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雄偉高大 關于衡水的這座古塔你還值得了解這些……

2020-12-12 衡水文廣旅遊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

第四屆衡水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將於今年10月在景縣、故城和阜城三縣召開。作為此次旅發大會的主承辦地,景縣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關於景縣您了解多少呢……

提及景縣,就不能不說景州塔。景州塔是景縣歷史上極其重要的建築標誌,圍繞它有講不完的故事。連孩童都會念這樣的順口溜:滄州的獅子景州的塔,正定縣的大菩薩。景州塔有多高多大?百姓說,一隻麻雀下了蛋,從13層塔頂滾下來,蛋裡的小麻雀就啄破蛋殼飛出來了。不知哪朝哪代,塔頂的葫蘆裂了道紋,民間的匠人打不出這麼大這麼長的鋦子,人們正在為此發愁,第二天起來一瞧,塔葫蘆已經鋦得嚴絲合縫,原來是魯班爺聞訊趕來,連夜將塔葫蘆鋦好。這些當然都是傳說,但由此可以看出景州塔在景縣人心中的地位。

據景縣舊志記載,古塔「內累13級,高28丈8尺有奇。圓分8面,底周16丈。」近年經實際測量,塔高63. 85米,底座周長50.5米。天空晴朗的清晨,40裡以外都可依稀見到其雄偉的身姿。

景州塔全稱為「釋迦文舍利塔」,簡稱「景州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為八稜柱體,磚木結構。基座以巨石鋪就,主體為青磚砌成。每層均有東、西、南、北四個洞戶,上下以階梯相連。循階梯而上可直達塔頂。塔頂為葫蘆式,以青銅鑄造。銅頂下部罩鐵絲網(剎網), 四面各懸一鐵匾,南面鐵匾鑄佛像三尊,東、西、北三鐵匾均鑄有「齊隋重修」字樣。鐵匾下懸銅鏡,後損毀。據年長者回憶,過去每有風起,塔頂的剎網、鐵匾、銅鏡隨風鼓動,與各層洞戶穿堂風相呼應,如驚濤澎湃之聲,人們稱之為「古塔風濤」。

有塔便有寺。據記載,明永樂五年(1407年), 僧正如朗曾募集資金修建開福寺。據說,如朗建寺之前,在設計圖紙時頗費了番周折。他走訪了不少寺院,採集了不少樣子,但總覺得不滿意。一天晚上,他做了個夢,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來到面前,對他說:「佛法無量,佛法無量!」如朗正想起身行禮時,老者已飄然而去。他從夢中醒來,再無睡意,於是展開圖紙,重複著老者那句話,不由得靈機一動,脫口說道:「無量,無梁也!」如朗連夜修改圖紙,將大殿設計為兩層飛簷,無梁穹形頂,並將「無量殿」作為大殿的正式名稱。開福寺建成後,明天順年間(1456年-1464年)進行了第一次重修。明隆慶元年(1567年),開福寺僧人募集資金建千佛閣。千佛閣「層簷疊架,工致峻麗」,頗具特色。明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 景州人張英及僧人繼續募集資金在正殿即無量殿內鑄「銅佛三尊,各高8尺6寸」, 整修山門、神道,使開福寺「俱極宏敞」。清康熙十年(1671年), 汛兵金應隆、承差高如鬥捐資整修開福寺,知州張一魁主持重修了一座山門。經歷代建設和修葺,到清康熙年間,已形成以古塔為主體,無量殿、千佛閣、東方丈、西方丈、山門、神道組成的布局合理、錯落有致的開福寺建築群。

景州塔始建於哪個朝代,至今未發現準確的文字記載。但在塔第一層內磚上刻有:光祿寺丞知冀州條縣事兼兵馬常諤臣記時大宋元豐二年己未歲五月初十日同施縣君李氏等男璟琦球琥等知縣事常諤臣書」,另一內磚刻有:「河間路景州條縣開福寺重修釋迦文舍利寶塔記大元至治三年八月十五日」的字跡,加之塔頂有「齊隋重修」字樣。北魏興安年間,朝廷令各州郡縣在百姓聚集區,「各聽建佛圖一區」。據此,景縣古塔應始建於公元452年至453年之間,據今已有1550多年的歷史。經中國社會科學院張馭寰教授綜合現存該塔的整體和細節的建造風格確定,現存景州塔屬北宋建造風格

