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哲學家培根曾說過:「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正如我們自古知道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我們想要收穫幸福,就必須先要種下幸福的種子。活在當下,讓今天成為明天的幸福理由。
生活像是一個大的因果循環系統,如果我們感覺生活中沒有一點好事發生,那麼一定是我們哪些地方做錯了。我們需要不斷地分析自我,了解自我現狀,檢查一下自己為了生活努力奮鬥了多少?然後及時發現問題,並且努力改變。那麼你就不會再覺得自己是生活中的受害者了。
幸福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情感體驗,現實生活中,有的人過著平淡的日子,同樣也感覺很幸福;而有的人家財萬貫,卻仍然覺得幸福離自己很遠。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每個人對生活的需求更是不一樣,所以對於幸福的感覺也是因人而異的。
曾有著名的心理學家定義:幸福=快樂+意圖+參與。他告訴我們,幸福並不是空等而來的,不是被動的期盼來的,而是需要我們具有快樂的能力,獲取幸福的意圖,並且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如果你現在覺得自己不幸福,那麼就應該靜下心來好好地審視一下自己了。
一定要記住,一味地抱怨或者是緬懷過去是根本毫無意義的,與其低落、萎靡,不如珍惜當下,積極生活,讓今天成為明天的幸福理由。
幸福其實很簡單,假如你找不到通往幸福的入口,不妨試著通過自我暗示的方法,告訴自己「我是積極樂觀的,我是快樂幸福的。」從意識上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積極快樂。無論生活是平淡忙碌,或者是達不到理想中的精彩,我們都不要自暴自棄,需要學會從中給自己找一個快樂幸福的理由。讓我們的日常生活不斷地充實美好,也讓我們的思想一直保持積極向上。
當然,我們也需要明白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從因果定律出發,除了善待自己會得到幸福之外,善待他人也能讓我們得到幸福。對待他人友善,就是種下幸福的種子,等待種子開花結果,我們也終將收穫幸福。
當我們幫助他人的時候,其實等於幫助了我們自己。一個人在幫助了他人時,無形之中就已經投資了感情,別人對於你的幫助會牢記在心,只要一有機會,他們也會主動報答你的恩惠。因此,任何一種真誠而博大的愛都會在現實中得到應有的回報,善待他人,就等於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