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有我兩盤伊能靜的磁帶,很早很早的《悲傷朱麗葉》,2000年左右的《關不住》。
參加了乘風破浪的姐姐的伊能靜,感覺伊能靜要被黑的更紅了。
在網路上黑伊能靜的,可能還是沒有覺察到這個事實,節目組都已經公開的她的年齡,50+。也許是伊能靜的外表讓大家對她「要求太高」了。她的言行舉止觀點可能你就受不了。
想想是不是跟身邊50+的阿姨很接近呢?一開始還有人調侃這個節目應該叫乘風破浪的姑奶奶,兩位靜姐,都是姑奶奶級別的。因為她不是真的30多,而是已經50+了啊。要是換身邊任何一個阿姨說這種話,大概也不會激起那麼大的浪花,大家只會覺得很正常吧。想想你身邊的長輩,有沒有這樣的?
因為最近這個節目的事情,把她的許多事都扒出來了,讓我這個小學時候還聽過她磁帶的人都覺得孤陋寡聞。於是知道了她是原生家庭,家裡居然有七個女孩,媽媽改嫁日本人,然後一堆人把她最近的表現分析的言之鑿鑿,忽然感覺心理醫生都這麼好當的。去年黃曉明《中餐廳》被黑得挺慘,也沒心理醫生出來講個所以然來。
伊能靜的演藝圈資歷,真的是姑奶奶級別了吧。
當時姐姐有幾盤磁帶,童安格,齊秦,伊能靜……這也是我最先熟知的幾位臺灣歌手。除了那盤磁帶,
在電視上還經常聽到《說不出的快活》這首歌:「你看我我看你 你看我幾時我有這麼高興過 你看我我看你 你看我幾時我有這麼得意過」
還有《紅顏美人多薄命》的MTV裡穿著雪白的衣服,拿著美人扇的畫面還記憶猶新。
她不像我喜歡的歌星王菲蔡健雅,唱歌好聽,拿獎無數。她不像我喜歡的影星周迅李冰冰,演技炸裂,拿獎無數。
她就這麼伴隨著你的成長,唱過你喜歡的歌曲,演過你喜歡的電視劇。然後像現在這樣時不時的在綜藝上看見她,偶爾在工作之餘了解她的近況。
她個人的感情世界我不太在乎,這個年代別拿婚姻說事。
你要是尊崇女子三從四德,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死的這種高尚情操的話,那我給你一萬個贊。也許還真的有人真想立牌坊麼?
當下充斥的綠茶白蓮,這麼多,向前看吧。就算不向前看,那麼請問你仔細看看自己周圍吧,別嚇到。那婚姻的事情攻擊諷刺別人,希望這些事不會發生在你自己身上,真心希望中國離婚率往下走(請自行百度中國離婚率)。
你要用「做作」來攻擊她,那其實我尊重每一位做作的人。在職場你真不用做作麼,你真的能做到所謂的做自己麼?
你如果要用做作來形容一個人,中國14億人,不知道你要用這個詞形容多少人呢?用太多了寫作文都不及格啊。
我也不懂為什麼有人會說她「才華」的人設。《關不住》那張專輯(被有些人形容為:被忽略的華語專輯神作),我就是電視上聽了《你是我的幸福嗎》,覺得歌詞很好,很好聽才買的啊。
庾澄慶的《春泥》,詞寫得也好。我還看過她寫得《生死遺言》那本書。所謂的才華人設,不是幾篇微博能維持的。
伊能靜在一檔節目裡,問婆婆,你這輩子做得最對的事情,是不是嫁給了秦昊的爸爸,婆婆情商極高的回答「最好的事不一定非得是婚姻。這輩子做的最大的好事就是做了自己」。網上的一堆廉價心理醫生就說她沒有做自己,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噼裡啪啦一大堆。不管怎麼說,這都增加了節目的熱度,這節目的熱度,確實令人稱奇。光靠節目本身,熱度確實高不到這個程度,但我想像的不是靠某幾個姐姐來炒熱度的,三個女人一臺戲大家都沒聽過麼?這麼和諧,是講笑話呢啊。
剪輯師,你把我期待的每個人的白眼還給我。三十個人的白眼,放在一起是多麼壯麗的景象,足以媲美一些綜藝了。姐姐們惺惺相惜,時不時抱頭哭泣一下,節目組你傳遞了正能量,掩蓋住了真性情。你請黃齡去難道不是為了她歌中的「來啊,造作啊,反正有,大把時光。「疫情期間有大把時光」。這其實是你們的主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