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曾有過四次排位,每次排位都不一樣,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2020-12-12 大咖說史

眾所周知,梁山上有108位好漢,這些好漢都是有排座次的,不過,排名的先後並不是根據他們的武功來決定,而是綜合了他們各方面的實力以及優缺點。

宋江給這108位好漢排完座次後就昭告天下,梁山再也不會招收新人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梁山的108位好漢就對應著天上的108顆天星,而天星只有108顆,再來就不能列入其中了,這也就說明梁山的勢力已經穩定下來,再也不會擴張了。

通過閱讀原著可知,書中描寫梁山的座次曾被換過四次,那麼這四次究竟有什麼不一樣呢

圖片:宋江給好漢們排座次劇照

一、最早的領導王倫排座次

梁山泊一共有三代領導人,其中最早的一代是科舉沒中榜的王倫,王倫佔領了梁山泊,接著杜遷、宋萬、朱貴這三個早期上山的人,就成了梁山泊元老級別的人物。

再後來林衝上山後,憑藉自己的努力提高了排名,頂替了朱貴的位置,坐上了第四把交椅。這時的梁山泊屬於創時期,王倫帶領這些下屬偶爾出去打家劫舍,維持日常的生活倒也過得很逍遙自在。

其實最初林衝上山的時候受到王倫等人百般刁難,因為王倫知道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林衝,害怕自己的寶座被林衝搶佔,因此一直使絆子不願收留林衝。

說來王倫也是可憐,心中原想科舉成名,最後卻只能入梁山為匪,能力又不是最強的,只能凡事斤斤計較了。

圖片:林衝上山坐第四把交椅劇照

二、晁蓋為首領的梁山泊座次排名

晁蓋、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後,官府對他們窮追不捨,無奈之下,他們只好逃到梁山泊,原梁山泊主王倫見晁蓋等人絕非等閒之輩,又怕給自己招惹麻煩,便想拿些錢財打發他們,讓這些人另謀出路。

王倫到底是忌憚晁蓋等人,因為他們哪方面都比自己強,萬一留下,自己的頭把交椅就保不住了。與此同時,吳用發現了王倫和林衝之間的微妙關係,知道王倫一直以來都嫉賢妒能,排斥林衝,而林衝也百般忍耐,心中早已對王倫生出許多不滿來。

吳用趁機使了點招數,假意要離開,對林衝用了激將法。

仗義熱心的林衝見王倫又要趕走賢才,再也忍受不了,便了結了王倫。不過,林衝完全不是出於自己的私心,他絲毫沒有當老大的想法,他所做的這一切無非是為了維持正義。

圖片:林衝殺王倫劇照

王倫死後,好漢們開始重新排位,吳用第一個提議讓林衝做頭把交椅,其實,他並非真心讓林衝當山寨之主,他早就知道林衝一定會讓賢。

事實果然如此,林衝推舉晁蓋為梁山之主,晁蓋為人正直實在,幾番推辭不做梁山泊首領,由於吳用的百般勸說以及林衝的堅持,最後只好答應坐上了頭把交椅。

圖片:晁蓋坐上第一把交椅劇照

接下來大家推選林衝坐第二把交椅,林衝覺得吳用智力超群,就將位子讓給了他。接著,林衝又將第三位讓給了公孫勝,最後自己才坐上了第四把交椅。

和第一次排座次一樣,林衝仍然是第四位,而在他之後的劉唐、朱貴等人自覺比不上林衝,便安於現狀,完全沒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圖片:林衝漫畫

三、以宋江為首的座次排行

宋江等人劫完法場,智取無為軍後就上了梁山,由於宋江曾對晁蓋有恩,且宋江在江湖上的威望頗高,晁蓋想將第一把交椅讓給宋江,宋江自然不好意思接下,兩人讓來讓去,還是沒讓成功,最後宋江坐上了第二把交椅。

