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量產,全球聚焦的固態電池要來了嗎?

2020-12-24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固態電池取代三元鋰電池將是今後的發展趨勢。」這種看法近來業界輿論呼聲較高。

全固態電池是當前學術界的研究熱點,也是產業界關注的焦點,它的安全性比起同電極體系的液態鋰離子電池有明顯提高,但在電動汽車上實際推廣應用還需要時間。

近日,隨著哪吒汽車與清陶達成全面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的研發與應用。固態電池的話題再次成為相關熱點,同時也預示著離固態電池真正的量產應用更近了一步。據悉,合眾旗下第二款量產車哪吒U將首次搭載兩家企業研發的固態電池,計劃年底前量產500臺。

與傳統鋰電池相比,固態鋰電池具有安全性能高、循環壽命長、能量密度高、耐受溫度範圍大、可柔性化等優點,可解決目前傳統鋰電池面臨的安全性較差和續航裡程短的問題,被認為是下一代鋰電池的選擇。

謹慎樂觀的固態電池

固態電池雖有強大的優勢,但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待解的問題,有些關鍵性問題還需要有突破性進展。

如目前固態電池幾大待解難題有:溫度較低的時候,內阻比較大;材料導電率不高,功率密度提升困難;製造大容量單體困難;大規模製造中的正負極成膜技術還需進一步研究等。

有行業專家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全固態電池技術現在仍不成熟。其中,固態電池的固態界面接觸性是重要的技術難點,即電解質與電極之間形成高電阻界面,還存在技術不確定性,未來還需要較長時間的科研攻關。

好消息是,搭載固態電池的哪吒U電動車即將小批量產,據悉,該車的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有望超過500Wh/kg,即如果一臺續航600公裡的鋰離子電池電動車把電池換成固態電池,續航可以超過2000公裡。如果真是這樣,電動汽車的裡程焦慮將不復存在。

三元鋰電池困境

隨著天氣轉暖,電動汽車自燃問題再一次觸動了人們的神經。其中,自燃原因大多指向了動力電池。

現階段新能源乘用車大多採用三元鋰電池,其材料體系為三元正極+液態電解質+石墨負極,而固態電池材料中沒有可燃的液態有機溶液,安全係數相對提高了很多。

據介紹,三元鋰電池在200℃左右就會分解,並釋放出氧分子,使燃燒更加劇烈。儘管目前動力電池在電池模塊和系統設計方面,已經採取了先進的電源管理技術、冷卻技術、密封技術、散熱技術等,基本滿足了電動汽車對安全性的要求,但依然存在著熱失控、過熱、起火燃燒等危險。導致其燃燒的根本原因,是鋰離子電池電解質屬於可燃的有機溶液。

還有就是電池的能量密度,目前,三元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已經接近極限,很難再有大的突破。有觀點認為:依靠三元鋰電池技術路線,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難以突破350Wh/kg。而按照我國相關產業規劃,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需要在2025年至2030年達到350Wh/kg。顯然,開發新一代電池已迫在眉睫。

固態電池好處與前景

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材料和固體電解質材料,不含有任何液體的電池。固態電池採用全新固態電解質取代當前有機電解液和隔膜,具有高安全性、高體積能量密度,同時與不同新型高比能電極體系(如鋰硫體系、金屬-空氣體系等)具有廣泛適配性,可進一步提升質量能量密度,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時增加續駛能力,從而有望成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解決方案。

目前,固態電池的小批量裝車仍屬於試驗階段,以期在實際應用中發現並解決問題。不過隨著參與量產企業的增多,說明固態電池至少取得了階段性進展,未來更加光明。

全球聚焦固態電池

無疑,固態電池技術正在成為世界範圍內的競爭熱點。全球多個車企和電池廠家發布了固態電池相關的研發進展。

日本經濟省曾宣布出資1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億元),聯合豐田、本田、日產、松下、GS湯淺、東麗、旭化成、三井化學、三菱化學等頂級產業鏈力量,共同研發固態電池,希望以成熟的固態電池技術在2030年實現800公裡續航目標。

