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贛江流域水位逐漸下降,江邊的釣魚愛好者也是漸漸多了起來。
昨日,江西贛州的一位釣魚愛好者,在贛江邊夜釣時,釣起來一條「巨型紅鯉魚」,渾身通紅、體型健碩,非常罕見……
贛江夜釣收穫罕見「鯉魚王」
贛州新區的市民劉先生,是一位資深釣魚愛好者,昨夜在贛江裡獨自夜釣(打海竿)時,收穫一尾罕見的「巨型紅鯉魚」。
這條鯉魚鱗片細膩飽滿,魚身鮮亮發紅,看起來有七八斤,非常的健碩漂亮,因此馬上在本地釣魚群裡熱傳開來……
這位釣魚人稱十多年沒見過這麼大的紅鯉魚。
「我在贛江裡釣了十多年的魚,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紅鯉魚,太漂亮了……」
劉先生感嘆說,天然野生的紅鯉魚非常少見,這可以說是一條贛江紅鯉魚王了——當晚就有人在社交平臺,願意出300元向他買下這條「贛江鯉魚王」。
紅鯉魚有這麼珍貴嗎?是否能吃?
從物以稀為貴的角度講,天然繁育的紅鯉魚,其珍稀程度可是非同一般,或許因此有人願意出高價買下並不稀奇。
不過,關於紅鯉魚的食用價值,向來充滿爭議。
在一些地區,人們認為紅鯉魚是祥瑞的象徵,長到一定程度就會「躍龍門、化龍」,吃了往往帶來災禍,因此意外捕獲、釣獲都會放生;
(類似的說法很多)
而在另一些地區,則將紅鯉魚當成天然的魚鮮佳品,認為其肉質鮮甜嫩滑,遠勝普通的鯉魚、草魚等淡水魚。
其實,紅鯉魚的體色形成,是一種基因變異,並不涉及什麼超自然的想像。
至於說紅鯉魚比普通的鯉魚更肉質脆嫩宜食用,也並沒有什麼生物學的理論依據。
(有的地方有過年必吃紅鯉魚的習俗)
當然,願意花300元買下這條「紅鯉魚王」的人,可能也未必是將其烹飪食用,很可能只是養起來觀賞……
畢竟這種天然形成的「紅魚」,其珍稀和觀賞價值,都遠遠勝過一般的錦鯉了。
(天然紅鯉魚和錦鯉的差別)
——關於紅鯉魚和錦鯉的差別,可以說一個是天然變異形成,一個人是人工後天培育,實際上從體型和魚鱗等特徵,都有較大差異。
網友們,你們當地會吃紅鯉魚嗎?是否真的比普通鯉魚更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