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即將商用,其他動力電池新技術進展如何?|蔚來|鋰硫電池|...

2021-01-12 騰訊網

蔚來固態電池

1月9日,蔚來發布了固態電池包,總電量可達150kWh電池包,裝配在ET7上,續航裡程將超過1000km。

蔚來方面表示,該電芯密度達到360Wh/kg,電池包能量密度能提升50%。

蔚來汽車官方透露,搭載這種技術的蔚來電動車預計將於2022年第四度交付。這是首款明確確定了量產商用固態電池的車型。

可以看到,作為最有希望的下一代電池,固態電池似乎已經到達產業化應用的前夜。

被稱為下一代的電池技術有很多,除了固態電池,還有鋰空氣電池、鋰硫電池等等。

這些技術的進展如何?優勢和短板又有哪些?

2021年1月9日,國軒高科第十屆科技大會第二天,中科院物理所研究院李泓、廈門大學教授董全峰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春華就對上述三種技術的進展狀況進行了闡述。

1

固態電池有望率先量產

蔚來日上,蔚來透露,採用的固態電池採用了原位固態化技術。根據《電動汽車觀察家》目前掌握的信息,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在研發原位固態化技術,很有可能就是蔚來的供應商

所謂原位固態化,通俗一點說就是把液體轉化成固體,比如說先加入液體,加入液體之後就液體能夠跟顆粒很好的浸潤包覆,然後再將液態轉化為固態。這樣也能做到原子尺度的結合,而不是宏觀的把它們(電極材料和固態電解質)壓在一起解決。

根據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李泓的介紹,原位固化是物理所的成果,他們的核心理念是,通過注液保持良好的電解質與電極材料的原子級接觸,之後通過化學或電化學反應,將液體電解質部分或全部轉換為固體電解質,綜合平衡高電壓、安全性、鋰枝晶、體積膨脹和接觸內阻等問題。

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固態電池技術唯一的產業化平臺,正致力於將這一技術進行產業化。

具體來看,衛藍主要通過七方面達到這一目的。

首先,原位固態化技術,解決固固界面問題,讓固態電池充放電更快捷、持久和安全;其次,採用原子級鍵合技術,讓固態電池循環過程更穩定;第三,採用複合金屬鋰技術,讓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全壽命體積膨脹更小,循環壽命更長;第四,固態電解質技術,讓固態電池能在高溫狀態下工作,顯著提升電池安全性;第五,通過離子導電膜技術,讓固態電池電極與隔膜直接界面更穩定,離子傳導更快捷,來支持全固態電池發展;第六,三維集流體技術,讓固態電池循環過程中的內阻更低,電子傳導保持性更好;此外,還採用新型電池裝備,讓固態電池電芯具有新的性能,產品能夠實現量產。

當然,市場上生產固態電池的企業數量很多,中國除了衛藍,還有輝能、清陶、贛鋒鋰業、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幾乎所有鋰離子電池企業都在研發固態電池。他們的具體解決方案都略有差異。

在這些企業努力下,固態電池產業化似乎近在咫尺。

李泓預測稱,2022-2023年,搭載混合固液電解質電池的產品將會出現。到2025年,有可能形成百Gwh體量,然後再逐漸替代液態電池。不過李泓也表示,到那時液態鋰電池規模很可能達到800-1000GWh。固態電池也就是10%—20%的佔比,所以要談固態電池的產業化和佔比,應該以10年時間作為發展尺度,才有可能形成一個比較高的市場佔有率。

從行業發展程度也可以大致推斷,蔚來ET7搭載的固態電池很大可能是固液混合電池,也就是半固態電池。

人類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不過,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從目前技術進展來看,能量密度越高的鋰電池,其循環性能越差。

其中鋰空氣電池和鋰硫電池就是典型。

2

鋰空氣電池難點頗多

先來看比能量最高的鋰空氣電池。

從材料來看,鋰和空氣都是自然界非常常見的物質,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從數據上看,非水鋰空氣電池具有高達3449Wh /kg(以Li2O2 計算)的能量密度, 是目前商品化鋰離子電池的5~10 倍

