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概況

2020-12-10 央視網
  國名 日本國(Japan)。

  面積 37.78萬平方公裡。

  人口 1.2685億(2000年9月)。主要民族為大和族,北海道地區約有2.5萬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語。神道和佛教較盛行。

  首都 東京(Tokyo),人口約1195萬(2000年1月)。 國家象徵 天皇明仁(Akihito),1989年1月即位,年號「平成」。

  重要節日 天皇誕辰日,相當於國慶節。明仁天皇生於1933年12月23日。

  簡況 太平洋西側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約3900多個小島組成。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海岸線長3萬多公裡,多海灣和良港。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颱風。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

  公元4世紀中葉出現統一的國家——大和國。5世紀初,大和國達到鼎盛時期,其勢力擴及朝鮮半島南部。公元645年通過大化革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以天皇為絕對君主的封建中央集權國家體制。12世紀末進入由武士階層掌握實權的軍事封建國家,史稱「幕府」時期。1868年,革新派實行「明治維新」,廢除封建割據的幕藩體制,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恢復天皇至高無上的統治,發展資本主義,並逐步走上對外侵略擴張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戰後初期,美軍對日本實行單獨佔領。1947年5月實施新憲法,由絕對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

  政 治

  2001年4月24日,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小泉當選新一任總裁,並於4月26日在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當選日本首相。與小淵、森等前幾任首相相比,小泉的最大特色在於其適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被國民視為「改革派旗手」,其兩度競選皆因派系政治作梗而失敗。此次勝出主要有以下幾個有利因素:首先,密室政治的產物森喜朗遭到日本各界的猛烈抨擊而下臺;其次,自民黨被迫進行開放型選舉,大幅度增加地方黨員的選票。第三,為贏得7月的參議院選舉,派系未對黨員做硬性限制,以取信於民。小泉正是藉助於地方選票扭轉了劣勢,在總共141張地方選票中取得了123票(橋本僅得到15票),最終在黨代會上以298:155票的優勢擊敗強勁對手橋本。這意味日本將進入一個全面改革的新時期。

  小泉為打破最大派系橋本派對黨內的壟斷,在日本推進全面改革路線,早在幾年前就與加藤派和山崎派結成戰略同盟關係。此次勝利打破了橋本派長期控制黨內主導權的「不敗神話」,今後跨派系的橫向聯合將成為自民黨政治的主流。小泉上任後以量才用人的原則對現行黨政領導班子進行大規模改組,充分突出了「小泉特色」。小泉作為「新領袖人物」而勝出,勢將大大加快日本政界新老交替的速度,派系領袖通過「密室政治」輪流執政的局面將不復存在,年輕一代議員在日本政治中的地位與作用將進一步增大。

  小泉上臺後欲加強軍事力量以提升大國地位的戰略意圖更趨清晰。2001年10月,小泉政府借「9.11」事件之機出臺的「恐怖對策特別措施法」,一舉突破制約日本發揮軍事作用的「地區限制」、「行為限制」和「國會限制」三大禁區,使自衛隊首次遠赴印度洋配合美軍行動。此舉實際上已經突破日本憲法「專守防衛」的範疇,等於變相實施「集團自衛權」。2002年 4月日本政府又將「武力攻擊事態法案」、「自衛隊法修改案」和「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修改案」有事法制三法案提交國會審議。被俗稱為「戰爭法」三法案進一步強化了首相的權限,可以強行徵用土地、拆除民房,並使與該法有衝突的「道路法」、「土地法」、「地方自治法」等國內法無條件地讓路。

  憲法

  現行《日本國憲法》於1947年5月3日實施。憲法規定:實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為基礎的議會內閣制;天皇為日本國和日本國民總體的象徵,無權參與國政;「永遠放棄把利用國家權力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

  議會 泛稱國會,由眾、參兩院組成,為最高權力機關和唯一立法機關。1993年起眾院選舉制度由中選區制改為小選區和比例選區並列制。眾議院定員480名,任期4年。首相有權提前解散眾議院重新選舉。參議院定員247名,任期6年,每3年改選半數,不得中途解散。在權力上,眾議院優於參議院。國會例會每年1月至6月舉行,會期150天。必要時還可召開臨時國會和特別國會。現任眾議院議長綿貫民輔,2000年7月當選。參議院議長倉田寬之,2002年4月當選。截止2002年3月,各黨派在眾、參兩院佔有議席情況如下:

