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飛十年百倍後,中國的奈飛在哪兒?

2020-12-14 騰訊網

作者 | Lampredotto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來源 | 格隆匯研究(ID:glh_tushuocaijing)

奈飛(Netflix),美國視頻流媒體巨頭,從一開始就是以顛覆者的角色出現在市場上。至今二十餘年,奈飛的前十年顛覆了美國的DVD租賃行業,後十年顛覆了有線電視行業。與此同時,奈飛的股價也在顛覆著我們的想像,近十年股價漲超百倍,成為美股十年牛市漲幅最大的公司之一。

奈飛成功之後,也引來中國諸多公司紛紛效仿,一時間,中國版「奈飛」之名俯拾皆是。不過,中國「奈飛」之名也不是人人都能當的。我們通過對奈飛流媒體業務的成功進行復盤,從自製內容的角度,發掘芒果超媒的投資機會。

01

復盤奈飛的成功路徑,自製內容是核心

前面說到,奈飛顛覆的是美國的有線電視。以每月付費金額計,奈飛的價格僅是後者的1/5~1/7,於消費者肯定更具吸引力。內容端,奈飛豐富的內容庫也讓每月十幾刀的價格顯得物超所值。

對於中國的消費者而言,這一點同樣適用。那麼為什麼,奈飛很早就實現了盈利,而中國的視頻網站大多還在為盈利而苦苦掙扎呢?

實現盈利的關鍵在提升收入,降低成本。在線視頻行業存在很明顯的規模經濟,付費用戶數量增長直接帶來營收增長,可是,為何人們會選擇在奈飛上觀看視頻呢?答案是「獨播劇」,而且要是獨播劇中的爆款,讓人們爭先恐後的想要觀看。之前奈飛獲取獨播劇的方式簡單粗暴——直接買版權,這就牽扯到另一個問題,如何控制成本。

獨播劇的版權費年年漲價,當年奈飛購買《廣告狂人》7季的內容費用在7500萬美元到1億美元之間,平均單集費用幾乎高達100萬美金。並且,有時所謂的獨播權只是網絡的二輪播放權。對於正在電視臺播放的劇集,奈飛通常只能在電視臺播放結束之後才能上線,這就使用戶的付費欲望大打折扣。

當奈飛意識到這樣的盈利模式越來越不能持續下去,自製的獨播劇就成了破局的關鍵。

第一部自製劇《紙牌屋》的誕生是一個關鍵的節點,為奈飛帶來了付費用戶的大量增長,自此,奈飛的股價也如坐上火箭一般:

似乎從奈飛製作的第一部電視劇——《紙牌屋》開始,「奈飛出品,必屬精品」便成為奈飛自製劇最好的代言。奈飛自製劇不僅受到觀眾歡迎,還很受專業人士青睞,奈飛艾美獎提名逐年提升,2020年更是以160個提名力壓HBO,並打破了單一平臺提名紀錄。

02

為什麼說芒果超媒最像中國的「奈飛」

芒果超媒的核心競爭力是依託於湖南衛視,所帶來的強大自制能力和獨特的平臺調性。

2014年,湖南衛視推出「芒果TV」獨播戰略,即湖南衛視的節目版權不再分銷,而僅供網絡平臺芒果TV使用。這一動作,既是湖南衛視這樣的電視臺面對網絡視頻網站的衝擊而求變之舉,也意味著獨家自製內容的競爭開始變得激烈。

2015年,全面獨播戰略開啟後,湖南衛視的綜藝和電視劇節目陸續登陸芒果TV app,如《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花兒與少年》等等,極大的擴充了芒果TV的內容矩陣,也為芒果TV打上了湖南衛視深深的烙印。湖南衛視的品牌影響力、公信力,數量龐大的觀眾群和優秀的製作團隊,給芒果TV的內容生態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芒果TV的版權自於三部分:湖南臺增資或自湖南臺採購的版權、外購版權及自製內容版權。其中,湖南臺增資或自湖南臺採購的版權即從湖南臺採購的版權,也可看做是間接的自製內容。根據湖南臺與快樂陽光籤訂的《電視節目信息網絡傳播權採購協議》,快樂陽光 2018 年、2019年、2020 年購買湖南臺電視節目的境內信息網絡傳播權對價分別為 4.51億元、4.961億元、5.4571億元。