韓國也不甘落後,目前,三星SDI、LG化學等都投入到固態電池的研發之中。據了解,三星的固態電池可能最初應用於手機上,下一步將開發車用動力固態電池。近日,三星與現代領導人會面討論電池技術,引發了三星為現代提供固態電池的猜想。此外,LG化學也在研究固態電池,據稱技術水平與三星不相上下。

此外,寶馬宣布與SolidPower公司合作研發固態鋰電池;博世與GS湯淺電池公司及三菱重工共同建立了新工廠,主攻固態陽極鋰離子電池;本田與日立造船建立的機構已研發出Ah級電池,預計不久後量產。

國內在進行固態鋰電開發的企業包括寧德時代、國珈星際、江蘇清陶能源、臺灣輝能、中航鋰電等。其中,寧德時代以硫化物電解質為主要研發方向,採用正極包覆解決正極材料與固態電解質的界面反應問題。清陶能源研發高固含量的全陶瓷隔膜和無機固體電解質,目前已與北汽、哪吒汽車開展合作。國珈星際採用材料基因組技術,通過高通量測試技術確定聚合物固態電解質的最佳組成。此外,如贛鋒鋰業、比亞迪、萬向123等也都宣布布局固態電池領域。

技術創新決定未來

固態電池實現了電池結構從電極材料+電解液的固液界面向電極材料+固態電解質的固固界面轉化。在固態電池發展過程中,固態電解質主要有硫化物、氧化物、薄膜以及固態聚合物等多種方案。每種方案各有優缺點,也都在研發中取得了一定成果。據悉,大部分科研團隊和企業目前處於基礎研究到中試放大和小批量量產的關鍵環節。

