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公司放棄了一個月前提起的,對納斯達克退市決定召開聽證會的提議。公司股票將於6月29日停牌,在上訴期滿後,瑞幸咖啡將正式退市。
而在瑞幸退市的前夕,神州系的「鐵三角」卻反目成仇,互相罷免,爭奪控制權。
6月27日,瑞幸咖啡一口氣發了三份公告。除開其中一份退市聲明,另外兩份公告,頗有點宮鬥的味道。
第一份,是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提議召開股東大會,罷免自己、獨立董事Sean Shao(邵孝恆)、黎輝和劉二海四人的職務。值得注意的是,邵孝恆是主導調查瑞幸咖啡財務欺詐的特別委員會主席。
而第二份,則是黎輝、劉二海和邵孝恆的反制,提議要求陸正耀辭去董事長和董事職務,並於7月2日召開董事會審議對陸正耀的罷免。
如今,神州系的「鐵三角」正在進行一場「雙雄對決」。
一方面,在上市地位不保之後,陸正耀要踢黎輝、劉二海出局,以阻止獨立調查機構財務造假的深究。一位要求匿名的瑞幸董事會成員告媒體,「根據特別委員會調查結果顯示,陸正耀與其他高管參與造假並幹擾調查,足以被追究刑事責任。」
另一方面,黎輝和劉二海則要堅持獨立調查可以不被幹擾地進行下去,與陸正耀乾淨利索地切割,成為當下的最優選擇。
在牢獄之災面前,哪有什麼「好兄弟共進退」,有的只不過是「權力」與「利益」。
曾經的神州「鐵三角」
早在瑞幸咖啡之前,劉二海和黎輝就是陸正耀資本圈的「貴人」,三人是相識10多年的老朋友,也被外界稱之為神州系「鐵三角」。
從左到右:黎輝、陸正耀、劉二海
2005年,陸正耀在美國AAA(美國汽車俱樂部)的啟發下,創辦UAA(聯合汽車俱樂部),主攻中國汽車售後服務市場。創辦幾個月之後,還是聯想投資執行董事劉二海造訪了陸正耀,僅過了半個年,劉二海便代表聯想投資,戰投了UAA,並成為UAA最早的投資人。
但由於UAA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經營模式,處於一直在燒錢,不怎麼賺錢的尷尬情形下,於是2007年12月,陸正耀大手一揮轉身至租車領域,成立了神州租車。
彼時,陸正耀負責神州租車的經營,劉二海則負責融資,二者配合的相當默契。
要擴張市場,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2010年經由劉二海搭橋,聯想控股仍以股權加債權的方式,向神州租車投入12億元,還通過其控股的漢口銀行為神州租車提供10億元綜合授信。隨後,聯想控股通過追加投資,獲得了神州租車65.5%的股份,成為絕對的控股股東。
這次投資,也為神州租車後續擴張帶來了充足的彈藥,聯想投資後,神州租車開始大降價活動,以降低30%~50%的價格高速擴張,搶佔市場。
但由於「補貼式擴張」的策略並不能持久,錢很快就燒的差不多了,於是「彈藥告急」的陸正耀想到了逐美上市。2012年1月,神州租車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申請,成為2012年首家啟動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但由於美國中概股行情低迷,神州租車撤回了上市申請。
彼時,負債率高達90%的神州租車已經命懸一線,隨時面臨著資金鍊斷裂的局面。
而這個時候,陸正耀此時恰好結識了他在資本圈的第二個貴人——華平資本的黎輝。
黎輝、劉二海,陸正耀,三人經常在一塊吃飯喝酒,很快便混熟了。某晚的一次聊天中,陸暗示黎輝要再融一次資,黎輝隨即響應。當時作為華平投資亞太區負責人的黎輝,馬上帶著2億美元,入股了神州租車,可謂是救人於水火之中。
來源:天眼查
2014年,神州租車在香港上市,劉二海和黎輝都是神州租車的董事。2016年,黎輝從華平投資辭職,任職神州專車的運營主體——神州優車的副董事長,從事公司戰略和資本運作。
至此,神州系「鐵三角」正式成立。陸正耀掌控全局,負責解決早期資金和內部管理,劉二海和黎輝負責更高層面的外部資本運作。三者的結合,展現出了資本高效運作的狂飆突進。
在「鐵三角」的完美操盤下,神州租車迅速擴張,行業地位迅速攀升,穩居中國租車行業老大之位數年。