自製內容在芒果TV版權庫中佔比較大,2015年約2/3的內容來自於自製,不過比例在之後開始下降,到2017年比例降至41%。實際上,這也是平臺用戶群體擴大之後的必然,一方面芒果TV的受眾變大後,內容儲備也需相應擴大以滿足用戶需求;另一方面,由於自製內容的製作周期形成的空檔,也需要外購內容來填充。總體而言,芒果TV的自製內容佔比仍然顯著高於同行。

並且,芒果TV的自製內容,有著湖南衛視的深刻烙印。湖南衛視定位於「青春、都市、女性」,主打年輕化娛樂化。反映到芒果TV,其用戶中女性比例高達76%,明顯高於其他可比長視頻平臺;年輕用戶(30歲以下)比例也高達71%,也高於其他平臺。芒果TV獨特的內容生態與用戶群體,具有高用戶粘性、高付費和高廣告價值的優勢。

芒果超媒與湖南衛視的深刻綁定不僅僅體現在內容上,還體現在廣告招商。芒果TV與湖南臺及下屬湖南廣播電視廣告總公司開展合作,通過聯合招商形式,為廣告客戶提供全媒體、一體化的廣告投放資源,雙方按照曝光度進行廣告分成。

可以說,芒果超媒繼承自湖南衛視的自製基因,為芒果超媒帶來了極具平臺調性的豐富內容,令其在自製內容上,領先於國內的其他平臺。

03

綜藝之後,劇集可期

在綜藝領域,芒果超媒自製內容佔比非常高,依靠優質的自製綜藝,「以小博大」,在2019~2020H1綜藝熱度top 20的比例領先於其他平臺。

芒果TV旗下擁有豪華的綜藝生產團隊,打造了工業化的內容生產體系,確保綜藝內容的品控。內容生產趨於IP化、系列化,其自製內容和內容團隊來源於湖南衛視二十餘年的積累。

根據芒果TV 2020戰略發布會,2020年下半年,芒果TV預計排期約16檔綜藝(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預計分別有9檔和6檔,1檔暫未確定排期),其中新綜藝7檔,N代綜藝9檔。

劇集方面是芒果超媒接下來發力的方向。根據芒果TV2020戰略發布會,公司發布了「新芒S計劃」,新籤約 8 大導演編劇工作室,劇集生產加速。我們認為,芒果超媒的劇集很有可能複製綜藝上面的成功經驗,批量化的劇集生產將有力地實現平臺獲客。

根據云合數據,2020H1平臺劇集正片有效播放時間,僅芒果TV實現了大幅增長。當然,相比於同行而言,芒果TV的劇集數量與有效播放時長還相差巨大。在低基數背景下,芒果TV在劇集方面持續加碼,接下來劇集數量有望持續放量。

