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陶+北汽CP 國內可行駛固態電池樣車首次下線

2020-12-22 電池中國CBEA
圖為搭載清陶固態電池系統的純電動樣車

近日,電池中國網從清陶發展了解到,一輛搭載清陶固態電池系統的純電動樣車在北汽新能源完成調試並成功下線。這臺樣車是國內首次公開的可行駛的固態電池樣車,它的下線標誌著清陶發展在固態電池汽車技術研發上邁出關鍵一步;對於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講都是可喜可賀。

據了解,本次搭載蘇州清陶生產的第I代固態電池系統,在系統能量密度、-5℃工況放電能量保持率、充放電能量效率、0%-80%SOC快充時間等指標上已經優於常規設計的液態三元電池,已經初具量產可行性。

值得注意的是,7月29日,宜春清陶動力固態鋰電池項目(一期)投產儀式順利舉行。該項目由清陶發展投資建設,一期投資5.5億元人民幣,年產能1GWh,生產標準全面達到車規級,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精度準,能有效降低鋰電池成本,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和一致性,更好地滿足新能源汽車全面升級的需要。

據介紹,早在2018年清陶發展就建成了國內首條固態鋰電池生產線,開發的第一代量產型動力固態鋰電池產品於2019年通過國家機動車產品強檢,目前正與多家整車廠就固態動力鋰電池上車項目開展密切合作。當天的投產儀式現場就展示了搭載清陶固態電池系統的哪吒U純電動樣車。

據電池中國網了解,除了清陶發展,不少鋰電池企業及材料企業,如輝能科技、江蘇衛藍、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中航鋰電、力神電池、億緯鋰能、橫店東磁、珈偉股份、當升科技、贛鋒鋰業、貝特瑞等,也都布局了固態鋰電池技術開發。此外,韓國三大電池廠商LG化學、三星SDI和SKI也在積極開發包括固態電池在內的下一代核心電池技術。

在國際上,全球眾多知名車企包括豐田、松下、三星、三菱、寶馬、大眾、現代等也都已經大量投資固態電池。其中,日本的豐田、本田、日產、松下等23家汽車、電池和材料企業,計劃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態電池相關技術。

在國內,不少企業也在積極行動。2019年年初天際汽車就推出了首款搭載固態電池的ME7樣車,據說量產車型會在2021年正式上市。此外,蔚來汽車、愛馳汽車也都在積極推進固態電池相關技術的應用和開發。

固態電池之所以能被業界廣泛看好,是因為其優異的性能優勢。固態電池通過使用固態電解質,可以有效避免失火、自燃現象的發生,根本上改善電動汽車安全性。此外,固態電池相同可用電量下佔用空間更小,為電動汽車有限底盤空間內多放電量提供了支撐,將有效提升產品續航裡程。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電池企業的固態電池都採用了軟包的形式。軟包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循環壽命長等諸多優點。軟包電池的製造離不開一種關鍵的材料,那就是鋁塑膜。其鋁塑膜產品需要具備耐電解液、水氧阻隔性、冷衝壓成型性、耐穿刺、高熱封強度、電性能影響小等一系列性能要求,遠高出一般工業領域的標準。

據了解,清陶發展此次使用在北汽新能源車型上的固態電池,鋁塑膜採用的是明冠新材的產品。經過十多年的研發,明冠鋁塑膜已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鋰電池用鋁塑膜產品乾熱複合製備技術,成功實現了鋁塑膜產品的穩定供貨。

固態電池被認為是下一代主流電池技術路線趨勢之一,被認為有望徹底解決電動汽車的續航焦慮、安全焦慮,因而未來發展不可限量。隨著固態電池逐步產業化,未來也將帶動鋁塑膜等材料的大幅度起量。

還有一點,由於固態電池採用固態電解質,那麼隨著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的加快,勢必要對當下的液態電解液產品造成不小的衝擊。

