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家園

2020-12-24 瀟湘晨報

如今,在宿州各大公園,你會看到市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或晨練健身,或駐足欣賞美景;在新汴河、環城河等河流周邊,兩岸綠樹成蔭,水面波光粼粼,風景如畫……

「這兩年宿州的水更清了,天更藍了。」12月18日,在宿城三八河附近,70多歲的李永安老人告訴記者,「我親眼見證了三八河的蛻變,昔日臭水溝,今日好風景,現在每天都要到這裡走一走。」

城市美不美,首先要看水!近年來,圍繞「水動、魚遊、景美、燈亮、步道通」的治理目標,我市實施「一河一策」,創新打造主城區水環境治理升級版。如今,水清岸綠的生態秀美畫卷已在皖北大地徐徐展開,一個更加美麗的宿州正在漸行漸近。

一河一策標本兼治

對症方能見藥效。治理伊始,針對主城區水體黑臭時間長、成因複雜、治理難度大等問題,我市因地制宜,一河一策,著力推進靶向治療。

在整治過程中,為了拿出切實有效的方案,我市通過實地調研,化驗分析,綜合各方數據,系統分析黑臭水體汙染成因,根據具體河道的不同特點,因地制宜制定水體整治和長效保持技術路線,最終確定了以清淤截汙、生態修復、活水補給、岸線整治、綠化美化、智慧管控等為手段,針對城區每條河流,實施「一河一策」的綜合整治方案。

在實際操作中,施工單位通過分段截流、分段築壩圍堰的方式,有效控制各河道的汙水源頭,再對每個河段抽取黑臭水體,清理河底淤泥,疏通整條河道,深入治理城市水體的「黑血管」。結合地形特點,通過打造溼地公園、採用天然以水換水、中水補水等方式,使得河道的黑水經過循環處理後變清,再利用種植水生植物、設計生態浮島等方式,逐步恢復河道生態,同時採取人工增氧等辦法增加水體氧量,最後對岸帶進行修復和景觀綠化。

正本清源確保根治

地下排水管網是城市的「毛細血管」。城市水體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毛細血管」雨汙混流、雨汙合流。因此,主城區汙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是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解決汙水治理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儘快實現汙水管網全覆蓋,汙水全收集、全處理,我市自2018年起實施主城區汙水治理工作,由市城管局牽頭組織實施,重點推進「十大工程」「十項任務」「十項機制」建設,有效控制汙染源頭。

及時完善地下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實行地下管網動態監控、智能管理。制定《宿州市住宅小區雨汙分流技術導則》,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排水管網、汙水處理廠運行標準。按照精準治理的原則,實施汙水管網及泵站提升、小區(城中村)和獨立排水戶雨汙分流等建設項目,有效控制前端汙染源。

以河養河實現長治

黑臭水體治理的目標是「長治久清」。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市建立長效機制,注重日常監管,確保整治成果不反彈。

據了解,目前我市城管系統組建了水治理執法中隊、園林河道執法中隊、市政設施執法中隊和環境衛生執法中隊等隊伍,通過狠抓水體源頭管控,安排巡查人員對沿河排汙口進行巡查,設置增氧曝氣等裝置,實施黑臭水體常態化監督管理。目前,主城區12個原黑臭水體的河道生態系統基本形成,「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已初步顯現。

不僅如此,我市還通過與中科院水生態研究所合作,在主城區河道制定「以河養河」的水生態系統再造方案;改良河底汙泥進行經濟水生植物種植,水中放養經濟價值較高的魚蝦等水生物,在改善水質的同時增加經濟收益。另外,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建設集「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督」五位一體的河道智慧管控系統平臺,實現信息化、實時化監管,努力實現水傍人流、人依水走、人水相依的和諧畫面。 記者 劉金明