據介紹,在固態電池領域,中國最大競爭對手是日本。日本在硫化物類固態電解質方面的研究基礎雄厚,正全力應用於固態電池的研發。中國更著眼於氧化物類固態電解質,並且已投產固態電池生產線。研發方面日本仍處於領先,但產業化方面中國有望趕超。儘管中、日布局的固態電池採用不同的電解質,但誰能率先解決穩定性問題,誰就能迅速佔領固態電池的市場。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轉向固態電池只是可能的一個方向,目前被視為液態鋰電池最有可能的替代者。但是否能夠全面轉向固態電池,還取決於固態電池本身的技術進步和市場推廣。顯然,目前說固態電池時代來臨還為時尚早,但其希望無疑在逐漸增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汽車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蔚來總裁秦力洪:固態電池明年量產有一定風險,今年要有出海成果
    首款轎車ET7將會在明年一季度交付,在明年第四季度裝上了150kWh的固態電池之後,最多可以跑1000公裡。 此外,蔚來還拿出了第二代的自動駕駛系統,採用了800萬像素攝像頭和雷射雷達,可以在高速、城區、泊車和換電的時候實現自動駕駛。
  • 蔚來新品問世「嚇壞」鋰電巨頭,全固態電池量產短期難實現
    據了解,固態電池被認為是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研發的主流方向,優點主要體現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且全固態電池完全沒有電解液。 此次蔚來汽車發布的150kWh電池不再採用行業主流的液態鋰電池技術,而是採用量產的固態電池技術,實現50%的能量密度提升。不過,這款新電池並非全固態電池,仍是帶有電解質的。
  • 廣汽資本投資清陶發展,領先布局固態電池產業
    全球汽車電動化快速推進。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是汽車發展的重要趨勢,其中,汽車電動化——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轉型過程中第一個產業爆發點。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市場對鋰離子電池需求增長,而固態電池則被認為是下一代主流電池技術路線趨勢之一。廣汽資本投資清陶發展,讓廣汽集團在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競爭中掌握主導權,體現出未來汽車生態布局的前瞻性。
  • 日本政府或砸數千億日圓資助研發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鋰離子電池|...
    全固態電池是將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改成固態的電解質,除了降低電池起火風險、提高安全性外,電池能源密度也將提高數倍,且充電時間僅需約10分鐘就可完成,是現在充電時間的三分之一。日本全固態電池的研發,豐田目前保持領先,擁有專利數愈千,居全球首位。
  • 充電10分鐘,續航500公裡,豐田大眾要靠固態電池逆襲
    Quantum Scape 目前,全球固態電池專利最多的企業是豐田,他們在固態電池領域擁有超過1000項專利,佔全球專利數量13%。
  • 固態電池、雷射雷達、NIO Adam超算平臺……蔚來ET7的「黑科技...
    此次發布的蔚來ET7在外形上的一大亮點就是,蔚來超感系統首次搭載量產雷射雷達,雷射雷達模塊安裝在前擋風玻璃上部,擁有120度廣視角,等效300線高解析度,最遠可達500米的探測距離,並擁有聚焦功能,可分辨更多細節。
  • 2020全球汽車產業峰會 | 清陶新能源李崢:清陶固態動力電池產品...
    正如剛才黃學傑老師講的,其未來在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後面發展的過程當中,其實核心的創新一定還是從材料這個領域開始的,恰好我們清陶這個團隊也是長時間在新材料的創新領域來做工作。 我今天報告的題目是清陶固態動力電池產品迭代與系統升級,主要我會聚焦在動力應用領域。
  • 2021年亮相 豐田的固態電池技術就要來了
    日前,豐田汽車公司對表面示,公司將於2021年初次對外展現固態電池技術。有信息指出,如果不是受到疫情影響,豐田原決策是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時代展現這一技術,而跟著奧運會的脫期,豐田「搞大信息」的時間也隨之推後。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與市場 產業化尚遠!
    中國氧化物固態電池技術全球領先,龍頭臺灣輝能、江蘇清陶、北京衛藍、贛鋒鋰業已有產品商用;美國初創公司中Solid Power預計固態電池上市2021年,裝車時間2026年,QuantumScape主打1000Wh/L以上、380-500Wh/kg的高能量密度;日本舉全國之力,聯合豐田、松下等公司和高校發展硫化物固態電池,預計2025、2030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在日本動力電池市場的滲透率分別達50%、95%
  • 固態電池即將商用,其他動力電池新技術進展如何?|蔚來|鋰硫電池|...
    蔚來固態電池1月9日,蔚來發布了固態電池包,總電量可達150kWh電池包,裝配在ET7上,續航裡程將超過1000km。蔚來方面表示,該電芯密度達到360Wh/kg,電池包能量密度能提升50%。蔚來汽車官方透露,搭載這種技術的蔚來電動車預計將於2022年第四度交付。這是首款明確確定了量產商用固態電池的車型。
