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奈飛文化,要當心「我們只招聘成年人」原則的危險誘惑

2021-01-20 蓋雅學院

文章來源:HR轉型突破

作者:康至軍

圖片:網絡


《奈飛文化手冊》出版後掀起了一股熱潮。有不少企業家朋友讀這本書的時候,尤其感慨第一條:我們只招成年人。



「單是第一條『我們只招成年人』,就一下子擊中了我們這些企業家和管理人員的要害。是啊,我們為什麼要花時間去和一個思想幼稚、任性衝動的員工打交道呢?……」

必須得說,這是一個危險的傾向,是不恰當的學習,也是對奈飛實踐的誤讀。


與「只招成年人」相比,

不如「以對待成年人的方式對待員工」,

這可能是更現實、更有效的選擇。


嚴重贊同「只招成年人」的管理者,

恐怕要反思自己,

是不是喜歡動輒歸咎於下屬。


毫無疑問,我們都想擁有具備成熟心智的員工。但書中的8條文化準則,「只招成年人」這一條更像是理想,可操作性比其他7條要差不少。


為什麼說可操作性不強呢?


奈飛有點像棒球聯盟的豪門洋基隊,出手闊綽,追求打造全明星陣容。這一點對於絕大部分組織而言是無法模仿的。對於大部分組織而言,更像德魯克老爺子所說,把管理做紮實,讓平凡人幹出不平凡的事。



「成年」可是個很高的要求。從不成熟到成熟,是貫穿我們一生的修煉。如果「成年人」很多,就不會有弗洛伊德基於病人的研究成果的大行其道;直到馬斯洛,才掀起了人本主義的浪潮,建立起對人的潛力的信心。


工作不是生活的代價。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且從時間上看,是主要的一部分。我們大部分人,靠有意義的工作發展自己,不斷走向成熟。「成年」是個過程,不是一個時點。


近20年的工作生涯,跟幾百位企業家和上萬名管理者打過交道。說句實在話,不要說跟你我一樣普通的管理者了,就拿這麼多企業家來說,能稱得上「成年人」的,著實不多。


矮大緊曾經說過,每隔幾年都覺得要認真跟身邊的人道個歉,對不住我太幼稚給大家添了不少麻煩。說的特別實誠。反正我就經常發現自己很多幼稚的地方,改起來還特別慢。


人的行為受自身性格的影響,更受到環境、組織氛圍的影響。關於新生代員工的管理,有一陣子華為爭論的很激烈,田濤先生的一句話我很認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人,是環境的產物。


離開華為的劉江濤先生,曾經在一次採訪中批評華為的管理機制中缺乏信任,導致越來越複雜。在最新的華為人力資源管理綱要2.0當中,華為就提出了「基於信任的管理」。領導者是設計師,通過對機制的設計,引導員工的行為。


「惠普之道」影響了包括賈伯斯在內的諸多優秀企業家,聯合創始人帕卡德在著作中就提到,惠普文化的核心就是信任:「我們堅信,每一位加入惠普的員工,天生都不是過來無所事事的;只要營造合適的土壤,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願意承擔責任,做出有價值的成果。」



我接觸到的很多惠普的朋友,都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惠普之道的力量,並對兩位創始人升起更多的欽佩之情。


企業裡存在的常見問題,是以對待兒童的方式對待成年人。阿吉裡斯在70年前說了這句話,今天依然顛撲不破。所以,與「只招成年人」相比,可能更緊迫、更重要的,是以對待成年人的方式對待員工。



如果仔細閱讀《奈飛文化手冊》,你就會發現在這第一條原則之下,作者更想強調的是,別讓不必要的規章束縛了高績效的員工。把員工從一些控制導向的制度中解放出來,不就是以對待成年人的方式對待員工嗎?


