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故事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隻言片語、零散的、不系統的馬克思主義著作已經難以滿足中國先進分子的需要。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綱領性文件之一,《共產黨宣言》全文的翻譯成為中國先進分子宣傳和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迫切任務。

  筆者簡要介紹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幾個《共產黨宣言》的中譯本,講述它們背後的故事。

  

  喬冠華校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華崗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1920年初,陳獨秀、李大釗籌劃將《共產黨宣言》譯成中文。3月,陳望道攜帶《共產黨宣言》英譯本和日譯本秘密回到了家鄉浙江義烏分水塘村,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終於在4月下旬完成了《共產黨宣言》的全文翻譯工作。

  由於原定連載《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星期評論》被查封,陳獨秀便計劃改出單行本。當時經費困難,在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幫助下籌措到2000塊錢,隨後在辣斐德路(今上海復興中路)成裕裡12號建立了一個名為「又新」的小型印刷廠,承印的第一本書便是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

  這個中譯本為豎排平裝本,內文共56頁,以五號鉛字印刷,每頁11行,每行36字,文中部分專用名詞後注有英文供參照。封面標註「社會主義研究小叢書第一種」,作者標註為「馬格斯、安格爾斯合著」「陳望道譯」。書末版權頁還豎排印有幾行字:「一千九百二十年八月出版」「定價大洋一角」「印刷及發行者社會主義研究社」。封面印有水紅色馬克思微側半身肖像,這是馬克思1875年在倫敦拍攝的肖像。書的尺寸高18釐米,寬12釐米。

  由於排版疏忽,封面書名《共產黨宣言》錯印成了《共黨產宣言》。本書初版1000冊,同年9月再印1000冊,封面書名更正為《共產黨宣言》,馬克思肖像的底色也從水紅色改成了藍色。到1926年5月止,共印行了17版之多。後來國民黨將《共產黨宣言》定為「禁書」,不準再版。

  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全本,對於宣傳馬克思主義,推動中國革命的蓬勃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華崗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謝唯真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華崗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大革命失敗後,革命理論準備的不足更加激發中國共產黨人、先進知識分子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熱情。

  1929年,在上海書店被查封以後,中國共產黨秘密創辦了華興書局。在國民黨的白色恐怖包圍下,為了適應當時革命形勢的需要,華興書局和其他一些進步出版發行機構出版了一大批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華崗譯本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第一個由共產黨人翻譯的中文全譯本,當時華崗年僅27歲。參照陳望道譯本,華崗字斟句酌,反覆推敲,於1930年初由華興書局出版了《共產黨宣言》中英文對照本。

  這個譯本的內容包括:《共產黨宣言》《1872年序言》《1883年序言》《1890年序言》。這三個序言是《共產黨宣言》的三個德文版序言,首次與我國讀者見面。該譯本的後半部還附有《共產黨宣言》的英文全文,這也是我國最早出版的英文本《共產黨宣言》,採用的是恩格斯親自校閱的1888年英文版本。採用英漢對照形式出版《共產黨宣言》在我國也屬首次,更利於《共產黨宣言》思想的準確傳播。

  從1920年陳望道譯本問世,到1930年華崗譯本出版,期間相隔10年,華崗從一名青年學生逐步成長為成熟的革命者,對《共產黨宣言》的理解也在不斷提升。他將《共產黨宣言》的最後一句話譯為「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十分接近現在通行的譯文「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成仿吾、徐冰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1938年,中央宣傳部門為尋找更加忠實於原文的版本,委託時任陝北公學校長的成仿吾和解放日報編輯徐冰共同翻譯德文版的《共產黨宣言》。他們把書分成兩部分,成仿吾譯前半部,徐冰譯後半部,利用業餘時間譯出。同年8月,該譯本在延安解放社作為《馬恩叢書》第4種出版;9月,在武漢和上海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出版社、新中國出版社、新文化書房等出版。

  對於成仿吾來說,這已經是第二次翻譯《共產黨宣言》了。早在1929年他在法國留學時,就曾譯過《共產黨宣言》,並請人將譯稿帶往莫斯科交給蔡和森,而此時蔡和森已調回國內,不久犧牲,譯稿也就石沉大海了。

