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算是清朝皇帝當中比較有名的皇帝之一了,得益於清宮戲的原因,大家多多少少對乾隆有所了解。不過在屏幕上英俊瀟灑的乾隆,在歷史當中也是一位手段厲害的人,曾經因為幾個字就殺了許多人。不過這樣一位厲害的乾隆,卻與他的另一個聰明能幹的兄弟和睦相處了一輩子,也是清朝皇室當中十分難得一見的事情。
乾隆名叫愛新覺羅·弘曆,而他的那個弟弟名叫愛新覺羅·弘晝,他們兩個當時都得到他們的父親雍正的賞識,當年還把他們帶到康熙的面前背書給康熙聽,其中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康熙也對這兩個孫子十分喜愛。
等到兩兄弟年紀大了之後22歲的弘晝與24歲的乾隆被派往地方處理苗疆事務,能做到這地步的,說明弘晝絕對不是一個平庸之人,相反還有著非常高超的政治能力。也就是在這一年,雍正去世。
考慮再三的雍正,最終選擇立弘晝的哥哥為皇帝,也就是後來的乾隆。
在當時的情況下,乾隆只有兩個弟弟可以與他爭奪帝位,而另外一位弟弟歲數太小,基本沒有威脅,只有這位才華出眾的弘晝擁有與他一爭帝位的能力,歲數也與乾隆相差不遠。深知乾隆心狠手辣,內忌外寬的弘晝對自己的境遇感到十分擔心。
於是曾經那個飽讀詩書的弘晝漸漸地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甚至略帶傻呆氣質的紈絝子弟弘晝,一些表現甚至讓人覺得「辣眼睛」。
在雍正去世之前,弘晝就開始發生一些令人不齒的變化,比如他作為一個高高在上的皇親國戚,卻像一個小商小販一樣在大街上跟商人討價還價,而且一言不合還跟人家吵架,乃至於大打出手,搞得面紅耳赤,吹鼻子瞪眼睛,狼狽不堪,大失體面。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雍正對弘晝開始失望。與之相反,他的哥哥則在這時處處表現得大氣、儒雅,深得雍正的喜愛,加上弘曆年紀略大,比弘晝更適合做大清朝的主人,所以最終弘曆順利登基。
等到乾隆上位之後,弘晝的行為愈發的放蕩不羈,頗有「世人笑我太癲狂,我笑世人看不透」的味道,他甚至裝死,喜滋滋的給自己辦起喪禮來,等到那些大臣和王公貴族屁顛屁顛地跑過來參加他的喪禮的時候,乃至於有的人還嚎啕大哭起來,他就在後面偷偷的笑。等這些來哀悼的人一走,他就跑出來坐在自己的「靈堂」上吃給他的「祭品」,大家知道了這件事之後,紛紛覺得他太荒唐了,不可理喻,有的人甚至到乾隆那裡告狀。
不過聽說弟弟的這些丟人事件,乾隆卻一點兒也不生氣,乃至於反而更加喜歡自己這個弟弟了——這樣的弟弟才放心啊!乾隆不僅不責怪弘晝,反而誇他「秉性純誠,持躬端恪」,估計大臣聽到這個評論內心是一千萬草泥馬瘋狂奔騰吧——但是人家一個是皇帝,一個是皇弟,他們說是什麼就是什麼吧。
弘晝也不因為被別人恥笑而改變自己這種行為,反而愈發的特立獨行,甚至於在早朝上跟軍機大臣互懟,懟不過人家直接大打出手,在地上翻來覆去扭打,大失體面,惹得大臣們哭笑不得。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假疾不癲的弘晝,才能夠從自己狠辣多疑哥哥手中活下來,而且相對還得到了乾隆的許多關心。他的後人也十分感謝他,正是因為他的裝瘋賣傻,才有了他的子子孫孫平平安安的貴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