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怎樣搞?南岸做法值得借鑑

2021-01-11 金臺資訊

一月七日,南岸區南山街道放牛村,遊人在此打卡拍照記錄鄉村美景。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建在家門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把搬走的老居民吸引了回來;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指導下,村民也享受到了優質物業服務;街道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一年一度為平凡英雄發布心願……近日,重慶日報記者走進南岸區,近距離觀察一個個鮮活的、可借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好做法。

曾經嫌棄社區環境的居民又搬回來了

「20多年來,我見證了這裡的變化,很高興又搬回來了。」46歲的張天燚在花園路街道南湖社區花園一村經營著一家小書吧,從多年前嫁來這裡住進這個家,到後來將房屋出租,再到自己裝修經營,張天燚說,是社區的美把她「拉」了回來。

花園一村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屬老舊散小區,有居民486戶。過去居民們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不高,加上小區基礎設施老化、違章搭建、治安隱患等問題突出,居民們紛紛搬離小區。

2019年1月,南湖社區打通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最後100米」,創新性地把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建在居民樓下,並結合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開展一系列文明實踐活動,盤活群眾力量。

社區新建了300平方米文化活動廣場、100平方米三益亭、50平方米三益書院;對原先的垃圾堆、陡坡地段、破舊圍牆等閒置用地進行「微改造」「微更新」,以兒童之家、科普之家、黨群之家、創客之家等取而代之;還動員46家底樓住戶各施巧思,打造自己家門口別具一格的「一米花園」。

老舊社區重新煥發魅力,一些社區咖啡館、書吧成為「網紅」打卡點,一些搬走的老居民又搬了回來。

現在,僅花園一村就有註冊志願者500餘人,每四位居民中至少有一位是志願者,他們讓陌生的鄰裡相互熟悉起來、疏遠的鄰居親近起來、寂寞的樓道熱鬧起來。

作為第一批回花園一村的創業者,張天燚得到了南湖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大力支持,書吧實現了與南岸區圖書館通借通還,她也成為了自家樓棟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的管理志願者。

村裡的物業公司管得寬還給村民分紅

作為全國文明村,南山街道放牛村擁有南岸區首個村級物業公司,這個物業公司不同於小區物業,他們管得更寬,還能給村民分紅。

放牛村是全市20個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也是南岸區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示範村。如何進一步美化村容村貌,讓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持續改善和有效維護,放牛村探索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結合,建立基層社會治理長效機制。

2020年4月,重慶綠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啟動運作,南山街道黨工委書記冉啟貽介紹,物業公司主要負責全村道路、基礎設施及居民房前屋後等公共區域的環境整治維護,管理經營部分村級集體資產,並承接一些外包物業服務。

「物管公司不僅解決了環境管護的難題,還調動了村民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冉啟貽說,綠金物業村集體佔股51%、村民佔股49%,根據不同的主體收取相應的物管費。物業公司獲得的收入扣除開支和運營費用外,剩下的收益按全村人口進行分紅。

這套辦法運行不到一年,村集體增收100餘萬元,村民人均分紅500元。更重要的是,村裡人居環境、公共服務設施得到進一步提升,放牛村也以此為契機,探索形成村民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模式,村民們的歸宿感迅速提升。

如今的放牛村,白牆灰瓦、園林樓閣、獨門獨院,呈現出一派園林風光,錯落有致的村莊中分布著40多家民宿、咖啡館、書院。

鄉村更美了,來放牛村觀光旅遊的遊客也逐漸增多,以前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都回到村裡發展綠色產業。

2020年,村民劉凱將自家院壩進行改造,開起了特色農家樂。他告訴記者:「村裡環境舒適,空氣好,周末、節假日農家樂裡的遊客幾乎滿滿當當。有了物業公司,我們忙不過來時,工作人員還能來搭把手。」

