供奉著王靈官的法身。王靈官糾察天人,剛正不阿,疾惡如仇,除邪扶正,得到老百姓的好評:「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一般的道觀裡都供奉著王靈官像。一些大型道觀的王靈官像還獨具風採,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如北京的白雲觀、天津的娘娘宮、武漢的長春觀、蘇州的玄妙觀,等道觀的王靈官的造像,即極具風採,非常著名。

相關焦點

  • 道教神仙-王靈官
    靈官是道教最崇奉的護法尊神。道教有五百靈官的說法,王靈官是五百靈官之首,稱號為"都天大靈官"。很多道家宮觀的第一各大殿中,鎮守道觀山門的靈官神一般都是這位王靈官。進入道教的宮觀,山門內的第一座殿往往為靈官殿,殿中供奉著一赤面髯須,身披金甲紅袍,三目怒視,左持風火輪,右舉鋼鞭,形象極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懼的神仙,這就是道教的護法神將王靈官,又稱火車靈官王元帥。王靈官面對山門,額上火眼金睛,能辨識真偽,察看善惡。因此道教徒到宮觀,進山門後首先朝拜王靈官,民間流傳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的俗語,以表達對這位道教護法神靈的崇敬。
  • 王靈官:道教天將二十六將之首
    王靈官是道教雷部、火部天將及護法神,司掌收瘟攝毒。明清道教宮觀經常以王靈官為護法神。這或許是借鑑了佛教中的韋馱護法天尊之類而產生的靈感。進道觀山門後,首先朝拜王靈官,因此流傳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的俗語。
  • 道教第一護法神的傳說〔看王靈官如何改邪歸正〕
    道教有四位大名鼎鼎的護法神,今天我要講的這位是第一大護法神。在進入道教宮觀時,看到的第一座殿通常都是靈官殿。殿裡面供奉著一位紅臉膛、長鬍子、身穿金甲紅袍的威武神仙。再說說他的法器。他就是道教的第一大護法神王靈官,他的職責就是守護道觀,因而常常鎮守在山門之外。相傳王靈官原名王惡,原本是江蘇淮陰一個城隍廟的城隍。他平日裡時常為惡欺善,除了讓老百姓用香火祭品供養他以外,甚至還要他們用童男童女來活祭自己。當地的百姓都是敢怒不敢言。
  • 北極四聖中佑聖真君的佐使是王靈官,那排名第一的天蓬佐使是誰?
    看來,這王靈官的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書中介紹他是"太乙雷聲應化尊",當然不是指那位"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而是說他是雷部的太乙金仙。如果結合道教神話,這王靈官的名氣不小,他本名王惡,是道教最崇奉的護法尊神。道教有五百靈官的說法,王靈官是五百靈官之首,稱號為「都天大靈官」。
  • 《西遊記》冷知識09:王靈官、蓮臺、道教神仙
    道教四大天師王靈官是誰呢?薩守堅的徒弟。作者「武當山道微草堂」在《道教第一護法神——王靈官》中介紹說:王靈官是道教最崇奉的護法尊神。道教有五百靈官的說法,王靈官是五百靈官之首,稱號為「都天大靈官」。在明代也是一位著名的雷神、火神,降魔之神,司掌收瘟攝毒,享受國家祭祀的一位重要道教神仙。《神仙傳》記載:王靈官原名王惡,湘陰浮梁之廟神(這句話查不到含義。按字面上的意思,湘陰為地名,湖南省嶽陽市有湘陰縣。浮梁為廟名,意即王靈官是湘陰浮梁廟的神,不知對不對?
  • 王靈官勇鬥大聖,如來出場鎮猴頭——《西遊記》賞讀第十七回
    不過在靈霄殿外,孫悟空遇到了一個硬茬子,一個叫王靈官的天將把他給擋住了。要說這王靈官,在西遊中,名不見經傳,按照書中介紹,是猴子過來的時候,凌霄寶殿正好輪到他執殿。那就容易理解了,說穿了,就是個守門的,當然,這個門比較重要,不是一般的門。而這王靈官,來歷其實也不簡單,傳說他本名王惡,後因薩祖師改名王善。
  • 西遊記道教第一護法神是誰?武藝堪比孫悟空,金鞭火輪鎮妖邪!