僅追求比能量,鋰空氣電池顯然非常合適,但是實際應用中,需要的是壽命、安全性、功率等等方面相互平衡。

目前,鋰空氣電池在比能量以外的短板就太明顯了。而且鋰空氣電池中發生的反應比較複雜,還伴隨著副反應發生。

從表現上來看,非水鋰空電池氧電極電化學動力學反應非常緩慢,導致充放電能量效率低、充放電過電位高、倍率性能差、可逆性差以及循環穩定性差等特點。

廈門大學教授董全峰解釋道,鋰空氣電池與鋰離子電池最大的差異在於其活性物質為氣體,反應後生成固態產物,因此必須提供足夠的空間來存儲這些產物,「如果沒有這個空間,高容量就無從實現。」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採取了一系列手段,例如固相表面催化、液相表面催化、開放結構電極以及功能性阻擋層等。

董全峰表示,這些策略可以較大幅度降低充電的過電位,取得了比較好的結果,「容量可以放到10000mAh/g以上。」

在董全峰看來,鋰空氣電池的重點是電極的氧化或充電過程,如果能夠很好地解決充電過程,鋰空氣電池就邁出了很關鍵的一步。

目前看,固相表面催化取得了比較好的化學性能,大幅降低的充電過電位,「從原來的一點幾伏降到零點幾伏。」

但鋰空氣電池中氧氣在電解液中發生還原反應時生成的固相產物如果覆蓋了表面,這個反應是無法繼續進行的,就不會取得更高的放電容量。

因此誘導固相產物向液相中擴展生長,而同時能夠使其在充電時被分解則是最理想狀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董全峰的思路是液相擴展催化,取得了高容量和循環穩定性。

在結構方面,董全峰課題組結合仿生學原理,向大自然學習,設計了開放式劍麻狀結構,對氧的吸收、擴散反應都非常有利,大幅提高了電池性能

此外,還有保護膜的問題,因為在氧氣中,金屬鋰負極的腐蝕更加嚴重。因此,他們構建多層阻氧多功能SEI膜,也產生了一定的效果,可以大幅度延長鋰空氣電池的壽命。

雖然,董全峰的一系列研究提升了鋰空氣電池的各方面性能,但是其性能距離實際應用仍然有很大距離。他認為,鋰空氣電池涉及到固體、液體、界面反應不同的新體系,增加了反應的困難,使體系更複雜。

雖然困難重重,但他對於產業化前景仍然很有信心,「我們可以充分借鑑燃料電池(的發展進程)。這個突破點一旦找到,會比燃料電池更快使用。」

3

鋰硫電池循環壽命是短板

鋰硫電池的情況與鋰空氣電池差不多。

鋰硫電池在理論上具有2600Wh/kg的質量比能量和2800Wh/L的體積比能量,且材料成本低廉、環境友好,可以滿足很多新興技術的要求,受到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

鋰硫電池僅需約30%的理論比能量,就可以實現750Wh/kg的實際比能量。而對於鋰電池來說,即使負極使用金屬鋰,在電芯製備工藝達到極限的情況下,其實際比能量也僅能達到600Wh/kg。

高比能量帶來的另一個優勢就是成本低。

這個很好理解,要達到相同比能量,鋰硫電池材料少很多,成本自然就低很多。

從世界範圍來看,限制鋰硫電池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也尚未徹底解決。

鋰硫電池雖然比能量和成本表現突出,但是電動汽車需要的安全性、功率密度、快充性能、擱置壽命和循環穩定性等都不能滿足。

正極材料主要影響鋰硫電池的比能量、比功率和能量轉換效率;負極材料決定了鋰硫電池的安全性能;電解質幾乎與鋰硫電池所有性能都有密切關係;基本上所有關鍵材料都影響鋰硫電池的使用壽命。

鋰硫電池的發展嚴重受限於較差的循環壽命,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造成,一是,正極產生的多硫化鋰溶解並遷移至負極發生不可逆化學反應,活性物質損失;二是,正極硫化鋰的不均勻沉積,導致電化學可逆性變差;三是,電解液在金屬鋰表面發生分解,導致電池逐漸乾涸;四是,金屬鋰枝晶刺破隔膜引起短路

針對循環壽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春華採用蟻巢狀的碳納米纖維電極來解決,這種結構能夠有效提升電池的循環壽命,而且能夠使硫負載量達到8.6-11.5mg/cm2。要改善鋰硫電池的循環壽命,只在電極上形態做文章是不夠的,還要在電解液等方面進行改良。

電池領域的人常說的一句話是「按下葫蘆起了瓢」,解決一方面短板時,往往帶來其他方面的問題,要想綜合性能平衡,還需要更多的探索。

中汽中心動力電池領域首席專家王芳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一個新材料的出現到它完全走向產業化,從實驗室的研發到小試到大規模的生產,可能需要一個完整的雷達圖的評價體系。可能會包含性能、壽命、安全和可靠性,都要滿足成熟商品的要求。最終,要評估某一個材料,比如固態電池或者鋰硫電池,能不能作為一個產品進入市場,要看雷達評價,要達到平衡。

