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秦始皇真的焚書坑儒了嗎?

2020-12-11 騰訊網

《史記·秦始皇本紀》: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于越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民間醫藥卜筮種樹之書以及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毀;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此即為「焚書」。

《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聞(侯生、盧生)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巿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鹹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訞言以亂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阬之鹹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益發謫徙邊。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史記·儒林列傳》: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

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方士盧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敗後,私下談論秦始皇的為人、執政以及求仙等各個方面,之後攜帶求仙用的巨資出逃。秦始皇知道後大怒,故而遷怒於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審訊,抓獲460人並全部活埋。

再看焚書坑儒的意思:焚:燒;坑:把人活埋;儒:指術士。焚毀典籍,坑殺術士。比喻對文化的摧殘。

司馬遷寫史的歷史背景

司馬遷西漢人員,漢武大帝時期的史官,子承父業寫史,完成父親的遺願。此時的漢家實行「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司馬遷又受孔子後人孔安國,大儒董仲舒影響。

秦始皇焚書坑儒背景

六國統一,思想不正。各國王室成員尚存,百家文化繁榮,思想任然是百家爭鳴。前期為統一思想燒書,後期因術士煉丹求長生坑殺術士。

導致文化的殘缺斷層

後來者都將這一過錯記做始皇帝的暴政。從漢至今一直尊儒,儒生是否有意為之?

個人猜測

筆桿子握在讀書人手裡。「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與儒家理念背道而馳,即使儒家思想一直變更。