  成仿吾、徐冰譯本第一次在書前刊登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標準像,語言更規範,表達更準確,除豎排版外,還有橫排版,開始向現代書籍形式過渡。這個譯本作為當時陝北公學馬列主義課的教材,是當時中共幹部的必讀書籍,對提高中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起了巨大作用。它不僅在各抗日根據地廣為傳播,在國統區也傳播很廣。

  博古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1943年5月,毛澤東主持的中央書記處會議作出《關於一九四三年翻譯工作的決定》,指出:「延安過去一般翻譯工作的質量,極端不能令人滿意」,因此,「為提高高級幹部理論學習,許多馬恩列斯的著作必須重新校閱」。決議還指定博古、張聞天、師哲等人組成「翻譯校閱委員會」。

  博古接受了重新翻譯《共產黨宣言》的任務。他根據俄文版對成仿吾、徐冰譯本進行了校譯,並在原有三篇德文版序言的基礎上,增譯了一篇1882年的俄文版序言。此譯本首版於1943年8月由解放社出版,新華書店發行。

  譯本出版後,被中共中央指定為「幹部必讀書」之一,在各解放區廣泛印行,成為新中國成立前影響最大的中譯本。

  陳瘦石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共產黨宣言》有著廣泛的世界影響,不少外文書籍都有對其內容進行引用和分析。在美國人洛克斯和霍德合著的西方經濟學名著《比較經濟制度》中,為方便讀者理解書中觀點就附錄了英文版《共產黨宣言》。陳瘦石翻譯後於1943年9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全書分兩卷,附錄中收入《共產黨宣言》全文。

  譯者目的只是將它作為研究馬克思經濟思想的參考資料,因此《比較經濟制度》一書連同其附錄《共產黨宣言》才得以在國民黨統治區合法出版,封底上印有「重慶市圖書雜誌審查處,審查證世圖字第3400號」。

  陳瘦石譯本的另一個版本是64開,豎排版,鉛字印刷,紙質較差。封面中央是書名《共產黨宣言》,左上部有紅星,紅星下邊是中國共產黨黨徽,右邊是「陳瘦石譯」字樣。該譯本沒有版權頁,出版時間、地點都沒有註明,人們對陳瘦石其人了解很少,所以對該版本的研究不多。

  

  博古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成仿吾、徐冰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喬冠華校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1948年,為了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00周年,中國出版社在香港出版了喬冠華對成仿吾、徐冰校本的校譯本。封面寫的是「馬克思恩格斯著」,「成仿吾徐冰譯」,並沒有署名校譯者,只是在「校後記」中進行了簡單說明。

  陳家新先生曾持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的喬冠華譯本原件,與成、徐譯本進行了細緻的對比,發現改動的地方多達105處。雖然喬冠華是對成仿吾、徐冰譯本的校訂,但就其內容而言,無論是語詞的尖銳化、用語的變更還是實質意義的修改,都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從譯者、依據的藍本、內容改動三個方面來說,喬冠華的校譯本顯然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新譯本。

  謝唯真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1948年,為了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00周年,莫斯科外國文書籍出版局出版了封面上註明為「百周年紀念版」的《共產黨宣言》漢譯本。這個譯本主要是謝唯真根據德文版,參考國內陳望道譯本、成仿吾、徐冰譯本、博古譯本進行重新翻譯的。

  這是當時最好的譯本,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它是從原版德文翻譯的;二是它收齊了作者所寫的全部7篇序言;三是其譯文更加準確,更符合現代漢語規範,閱讀起來更為流暢。

  馬克思、恩格斯撰寫的《共產黨宣言》,不僅對過去一個多世紀的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更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信仰的起點。從翻譯片斷到全文,從秘密出版到公開發行,從偽裝本、手抄本到紀念版、珍藏版,《共產黨宣言》的不同中譯本,不僅影響了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等歷史偉人,更是見證了中華民族百年來的屈辱與奮起,以及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不懈追求真理的初心。毛澤東後來曾多次談到這本經典著作,「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其中第一本就是陳望道譯的這本《共產黨宣言》。1975年,周恩來對《共產黨宣言》中文版本首譯者陳望道先生深情地說,當年長徵的時候他把《共產黨宣言》當做「貼身夥伴」。鄧小平在法國勤工儉學時,就開始學習《共產黨宣言》,正是這本書使他由工業救國的愛國青年逐步成長為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可以說,其他許多老一輩革命家也都是讀著《共產黨宣言》走上革命道路、進而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的。

