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不少江河生態環境面臨困境,不少人都紛紛感嘆「河裡看不魚了」......
然而下面這位江西贛州的老鄉,在當地深山的一條小溪裡,卻遇到罕見的「魚流」!
密密麻麻全是魚
山裡一條淺淺小溪中,一條烏黑的「粗線」在水底蔓延遊蕩......
令人目瞪口呆是,這竟然是一群個頭不小的野生魚。
深山小溪現「魚流」
「黑乎乎的一大片,我一開始以為是爛樹葉,後來一看這都會(遊)動,原來都是魚啊」
發現這一幕的羅師傅,是山下村子的一位村民,在山上承包了幾十畝山窪種植果樹和養殖雞鴨。
這處小溪位於他養殖場所在的山窪上面,因為擔心暴雨引起山洪,所以上山來查看,沒想到遇到這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
網友紛紛感嘆"這幅場景只有在夢裡才見過」
即使是在農村的水溝、大河裡,如今也絕對看不到這樣成群的野生魚遊動了。
這位老鄉羅師傅也是感覺很新奇又有趣,於是將這一幕拍下後發到社交網絡——這罕見「魚流」,也是瞬間抓住了許多網友的注意力,紛紛大呼神奇。
「好久沒看到這麼多魚了,除了在夢裡」「二三十年前,我小時候農村面前河裡也有這麼多魚,現在再也看不到嘍...」「這是在哪,好像去抓魚啊,我也夢到過水裡這麼多魚啊...」
無怪乎這些網友驚呼和嚮往,淺淺的深山小溪裡,竟有罕見的「魚流」,確實令人大感新奇。
不過,令人疑惑的是,這些溪流裡的野生魚群,看起來個頭不小,不像是常見的餐條魚、溪石斑、馬口魚等小型山魚。
這小溪裡烏泱泱的魚群,到底都是些什麼魚?
竟是一群「怪鯉魚」
「我看到好多魚在往上遊衝,都擠在斜坡那裡,隨手就抓了一條....」
羅師傅驚訝說,從來沒見過這種「鯉魚」——乍一看確實是條鯉魚,然而魚身呈青黃亮色,竟一片魚鱗都沒有!
溪流裡似乎都是這種「怪鯉魚」,大多在半斤以上,一斤以下,這都是些什麼怪魚?
而這麼些半大的鯉魚,又怎麼會成群出現在深山溪流裡?
根據長江君判斷,這些溪流裡出現的魚群,應該都是「鏡鯉」,又稱德國鯉魚。
顧名思義,鏡鯉是從德國引入的外來物種。
(有人在瀾滄江裡釣起來的大型鏡鯉——在雲南、貴州,這種魚也叫做「宮魚」)
這種鯉魚鱗片在生長過程中會逐漸脫離,雖然看起來有些「醜陋」,但其肉質嫩滑,且沒有本土鯉魚的泥腥味,因此食用價值頗高,在魚市一般能賣到十幾元至三十元一斤。
既然是外來物種,這些成群的鏡鯉,是原來就生活在這條小溪裡的野生魚嗎?
它們可能只是一群「過客」。
鯉魚都有溯流的習性,這些鯉魚可能是從山下的江河、水庫中溯流而上的。
——而據這位老鄉介紹,山下就有一條大河,屬於贛江支流,且因為最近當地暴雨,大河水位猛漲,甚至有贛江逆流的現象發生。
因此,這些鏡鯉很可能是從贛江裡溯流而上的。
至於它們最初的來處,很可能是一處被大水衝毀的養殖場、魚塘...
江河裡的魚,溯流山溪而上,在以前自然生態良好的時候,其實非常常見。
不過在如今的生態背景下,確實很難看到了。
——令人稱道的是,這位老鄉在發現這罕見「魚流」後,並未大肆捕捉,而是拍下照片後離去......
不知道這群鏡鯉,是否能在當地的溪流裡繁衍生息開來。
不過,這位老鄉的行為確實令人稱道,給他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