通過了解這些技術可以發現,固態電池是各方面性能最接近平衡的下一代電池,蔚來的150kwh固態電池電池包,是很近的未來。(完)

相關焦點

  • 固態電池即將商用,其他動力電池新技術進展如何?
    蔚來方面表示,該電芯密度達到360Wh/kg,電池包能量密度能提升50%。 蔚來汽車官方透露,搭載這種技術的蔚來電動車預計將於2022年第四度交付。這是首款明確確定了量產商用固態電池的車型。
  • 日本製成全固態鋰硫電池 比傳統鋰離子二次電池的能量密度高4倍
    研究人員採用液相法製成了硫-CNF複合材料,再製成了全固態鋰硫電池,與鋰離子二次電池相比,其放電容量更高、循環穩定性更好。因此,未來,此類固態鋰硫電池將能夠用於電動汽車等。 去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鋰離子二次電池已被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電動汽車等領域。近年來,由於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的數量增加,全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電池也受到了關注。
  • 又聞量產,全球聚焦的固態電池要來了嗎?
    其中,固態電池的固態界面接觸性是重要的技術難點,即電解質與電極之間形成高電阻界面,還存在技術不確定性,未來還需要較長時間的科研攻關。好消息是,搭載固態電池的哪吒U電動車即將小批量產,據悉,該車的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有望超過500Wh/kg,即如果一臺續航600公裡的鋰離子電池電動車把電池換成固態電池,續航可以超過2000公裡。如果真是這樣,電動汽車的裡程焦慮將不復存在。
  • 蔚來新品問世「嚇壞」鋰電巨頭,全固態電池量產短期難實現
    據了解,固態電池被認為是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研發的主流方向,優點主要體現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且全固態電池完全沒有電解液。 此次蔚來汽車發布的150kWh電池不再採用行業主流的液態鋰電池技術,而是採用量產的固態電池技術,實現50%的能量密度提升。不過,這款新電池並非全固態電池,仍是帶有電解質的。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與市場 產業化尚遠!
    中國氧化物固態電池技術全球領先,龍頭臺灣輝能、江蘇清陶、北京衛藍、贛鋒鋰業已有產品商用;美國初創公司中Solid Power預計固態電池上市2021年,裝車時間2026年,QuantumScape主打1000Wh/L以上、380-500Wh/kg的高能量密度;日本舉全國之力,聯合豐田、松下等公司和高校發展硫化物固態電池,預計2025、2030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在日本動力電池市場的滲透率分別達50%、95%
  • 日本政府或砸數千億日圓資助研發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鋰離子電池|...
    為掌握新型動力電池的主導權,日本政府傳出將砸數千億日圓資金,幫助全固態電池的研發生產。據日經新聞10日報導,日本官民開始加快新型動力電池——全固態電池的實用化腳步,豐田汽車計劃2025年以前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三井金屬也準備生產相關材料,日本政府也考慮提供數千億日圓規模補助金。
  • 固態電池、雷射雷達、NIO Adam超算平臺……蔚來ET7的「黑科技...
    除了不菲的售價外,遠距高精度雷射雷達、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150kWh固態電池等此前只在傳聞中的種種新技術也逐一亮相,引起市場廣泛討論。在發布會上,雖然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沒有刻意去與特斯拉相關車型對比,但蔚來ET7在自動駕駛和電池等技術路線選擇上,確實與特斯拉不謀而合,並搶得先機。
  • 特斯拉動力電池戰略分析:特斯拉的電池風雲
    實施例中的 硫碳複合正極雖然除一張容量圖外沒有其他實驗數據,但是硫系正極材料用於鋰硫電池可能是下一代高能量密 度動力電池(300Wh/kg 以上)的值得探索的路徑。鋰硫電池的研究工作是學術界的重點工作之一。
  • 蔚來總裁秦力洪:固態電池明年量產有一定風險,今年要有出海成果
    首款轎車ET7將會在明年一季度交付,在明年第四季度裝上了150kWh的固態電池之後,最多可以跑1000公裡。 此外,蔚來還拿出了第二代的自動駕駛系統,採用了800萬像素攝像頭和雷射雷達,可以在高速、城區、泊車和換電的時候實現自動駕駛。
  • 韓國獲鋰硫電池研發新見解 或取代現有鋰離子電池
