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又又又挖出古墓了!

2020-12-22 澎湃新聞

廣州又又又挖出古墓了!

2020-11-15 1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廣州又又又挖出古墓了!

100多座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墓葬!

近日,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發掘現場

公布了黃埔沙嶺遺址考古的最新發現

一系列紮實的發現證明

距今4000年前後

這裡就有先民居住生活!

▲考古現場

▲出土的文物

沙嶺位於廣州市黃埔區九龍鎮湯村南部,地處中新知識城範圍,為一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的橢圓形低矮小山崗,海拔高程45.6米。

沙嶺遺址新石器晚期至早商遺存以灰坑、柱洞等生活類遺蹟為主,可能存在有幹欄式建築。

▲考古隊員在測量挖掘墓葬

考古人員介紹,青銅器出土後,如果直接清理出來就運走,表面的銅鏽等就會散落,「一路走一路散」,造成文物信息的損失。所以他們是先用宣紙,再用保鮮膜將發現的銅器和包著銅器的一團土一起包起來,外面再用石膏固定。石膏外殼上做好標記,送回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實驗室中再慢慢處理。

陶豆是最大宗發現

銅刮刀可能用來削竹子

現場展示了此次發現的一些文物,當中的幾件青銅器,據介紹就是經過了技術固定處理後,才擺出來給大家看。

廣州文物考古研究院館員王慧介紹,當中的青銅刮刀,有可能是拿來加工竹子之用。此外還有幾把銅斧,大小不一,可以看得出加工達到了不錯的水平。

▲銅刮刀

▲銅斧

不過此次發掘最大宗的發現是豆

這種古代的食器佔了現場發現陶器的四分之三

▲墓中發現的陶豆

▲陶豆與原始青瓷豆

據悉,兩次發掘共計100多座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墓葬,是沙嶺遺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墓葬多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東西向,大致順山勢排列,相互之間基本沒有疊壓打破關係,同時清理出可能與墓地排水及塋域劃分有關的弧形溝,都說明當時墓葬地表應有標識,且整個墓地存在統一管理。

墓口形狀以圓角長方形或橢圓形居多,墓壁多弧收,常見有不甚規整的生土二層臺,墓內人骨、葬具等均不見保留。

約1/3的墓葬未見隨葬品,且其中不乏規模相對較大的墓葬;有隨葬品的數量也不多,少則一件,多則五六件,有印紋硬陶、原始瓷、銅、玉石器等。原始瓷豆是最常見的隨葬品,有不少是用殘器隨葬,當屬「碎物葬」習俗的反映。

據介紹,經過2017年和2020年兩次對沙嶺遺址的考古發掘,全面揭露出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的一處完整嶺南越人墓地,為研究廣州地區先秦時期南越族群的文化面貌、喪葬習俗、社會結構、歷史發展進程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材料。

▲印紋陶殘片

4500年前左右

這裡已經有人在發展繁衍

從出土原始瓷和印紋陶器來看,沙嶺墓地與增城浮扶嶺、蘿崗來峰崗、九佛欖園嶺等墓地的文化面貌相同,年代在西周至春秋時期。

與增城浮扶嶺墓地稍有不同的是,沙嶺墓地墓葬分布相對疏朗,墓坑相對較寬,深度也不及浮扶嶺墓地深,這與欖園嶺、來峰崗等墓地相同,呈現出非中心聚落的等級特徵。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張強祿表示,近十年來,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黃埔區特別是中新廣州知識城範圍開展了大量考古工作,一批史前至西漢南越國時期考古遺址的發現,一方面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中新廣州知識城蘊藏的地下文物資源的認識,對重構廣州東北區域的早期歷史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材料,另一方面也為進一步梳理早期嶺南發展的歷史進程提供了更詳實、更充分的考古資料。文物考古工作者通過不懈的努力,用考古發現和文物保護成果,為延伸歷史軸線、增強歷史信度、豐富歷史內涵、活化歷史場景做出了積極貢獻。

「這一帶的考古發現時間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五六百年,這裡已經有人在發展繁衍了,接下來是西周、春秋時期,我們也發現了很多歷史文化遺存」,張強祿說,「這樣我們可以對廣州東北部的早期的情況,有一些新的認識。這些在早期的歷史文獻裡也沒有記載。」

張強祿說,經過對考古發現相對比較清晰的梳理,我們可以把史前到先秦這個時間段的廣州東北區域的早期歷史,放到整個珠三角的早期歷史中去看,進而就能用考古發現去闡釋早期嶺南發展的過程。