每年為平凡英雄徵集發布「海棠心願」

生活或工作在海棠溪街道的人都知道,街道每年都會結合當年工作主題,向符合主題的身邊榜樣徵集「微心願」,再由社會各界認領和幫助實現心願,這就是「海棠心願」。

上月,海棠溪街道推出2020年的66個「海棠心願」,一天內被全部認領完。

「戰疫、抗洪,在2020年的兩場巨大考驗中,除了醫務工作者、應急救援人員和公安民警,還有許許多多社區工作者、基層幹部職工、環衛工人和志願者戰鬥在一線。」海棠溪街道相關負責人說,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2020年的「海棠心願」就是為這些平凡英雄實現心願。

「這一條心願簡直就是為我量身訂做,我來認領。」龍門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員林璟看到一位社區工作者發布的心願:希望給黨員組織一次防疫知識講座培訓。

留下認領電話後,林璟就開始著手為南山道社區的黨員準備防疫知識講座,「本來就想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完成一個心願,看到與我專業相關的,當然要秒認。」

一位社區民警在「心願牌」上寫著:在抗疫一線早出晚歸,與家人處於「失聯」狀態,疫情好轉後與孩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希望能與孩子參與一次親子活動。年輕媽媽餘女士當場認領了這個心願。

3年來,「海棠心願」已吸引1500餘人、66個社會單位參與,共為139人圓夢。這一活動成了居民口中的暖心工程,是傳遞公益正能量的平臺,更是海棠溪街道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本報首席記者 張莎