2015年1月,神州系又將版圖向著共享出行領域開始拓展,成立了神州專車。
彼時,滴滴和快的剛剛合併,賽道上僅剩滴滴和Uber兩大巨頭。而剛成立的神州專車,在不到1年的時間裡,迅速完成A、B兩輪融資,獲得8億美元巨資。其中A輪融資,便是華平投資、神州租車、君聯資本(原聯想投資)三方投資,「鐵三角」各佔一方。
這筆巨資,讓神州專車再次開啟網約車價格戰,並通過各種優惠,迅速搶佔了大量市場份額。隨後,神州專車改名神州優車,並於2016年7月,正式掛牌新三板,交易首日市值高達417億元,而這距離神州專車成立也僅一年多。
通過神州租車和神州優車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陸正耀的打法:「價格戰+規模擴張」。
陸正耀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提高神州系的市場佔有率,擠兌死別人,他就活下來了,因為別人虧不起,他融資能力強,他虧得起,但如果擠不死別人,就要拼品質、拼服務,這些東西難以量化,投入成本太高。
瑞幸同樣遵循了這樣的套路。
2017年10月,還沒離職的錢治亞,在北京銀河soho開了第一家瑞幸咖啡外測店,經過一個月的測試,數據還不錯。
2017年11月8日,錢治亞從神州優車離職。
3個月後,錢治亞的瑞幸咖啡開始運營,對於瑞幸,陸正耀可謂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場地給場地,據瑞幸早期員工透露,當年面試的地點就是在神州租車的辦公室,面試官甚至還沒有從神州離職。而直到今天,瑞幸的一號店坐落於神州優車總部,過來喝咖啡的大部分是「自己人」。
瑞幸A輪首次公開融資就是2億美元,黎輝的大鉦資本、劉二海的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是大鉦資本的LP,出錢給大鉦資本,讓黎輝拿錢去投資)、劉二海的前東家君聯資本進場,將A輪估值抬到10億美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A輪融資5個月後,瑞幸啟動B輪融資,同樣是「鐵三角」操刀入股,同樣是2億美元,估值則翻了一番到22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B輪融資中,君聯資本並沒有參與,新股東中金公司入局。
來源:天眼查
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同樣的套路,成立2年多,瑞幸燒錢不但開設了4000家線下門店,還在去年5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最快逐美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也是從那時開始「燒美國人的錢請中國人喝咖啡」,成為瑞幸最閃亮的標籤。
大難臨頭各自飛
今年4月,瑞幸咖啡造假引爆了整個社會,不但自身股價迅速暴跌,還影響到了其他在美上市中概股,一時間人心惶惶。
如今,隨著事態的發展,瑞幸退市顯然無可避免,但陸正耀似乎還在為自己能否免除牢獄之災做出努力。
業內人士分析,陸正耀主張召開董事會,免除自己以及黎輝、劉二海和邵孝恆的職務,看起來有種「隱退江湖」的感覺,但實際上卻是「以退為進」,為的是清除異己,將董事會徹底換成陸正耀的自己人,這樣不但可以躲過獨立調查,還能實現依舊控制公司的局面。
而「鐵三角」的另兩位,顯然是不會同意,在他們看來,儘快實施獨立調查,讓陸正耀背鍋被關進監獄,並弱化他們在瑞幸當中的參與度,從中獲取最大利益,才是他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曾經的海誓山盟,不過都是過眼雲煙。哪有什麼兄弟情義,到頭來不過是你死我活的利益之爭。曾經叱吒風雲的神州「鐵三角」已經徹底崩潰,但一場荒謬的各懷鬼胎的鬧劇卻才剛剛開始。
作者 | 在家碼字威斯克
部分綜合自 | 新浪、首席商業評論
聯繫入群 | 加微信:shuisezhi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