編輯 | 黃嘉露

來源 | 廣州日報、咩事、信息時報

原標題:《廣州又又又挖出古墓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北京兩千年西漢古墓考古時挖出「千年活烏龜」
    2020-11-22 09:25:02 來源: 我們一起看歷史吧 舉報   我們都知道千年西漢古墓出土的文物個個極盡奢華
  • 西安又又又挖出古墓,當地人民更愁了,施工隊:下次讓我挖哪
    而因此也帶來了很多「困擾」,那就是古墓,在整個西安的地下,存在著數不勝數的古墓,這不,西安又又又挖出古墓,當地人民更愁了,施工隊:下次讓我挖哪?這次又是發生在西安一個白鹿原的地方,又一次挖出了大型的古墓。
  • 十八年前,大學裡挖出古墓,沒有金銀玉器,幾件陶器卻是無價之寶
    一座古墓的傳奇,幾件罕見的寶物。十八年前的四月,西安市郊西北政法學院南校區修建學生公寓。施工過程中,挖機師傅挖開土堆之後從下面發現了一座古墓。當時古墓藏在泥土層深處,挖出一些斷磚頭後又挖出了一些銅器、玉器等小件物品。
  • 搞笑漫畫:學校挖出一座戰國時期古墓,衰仔偷吃墓中的臭豆腐當場昏迷!
    搞笑漫畫:學校挖出一座戰國時期古墓,衰仔偷吃墓中的臭豆腐當場昏迷! 搞笑漫畫:學校挖出一座戰國時期古墓,衰仔偷吃墓中的臭豆腐當場昏迷!
  • 千年古墓有秘密,老農一語破傳奇,挖地窖挖出古墓,專家曾找10年
    很多村落其實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傳言,幾乎大部分的傳言都是與傳說中的寶藏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這座古墓就是靠著老人們口中的片段傳言而找到的,那是1984年的江蘇徐州。在當時是一群村民開山取石的時候發現的兵馬俑坑洞,當地的村民及時上報,徐州博物館的專家趕赴現場,當時的專家稱在這裡發現的兵馬俑坑洞就意味著這裡是有一座大型的古墓,通過對兵馬俑造型的分析發現,應該是一座相當大型的漢代古墓。這一消息不脛而走,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發掘文物,當時是召集了上千人尋找古墓,無果。
  • 古墓中挖出「怪獸」,與《山海經》記載一致,西方學家稱不可能!
    古墓中挖出「怪獸」,與《山海經》記載一致,西方學家稱不可能! 2020-12-07 20:35  荒火在此還有誰 自從考古在中國掀起一股熱潮之後,很多大型古墓都得以重見天日
  • 南京挖出明朝錦衣衛古墓,出土現代藍色酒瓶,專家欣喜:值十幾億
    即使再窮的人家,也會按照慣例習俗在墓中放置一些陪葬品,那就更不要說達官貴族家的古墓了,那更是金銀珠寶無數,所以盜墓賊無論是光顧哪個古墓,都不會空手而歸。 在大家想像中,應該裡面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但是隨著一個明朝古墓的發掘,專家得出了不一樣的研究結果。
  • 中山大學古墓發掘:專家推斷主人或是東漢島民
    中山大學古墓發掘:專家推斷主人或是東漢島民 「廣州海珠發布」微信公眾號 2019-01-07 17:55
  • 古墓中出現15歲少女,枯坐500多年,被挖出時宛如沉睡,面容精緻
    那些千百年來神秘的古墓紛紛出現在世人眼前,在這些古墓中不僅有價值連城的珍寶,而且還蘊含著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更讓人想要知道的是,安葬於古墓中的那些人們,他們的身上都發生過怎樣的事情呢?古墓中出現15歲少女,枯坐500多年,被挖出時宛如沉睡,面容精緻
  • 春秋古墓挖出一古籍,記載了周天子拜見王母娘娘,專家:確有其事
    但是近期考古專家在一處春秋古墓中挖出了一本古籍,根據古籍上的介紹,人們發現原來早在遙遠的周朝,周天子便曾經開闢過古絲綢之路,這位周王名叫周穆王。 可見早在周朝時期,周穆王便走過絲綢之路,之前關於周穆王拜訪西王母這件事情,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一件神話傳說故事,僅僅用作文化傳播,直到春秋古墓中出土的這本史書古籍。
  • 廣州發現8座兩千年古墓 瑪瑙珊瑚燦如新(組圖)
    文/記者廖靖文圖/記者邱偉榮8座古墓中,保存最為完好是兩座西漢晚期墓。昨日仍在發掘的2號墓隨葬物品最為豐富,墓室呈東西向,墓坑長5.3米、寬2.8米,殘留的深度達2.3米。據介紹,這是近年來廣州市區發現保存最深的一座漢墓。土坑墓標識不明不易盜難道因為保存最深,所以保存最完好?非也!