自此以後,宋江的權力越來越大,遠遠超過了晁蓋,明面上晁蓋還是梁山之主,實際上他的權已經被宋江給架空了。

此時的晁蓋就像一個傀儡,已經沒有實權,宋江不僅沒有同他商量此事,還剝奪了他發言的權力。

圖片:晁蓋與宋江劇照

晁蓋沒有想到,自己當初那麼熱心地對待宋江,如今竟然變成了養虎為患,當時的梁山已經有將近四十個好漢,其中有二十個都是宋江的人,而之前花榮帶來的也是宋江的人。

此時的晁蓋根本不是宋江的對手,但他又不想自己的權力被架空,就想要帶兵打仗將面子爭回來,誰料竟中了暗箭,就此一命嗚呼。箭上刻著史文恭的名字,晁蓋臨死之前囑咐眾人,誰要是能夠抓住那個射死他的人,誰就可以做梁山泊主。

很顯然,晁蓋並不想讓宋江成為梁山泊未來的主人,然而,冥冥之中皆有定數,宋江最後還是接任了梁山的頭把交椅,這時的梁山好漢已經高達88人,梁山完全由宋江主宰。

而這一次的排座次主要還是服務於宋江的,確立宋江的最高地位,並未對其他人的位置進行調整。

圖片:晁蓋死前劇照

四、最後一次排座次

待梁山的108條好漢全部聚齊後,為了表示出尊卑有別,就根據這些人的社會地位、家庭背景、能力威望等條件重新進行排位。

因此,那些身份高貴、社會地位高的人自然被排到靠前的位置,比如原來擔任過朝廷官員的好漢,或是地主財主之類的有錢人。

相反,那些出身卑微、混跡市井又沒有錢的人不得不被安排在靠後的排名,很顯然,宋江和吳用在排名時,首先考慮的並不是這些人的個人才能和功勞,而是錢財和地位這些身外之物,這不得不令人懷疑兩人的用心。

圖片:梁山好漢聚齊後劇照

其實,宋江和吳用經常被人詬病,許多人稱他們為小人,借著自己肚子裡有一點墨水,就仗勢欺人。表面上為了懲惡揚善而殺人,實際上卻在暗地裡使詭計慢慢整人。

如果宋江是一隻猛虎,吳用則是猛虎的利爪,往往利爪最能殺人於無形,分分鐘要人命。二人狼狽為奸,還合謀殺了梁山好漢,怪不得作者給宋江取名為「呼保義」,照應著梁山泊的好漢所維護的忠與義,招安後則為宋朝的江山拋頭顱、灑熱血。

而「智多星吳用」暗指吳用雖有智慧,卻將這些聰明用在了糊塗事上,盡辦壞事,想當初宋江上梁山後,書中著重提到了一首童謠,其實裡面的內容就隱射了宋江的野心。

圖片:梁山好漢拋頭顱、灑熱血劇照

《水滸傳》看著主線清晰,從頭到尾都在講述好漢的忠義與氣概,其實當中蘊含著許多令人細思極恐的情節。光是梁山兩任首領的離奇死亡就很奇怪了,若說是巧合,那也太湊巧了。

或許,書中的好漢們確實存在著勾心鬥角的心思,也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但筆者還是願意相信這些男兒最初的熱血和忠義。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原創製作!