在視頻頭部平臺,如愛奇藝、騰訊視頻付費人數開始觸頂之時,芒果TV付費會員在2020H1達到2766萬人,同比增長84.3%,它的天花板還遠未來到。

格隆匯聲明:特別提醒,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翻拍《水滸傳》背後:奈飛的焦慮與迷失
    2012年,奈飛用1億美元拍下原著版權,換來了成名之作《紙牌屋》。《紙牌屋》第一季播出後,奈飛的全球付費用戶同比增長36.5%,達到4143萬。截至第二季播出前,奈飛的股價翻了1.5倍。嘗到甜頭之後,奈飛乘勝追擊,繼續輸出大量優質原創內容。2012-2019年,奈飛每年的自製內容數量以及時長出現明顯提升。
  • 騰訊收購愛奇藝成中國奈飛?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本身愛奇藝就已經連續十年虧損,在2020年第一季度虧損率更是高達37.5%。並且在公布了第一季度的財報之後連續5個交易日下跌,這其實就是投資人對於愛奇藝的發展前景並不看好。但是在6月16日的爆料之後,愛奇藝的股價應聲而漲,漲幅一度超過40%,截至美股收盤,愛奇藝漲幅鎖定在25.85%。
  • 奈飛(Netflix)市值高達1320億美元,為什麼遲遲不進入中國?
    在美國,除了五大電影公司之外,還有一家知名的影視公司——奈飛。Netflix公司,翻譯為奈飛或網飛,截至2019年11月18日,它的總市值達1320億美元,是全球僅次於迪士尼的媒體、影視公司。奈飛在美國獲得成功後,從2010年開始拓展海外市場,進入了加拿大、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地,會員幾乎遍布全球。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奈飛全球共新增740多萬用戶,總訂閱用戶數已達到1.25億。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影視劇市場,奈飛卻遲遲沒有進入,這是為什麼呢?
  • 《愛,死亡和機器人》背後:奈飛的「守舊」與「創新」
    導讀:《愛,死亡和機器人》在呈現科幻點子的同時,對於奈飛用戶測試的意義而言,到底是又一筆沉沒成本還是一次精準把脈?可能在下一步奈飛原創劇集上就可以體現出來,觀眾們不妨拭目以待。文 | 戴桃疆儘管奈飛(Netflix)並不服務中國區觀眾,但其出品的十八集科幻題材獨立單元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仍然和此前一樣,無一例外地引發了中國觀眾的新一波討論熱潮。大膽的表現方式、新奇的設定,讓還沉浸在「中國科幻元年」大概念下的中國觀眾體會到了新鮮和刺激。
  • 奈飛遭遇野蠻人敲門:博通起訴其專利侵權涉及視頻播放
    同時,數據顯示,2009年付費電視普及率達到了87.8%的歷史最高水平,而在過去十年中,這一比例下滑至2019年年底的65.3%。也就是說,已經有三分之一的美國家庭放棄了有線電視或衛星電視服務。足以看到,有線電視行業受到「掐線族」的衝擊已經不容小覷。
  • 《后翼棄兵》掀起西洋棋風暴 奈飛再次提價引爭議
    在《后翼棄兵》中,貝絲·哈蒙於1968年在莫斯科的世界比賽中迎戰蘇聯棋手博戈夫,並贏得冠軍。《后翼棄兵》經歷了綿延近三十年的醞釀歷程。但是,新競爭對手Amazon Prime Video、Hulu和Disney+,尤其是Disney+,搶佔了奈飛的部分份額,加上越來越多的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將業務向流媒體服務轉移,戰局正變得更加激烈。
  • 《后翼棄兵》掀起西洋棋風暴,奈飛再次提價引爭議
    在《后翼棄兵》中,貝絲·哈蒙於1968年在莫斯科的世界比賽中迎戰蘇聯棋手博戈夫,並贏得冠軍。《后翼棄兵》經歷了綿延近三十年的醞釀歷程。於是決定與奈飛合作重啟《后翼棄兵》。7集體量,華麗的置景和精巧的故事結構,《後翼奇兵》上線後爛番茄新鮮度達到100%,豆瓣也給予超九分的高分評價。在一些專家和象棋愛好者眼中,這也是一部對象棋及其考究的劇集。以往以象棋為主題的影視劇中,很少以嚴肅的眼光對待這門比賽,或者通過剪輯手法掩蓋棋局的不專業。
  • 艾德一站通:特斯拉、奈飛財報解讀
    本周,中國將公布截至10月20日當周一年期貸款利率,歐洲多國將公布10月Markit製造業及服務業PMI初值。另外,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將財政刺激法案進展的最後期限設定在本周二,而美國總統川普則重申了超出目前討論規模的提議。需關注美國大選前辯論,以及美國擬出臺的財政刺激方案。同時,需密切留意後續地緣政治環境及疫情進展。
  • 奈飛要拍《水滸傳》電影!日本導演美國編劇 定位「未來主義版動作...
    奈飛要拍《水滸傳》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奈飛近期對中國著作表現出了極大興趣。兩個月前,奈飛宣布拿下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小說作品《三體》的海外改編權,將開拍英文劇集,由《權力的遊戲》兩位導演David Benioff和D.B。 Weiss擔任編劇和監製。  網友多數不看好  一石激起千層浪。奈飛將拍電影版《水滸傳》的消息一出,便引發網友熱議。