  • 河南挖出一座古墓,墓主人身份令人著迷,沉睡了3000年啊!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曾經在河南挖出了一個古墓。其實,河南和陝西 在歷史上曾經是中國的很多王朝的都城中心,所以那些王陵之類的自然是不會少的。但是這一座古墓卻讓專家們百思不得其解,因為它的主人難以確定。在多方的共同研究之下,最終很快的便確定了這座陵墓的年代以及主人,這是三千年前的商國墓葬。
  • 古墓密布盜洞,專家已絕望,為何最後卻挖出1000多件國寶級文物?
    古墓密布盜洞,專家已絕望,為何最後卻挖出1000多件國寶級文物?2005年的2月8日,正是當時的除夕之夜,那時候正是中國人傳統的最重大的節日——春節,所以大家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當中,家家戶戶都在貼春聯、包餃子、打掃衛生,準備迎接新一年的來臨。
  • 重慶一座兩千年古墓,挖出「穿越」神劍,專家:現代技術無法複製
    事實上,還有一件寶藏吸引了眾多考古學家,那就是2000多年前的古巴古墓。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涪陵是整個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它守護著長江和吳江的交匯處。到目前為止,它仍然是三峽地區的交通樞紐。如果乘船沿烏江上遊航行約10公裡,你會在山畔發現一個叫陳家嘴的小山村。40多年前,一個偶然的發現讓全世界都關注它。
  • 湖南古墓挖出千年老酒,打開後專家親自嘗了一口,喝完只說了2字
    自從中國發展考古工作以來,古墓當中就挖出了不少的酒,2003年,西安的一座漢代古墓就出土了2000年前的西漢古酒,因為是青銅壺,腐化的相當嚴重,酒已經揮發了,很難確定這裡面是不是存在過酒。2010年,四川眉山陳家山唐宋時期遺址出土的穀倉罐,裡面存放著疑似元代的古酒。
  • 工地挖出一座古墓,墓主身份撲朔迷離,墓室的兩個字竟給出了答案
    多年前,在濟南一座廢舊的水泥廠建築工地中,施工人員在進行土方挖掘的時候,竟挖出了一座明崇禎二年的磚砌多室墓。該墓室規模較大,但是,由於之前被盜挖過,所以,墓志銘等信息被損壞,使得墓主人的身份無法辨別。不過,在墓室的門楣上,有著「趙公藏真處」的題額和「皇明崇禎二年端陽建」的落款,這為考古工作者研究這座古墓的神秘歷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線索。其實,被發現的時候,這座明代古墓的西側墓室門已經處於打開狀態,門上雕刻著非常精美的獸首銜環圖案,還有一些文字。而其門楣上的「趙公藏真處」字樣尤為醒目,說明這座墓有可能與明代末年的一位姓趙的人有關係。
  • 村民挖出一堆木炭,考古隊連挖15年,出土一件山西「鎮館之寶」
    確實文物的出土大部分和盜墓賊有關,他們的擅自發掘導致了古墓被毀,從而讓考古隊開始被迫考古發掘。除此之外,我們的老百姓也是經常性地挖掘出文物,比如最常見的就是放羊撿到文物,還有挖土挖出文物等等,聽著有點很玄幻,但事實就是如此。
  • 「盜墓賊」挖到古墓,出土100多件青銅器,馮玉祥出資修建博物館
    1923年河南一位地主在打井時挖到了一層紅土,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這是挖到古墓了,這位地主繼續向下挖,果然挖出了很多的古代青銅器,此事很快被靳雲鶚得知,靳雲鶚在得知此事後立即派兵將古墓保護起來,並將此事報告給了吳佩孚,在得到吳佩孚的同意後,靳雲鶚便組織士兵開始了對古墓的挖掘。
  • 工地挖出神秘黑瓶,專家趕來,後續挖出7000多件文物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643,閱讀約2分鐘1992年,石家莊一磚窯擴建時,一名工人挖洞時挖出一個神秘的黑瓶。瓶子造型別致,看起來真的很不凡,於是工人就把黑色的瓶子藏了起來。隨著發掘工作的深入,專家們在地下發現了一座古墓。而且古墓面積巨大,年代為漢代,未被盜。專家們打開墓門後,對眼前的一幕幾乎感到驚訝。墓內堆放,散落著無數金銀玉器。據專家測算,該墓內共有文物7000餘件,且工藝精湛,藝術水平極高。其中許多堪稱國寶。經過比對文物,翻閱歷史文獻,專家們最終確定,墓主為西漢常山王劉順。
  • 唐朝公主墓中竟然挖出了男子的骸骨,專家說他死的很慘
    陝西省挖出的永泰公主墓,是建國以來挖出的最大的唐墓,永泰公主是唐中宗的女兒,武則天的孫女,死的時候只有17歲,與自己的丈夫合葬在一起,作為了乾陵的17座陪葬墓之一。很多史料中記載她是被武則天所殺,但是在她的墓志銘上寫著的是死於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