員工的行為受主管的影響很大。對於所有管理者而言,也許都要了解皮格馬利翁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你認為員工是什麼樣的,最終員工可能就會變成什麼樣。你認為ta願意承擔責任、有成長潛力,最終結果往往如你所願。你認為ta不行,最終結果往往也如你所願。


所以,帶隊伍是心力的修煉。


員工是選出來的,也是組織和管理者塑造出來的。人總是習慣於把問題歸咎於別人,這可能是人性的弱點。在員工管理當中,作為上司,更是容易犯這樣的錯誤。


看到「只招成年人」拍案叫好、深有同感的朋友,冒著得罪您的風險再嘮叨一句,當心。


學習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學習的本來目的,是吸收一些新知識,走出自己。但往往最終的結果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只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或者,把看到的東西扭曲到跟自己的老觀點一致。走出自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很多學習,容易適得其反,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固」。


學習的關鍵,是帶著對自己的反思、批判的心態。在知識泛濫的時代,考驗我們的不是是否願意學習,而是是否有正確的學習心態。


相關焦點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鞏固性原則VS循序漸進原則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鞏固性原則VS循序漸進原則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翻拍《水滸傳》背後:奈飛的焦慮與迷失
    奈飛並不死心,從中國購買了大量的影視劇版權。2018年開始,奈飛加大力度收購中國優質影視作品,包括優酷的《白夜追兇》、劉若英導演的《後來的我們》、韓延導演的《動物世界》等。2019年2月,奈飛獲得《流浪地球》除中國內地外的全球流媒體播放權,並稱會把《流浪地球》翻譯成28種語言,面向全球190個國家地區的觀眾播放。
  • 從《愛,死亡與機器人》中,我們可以看到奈飛的野心
    與我們習慣的日式紙片人和美式卡通不同,這部3D動畫明目張胆地打出面對成人的旗號——而且不是裡番——儘管的確只有成年人適合看它。這不是因為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而是因為這部動畫和美國人搞的其他東西一樣,不介意用血漿來點綴故事。至少是其中一部分。
  • 破新紀錄的《怪奇物語3》,能否一次性解決奈飛的全部問題?
    《怪奇物語》這個系列能夠成為奈飛「大IP」徵程重要一步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它不同於以往奈飛劇集的鮮明特性。新瓶舊酒,常喝常新奈飛這些年一直依賴「創新-收集數據-根據數據進行調整」的循環模式摸索自己發展的方向,試錯成本之高,從奈飛財務赤字上可見一斑。
  • 奈飛要對《水滸傳》下手了?
    《最遊記》中師徒四人現代化改造只是毛毛雨、《七龍珠》只留下了孫悟空這個名字、《戀姬無雙》中三國英雄全部性轉成了女性、《龍狼傳》現代人穿越到了三國,還有《SD高達三國傳》劉關張開高達……從翻拍到魔改,再到中國元素的解構,日本人創作中國故事時常引起熱潮。
  • 奈飛要拍《水滸傳》電影!日本導演美國編劇 定位「未來主義版動作...
    奈飛要拍《水滸傳》電影!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原標題:奈飛要拍
  • 危險與誘惑,體面與虛榮,10 本值得一讀的時尚文化圖書
    在當代流行文化的語境中,美杜莎與諸如「扮靚殺人」、「微笑殺手」等概念呼應,意味其具有相當危險的破壞性。義大利時裝設計師 Gianni Versace 將美杜莎視為自己的繆斯,他重塑了當代美杜莎形象,將其作為其品牌 Versace 的標誌。
  • 盤點2020年「危險玩具」,給孩子買這些就是在害他,要及時阻止
    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形形色色的玩具,有的都是我們沒有聽過沒有見過的東西,但是有一些玩具是存在危險的,一定不能讓孩子玩。一、水彈Q——真的很疼這種水彈Q是孩子們的熱門玩具,對於這種玩具小男孩都是特別的喜歡。
  • 2021中國建築文化中心招聘2人公告_北京中公教育
