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美國首次使用了核武器——原子彈,讓世界見識到了核武器彪悍的實力,為此各國紛紛致力於研究核武器,畢竟常規戰爭中出現核武器將有扭轉局勢的機會,但是這僅僅是針對於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而言,對於不具備該項技術的國家,核武器就是一個威脅、一場災難。為了維護世界的和平局勢,聯合國發出禁止使用核武器的通知,也算為某些小國考慮了,然而如今「核武器」一詞並不僅僅只能用於形容武器,還能用於形容人。
核武器具有強悍的實力,擁有強悍實力的人自然而然也會被稱為「核武器」,錢學森、鄧稼先等人是我國原子彈、氫彈締造者,對於中國和敵視中國的國家而言就如同「核武器」一般,此外我國還有一位國寶女院士,研製出了一項飛彈技術,讓美國望塵莫及,也被戲稱為科學界的「核武器」,那便是我國飛彈之王——祝學軍。
她是我國頂級飛彈專家,在進入中國科學院之後致力於研究飛彈,經過多年的努力成功將錢學森提出的錢學森彈道理論付諸於實踐的科學家。在她的帶領下我國研製出了具有航程遠、速度快、結構簡單、性能卓越等優勢的超高音速飛彈,該款武器雖然屬於核武器之一,但是不比原子彈危害大,所以能夠在戰場上自由使用。此外她還帶領團隊研製出多款飛彈,為我國震懾鄰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錢學森彈道理論自提出之際便受到多國的關注,美國與俄羅斯都希望能夠領先中國研製出這一款飛彈,然而時隔多年他們連乘波體都沒有研製出來,更何況超高音速飛彈,反觀祝學軍,她將乘波體與錢學森彈道理論相結合,成功研製出了乘波體超高音速飛彈,突破了美國24年都沒有成功的技術,真可謂「國寶女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