相關焦點

  • 石泉路街道生活日記——新時代文明實踐|文明禮讚新時代 惠民流韻...
    近年來,街道在新時期精神文明創建的指引下,通過文明創建和文明實踐,讓各種力量動起來、潮起來、活起來,從社區「顏值」到生活「品質」提升外在、厚植內在,讓居民真切感受到抬頭可見、觸手可及的文明成果。主要有三個方面做法:一匯聚力量、傳播文明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動起來」根據普陀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街道相繼啟動「三舊」換「三新」、小小區合併、成套改造等惠民工程。
  • 初寶傑:濰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按這六步走
    初寶傑強調,各地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奮力攻堅的精神狀態,推動新時代文明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初寶傑指出,壽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重視程度高、資源整合好、推進措施實。壽光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管是硬體建設、資金保障還是人員配備、活動策劃,都是高規格、高標準、高水平,真正當成了一把手工程全力推進,真正把活動開展到了田間地頭、群眾心頭,滿足了廣大農村群眾實實在在的需求。
  • 一片丹心映萬山——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萬山路徑
    萬山打破部門壁壘,按照服務類別,在文明實踐中心部署理論宣講、文明創建、志願服務網絡、教育、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康促進與體育服務等7大平臺,並建立健全工作統籌指導架構,保障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組織到位、指導到位、落實到位。
  • 新時代文明實踐春風暖萬家
    音德爾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烏蘭牧騎開展集中送服務活動「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微信『點單』小程序上看到首屆水稻插秧節志願者招募信息後,我主動報名並成為青蘋果志願服務隊的領隊,帶領隊員服務插秧節,為此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 【文明實踐在行動】奈曼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徽標(logo)寓意說明
    奈曼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徽標(logo)寓意說明為充分展示奈曼旗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整體形象,
  • 香格裡拉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五境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時代文明...
    香格裡拉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五境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力量!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及文明實踐站成立以來,五境鄉開展多樣化文明實踐活動。「快樂閱讀」活動一直在持續進行,每班每周都安排有一節閱讀課,文明實踐中心已成為小學生課餘生活的新樂園。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建設,是一種激勵,一種鼓勵,更是一種追求。
  •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山海小城結碩果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山海小城結碩果 2020-12-14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奔跑的追夢人──寶坻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側記
    「人氣」怎樣熱起來?「心氣」怎樣聚起來?區委開出了方子: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抓實,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寶坻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全國試點區的一年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在全區普及。
  • 文明實踐蔚然成風 海陽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接地氣、有活力
    如今,海陽新時代文明實踐已遍地開花,全市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7處,文明實踐站627個,建成率達到90%;為做到資源共享,建設中心按照「一個中心、一個主題、多種使用」的機制,整合黨群服務中心、農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公共服務資源,讓群眾在中心得到多元化、綜合性服務。
  • 「文明小窗口」送至村居!順德新時代文明實踐觸「屏」可及
    在順德容桂街道上佳市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個醒目的大屏幕網絡一體機亮人眼球,這是居民了解社區活動、查閱社區信息的「窗口」。記者6日從順德區委宣傳部獲悉,順德目前已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各鎮街、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實踐點投放23臺新時代文明實踐大屏幕網絡一體機。
  • 「新時代文明實踐」人居環境整治,東夏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服務...
    為切實改善村民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連日來,東夏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志願服務活動,進一步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打造生態宜居的農村生活環境。整治前後對比此次活動中,東夏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們積極發揮模範作用,努力營造全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新風尚,為改善農村宜居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廈門湖裡:聚民心育新人 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新路徑
    把黨的理論送到建設發展第一線,把志願服務發展到基層社區,把文化活動送到百姓「家門口」……在一年多的實踐探索中,廈門市湖裡區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建設,全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動起來、活起來、熱起來。
  • 齊齊哈爾梅裡斯區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
    為更好地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梅裡斯區積極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不斷進行探索與創新,在全區特色民族餐飲企業中選樹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內涵與外延,讓原本單一餐飲屬性的企業成為達斡爾民族文化的弘揚者,時代新風的倡導者,餐飲文化的引領者,脫貧攻堅的助力者,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 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著力育新人揚新風紀實
    成風化人講正氣 激濁揚清聚民心——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著力育新人揚新風紀實貴州省龍裡縣洗馬鎮落掌村,貧困戶彭貴林的臉上出現了久違的笑容。疫情防控期間,一直靠打零工維持生計的他無事可做,經濟壓力與日俱增。就在彭貴林一籌莫展之時,洗馬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志願服務隊來了,把技能培訓和崗位對接等就業服務送上了門。
  • 坪山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揭牌 快來打卡文明VR體驗館
    深圳新聞網坪山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楊濤 邱嘉熙)12月30日,坪山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揭牌暨坪山文明必修課啟動活動在坪山街道公共文化服務中心舉行。坪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筠出席活動,與現場嘉賓為坪山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揭牌,共同見證坪山區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啟用以及坪山文明必修課的啟動。
  • 文化小康的大瀝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落地生根
    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圍繞「一站一品」思路,以與社區設計風格和社區品牌特色相結合為原則,建設功能完善、氛圍濃厚、資料齊全的新時代文明服務陣地。有的社區開闢公共場館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有的社區結合七一空間、幸福院、圖書室、活動中心、公園等陣地資源進行改造,讓群眾在家門口可享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帶來的高質量文化服務。
  • 靈璧縣靈城鎮:學習天長先進經驗 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
    12月9日,靈璧縣靈城鎮赴天長市考察學習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學習借鑑先進經驗,結合靈城實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深入開展,鎮黨委書記胡茂臣、鎮長溫瑞、鎮班子成員和各村(社區)書記、行政包村同志參加考察學習。
  • 臨安區:凝心聚力 推進「第十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
    2020年,臨安以第二批省級試點為契機,在2019年試點探索農村文化禮堂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共建的臨安模式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廣泛引導群眾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著眼「實踐什麼、誰來實踐、怎麼實踐」三大核心,引導全員參與、致力全民共享、實現全面提升,不斷提升群眾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形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身邊」的新格局。
  • 服務群眾 新時代文明實踐落地開花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二江寺社區深入挖掘二江寺古橋文化華陽街道二江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深入挖掘本土二江寺古橋歷史文化,以「立誠致善天良二江」為主題切入點,凝聚共建共治活力,深入各項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帶動社區、居民、商家、志願者骨幹等共建和美二江。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丨感受冬日關懷,這場健康知識講座乾貨滿滿!
    在文明實踐站,一朵朵文明志願之花正在冬日絢爛綻放。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運用科學理論提高思想道德覺悟、指導生產生活實踐的創新舉措,是打通宣傳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重要依託。近年來,水清溝街道按照上級工作部署要求和街道實際,整合各類資源,形成了1所9站的文明實踐中心區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