    根據工作需要,近期將開展2021年度高校應屆畢業生公開招聘工作,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招聘對象及基本條件(一)招聘原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堅持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二)招聘對象根據文化中心工作需要,擬招聘2名2021年普通高等院校統招統分應屆畢業生(不含定向、委培)。
  • 成年人學習古箏一定要做到這7點!
    一:老師的選擇我個人不贊成那些不找老師就去自學的學生,在學習古箏的過程中一定不要盲目的去學習,能彈奏古箏和能教會古箏是兩碼事,找老師一定要找那些曾經有教成年人古箏經驗的那些老師,或者也可以找那些完全為了成年人更好的學習古箏的那些老師。
  • 成年人鋼琴學習漫談|學習鋼琴的益處
    成年後學習鋼琴可以獲得很多好處,並且你可能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譬如:01. 你有充分的自主權選擇自己如何去學習-作為成年人,我們都背負很多責任,包括工作,家庭以及養育子女,生活總感覺像一張無窮盡的待辦任務清單。
  • 奈飛要拍《水滸傳》?請來《殺戮都市》的日本導演執導,令人困惑
    2020-11-16 06:46:55 來源: 雨來朔風 舉報   剛剛世界最大流媒體平臺奈飛宣布了一條令中國影迷不安的消息
  • 奈飛要對《水滸傳》下手了?_生活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最遊記》中師徒四人現代化改造只是毛毛雨、《七龍珠》只留下了孫悟空這個名字、《戀姬無雙》中三國英雄全部性轉成了女性、《龍狼傳》現代人穿越到了三國,還有《SD高達三國傳》劉關張開高達……從翻拍到魔改,再到中國元素的解構,日本人創作中國故事時常引起熱潮。
  • 奈飛十年百倍後,中國的奈飛在哪兒?
    至今二十餘年,奈飛的前十年顛覆了美國的DVD租賃行業,後十年顛覆了有線電視行業。與此同時,奈飛的股價也在顛覆著我們的想像,近十年股價漲超百倍,成為美股十年牛市漲幅最大的公司之一。 奈飛成功之後,也引來中國諸多公司紛紛效仿,一時間,中國版「奈飛」之名俯拾皆是。不過,中國「奈飛」之名也不是人人都能當的。
  • 前奈飛Netflix副總裁,如何做出艱難決策的10個習慣
    奈飛需要的關鍵數據是:百視達客戶每月可以觀看多少DVD,因為他們可以在店內快速交換DVD?弄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有助於我們了解百視達可以負擔多長時間來維持我們認為是昂貴的促銷計劃。我們給了自己一個月的時間來得到答案。我們對百視達商店的客戶進行了調查,發現他們每月觀看8到10張DVD,這遠遠超過了奈飛每月平均6張DVD。
  • 《愛,死亡和機器人》背後:奈飛的「守舊」與「創新」
    導讀:《愛,死亡和機器人》在呈現科幻點子的同時,對於奈飛用戶測試的意義而言,到底是又一筆沉沒成本還是一次精準把脈?可能在下一步奈飛原創劇集上就可以體現出來,觀眾們不妨拭目以待。對此奈飛通過推特做出官方回應,坦言為《愛,死亡和機器人》設定了四個不同版本的排序,(最普遍的排序情況(也是中國觀眾看到的排序情況)以鬥獸場復仇故事《桑尼的優勢》開場,另有以《當酸奶統治世界》或《裂縫以外》等排在第一部的情況),只為測試觀眾偏好,並不基於觀眾特徵做特別安排。中國觀眾大多從內容和製作水準入手分析《愛,死亡和機器人》,不過這個系列最大的對於奈飛刀意義似乎並不在於內容創新。
  • 腮腺炎流行季 孩子腮幫疼要當心
    腮腺炎流行季 孩子腮幫疼要當心 2013-05-23 10:22:58   來源:市場星報
  • 市值不及奈飛1/15的愛奇藝任重道遠
    愛奇藝CEO龔宇曾表示「奈飛是把一個非常單純專注的商業模式在全球的各個區域去複製,而愛奇藝想要做NetflixPlus。」簡而言之,愛奇藝根本不想做單一內容形式的跟從者,「一魚多吃」的戰略才是愛奇藝眺望未來的野心。
  • 好學習、求向上 | 七大原則——讓多媒體學習與設計更科學!
    我們生活在一個富媒體的時代,由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組成的多媒體資源是我們日常工作、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 可是, 為什麼課堂上的課件看起來枯燥無味? 為什麼公眾號的推送文章抓不住讀者的眼球?
  • |鬼影特工:以暴制暴|奈飛|流浪地球|奧斯卡...
    也許就是因為今年這樣特殊的情況,我們正在見識新形態的發生。在地球另一邊,奈飛很早就開始拍攝僅供其線上平臺播放的原創電影,不過在大量優秀電視劇的衝刷下,一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引起注意。真正讓觀眾開始注意到奈飛原創電影的,是2018年作品《羅馬》(Roma)。之後同年的《蒙上你的眼》(Bird Box)同樣成為了受到很多關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