    原文說——幸有佑聖真君的佐使王靈官執殿。他看大聖縱橫,掣金鞭近前擋住道:「潑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這大聖不由分說,舉棒就打,那靈官鞭起相迎。兩個在靈霄殿前廝渾一處。他兩個鬥在一處,勝敗未分。論級別,孫悟空乃齊天大聖,與北極四聖平齊,比王靈官要高出一大截。可是,雙方一交手,孫悟空才發現王靈官實力非常強。大戰許久,雙方竟然不分勝敗。
  • 神秘的法寶風火輪:除了哪吒,道教的這兩位神將也有這件法器
    哪吒是道教的一位護法神,被道教尊奉為「中壇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稱號,玉帝敕封其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作為天帥統領永鎮天門。哪吒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他身著紅肚兜、脖子繫著混天綾、手拿乾坤圈、腳踏風火輪。根據《三教搜神大全》的記載,哪吒原本是玉皇大帝座下的一名大羅金仙,身長八丈有餘,並有三頭八臂,口中可以吐出黑雲,腳下踏著磐石,他法力高強,會呼風喚雨之術。
  • 聽說九華山的佛寺護法是王靈官?
    之前看過一些資料說的是四大名山中九華山寺院的護法多數是供奉道教王靈官,有師兄知道原因是什麼嗎?靠譜文獻裡面記載的原因,歡迎知道的師兄在下面評論回答。我查看了一下這位王靈官的資料如下:《崆峒問答》一六二問:王靈官是何神?答曰:王帥乃湘陰廟神,三十代天師之門下弟子西河薩守堅真人見其血食童男童女,飛符變神召遣,焚其廟宇,帥乃暗隨真人十二年,候其有過,即報前仇。至閩中,見真人十二年,一日無過,遂即拜為師。
  • 道教中威鎮道門的「四大元帥」分別是哪幾位?其中有華光大帝
    分別是都天大靈官王靈官元帥、華光大帝馬靈官元帥、亢金大神溫瓊元帥、金輪如意正一龍虎玄壇趙公明元帥。這四位大靈官為玄天上帝御前護衛,三境四靈四聖王馬趙溫四大元帥。四大元帥和四大靈官第一位都天大靈官王靈官元帥王靈官在明代也是一位著名的雷神、火神,降魔之神,司掌收瘟攝毒。王靈官全稱「先天首將赤心護道三五火車王天君威靈顯化天尊」。相傳今河南鹿邑縣前尹王人。
  • 除了孫悟空,他也有火眼金睛,法術高強,民間還有供奉他的靈官殿
    兩人經過三百回合大戰,都難分難解,而這個可以和孫悟空一較高下之人,便是王靈官。王靈官原名王惡,是湘陰浮梁的一個廟神。剛開始的時候,王靈官也並非善類,他和靈感大王一樣,喜歡童男童女。對於這樣一個品行不佳的妖怪,仙道中人自然是看不慣的,比如第三十代天師虛靖真人的弟子薩守堅便站了出來,用符引來大火燒他。
  • 農曆九月二十三,道教祖師薩守堅天師聖誕
    今天是道歷4716年,農曆九月二十三,為道教祖師薩守堅天師的聖誕之日。天師是道教修行者的一種稱謂,天師是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師的意思。最初這個稱呼是道教始的祖黃帝對岐伯的一種尊稱。岐伯精通醫術,黃帝向其學習,《莊子·徐無鬼》:「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 道教神話:真實的天蓬元帥是什麼樣的?別被小說誤導了
    道教體系的天蓬元帥在《西遊記》中實力低於王靈官,更不敵孫悟空!天蓬元帥在《西遊記》中本來就出現過,不僅他出現過,包括道教的「北極四聖」「三清」等都出現過,但依然擋不了孫悟空!天蓬元帥真君,是道教的「北極四聖」之首,是紫薇大帝的手下,而紫薇大帝則屬於「四御」之一。
  • 道教神仙體系之太歲、功曹、靈官、雷神
    靈官地仙是道教神仙體系的第二大系統,包括功曹、城隍、太歲、雷神等。他們的特點是民間信仰與道教文化的融合,是道教從民間信仰當中發展起來的神仙。靈官靈官是道教的護法天神。道教有五百靈官的說法。其中最有名的是王靈官,很多道家宮觀的第一各大殿中,鎮守道觀山門的靈官一般都是這位王靈官。靈官又有所稱十天靈官、九地靈官、水府靈官、五百靈官、五顯靈官。除五顯靈官外,其他靈官皆為道壇上供作法者,即高功驅遣的小神。
  • 道教神話傳說中的八大戰神,你聽說過幾個?
    然而正如道教典籍《黃帝陰符經》所說的「天生天殺,道之理也」的開示,道教一直都有「尚武精神」貫穿其中,尤其是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一支以雷部神將為核心的道教戰神譜系。本期就為大家介紹道教著名的八大戰神。《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中描述了真武大帝奉元始天尊之命,帶領三十萬神將、六丁六甲、五雷神兵下屆到凡間收斬妖魔,永鎮北方。
  • 道教的三副楹聯,看懂了它們,你便可以看懂人生的真諦
    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自東漢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道教以來,已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道教是在黃老道家思想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它同時也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許多傳統節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著大量的道教元素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