景州塔歷盡滄桑古韻仍存。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 春天,乾隆皇帝南巡駐蹕城北大行營。他早聞景州古塔的高聳巍峨,稍事休息就來到開福寺。他在侍從的陪同下登上景州寶塔,只見景州古城盡收眼底,寶剎兀然入於雲端,鸛雀、白鶴悠然盤旋,洞戶吞吐四海風煙……眼前的萬千氣象使得這位乾隆皇帝心胸豁然,詩意大發。這一夜他就住於開福寺,寫下《詠開福寺古塔兩首》。其一,「浮圖百尺接雲天,千裡山川近目前。寶網穹窿摩鸛鶴,洞窗疏達納風煙。龍蟠水府常聽貝,雁下花宮自解禪。我志願希三代上,那尋殘碣問隋年。」 其二,「紺宇獻青蓮,瞻遊取路便。法雲垂四界,花雨散諸天。韶秀春光閟,崇隆塔影懸。禪房聊靜憩,駒隙指三年。」接著為景州開福寺題寫了「無量福田」的匾額。新中國成立後,乾隆皇帝題詩御碑及景州開福寺御賜匾額尚存,後不幸遺失。

景州人魏廷珍是清康熙戊寅年間(1698年)拔貢,癸巳年間(1713年)加科,名列一甲第三名(探花),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湖南、安徽、湖北巡撫、兵部尚書、兩江總督、漕運總督、禮部尚書、工部尚書等。每次探家或經景州總要登古塔、遊開福寺。景縣舊志曾有其詠古塔的七言律詩一首:「十二層霞萬鐸風,千門日月入青空。雲間人語丹霄外,步踏星辰上界中。寶鑑麗天元氣合,玉泉湧地海潮通。開皇以後年誰紀,舍利應隨白馬東。」此詩可謂現存詠景州塔詩中的佳作。清同治年間,敕文林郎、朝議大夫、景州知州張景沂《登開福寺古塔》也寫的頗具特色:「登臨無處可銷憂,且上浮圖最上頭。遠道紅塵飛驛騎,遙天春色動邊愁。一身孤廻雲霞近,滿目蒼茫涕泗流。底事乘風不歸去,偏將醉眼看神州。」

覺得不錯你就贊贊我吧!