  • 奈飛宣布將拍攝科幻巨作《三體》,劉慈欣:對於電視劇充滿信心
    奈飛宣告將拍照科幻巨作《三體》,劉慈欣:關於電視劇充滿決心流媒體巨頭奈飛日前宣告將製造根據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代表作品《三體》改編的英語劇集,將由《權利的遊戲》主創大衛·貝尼奧夫、D·B·威斯以及劇集運作人亞歷山大·吳一起製造
  • 市值不及奈飛1/15的愛奇藝任重道遠
    愛奇藝CEO龔宇曾表示「奈飛是把一個非常單純專注的商業模式在全球的各個區域去複製,而愛奇藝想要做NetflixPlus。」簡而言之,愛奇藝根本不想做單一內容形式的跟從者,「一魚多吃」的戰略才是愛奇藝眺望未來的野心。
  • 金秀賢退伍後第二部劇,拒絕奈飛,搭檔車勝元,劇情懸疑燒腦
    哪怕是8年前的劇,奠定了金秀賢的中國國民度,到現在還有不少網友對他印象深刻。喜歡看韓劇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韓國需要服兵役,哪怕是明星藝人也不例外。玄彬,李敏鎬,權志龍,宋仲基等知名藝人全都服過兵役,服役期間的兩到三年對於一個明星來說非常重要,娛樂圈競爭殘酷,新人輩出,兩年時間就可能風雲突變。所以服役出來之後要恢復演藝事業就需要自身強大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
  • 漲價4元難補愛奇藝43億缺口,龔宇「中國奈飛」夢想還能走多遠?
    在燒錢不停歇的長視頻頭部寶座之爭中,騰訊視頻背後站著整個騰訊系,優酷視頻也有阿里系的大筆熱錢加持,而抱著「中國奈飛」夢想的愛奇藝,只有自身難保的百度為其撐腰。調價這一舉措,可能會讓愛奇藝落入競爭對手的掌心中,也可能是它起死回生的關鍵。會員提價15元,收入增長15億?
  • 奈飛的老大地位不保?八大流媒體全球爭霸
    其次,於2019年11月12日上線的迪士尼+,約5個月後,用戶數就突破了5000萬。曾經的奈飛花了7年時間才達到這個數量。第三,在迪士尼收購二十一世紀福克斯的子公司Hulu之後,福克斯剝離了自己在Hulu的股份,並斥資4.4億美元收購支持廣告投放的流媒體公司Tubi,以填補失去Hulu後留下的空白。
  • Netflix漲價股價大漲,中國「奈飛們」何時能夠構建自己的正向成長...
    (原標題:Netflix漲價股價大漲,中國「奈飛們」何時能夠構建自己的正向成長飛輪?)
  • 臺媒:奈飛與臺灣製作團隊合作動畫《伊甸》明年問世
    參考消息網8月2日報導臺媒稱,全球影音流媒體平臺奈飛旗下,由臺灣製作團隊主導製作的動畫《伊甸》將於2020年問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1日報導,奈飛首度登陸臺北漫畫博覽會,開幕首日由奈飛首席動漫製作人櫻井大樹與日本知名動畫導演與製作人入江泰浩、臺灣西基電腦動畫的動畫導演彭喜浩、五號影像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本真等主創團隊,帶來《奈飛遇見臺灣原創力》精彩講座。曾擔任《鋼之鍊金術師》導演的入江泰浩與臺灣動畫導演彭喜浩一同發布奈飛原創動畫《伊甸》從未問世的最新素材。
  • 市值不及奈飛1/15的愛奇藝任重道遠 | 獵雲網
    愛奇藝CEO龔宇曾表示「奈飛是把一個非常單純專注的商業模式在全球的各個區域去複製,而愛奇藝想要做NetflixPlus。」簡而言之,愛奇藝根本不想做單一內容形式的跟從者,「一魚多吃」的戰略才是愛奇藝眺望未來的野心。
  • 2020奧斯卡提名:奈飛24項領跑,斯嘉麗「主配」雙料
    美國網絡視頻巨頭奈飛(Netflix)又創造了一個歷史記錄,作為美國奧斯卡獎歷史上第一次,提名最多的製片公司是一家網絡視頻服務商。|來源:《小康》•中國小康網▲《愛爾蘭人》劇照1月13日,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火熱出爐!
  • 最前線 | 奈飛:當前不會收購電影院線,未來或將與迪士尼展開競爭
    儘管坊間一直傳言奈飛有潛在收購電影院線的想法,但奈飛方面近日明確表示目前仍以線上業務為主。9月11日,奈飛聯合執行長裡德·黑斯廷斯(Reed Hastings)接受《好萊塢報導》(Hollywood Reporter)採訪時表示,公司並沒有近期收購連鎖電影院線的計劃,並側面證實了公司正在與迪士尼爭奪市場份額而展開「軍備競賽」的態勢。
  • 前奈飛Netflix副總裁,如何做出艱難決策的10個習慣
    為了幫助您更快,更自信地做出這些決策,我總結了十年來我在人,產品和業務方面學到的10個決策習慣。1.提出問題,發表意見並進行辯論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Electronic Arts的產品負責人問我:「你會做什麼?」 。作為回應,我不知道怎麼回答,語無倫次亂說一通。後來,一個工作的朋友指導我:「放鬆-他想知道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