    蓋世汽車訊 在過去幾十年中,移動技術、可穿戴電子設備、電動汽車以及各種各樣可攜式設備的使用大幅增長,促使全球各地的科學家都尋求可充電電池的下一個突破。而鋰硫電池(LSB)由含硫陰極和浸泡在液體電解質中的鋰陽極構成,而且由於成本低、無毒,硫儲量豐富等原因,有望取代現在隨處可見的鋰離子電池。
  • 業內人士認為全固態電池產業化為時尚早
    蔚來發布的固態電池技術,在資本市場掀起千層浪。1月9日,蔚來在NIO DAY上發布了能量密度高達360Wh/kg、可使續航裡程超1000公裡的固態電池。儘管該電池實際上為半固態電池,仍需使用電解液、隔膜,對行業的衝擊有限,但此消息仍造成11日鋰電隔膜、電解液廠商股價全線大跌。多家機構發布觀點稱,全固態電池商業化為時尚早。
  • QuantumScape發布新的固態電池研究成果
    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與安全需求推動著電池技術的更新、突破,國內外各大電池生產商都在積極研發新的電池技術,以提高電池續航能力和安全性能。就目前來看,鋰電池的安全問題依然存在,一些電動汽車自燃事件不時發生。 在這一背景下,固態電池的發展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成為鋰電技術研究的主要方向。
  • 豐田和村田把未來押在固態電池上
    豐田汽車的超小型電動汽車 1991年,索尼向世界推出了首款商用鋰離子電池,此舉將徹底改變個人電子產品。 近三十年來,一種新的電池技術已經來臨,因為日本工業被要求為電動汽車以及使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變得可靠所需的存儲設備製造存儲設備。 除非能有效地存儲從太陽和風電場獲得的能量,否則它們永遠不會廣泛使用。發電廠,工廠,家庭,零售店和公共設施將需要高效的蓄電池。
  • 電池「黑科技」要來?8分鐘充80%,續航1000km!千億汽車巨頭官宣...
    廣汽埃安官宣即將發布全新的動力電池科技,預告稱 8分鐘內能夠完成80%的充電,續航裡程可能接近1000km,其研發的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即將在2021年量產搭載。受此影響,廣汽集團在A股於1月15日午後直接拉升漲停,在港股同樣出現大漲,收盤漲幅為19.49%。
  • 美國擴大固態儲能電池大規模生產 電池技術將朝多方向發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導讀:美國電池開發商Solid Power已開始在其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工廠試生產鋰金屬全固態電池。該公司表示,它還已經派出了原型電池單元進行獨立評估,並預計將在2022年初開始正式測試,以使電池有資格集成到電動汽車中。
  • 蔚來即將發布150kWh的電池包,超過了ZOOX的133kWh的電池包
    打開APP 蔚來即將發布150kWh的電池包,超過了ZOOX的133kWh的電池包 OFweek鋰電網 發表於 2020-12-23 18:12:08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3期:蔚來100kWh電池方案發布 寧德...
    100kWh電池方案發布11月6日,蔚來100kWh電池系統及電池升級全系方案正式發布,100kWh電池將於11月7日上午10時上線接受預定。本次上線的100kWh電池系統擁有三百多項專利,採用CTP(Cell to Pack)技術,能量密度提升37%。搭載100kWh電池後,蔚來車型NEDC續航裡程最高可達615公裡。  寧德時代市值突破6000億元11月2日,寧德時代盤中一度漲超7.23%。
  • 續航超1000KM,汽車電池行業要變天?蔚來推新車,但定價一出,網友...
    面對「來勢洶洶」的特斯拉,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們如何應對?  1月9日,蔚來舉辦的「2020 NIO Day」上,蔚來接連放了幾個大招,除了推出首款轎車ET7、發布蔚來自動駕駛NAD系統之外,蔚來還發布了首款150kWh固態電池。
  • 固態電池是後鋰電時代的必經之路
    固態電池是後鋰電時代的必經之路 金鑫 發表於 2020-12-25 12:51:05 傳統液態鋰電池不會是動力電池的技術終點、固態電池是後鋰電時代的必經之路早已是行業共識
  • 固態電池的發展史
    而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相比於液態鋰離子電池在提高電池能量密度、拓寬工作溫度區間、延長使用壽命方面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那麼固體是如何發展史在1831年至1834年之間,麥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發現了固態電解質硫化銀和氟化鉛(II),為固態離子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