相關焦點

  • 梁山108將,如果重新排名,哪些梁山好漢會升遷?至少有7位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言,是一個人都不能調換位置。否認動了一個人,就有可能顛覆這種「招安為主導的格局」,那宋江還不跟你來拼命?比如魯智深,他是二龍山的大哥,還跟桃花山、少華山關係緊密,事實上已經是這「三山」的老大了,再加上他跟林衝這位梁山元老的關係,以魯智深在梁山上這麼強悍的勢力,他排在第二,不是沒有可能吧?
  • 三個梁山上地位倒數的好漢,綽號卑微,不受待見,死了都沒人管
    梁山小朝廷宋江將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排了次序,儼然是一個小朝廷。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個梁山小朝廷,好的不學,卻將北宋末朝廷的壞毛病,全學了過去。宋江口口聲聲說排位是按功勞品行能力排位的,不過卻未見公平到哪裡去。
  • 單個的好漢都是英雄,梁山集團卻是流氓
    宋江還曾俘虜梁山集團的頭號敵人高俅,待之如座上賓,臨釋放時宋江還贈送貴重禮物給他,希望他能懇求皇帝為梁山好漢提供一次招安的機會。而說到招安,種種跡象表明,說書人早就認同宋江順天應命、自建王朝的觀念,這是在中國歷史上不可能出現的荒謬情勢。
  • 梁山上排名倒數前三的好漢:綽號卑微,不受待見,死了都沒人在意
    赤壁之戰劇照有個說法叫做"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老不讀三國,是因為三國通篇呈現給讀者的,幾乎都是壯志未酬。宋江二則是說少年人閱歷尚淺,只是看到了水滸中的替天行道、快意恩仇,卻沒有看到梁山好漢的爾虞我詐和貌合神離,品不出水滸中多數"好漢"其實都深陷利益角逐,最終都是一個大寫的
  • 《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在《三國演義》裡屬於什麼水平?
    關勝第一次與梁山交戰,曾一人對戰林衝與秦明,打得難捨難分,打了五十多個回合。第二次交戰,關勝與林衝單挑,雙方一直僵持。關勝在梁山招安後出戰不在少數,對手也都可圈可點,除了一次因為馬的原因外,關勝幾乎是毫髮無損。由此可見,關勝與林衝的武力值不相上下,可能還要再高一些。
  • 梁山108位好漢,方臘八名將軍,為什麼戰後梁山好漢只剩下20多人?
    當梁山好漢們歸順朝廷後,朝廷派遣宋江帶領他的隊伍前去收拾方臘,但當這兩股勢力產生交集時,為什麼宋江的108號好漢,方臘8名將軍,可是到最後梁山好漢戰後僅剩下20多人?細細梳理來原因有以下三點。
  • 《蕩寇志》詆毀了所有梁山好漢,而武松的壯烈是何緣故?
    俗話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這前半句的意思是年輕人讀了水滸就不學好,至於為什麼不學好,《蕩寇志》的作者俞萬,曾解釋說水滸「邪說淫辭,壞人心術,貽害無窮」。所以俞萬春寫此書的中心思想就是「提明真事,破他偽言,使天下後世深明盜賊、忠義之辨」。
  • 第五人格:那些叫囂博士「滾出」排位的玩家,都是什麼段位?
    低端局也許能三殺四殺,但說句不好聽的,低端局,真的有手就行。所以那些喊著滾出排位的人,段位估計都高不到哪裡去。如果段位還高的話,只能說這個遊戲,真的養混子。在中端局和高端局,博士的強度,絕沒有到達無法反制的程度,事實上,還經常很卑微。
  • 梁山被孤立的好漢,生病沒有一個人照顧,梁山沒有一個朋友
    梁山好漢出自我國的古典名著——水滸傳。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梁山好漢都十分重情義,梁山上就好像一個大家庭,兄弟都是拜過把子的,兄弟情感堅不可摧。梁山兄弟確實有著普通世俗人所沒有的義氣和豪情,但梁山畢竟有一百多個人,難保每一個都是好相處的。
  • 排名第四十三位的梁山好漢:三次單挑不勝,第四次丟了命
    一種看法認為,天目是古代神話中的星宿名,主視明,察奸謀,指彭玘是鬼星託生,非常兇惡;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天目是地名,指的是天目山,指的是彭玘的先人中有人曾在天目山任職。不過,這兩種說法都過於複雜,應該回到文字的本意進行解讀,反倒容易些。天目,也就是民間俗稱的有天眼,形容彭玘有預知未來的能力。當然,這只是筆者的一孔之見。
  • 《水滸傳》:梁山好漢眾多,武力排行前十都有誰?