參考資料:《史記》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焚書坑儒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的是因為秦始皇殘暴不仁討厭儒家嗎?
    焚書坑儒歷來被視為秦始皇一生當中,最大的汙點之一。秦始皇一生統一六國,創立皇帝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在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當中,秦始皇大概是最有資格稱之為『千古一帝』的皇帝了。
  • 歷史上的秦始皇焚書坑儒,殺了多少儒生,原因何在?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其統一六國的功績不可否認,但他也有不少令後人詬病的舉措,比如大興土木,採用嚴刑峻法等,其中最令人難以理解的莫過於焚書坑儒了,當時秦始皇用李斯計,整整坑殺了400多名儒生。那麼,為何秦始皇要坑殺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他們對秦朝的政權又有著怎樣的威脅?
  • 焚書坑儒?這真的是秦始皇的真實寫照嗎?
    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北擊匈奴,南徵北越,修築長城,開闊西南,這樣一個創造了歷史的皇帝,卻在史學家的筆下,被描繪的兇暴、殘忍、迫害百姓、重視刑法、為君不仁。直到近代的史學界對始皇帝的描述才相對客觀,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正確的嗎?為什麼會惹那麼多爭議呢?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正確的嗎?焚書坑儒並不是焚了所有異己的書,而是保留了相當一部分有用的書,比如關於耕種,紡織以及計算等,秦始皇隨後更是統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措施,為的正是更徹底的「大一統」局面。可以說嬴政打開了君主權力的大門 ,而焚書坑儒只是一個相應的措施,往後的千年都在延續著秦朝的制度,可想而知秦始皇的作為還是值得肯定的。
  • 「焚書坑儒」秦始皇真的是你所想的那麼殘暴嗎
    在十三歲的時候,嬴政繼承了王位,從此他成為了一個兢兢業業的工作狂,一門心思全都放在了治理國家的大事業上,三十九歲那年,他實現了統一天下的霸業,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皇帝。除了在業務能力上,秦始皇是歷代君王中的模範標杆,在人品方面,他也沒得說。
  • 歷史上的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又稱"焚詩書,坑術士(一說述士,即儒生)",西漢之後稱"焚書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毀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焚書這個事情的原因是秦始皇在鹹陽的宮殿舉辦宴會,博士七十餘人前去祝賀,有一個僕射周青臣,為了巴結皇帝,說了一些贊成郡縣制的好處的話,之後又有一個博士淳于越說他是諂媚,而且認為郡縣制度不如封土建國的分封制度,爭吵很激烈,始皇帝下令他們彼此研究和辯論。
  • 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
    歷史記載 焚書 公元前221年,秦國滅亡六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專制帝國。一般來說有幾種看法: (1)第一是歷史上並無焚書坑儒一事,這純屬後人的杜撰。持這一觀點的是民國時期興起的「疑古派」,近幾十年的出土文物,有力地支持了司馬遷《史記》的真實性,從而證明了「疑古派」觀點的不成立; (2)第二是的確坑了一些人,不過那只是些方士,或稱術士。秦始皇焚《詩》、《書》,醫、卜之類的文籍,不在焚燒之列。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從未提起過「坑儒」二字。
  • 「焚書坑儒」的真相,專家發話了,我們冤枉秦始皇2000多年
    歷史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秦始皇的故事,書中還附帶了一個討論的問題:秦始皇的功績究竟比過了,還是比過了?那時候,班上的同學吵吵嚷嚷,一方覺得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大業,千秋功績無可比擬;另一方則覺得秦始皇太過殘暴,加重賦役,徵伐不說,還焚書坑儒,正是由於暴君的種種作法,導致秦朝滅亡。
  • 歷史上真正的秦始皇
    現在的人們一想到秦始皇,第一印象就是暴君或者是千古一帝,焚書坑儒,修長城,阿房宮,秦直道等等暴君的作為。那秦始皇到底有沒有幹過焚書坑儒呢?沒有。秦始皇滅了六國,但是秦始皇從來沒有屠過城,而項羽屠城超過十幾座,所以真真正正焚書坑儒的是項羽不是秦始皇。
  • 都說秦始皇是殘暴,是真的嗎?3件事情證明他有賢明的一面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經常會被喜歡歷史的人們津津樂道。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秦始皇生前的所作所為非常殘暴。所以劉邦項羽揭竿而起 讓統一六國的秦朝兩世而亡。那麼,秦始皇真的殘暴嗎?對於秦始皇殘暴這個說法,真的了解過秦朝歷史的人,和沒了解過秦朝歷史的人一般持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從道聽途說裡了解秦始皇的人,大都認為秦始皇焚書坑儒,花費巨資修築長城,花費大量勞力修築阿房宮,搞得民不聊生,確實當得起殘暴君主的名聲。
  • 被後人稱為「暴君」的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嗎?今天我們就來揭曉答案
    公元前221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了華夏,建立了大一統的秦朝,他讓人民從此不再顛沛流離,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他還統一了那時雜亂無章的文字、度量衡,貨幣等等,儘管如此,但他一直被後人稱為「暴君」,那麼秦始皇他真的是暴君嗎?他究竟做錯了什麼事情,才惹得後來對他如此不堪的評價?
  • 歷史上的秦始皇真的是暴虐成性嗎?穿越歷史長河看真實的始皇
    各國變法爭霸,軍國主義盛行,秦國的商鞅變法,趙國的胡服騎射,但秦無疑是最成功的,尚武的民風,憑藉地緣優勢和外交意外,歷代秦王的奠基,終於秦始皇時代建成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始皇主政時期,採用五德終始說,秦尚水德,改黃河為德水,因水配以北、冬、黑、六,所以秦尚黑,將十月作為一年德開始,數字6為基數。
  • 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嗎?我們真的了解秦始皇嗎?
    秦始皇如果我們大家對秦始皇的印象,始終還停留在焚書坑儒、施暴政、求仙丹這個認知層面上,那麼我們對於秦始皇的印象的確不太好改變。可是現在慢慢地好像不太一樣了,通過對歷史的進一步挖掘和研究分析,很多歷史細節漸漸浮出水面,讓我們更加全面的認識了這位統一六國的始皇帝。從而使很多人開始對秦始皇的評價更加的客觀和公正了,甚至於很多人都覺得秦始皇不僅僅是一位統一六國擁有雄才偉略的皇帝,還是一位難得的英明皇帝。那麼為什麼秦始皇可以一掃六合?
  • 秦始皇暴虐荒淫、焚書坑儒,感召災異四起,終至亡國滅種!
    從世俗觀點來看,秦始皇一統天下、威名赫赫,但從因果上講,他造的業簡直太重了,可以說是無間大地獄的業!這是因為:1.他對外重殺伐,滅六國;對內重刑罰,僅死刑就有車裂等10多種,又有連坐、族誅等罪名,造了極重的殺業。
  •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因為祖龍真的很冤枉
    秦始皇,一個爭議很多的歷史人物。就拿「焚書坑儒」這件事來說,爭論了二千多年,有人以此認為秦始皇是個暴君,不尊重讀書人;也有人認為,秦始皇很冤枉,焚書坑儒被後人誤解,根本談不上暴政,不能讓他再背黑鍋。那麼,歷史上的「焚書坑儒」,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捋一捋。
  • 秦始皇一生犯下的大錯,都說他糊塗,歷史卻證明了他的先見之明
    在華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殺人成千上萬的暴君不勝枚舉。但貴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卻僅僅因為焚書坑儒一事便留下了千古的罵名,使得人人將其視為大暴君,遺臭千年。其實秦始皇焚書坑儒一事是歷史冤枉了他,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 歷史上的秦始皇真的有那麼殘忍嗎?
    關於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首屈一指的便是秦始皇。 對於秦始皇的功過是非,後人們也在不斷討論。 而秦始皇真正所創造下來的價值,恐怕遠遠要高於大家的估算。
  • 千古一帝嬴政,焚書坑儒,是勤政愛民的明君還是殘酷專制的暴君?
    大家聽到秦始皇第一反應是哪個詞?是不是焚書坑儒,如果是的話,可能這就是我們對秦始皇的固有偏見。焚書坑儒這件事讓秦始皇背負了千古第一暴君的惡名,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我們把焚書坑儒這件事從頭到尾的去了解一下,就會產生另一種感覺,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
  • 焚書坑儒的真相是什麼?換一個角度,我們會看到完全不一樣的歷史
    關於「焚書坑儒」這件事情,史學界一直議論紛紛。那麼「焚書坑儒」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 一、所謂的「焚書坑儒」,事實上是一場大臣之間的權力鬥爭。 這個大臣之間的權力鬥爭,也就是李斯和淳于越等人的權力鬥爭。當時,淳于越向秦始皇提議,應該依照古法分封諸侯,而不應該採用郡縣制。李斯就向秦始皇上奏說,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是一種蠱惑人心的做法。不但不應該採用郡縣制,還應該把那些記載這種事情的書籍,全部給銷毀。
  • 我國的一代明君秦始皇為統一做的貢獻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一統六國,為封建古代的統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關於他的黑歷史可是眾所周知的。焚書坑儒, 修築長城。勞民傷財,百姓苦不堪言。可是真的是這樣的嗎?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是有名的暴君。可是他在位37年卻沒有妄殺一位將軍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