相關焦點

  • 常熟這座古典園林內,金黃銀杏葉與火紅楓葉交相輝映,詩意盎然
    秋嫣走在古色生香的小花園裡,感受著華麗多彩的秋天的意思, 杏葉有淡黃、深黃、銅黃色,深度不同,但在寒冷的日子,表現出另一種美麗, 在這裡,美麗的秋天似乎不遠了,她的顏色還在繼續,仰望在冷風中驕傲地站著的角塔,在金黃色的銀杏葉的映襯下,越來越雄偉了, 經過800餘年風雨滄桑的這座古塔,是古建築的瑰寶, 這座方塔建於南宋建炎4年(公元1130年),四面9級,塔體總高
  • 唐山這座古塔身世成謎,至今連名字都沒有,據推測已有千年歷史
    唐山的古塔並不多見,以天宮塔、車軸山塔和遵化永旺塔為代表,其中以天宮塔最為著名,但它們卻共同的特點就是經受了千年歲月的洗禮,以完整的身形呈現在我們面前,與玉田縣的這座古塔相比,它們都是幸運的。有關這座塔的空隙很少,塔名也沒有人知道。根據其殘餘形態,推測其可能建於遼代。該塔南面有2007年所立碑刻,碑文內容表明,該塔所在的山名為「童子山」,這座半截塔始建於宋代,塔旁原有一座廟宇,但在六七十年代被毀。
  • 河北雙塔山上大下小,攀緣好手都爬不上去,為何上面有兩座古塔
    這兩座山異常險峻,陡直而立,形成了奇特險峻的外貌。縱使攀巖好手也無從攀登,讓人望峰興嘆。經測定,北峰高約35米,直徑約15米,周長為74米。南峰高30米,直徑8米,周長34米。更為奇特的是,兩座高大的山峰上,還分別建有兩座古塔。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兩座古塔都已殘破不堪。北邊峰頂的古塔高約2 米,成圓錐形。
  • 衡水:254年安濟古橋正煥新生!
    因為這座最初完工於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的安濟橋,既是河西河東跨越滏陽河人流往來的一條要道,又是活在老衡水人心中沉甸甸的文化信仰。譙樓古鐘、衡橋月夜、羊令舊渠、孔冢顯異、舊縣古塔、漳帶北環、唐賢古碑、青龍高閣這著名的「衡水八景」讓如今的我們已無從想像得到當時盛況。
  • 雙塔山古塔之謎,兩座山上的古塔是怎麼建成的,有人知道嗎?
    河北省承德避暑山莊西南10公裡處有一座雙塔山,這座山不可思議的地方是山頂上建有一座古老的塔,據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麼高的山連路都沒有,這座古塔是怎麼建的?真不可思議,我真的不能接受,古人也有智慧啊。雙塔山是承德名山之一,位於雙塔山風風景區之上,山頂有塔,數十裡外可見,根據考證,是遼代古塔,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是承德地區現存的最古老的建築。山上的兩座古塔是1300多年前,契丹人建在雙塔山峰的頂峰上,雙塔山陡峭,高40米,高而無法攀登,沒有上過近代,是什麼樣的人建的呢?
  • 遠觀的千佛巖,雄偉高大,群峰崢嶸,甚是壯觀
    遠觀的千佛巖,雄偉高大,群峰崢嶸,甚是壯觀。站在大龍湫景區大門外,就能感受到雁蕩山的靈氣和雄偉。仔細看中間那個高高的山峰,像什麼?不聽導遊說我也不知道像什麼,導遊說那就是一個鱷魚的嘴巴。你們看像不像呢。
  • 世界上5座高大的雕像,有2座在中國,網友:讓人大開眼界
    第一,伏爾加格勒的「祖國母親呼喚」像,這座雕像歷史悠久,建於1967年,位於俄羅斯伏爾加格勒,是當地著名的建築,看起來很遠, 這座雕像的高度並不特別突出,是世界上最大的女性像,也是著名的理由之一。第二,紐約自由女神像,這座雕像知名度高,幾乎是眾所周知的,是很多人憧憬的地方, 其主體在法國完成,臺座在美國建造,歷史悠久,已經立了133年, 這座雕像是美國建築,但建築風格和美國略有不同,偏向古希臘風格,最突出的設計是頭冠和象徵她舉起的自由的聖火, 所以很多人都想親眼目睹這尊雕像的美麗。
  • 衡水中學歷史老師,寒假歷史除了完成作業,還需要做到以下5點
    導語:衡水中學歷史老師,寒假歷史除了完成作業,還需要做到以下5點學習有方法,考試有技巧,寓教寓樂致力於高考,助力高中生考入理想的大學對所有的高中生來說,高考是關係到每個高中生的大事在我國,有一所高校是清華北大的輸送站,很多家長想把孩子送進輸送站裡邊,這所學校就是衡水中學。每年高考,衡水中學都是人們廣泛談論的對象,可以說是焦點中的焦點,因為它在高考當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神奇。
  • 這座千年古塔外表古樸精緻,內部結構同樣讓人嘆為觀止
    透過漫山的秋色,可以看到一座巍峨的身影孑然而立,讓人不禁感慨萬分,經過千年歲月變遷,曾經的龍德寺早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唯有這座堅強的古塔,仍然存在著。與龍德寺塔相對而立的,是一株800多年的古樟樹,胸徑達1.5米,需三四人才能合圍。坐在古樹下,可以看清古塔的全貌,這座磚木結構的樓閣式塔,造型算得上優美,看上去建築工藝精湛。
  • 他們白天是大廚,晚上變大盜,用儀器定位挖洞,搬空了三座古塔