  • 合眾與清陶達成合作 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研發
    來源:中國網汽車中國網汽車6月9日訊 記者日前從官方獲悉,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合眾」)與清陶(崑山)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清陶」)達成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的研發與應用。據悉,根據戰略合作,雙方將以推動固態動力電池裝車應用為核心原則,充分發揮固態動力電池技術潛力,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整車驗證與測試。清陶將作為合眾唯一的固態動力電池合作夥伴,為合眾提供高安全固態動力電池解決方案。據介紹,固態電池作為未來電池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具備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體積小、重量輕、製造成本低等諸多優勢。
  • 紅螞蟻專訪:固態電池續航裡程達3000公裡,中國這次又要領先?
    現在電池要解決的主要有兩個痛點:續航時間夠長,充電時間夠短如果手機的電池能用7天,電動車能開1000公裡;如果不管是手機電腦還是汽車,充電時間只要5分鐘,我們就不再擔心電量不夠。這個世紀難題能解決嗎?誰都說不好。
  • 日本政府或砸數千億日圓資助研發固態電池
    中國企業目前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佔有很高份額,在電動化不可逆轉趨勢下,日本方面期望由官民合作,掌握新一代電池核心技術的主導權。日本民間調查機構矢野經濟研究所預估,2030年,全球下一代電池(包含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金屬空氣電池等)市場規模將大幅擴增至1兆4.940億日圓,將較2018年暴增約22倍,其中高容量全固態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最大,預估2030年時將達5687億日圓,佔整體比重近四成。
  • 業內人士認為全固態電池產業化為時尚早
    蔚來發布的固態電池技術,在資本市場掀起千層浪。1月9日,蔚來在NIO DAY上發布了能量密度高達360Wh/kg、可使續航裡程超1000公裡的固態電池。儘管該電池實際上為半固態電池,仍需使用電解液、隔膜,對行業的衝擊有限,但此消息仍造成11日鋰電隔膜、電解液廠商股價全線大跌。多家機構發布觀點稱,全固態電池商業化為時尚早。
  • 對比三元鋰電池、刀片電池,豐田固態電池有什麼優勢?
    日前,豐田對外表示,將於2021年首次對外展示固態電池技術,並且將於2025年正式量產搭載固態電池的汽車。與此同時,豐田也對外公布了一項測試數據:其研發的固態電池充電10分鐘續航即可達到500公裡,並且豐田還表示希望該電池使用30年之後依然能保持90%以上的性能。
  • 固態電池是後鋰電時代的必經之路
    我們所期待的動力電池技術革命,似乎馬上就要來了。不過,最「靠譜的」固態電池,但它依舊充滿了技術挑戰。 之所以今天會選擇這樣的一個話題,也是因網友們的一句話,現在新能源車型採用動力電池為何始終徹底解決不了安全性以及電池老化、壽命短等問題。 那一直傳的神乎其神的固態電池到底有何優勢之處呢?為何現在也沒能實現?
  • 計劃推出原型車 豐田固態電池技術將於明年推出
    易車訊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豐田將於2021年推出固態技術技術,10分鐘充滿電後可行駛500公裡,此外豐田計劃於明年推出一款搭載固態電池的原型車。據了解,豐田計劃在20年代初成為全球第一家銷售固態電池汽車的公司,目前其在固態電池領域擁有超過1000項專利,位居全球前列, 除了豐田之外,日產等廠家也在研究固態電池技術。日本汽車材料製造商正急於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以供應汽車製造商,生產固態電解質,製造固體電解質需要固化硫化物,明年開始每年將能夠生產數十噸固態電解質,可以滿足原型車的訂單。
  • 固態電池即將商用,其他動力電池新技術進展如何?
    蔚來方面表示,該電芯密度達到360Wh/kg,電池包能量密度能提升50%。 蔚來汽車官方透露,搭載這種技術的蔚來電動車預計將於2022年第四度交付。這是首款明確確定了量產商用固態電池的車型。
  • 總投資55億清陶能源10GWh固態電池項目投產
    二期計劃投資49.5億元,新增固態動力鋰電池產能9GWh。在本次投產活動現場,搭載清陶固態電池系統的哪吒U固態電池版純電動樣車正式下線。關於清陶能源與合眾的合作,始於今年6月。當時,清陶能源與新勢力企業合眾達成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的研發與應用,合眾旗下第二款量產車哪吒U將成為全球首款搭載固態電池的量產車。
  • 清陶+北汽CP 國內可行駛固態電池樣車首次下線
    這臺樣車是國內首次公開的可行駛的固態電池樣車,它的下線標誌著清陶發展在固態電池汽車技術研發上邁出關鍵一步;對於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講都是可喜可賀。據了解,本次搭載蘇州清陶生產的第I代固態電池系統,在系統能量密度、-5℃工況放電能量保持率、充放電能量效率、0%-80%SOC快充時間等指標上已經優於常規設計的液態三元電池,已經初具量產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