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語荷花入夢香。」出自明·林奕蘭的《四時佳景漫吟四首 其二》
我愛夏,夏風涼。
水閣明書幌,山齋清晝長。
吟蟬響遏雲間樹,解語荷花入夢香。
一展琅瀟灑趣,北窗時與傲羲皇。
齊白石 殘花猶欲語
白石老人曾在一幅畫上題道:「一花一葉掃凡胎,拋杖拈毫畫出來。解語荷花應記得,那年生日老萍衰。」記述的是某年生日老人身體欠佳的情況。在白石老人心中,荷花是懂他的,荷能解語。
白石老人喜畫秋荷,他是在借枯荷描繪秋天。在傳統畫家中,許多人畫殘荷表達出的是落敗、頹廢、悲傷的情緒,而白石老人筆下的殘荷讓我們感受到的是秋高氣爽碩果豐盈。他是借秋荷表達對收穫季節的樂觀享受和對人生的頌揚。「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白石老人筆下的荷圖大多擁有固有的樂觀健朗的神氣,無論是秋荷、殘荷、還是綴以蟲鳥的荷趣圖,荷花的形象皆挺拔而厚重,蒼勁而清健。
白石老人曾在他的一幅《秋荷》圖上題詩道:
不染汙泥邁眾芳,休嫌荷葉太無光。
秋來猶有殘花豔,留著年年紙上香。
齊白石的生活經歷決定了他不可能去做文人士大夫們的附庸,他雖從古師,但拒絕了「無病呻吟」的虛假。
下面我們一起欣賞白石老人筆下的秋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