    《水滸傳》中有108位好漢,個個都身手不凡。他們的座次,可能是按照宋江和吳用的意願排得。但如果按照武力排行,前十名應當如下:第十位:小李廣花榮。花榮在梁山排名第九,是八虎騎與先鋒使之一。楊志在梁山排名第十七,是八虎騎與先鋒使之一,楊志是楊家將後人,因臉上有一大塊淤青,便因此得其綽號。楊志自小便學得一身好武藝,不論是騎馬槍棒作戰還是陸地短刀作戰,都樣樣精通。原本只想為朝廷效力名留青史,但押送花石綱和生辰綱都被劫,只能在二龍山落草,後歸於梁山。可惜在徵討方臘途中患病,楊志最終病逝丹徒縣。
  • 梁山好漢「義薄雲天」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梁山好漢「義薄雲天」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學家、文學批評大師金聖歎,曾在評點《水滸傳》與《三國演義》之後,發出了「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的感嘆。因為「水滸教人造反,三國教人謀略」。尤其是對位列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頗有微詞。 他認為《水滸傳》中所謂的「忠義」,實際上是「惡之至,迸之至,不與同中國」。
  •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他們經常說的「替天行道」是真的嗎?
    說起梁山好漢,很多人也都會用「殺富濟貧,替天行道」等詞來形容他們。但是看的梁山故事多了,思考的多了,就會在心裡產生懷疑:他們經常說的替天行道是真的嗎?他們打劫來的那些財物都去了哪裡?生辰綱那次,截的是梁中書送給他的嶽父大奸臣蔡京的生日禮物,一共有10萬貫財物,這是個什麼概念?宋代的一貫是一千文銅錢,相當於一兩銀子,一兩銀子就差不多是普通貧民家庭一年的花費了。
  • 如果宋江堅持不招安,梁山好漢的結局會如何?專家:只有一種下場
    《胡笳十八拍》中曾寫道:「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不容。」歷史長河滾滾,在這偌大的舞臺裡有過數之不盡的英雄人物出現,並為了自己心中的大義而奮鬥。但可惜的是,真正能夠功成名就的故事實在太少,有太多的英雄們最後都只能抱憾而終。
  • 梁山好漢中這兩個人是最心狠手辣:連小孩都不放過
    在梁山上雖然都是有點本事的人而且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但雖然是好漢,手上一樣會沾滿一些無辜人的血液,就比如下面小編說的這兩位,他們在梁山上的地位還是有的
  • 梁山好漢108將,但這四人卻配不上「好漢」二字,人品太差
    說到水滸傳,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在梁山上一共有108將,而且個個都是好漢。有的時候他們劫富濟貧,雖然不做壞事但是有些人背地裡卻做了不少的壞事。實際上在這108人當中,有很多人都是草菅人命之人,他們都是受過了朝廷的管制而逃上梁山。
  • 在《水滸傳》中,梁山號稱有108位好漢,但真正的好漢只有3位
    《水滸傳》中的梁山號稱有108位好漢,那梁山的108位首領真的全部是好漢嗎?其實不然,所謂的梁山好漢絕大部分都是被迫加入梁山的,更有許多的濫殺無辜的土匪惡霸,這些人其實都不是好漢。真正的好漢應該是嫉惡如仇,好打抱不平的仗義之士,這樣的人才稱的上是好漢,而梁山這樣的好漢其實只有3人。
  • 梁山好漢「108將」當中,很多人都有原型,這一人尤為傳奇
    二次創作當然儘量去接近原著,不過除了《三國演義》一書是根據陳壽《三國志》改編,人物基本上符合史實之外。《西遊記》當中的真實人物史書上有記載的只有一部分人,比如說唐玄奘西行到西域取經。到了《紅樓夢》,則完完全全是杜撰出來的作品。當然,另一部深受眾人喜愛的作品要數《水滸傳》了,很多人都以為梁山好漢「108將」都是虛構的人物,其實也不盡然。
  • 《王者模擬戰》排位有什麼成就呢 排位成就大全
    《王者模擬戰》中排位有什麼成就呢?
  • 梁山有108將,但有四人卻不配稱為「好漢」,李逵是其中之一
    在施耐庵的小說《水滸傳》中,梁山共有108將,而很多人都喜歡將這108將稱為「108條好漢」。但事實上,這108人中有很多人都是草菅人命之人,根本配不上「好漢」二字。那具體都有哪些人不配稱為「好漢」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