  一本書,影響了一群人。正是這一群人,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作者系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

 作者:黃黎 | 來源:人民政協網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紀念《共產黨宣言》中譯本出版100周年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展覽,看到安放於陳列櫃中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時,講了一個故事:「一天,一個小夥子在家裡奮筆疾書,媽媽在外面喊著說:『你吃粽子要加紅糖水,吃了嗎?』他說:『吃了吃了,甜極了。』結果老太太進門一看,這個小夥子埋頭寫書,嘴上全是黑墨水。結果吃錯了,他旁邊一碗紅糖水,他沒喝,把那個墨水給喝了。但是他渾然不覺啊,還說,『可甜了可甜了』。這人是誰呢?
  • 鉤沉|陳望道與《共產黨宣言》出版百年
    首先一本就是由陳望道所譯的《共產黨宣言》,毛澤東生前曾多次談到這本首版僅印了1000冊的馬列經典著作。1949年5月,百萬雄師突破長江天險,直搗南京「總統府」。在「總統府圖書室」,鄧小平與陳毅縱論各自青少年時發奮讀書的經歷,明確指出自己走上馬列主義道路,是讀了《共產黨宣言》等啟蒙書的緣故。
  • 紅色火種守護人張人亞:空棺秘藏首部黨章和《共產黨宣言》
    紅色火種守護人張人亞:空棺秘藏首部黨章和《共產黨宣言》 張人亞保存的《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現珍藏於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在一本1920年9月版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前,總書記駐足端詳許久。這本珍貴的文物封面上,依稀可見兩行印籤:「張靜泉(人亞)同志秘藏山穴二十餘年的書報」。  在北京的中央檔案館裡,珍藏著一本《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案》的鉛印小冊子,它是中共「二大」唯一存世的中文文獻。小冊子包含10個文件,以第一部《中國共產黨章程》最為珍貴,上面蓋有收藏章:「張靜泉(人亞)同志秘藏」。
  • 《共產黨宣言》有哪些經典中文譯本
    此外,一些地區為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00周年,也曾進行了重新翻譯。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喬冠華根據英文版《共產黨宣言》對成仿吾、徐冰的譯本進行校譯,形成了新的譯本,由中國出版社於1947年11月在港出版。
  • 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如何讀《共產黨宣言》
    毛澤東: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毛澤東1920年第一次讀《共產黨宣言》。這一年,毛澤東27歲。同一年,他在湖南創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第二年在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共產黨宣言》是毛澤東常讀、精讀、細讀的一本書。讀了多少遍?無法統計。
  • 做《共產黨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義烏市舉辦「追望大道」系列...
    做《共產黨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義烏市舉辦「追望大道」系列活動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 2020-07-02 23: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望道首譯的《共產黨宣言》,為什麼會被歷史選擇?
    苦於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缺乏,陳獨秀離京前特意通過李大釗從北京大學圖書館借走了《共產黨宣言》的英文本,準備帶到上海選擇合適的人選把它翻譯成中文。翻譯《共產黨宣言》、出版《共產黨宣言》單行本,是籌建中國共產黨的一個重要準備工作。陳獨秀到達上海後,立即會見《星期評論》《民國日報》《時事新報》等報刊的編輯人員。陳獨秀、沈玄廬、邵力子等人一拍即合,決定由陳望道來翻譯《共產黨宣言》。
  • ...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陸婷婷:做《共產黨宣言》精神忠實傳人
    做《共產黨宣言》精神忠實傳人  講述人:復旦大學「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首批隊員、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 陸婷婷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勉勵我們「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作為「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的第一批學生講解員,我更感重擔在肩。
  • 陳望道之子追憶父親:他翻譯《共產黨宣言》是歷史選擇
    童笑雨 攝中新網義烏8月23日電 題:陳望道之子追憶父親:他翻譯《共產黨宣言》是歷史選擇作者:嚴格 童笑雨「別人眼裡的望老,像『紅頭火柴』一點就燃。但相處的28年,他從未發過脾氣。他是個低調、和善的老人,在治學上嚴謹。由他來翻譯《共產黨宣言》,我認為是歷史的選擇。」
  • 《共產黨宣言》如何有力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
    今天我們重溫《共產黨宣言》, 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學習和傳承《共產黨宣言》中唯物史觀的科學精神。《共產黨宣言》所體現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或者唯物史觀,從一個側面有力地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它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關於資產階級曾經起過的歷史作用 《共產黨宣言》是無產階級革命綱領,但馬克思、恩格斯還是在《共產黨宣言》中充分說明了資產階級曾經發揮的歷史作用。