    地宮裡有個小洞,剛好夠一成年男子爬行,連接的地方就是不遠處的小吃店,很顯然,這夥人以開店為幌子偷偷挖地道,幹的卻是盜竊文物的事情。年逾五旬的衛永剛是盜竊慣賊,這次偷盜古塔前,他剛刑滿放出來不到半年,嘗到甜頭後,他又用同樣的方法對另外幾座古塔下手了。
  • 龍巖寺依山而建,高大雄偉,旁邊是一條從蒼巖山流淌下來的溪水
    龍巖寺依山而建,高大雄偉,旁邊是一條從蒼巖山流淌下來的溪水[2020年10月4日(周日)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圖文/玉文葉子雙行記龍巖寺依山而建,高大雄偉,旁邊是一條從蒼巖山流淌下來的溪水。進寺不要門票,一看就是剛剛重新整修完,亭、閣、殿嶄新輝煌。這時已經是上午11點多鐘,寺內沒有一個遊客,更沒有香客,清靜如世外桃源。
  • 犯罪團夥白天開飯店晚上挖洞盜文物,盜竊三座古塔地宮獲數十件珍貴...
    然而,在這看似靜好的小城歲月裡,卻有一伙人在地下掀起了波瀾。他們瞄準陝西、山西等地一些縣城的古塔,在附近租房開飯店,白天假裝做生意,晚上在店裡朝著古塔方向挖地道,企圖找到地宮盜取文物。近日,記者就這起奇案採訪了辦案檢察官。盜竊三座古塔地宮獲數十件珍貴文物黃河兩大支流——汾河、渭河流域水深土厚,孕育了中華民族燦爛的古代文明,也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但長期以來,這一帶活躍著為數不少的盜墓分子,他們一次次把手伸向古墓、壁畫、佛像,甚至發展成家族化、產業化的盜墓團夥。衛永剛就是其中一員。
  • 秦皇島最美古塔:昌黎源影寺塔
    據考證,源影寺塔為金代所建,為八角十三層、實心密簷式、磚木混合塔,整座塔建築結構十分精細,造型優美,古樸壯觀,為金代古塔中的精品之作。遠望古塔,雄偉壯觀,特別是在晚霞輝映時,更顯得瑰麗多姿,古人稱之「霞暉窣睹」,為昌黎古十景之一。而走過千年歲月的源影寺塔今天依舊為昌黎盛景,也是具有珍貴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建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江蘇一座樓閣式古塔,塔身高36米,古代曾屢有興廢
    妙光塔江蘇這座很有歷史感的古塔建築就是妙光塔。在江蘇城市內,如今在對於古塔的保護和重視程度也比較大,也希望通過對這座古塔的保護上看,它們一般都被大力保護起來,日常的管理和維護都被需要,而在對這座古塔古建築而言,它也需要被大力管理和保護,因為其古塔的實際吸引力很大,也是當地很有魅力的古塔風景區。
  • 阜新探古塔:為什麼契丹人喜歡建塔,為啥說遼朝成也佛塔毀也佛塔
    我想起家鄉的一座古塔,在阜蒙縣的紅帽子鄉。二十多年前我去內蒙大青山,進入丘陵山區,遠遠看見不遠處有座孤零零的古塔,歲月侵蝕,似風燭殘年,搖搖欲墜,就是這東塔山塔。過去因為道路不好走,這裡顯得很遙遠,現在交通便利,其實距離阜新市區只有三十多公裡,開車去,就是慢走一個小時也到了。
  • 山西除了五臺山之外,還有這兩處旅遊景點值得去,你去過嗎
    文/不二姑娘一提到山西,相信很多朋友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五臺山旅遊景區,五臺山確實是山西的重要標誌,很多遊客對於山西不了解,只知道著名的五臺山坐落在山西,因此他們會專程前往山西五臺山旅遊,卻忽略了山西其它的旅遊景點。
  • 武漢700年古塔,無論太陽在何處,均無影子
    恐怕你說不出來。在武漢市武昌區洪山寶通禪寺西側,有一座「洪山無影塔」,這座塔無論太陽在何處照射,該塔身後均無影子。這座神秘古塔為什麼沒有影子,讓許多科技研究者、考古探幽者十分好奇,人們引經據典、遍索黃卷仍未解開塔裡塔外的千年之謎。無影塔原名「宋興福寺塔」,現在是武漢市現存的最古老的建築物。
  • 中國「第一古塔」,為當地培育眾多文化名人,如今卻成斜塔
    塔是世界各地常見的建築,外國塔大多被建設為標榜政治家或城市地標, 亞洲,特別是中國的塔增加了宗教色彩,特別是中國的古塔用於收藏佛像、佛骨和佛經,其實古代有一些塔有其他作用, 例如,中國很多地方都有文峰塔, 文峰塔的作用和佛教不太一樣, 也有用塔填補風水的空缺,追求完美的作用,但現在主要作為當地的地標存在
  • 千年古塔,寶磚重現,一切皆因緣
    ,就只剩下這座北塔和周圍的幾座小塔了。雲居寺北塔解放以後要想修復這座古寺院可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這座修建於遼代的北塔,它的造型非常獨特,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最上面是九層相輪,像一口鐘,中間像鼓,最下邊是兩層閣樓,因此人們稱它為鐘鼓樓
  • 《北京古塔影像錄》等京韻文化圖書熱度攀升受關注
    《北京古塔影像錄》等京韻文化圖書熱度攀升受關注 2019-01-10 20:26: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