【來源:宿州市商務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水清、岸美!蓬江又一次登上學習強國!
    水清、岸美!蓬江又一次登上學習強國!近年來,蓬江區持續推進河(湖)長制各項工作,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有一種風景,叫蓬江碧道蓬江區依水而建,打造蓬江特色生態廊道,保證河道治理工作高質量推進。
  •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湖南百舸水利公司高質量推進江西萍水河治理
    萍水河暢水清。萍水河畔景色怡人。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通訊員 鄧天貴)行走在萍鄉市湘東區萍水河畔,抬眼望去,左邊是清澈的河水依稀見到魚遊淺底,右邊是大片火紅的格桑花海,在陽光下一一搖曳絢爛多姿,「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儼然成了市民心中的一處新的網紅打卡地。這是湖南百舸水利公司挺進江西萍鄉市對萍水河河道實施綜合整治,湘人治水的又一工程。
  •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十堰城區這條河流流域風景如畫
    近年來,我市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等目標,通過河道清淤、河岸生態修復、汙水處理廠提標擴能等綜合治理行動,在馬家河建成3個人工漂浮溼地,探索利用生態反應鏈技術,進一步淨化水質。馬家河水質發生根本性轉變,常年保持為Ⅳ類,達到流入丹江口水庫的國家要求標準。如今,馬家河示範段環境優美,成了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地方。
  • 探訪|河北廊坊安次區:清水潤城 岸綠景美
    清水潤城 岸綠景美——安次區推進全域水生態建設探訪御龍河公園全貌。 通訊員劉向攝流水清澈、蘆葦搖曳、魚翔淺底……炎炎夏日,綠意盎然的龍河岸邊吸引了不少垂釣愛好者,沿河建起的帶狀公園也成為廊坊南城百姓健身休閒的打卡地。就在兩年前,龍河還曾因汙水下洩、淤積嚴重等問題,令市民頭疼不已。
  • 實行「河(湖)長+檢察長」機制 打造丹東宜居水環境
    12月15日,丹東市河長制辦公室與丹東市人民檢察院正式籤署《關於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協同推進河(湖)長制工作的意見》,實行「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開啟丹東河湖監管治理新模式,共同打造丹東宜居水環境。
  • 水清岸綠,河暢景美,還有巨幅主題牆繪等你來打卡
    水清岸綠,河暢景美,來到廣州市白雲區嘉禾湧二支渠,在距離河湧六米遠的建築牆面上,巨幅的龍舟、舞獅主題傳統繪畫讓路過的群眾不禁駐足欣賞。這些反映當地歷史傳統的「西嶺印象」牆繪極具特色,吸引了大家前來打卡。
  •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治汙,明年將現水清岸綠美景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綜合整治將大幅改善河湖水質,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一湖一策」精準治汙,護住一湖清水27日上午,轟隆的機械聲中,外沙湖湖底的淤泥不停被挖起,通過管道輸送到岸邊的處理廠處理。
  • 水清岸綠河湖美!寧鄉河長制工作獲2019 年長沙市縣(市、區)績效...
    「我們以小微水體示範片區和美麗河湖為抓手,著力打造一批『水清、岸綠、景美』的水景觀,同時加強溈江流域治理逐步實現溈江水Ⅱ類水進城、Ⅲ類水出境的目標。」市水利局副局長王智勇告訴記者。我市治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水更清了、岸更綠了、景更美了。
  • 江蘇靖江:再造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生態風光
    江蘇靖江:再造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生態風光 2020-12-09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膠州:澄月湖內「龐然大物」專吃水草跑得快 足球小鎮水清岸綠
    水清岸綠  鎮環保辦、動監站、綜合執法多部門組成小分隊,深入到養殖業戶家中,要求他們建起了「三級沉澱池」和  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目前鋪集鎮區域內的膠河、龍匯河、周陽河、胡家河四條河流水質越來越好,得到了社會和群眾的一致好評,打造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生態環境。
  • 外沙湖、楚河及水果湖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外沙湖明年可見「水清岸綠...
    今年6月起,武昌區推進實施武昌區外沙湖、楚河及水果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改善河湖水質,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態環境。今天上午,記者在沙湖邊看到,幾艘清淤船正在湖中作業,挖出的淤泥通過數公裡長的管道,被輸送到岸邊的處理廠,轟隆的機械聲中,泥漿被做成一塊塊泥土,被車輛運走集中處理。
  • 水清、岸綠、景美!邢臺要發展「四河」水系景觀!
    近年來,我市以公園城市理念指導城市建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充分發揮市域水網串聯作用,構築縱橫交織、互聯成網的城市水系,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系環境,努力鋪就「綠滿邢襄、水潤古城」的生態底色。景觀走廊:互聯互通 串聯成網「現在,河裡的水變清了,河邊的景變美了,我們平時在周圍散散步、聊聊天,心情也舒暢了。」家住橋東區怡安花園的張靈芝說,每天晚飯後,她都會在牛尾河公園附近走幾圈。
  • 生態優美 宜居宜業 生活在這樣的昭陽美了美了
    昭陽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規劃先行,多規合一、管控結合」, 以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生態優美、宜居宜業」的秋城昭陽、果香昭陽為目標,以開展愛國衛生專項行動為契機,完善城市功能
  • 石鼓社區:昔日河黑水臭 今日水清岸綠
    石鼓河流經石鼓社區建設中的石鼓社區綜合文化廣場舞臺石鼓河水質不再黑臭提升改造中的石鼓生態公園策劃:田恩祥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文聰 通訊員 羅偉良 李群天藍、水綠、岸美目前,正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通過投入3500萬元,實施「一軸、兩帶、九片區」的總體規劃,把石鼓社區打造成一個生態宜居的精品村。打造河道濱水景觀帶石鼓社區位於南城街道西南部,距離市中心約6公裡,總面積為2.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000餘人。石鼓河發源於水濂山,流經石鼓社區,最終匯入東引運河。
  •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如此景致再現江蘇靖江……
    累積騰退沿江生產岸線6.9公裡、26條河道水質已達消除黑臭標準、拆除內河「兩違」12.4萬平方米……今年,我市深入推行河長制,通過河長履職、「兩違」整治、樣板河道打造、水體汙染防治、河湖生態修復、問題督查整改等重點工作,聚焦水生態,優化水環境,保障水安全,提升水景觀,彰顯水文化
  •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祁東河洲新堂村「荷」你有約!
    近年來,該鎮新堂村以改善人居環境、保護生態、打造特色為出發點,以「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為目標,實施河道整治、加固堤防、景觀綠化三位一體,下大力氣推進洪頭堰河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致力於打造高顏值的生態環境,凸顯洪頭堰河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通過在環河水域栽種38畝蓮藕、水生美人蕉、梭魚草等水生植物淨化水體環境,讓洪頭堰河一帶變得岸青水綠景美。
  • 一轉身水清岸綠
    今年10月,水清岸綠的群心村還獲評「中國村莊2019特色村」。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打造「水清岸綠 魚翔淺底」好景象...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打造「水清岸綠 魚翔淺底」好景象——「十三五」期間全省水生態環境保護綜述「十三五」 以來,我省聚力打好碧水保衛戰,不斷為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築牢基礎。
  • 澄月湖裡現「水怪」專吃水草跑得快 足球小鎮水清岸綠出奇制勝
    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目前鋪集鎮區域內的膠河、龍匯河、周陽河、胡家河四條河流水質越來越好,得到了社會和群眾的一致好評,打造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