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慶假日結束,阿里官方迫不及待官宣並啟動【1元體驗店】。阿里在開啟「1元店」的同時也宣布將啟動線上「1元更香節」,有人說這是阿里要搶名創優品的生意,是與名創優品新零售之戰的終結之作。
阿里巴巴副總裁、淘寶C2M事業部總經理汪海表示,「1元更香節」既是產業帶工廠的專屬節日,也是消費者品質消費的狂歡,將在每年的10月10日定期舉辦。由此可見,淘寶想要直接打通上遊和終端,收復下沉市場的決心。
淘寶雄心勃勃要打造這個「1元更香節」很明顯其意指拼多多。
第一,引來更多的用戶,至少在淘寶特價這個低端板塊上,淘寶要跟拼多多競爭,需要更多的用戶註冊、關注。提高淘寶APP被打開的頻率。
第二,在每年雙十一之前,阿里本身就需要投入資源進行大規模的傳播,以商品白送的方式既降低了投入成本,還吸引了客流,一舉兩得。以此可以為雙十一引來流量。
據了解,淘寶「1元體驗店」將精選來自120萬產業帶商家的貨品以全場1元的價格出售,更有消息表示,阿里計劃3年內在全國開業至少1000家「1元店」。阿里此次在線下的布局直接顯示了其想要在下沉市場競爭格局中扭轉現狀的迫切心情,在業內人士看來,「1元店」是阿里想要補齊新零售的最後一塊拼圖,完成新零售的閉環。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我們都知道,拼多多「真香」的最大魅力在於9塊9包郵的商品,所謂「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而要擊穿這種心理底線,只有用更誇張的數字,比如1元。
它需要給消費者一個真實的刺激,一個更加一擊即中的標杆。1元包郵,顯然是這樣的存在。藉助「1元包郵」,阿里也能完成了在雙11購物狂歡節中,對不同層級消費人群的覆蓋。
事實上,阿里近期頻頻動作,除了電商、零售行業以為,阿里在其他領域裡也處於「被動」的狀態。貝殼上市,阿里隨後推出天貓房產;飛豬的百億補貼就是為了追趕攜程,再加上此次對標名創優品,在這連串的招數背後,阿里似乎傳遞出了一些焦慮的情緒。「1元店」最後是否能成功,成為改變新零售的一批黑馬,還得看阿里後續的跟進跟操作。
打開淘寶特價版,發現很顯然並不是針對名創優品,淘寶的1元很多是家庭生活用品,還有很多水果零食。淘寶特價版於2019年3月推出,上線伊始就對標拼多多,銷售的多是低價商品,還有9.9包郵。
這就有意思了,淘寶這個1元購還不是一次性的,每年都搞,要跟雙十一一樣,搞成一個「節」。一塊錢能買什麼東西?在淘寶特價頁面上,從一打衣架到一包華夫餅,三袋洗衣液,這些東西賣1塊錢,本質上就是白送。
從10月10號到雙十一,淘寶為什麼要白送這些商品?有文章分析,1塊錢的商品,形成的損失由誰來買單?第一,經銷商肯定要承擔一部分,第二,淘寶會補貼一部分;第三,通過1塊錢商品帶動其他非1元商品的銷售,也能補貼一部分。
在宏觀政策層面,從供給側改革到「內循環」,中國的產能在絕大部分行業是過剩的。將一些積壓的低值易耗品以促銷的方式釋放出去,換來流量,換來用戶的關注,對阿里來說並不一定就是一個虧本的買賣。
且不論淘寶一元更香節能堅持多久,對商家來說能帶來多大的正面促進作用,但是從商業模式創新的角度來看,阿里在電商領域依然在不斷地折騰,而且膽大,心細,花樣多。
問題來了,淘寶「1元體驗店」、拼多多,你更看好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