相關焦點

  • 總投資55億清陶能源10GWh固態電池項目投產
    二期計劃投資49.5億元,新增固態動力鋰電池產能9GWh。在本次投產活動現場,搭載清陶固態電池系統的哪吒U固態電池版純電動樣車正式下線。關於清陶能源與合眾的合作,始於今年6月。當時,清陶能源與新勢力企業合眾達成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的研發與應用,合眾旗下第二款量產車哪吒U將成為全球首款搭載固態電池的量產車。
  • 又聞量產,全球聚焦的固態電池要來了嗎?
    近日,隨著哪吒汽車與清陶達成全面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的研發與應用。固態電池的話題再次成為相關熱點,同時也預示著離固態電池真正的量產應用更近了一步。據悉,合眾旗下第二款量產車哪吒U將首次搭載兩家企業研發的固態電池,計劃年底前量產500臺。
  • 2020全球汽車產業峰會 | 清陶新能源李崢:清陶固態動力電池產品...
    正如剛才黃學傑老師講的,其未來在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後面發展的過程當中,其實核心的創新一定還是從材料這個領域開始的,恰好我們清陶這個團隊也是長時間在新材料的創新領域來做工作。 我今天報告的題目是清陶固態動力電池產品迭代與系統升級,主要我會聚焦在動力應用領域。
  • 廣汽資本投資清陶發展,領先布局固態電池產業
    在新一輪的動力電池投資熱潮中,固態電池正在成為下一代電池技術中的全球「新寵」,也是汽車企業的下一個競爭高地。目前,全球多家車企、動力電池企業和科研院校都在致力於固態電池的科研攻關並大量投資固態電池,日本知名汽車企業旗下23家汽車、電池和材料企業,計劃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態電池相關技術。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與市場 產業化尚遠!
    而固態電池可抑制鋰枝晶的生長,使鋰金屬負極運用成為可能,同時降低非活性物質,可以省去冷卻系統,也能夠提升能量密度。全固態電池不含電解液,安全性較高。2、固態電池缺點是固固界面容易接觸不良,固態電池生產成本比較高,產業化尚遠。
  • 合眾與清陶達成合作 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研發
    來源:中國網汽車中國網汽車6月9日訊 記者日前從官方獲悉,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合眾」)與清陶(崑山)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清陶」)達成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的研發與應用。據悉,根據戰略合作,雙方將以推動固態動力電池裝車應用為核心原則,充分發揮固態動力電池技術潛力,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整車驗證與測試。清陶將作為合眾唯一的固態動力電池合作夥伴,為合眾提供高安全固態動力電池解決方案。據介紹,固態電池作為未來電池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具備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體積小、重量輕、製造成本低等諸多優勢。
  • 何泓材:全固態鋰電池技術可行 清陶GWh級規模化量產線已經投產
    論壇同期,由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湖南省商務廳、長沙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湖南(長沙)電池產業博覽會盛大開啟,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聚焦產業前沿產品、技術、服務,匯集了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力神電池、雄韜股份、欣旺達、電將軍、中科星城、華寶儲能、多氟多、石大勝華、金銀河、大族雷射、奧特維、五星鋁業等近200家電池新能源產業鏈優質展商。
  • 業內人士認為全固態電池產業化為時尚早
    蔚來發布的固態電池技術,在資本市場掀起千層浪。1月9日,蔚來在NIO DAY上發布了能量密度高達360Wh/kg、可使續航裡程超1000公裡的固態電池。儘管該電池實際上為半固態電池,仍需使用電解液、隔膜,對行業的衝擊有限,但此消息仍造成11日鋰電隔膜、電解液廠商股價全線大跌。多家機構發布觀點稱,全固態電池商業化為時尚早。
  • 宜春清陶固態動力鋰電池項目(一期)投產
    7月29日,我市重大項目建設領域又傳喜訊:經過近一年時間建設,宜春清陶固態動力鋰電池項目(一期)在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投產。南策文在致辭中對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最新發展趨勢、固態鋰電池優勢特點和美好應用前景作權威評述。他說,固態鋰電池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鋰電池的安全性問題,具有能量密度高、耐高溫、長壽命、可柔性化等優點,在特種電源和高端數碼等領域已成功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將先行先試,是新技術、新趨勢。