  • 浙藝舉辦紀念《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出版...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一小夥子在家奮筆疾書,屋外,媽媽問他:「粽子吃了嗎?要蘸紅糖吃!」「吃了吃了,甜極了!」這個小夥子叫陳望道,他在老家浙江義烏翻譯中國第一版《共產黨宣言》時的情景,留下了這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經典故事。
  • 三個院長一臺戲 話劇《共產黨宣言》致敬信仰的力量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每一個共產黨人,還記得你入黨時的誓言嗎,還記得共產黨的革命宣言嗎?只有牢牢記住這些,並永遠為之奮鬥,我們必將贏得整個世界和天下人心!」7月17日、18日晚,由西安話劇院演出的話劇《共產黨宣言》,在成都市新聲劇場上演。
  • 紀念《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出版一百周年
    親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戰大考之後,復旦大學「85後」醫生王相詩在參加朗誦《共產黨宣言》活動時表示:「你看共產黨員不懼危險、衝鋒在前的樣子,不就是宣言精神的現實寫照嗎?」的確,這正符合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宣布的政治立場:「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建立在馬克思主義所要求的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價值追求之上。
  • 《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8月22日正式發售
    單枚整版8月21日晚上,記者從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郵政業務部了解到,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8月22日發行《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郵票一套1枚。郵票圖案名稱為:《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郵票面值為1.20元,計劃發行數量為750萬套。關於郵票的故事,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郵政業務部介紹說,1920年初,陳望道收到邀請翻譯《共產黨宣言》,精通日語、英語,又有出色漢語功底的陳望道,當仁不讓地接下了這份重任。
  • 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
    由復旦大學與上海市檔案局(館)共同主辦的「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開幕,力圖用好紅色資源、講活歷史故事,再現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從理論走向實踐的光輝歷程,為全市和學校的「四史」學習教育提供鮮活生動的歷史教材。
  • 真理之甘|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出版100周年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中共一大會址收藏的《共產黨宣言》正文首頁。陳望道寫給鄭振乾的信。(資料照片)今年8月,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將迎來出版100周年。從1920年到2020年,《共產黨宣言》在中國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生命也與之緊密聯接。他們中,有人廢寢忘食學習宣言,有人捨生忘死保護宣言,有人探索創新講述宣言,有人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踐行宣言……宣言引領他們找到人生信仰的坐標,汲取精神的力量,並化為腳踏實地的行動。一起走近他們。
  • 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暨馬克思...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和《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陳望道舊居)共同主辦的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召開。他表示,紅色基因所蘊含的巨大精神財富正日益呈現出巨大的感召力、穿透力和影響力,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建設開放的交流研討平臺,將陳望道研究與《共產黨宣言》研討常規化、品牌化。  復旦大學教授、陳望道之子陳振新作為家屬對會議主辦方表達了感謝,並對與會專家表示歡迎,提出《共產黨宣言》展示館周期性舉辦的《共產黨宣言》紀念活動很有意義。
  • 365行動-籤言、手繪、紀錄片 創意描摹「宣言精神」 「新」火傳承...
    青年創意 每日籤言點亮信仰之光為紀念陳望道老校長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支部黨員從《共產黨宣言》望道譯本的原始文本出發,擇取關鍵語句、融入望道元素,設計出系列日籤文創產品,用圖畫描摹宣言精神,以籤言點亮信仰之光。
  • 百年前,《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問世「真理之甘 信仰...
    本報訊(記者李婷)1920年,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在上海出版。這是《共產黨宣言》的首個中文全譯本,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陳望道長年生活、工作的地方。
  • 除了《共產黨宣言》 這些譯作也曾指引我們前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勉勵他們繼續講好關於理想信念的故事,並對全國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100年前,陳望道同志翻譯了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為引導大批有志之士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興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回首歷史,除了《共產黨宣言》,還有不少翻譯到中國的經典作品,也曾指引、激勵共產黨人前行。今天,讓我們一起重溫經典、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