  • 計劃推出原型車 豐田固態電池技術將於明年推出
    易車訊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豐田將於2021年推出固態技術技術,10分鐘充滿電後可行駛500公裡,此外豐田計劃於明年推出一款搭載固態電池的原型車。據了解,豐田計劃在20年代初成為全球第一家銷售固態電池汽車的公司,目前其在固態電池領域擁有超過1000項專利,位居全球前列, 除了豐田之外,日產等廠家也在研究固態電池技術。日本汽車材料製造商正急於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以供應汽車製造商,生產固態電解質,製造固體電解質需要固化硫化物,明年開始每年將能夠生產數十噸固態電解質,可以滿足原型車的訂單。
  • QuantumScape發布電動車用固態電池 它讓電動車行駛更遠充電更快
    在為投資者舉辦的虛擬「電池日」活動中,這家最近上市的公司宣布,其用於電動汽車的固態電池將比傳統電動汽車電池充電更快、容量更大、使用壽命更長。數十年來,大多數電動汽車公司使用 "溼 "鋰離子電池,這種電池使用液體電解質來移動能量。但這些電池的充電速度可能很慢,在零下的溫度下可能會凍結,並且含有易燃材料,在發生碰撞時可能會有危險。
  • 充電10分鐘、續航可達1000公裡,豐田首款固態電池原型車預計2021年...
    記者 | 周純粼1在生產固態電池電動汽車的競賽中,豐田似乎已經處於領先地位。日前,根據《日經新聞》的報導,這家日本汽車巨頭計劃在2021年首次亮相其首款原型車。據估計,一輛固態汽車的續航裡程可以達到1000公裡(621英裡),充電時間為10分鐘。固態電池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化程度較低,豐田的目標是在30年的使用壽命內保留90%的電池性能。豐田在固態電池專利數量上處於領先地位,擁有超過1000項與該技術相關的專利。
  • 北汽新能源問題纏身:買車不到半年電池電量掉一半
    即便在7月份很多新能源車企銷量開始回暖的時候,北汽依然止不住下滑。對於銷量下滑原因,北汽新能源曾多次公開表示,是由於公司戰略調整的波動,以及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事實上,北汽新能源的墜落,政策紅利的消失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失去補貼,沒了網約車,北汽新能源的暴跌似乎已在意料之中。而這個答案,早已成為圈內的共識。
  • 充電10分鐘,續航500公裡,豐田大眾要靠固態電池逆襲
    這是一次足以顛覆市場格局的技術迭代,不少車企和動力電池企業都試圖搶得先機,目前看來,領跑的還是豐田。 隨著豐田持續加碼固態電池,電池材料配套商也在快馬加鞭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 三井礦業與冶煉公司將在埼玉縣啟動一個試點設施,從明年開始每年生產數十噸固態電解質,來滿足豐田原型車的訂單。 石油公司出光興產正在千葉縣的工廠安裝固體電解質生產設備,明年開始運營。
  • 一塊電池燃爆資本圈,美股龍頭1個月狂飆13倍!
    當前車企搭載主流產品均為液態鋰電池,而固態電池將液態電解質替換為固態電解質,能大幅降低熱失控風險;通過採用金屬鋰負極,能將電池能量密度提升70%以上。此前,關於固態電池的報導並不多,比較常見於報端的是豐田,沒成想蔚來突然放了一顆「衛星」。固態電池技術的發布引起資本圈高度關注,許多機構皆就此召開了電話會議。
  • 「固態電池」將成鋰電行業顛覆者,產業鏈上都有哪些投資機會?
    因此,新能源汽車廠商為了實現對燃油車的無縫替代,基礎目標為充一次電行駛600公裡。電池系統容量的核心是電芯,電芯的能量密度由Wh/kg來衡量,就是每公斤的電芯,能夠產生多大功率的能量。目前市場公認的答案是,現有電動車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翻一倍半,從普遍的160Wh/kg,到400Wh/kg,才是電動車徹底取代燃油車的開始。
  • 固態電池是後鋰電時代的必經之路
    本著為網友答疑也是自己重新回爐學習下,聊一聊相比傳統液態鋰電池更好的固態電池為何遲遲沒能落地呢? ■ 固態電池它是誰? 首先我們說固態電池優勢前先要問問它是誰?所謂的固態電池從字面上便可很好的理解,固態電池,將液態的電解液變為固態,其固態電池大多數時候指的是固態鋰電池。
  • 日本政府或砸數千億日圓資助研發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鋰離子電池|...
    全固態電池是將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改成固態的電解質,除了降低電池起火風險、提高安全性外,電池能源密度也將提高數倍,且充電時間僅需約10分鐘就可完成,是現在充電時間的三分之一。日本全固態電池的研發,豐田目前保持領先,擁有專利數愈千,居全球首位。
  • 固態電池即將商用,其他動力電池新技術進展如何?
    可以看到,作為最有希望的下一代電池,固態電池似乎已經到達產業化應用的前夜。 被稱為下一代的電池技術有很多,除了固態電池,還有鋰空氣電池、鋰硫電池等等。 這些技術的進展如何?優勢和短板又有哪些?
  • QuantumScape固態電池15分鐘可充到8成電量
    【EV視界報導】新創企業QuantumScape 8日發表了固態鋰金屬電池的最新測試結果,僅需充電15分鐘,就可充到8成電量,為鋰電池技術帶來新的突破。QuantumScape研發的固態鋰金屬電池,只有卡片大小,使用較少體積可容納與目前市面上電池相同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