  註:參議院:自民黨與保守黨組成聯合會派,故議席數合計;國會改革聯絡會為保守黨和無所屬之會的略稱。

  政 府

  內閣為國家的最高行政機關,對國會負責。由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廳(部)的18名大臣組成。內閣總理大臣由國會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內閣成員由內閣總理大臣任免,天皇認證。為精簡機構,實現高效運作,日政府於2001年1月6日開始實施行政改革,將由原有的1府22省廳縮減為1府17省廳。小泉內閣成員為:總理大臣小泉純一郎、總務大臣片山虎之助、法務大臣森山真弓(女)、外務大臣川口順子(女)、財務大臣鹽川正十郎、文部科學大臣遠山敦子(女)、厚生大臣坂口力、農林水產大臣武部勤、經濟產業大臣平沼赳夫、國土交通大臣扇千景(女)、環境大臣大木浩、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村井仁、防衛廳長官中谷元、行政改革大臣石原伸晃、金融大臣柳澤伯夫、經濟財政大臣竹中平藏、科學技術大臣尾身幸次。

  司法機構

  司法權屬於最高法院及下屬各級法院。採用「四級三審制」。最高法院為終審法院,審理「違憲」和其他重大案件。高等法院負責二審,全國共設四所。各都、道、府、縣均設地方法院一所(北海道設四所),負責一審。全國各地還設有家庭法院和簡易法院,負責民事及不超過罰款刑罰的刑事訟訴。

  最高法院長官(院長)由內閣提名,天皇任命,14名判事(法官)由內閣任命,需接受國民投票審查。其他各級法院法官由最高法院提名,內閣任命,任期10年,可連任。各級法官非經正式彈劾,不得罷免。現任最高法院長官山口繁。

  檢察機構分為最高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檢察官分為檢事總長(總檢察長)、次長、檢事長、檢事等。檢事長以上官員由內閣任命。法務大臣對檢事總長有指揮權。現任檢事總長北島敬介。

  政 黨 戰後日本實行「政黨政治」,代表不同階級、階層的各種政黨相繼恢復或建立。目前參加國會活動的主要政黨有自民黨、民主黨、公明黨、自由黨 、日本共產黨、社民黨、保守黨等。

  (1)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執政黨。1955年11月由原自由黨和民主黨合併而成,1955年起連續執政38年。1993年8月淪為在野黨,1994年6月底參加三黨聯合政權,重返執政地位。1996年11月恢復單獨組閣。1999年1月與自由黨組成聯合政權,10月與自由黨和公明黨組成三黨聯合政權。2000年4月與公明黨、保守黨建立聯合政權。自民黨是歷史較長的傳統保守政黨,在中小城市和農村勢力較強。黨首為總裁,任期2年,原則上只能連任1次,可酌情適當延長。自民黨決策機構由黨總裁小泉純一郎、幹事長山崎拓、政調會長麻生太郎、總務會長堀內光雄4人構成。黨內主要派系有:橋本派(105人)、森派(59人)、江藤-龜井派(57人)、堀內派(45人)、山崎派(23人)、加藤派(15人)、高村派(15人)、河野集團(10人)。

  (2)民主黨:最大在野黨,是僅次於自民黨的第二大政黨。1998年4月27日成立,由原民主黨、民政黨、新黨友愛和民主改革聯合四黨組建而成。1998年7月參議院選舉和2000年6月眾議院選舉後實力大增。該黨主張推行民主、穩健的政治路線,構築新自由社會。黨代表鳩山由紀夫。

  (3)公明黨:執政黨。1964年11月成立,其母體為宗教團體創價學會。1970年6月實行政教分離,93年8月參加非自民聯合政權。但自94年底以後,為參與日政界分化改組,公明黨分出一部分力量參加新進黨,新進黨解散後,組成「和平新黨」。未分出去的部分則重組為「公明」。1998年11月7日,「和平新黨」和「公明」宣布合併,並恢復原黨名。1999年10月,公明黨加入自民黨和自由黨的聯合政權,成為執政黨,2000年4月,公明黨與自民黨、保守黨組成聯合政權。該黨基本政策主張總體上仍沿襲了過去公明黨「中道路線」的傳統,堅持穩健的政治路線,提倡和平主義。黨代表為神崎武法。

  (4)自由黨:在野黨。1998年1月成立,絕大多數成員來自原新進黨。2000年4月黨首小澤一郎決定退出聯合政權,引發該黨分裂。2000年6月大選後,眾議院議席略增。該黨屬保守政黨,內外政策與自民黨十分接近,主張實現小政府,建立自由、公平、透明的社會,使日本成為與大國平起平坐的「普通國家」。黨首小澤一郎。

  (5)日本共產黨:在野左翼政黨。1922年7月15日成立,戰後獲合法地位。七十年代中期出現發展的高峰期。進入九十年代,日共根據冷戰後新形勢,對政策主張再次進行調整。2000年11月,日共召開第二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修改黨章,把黨的性質由「工人階級的先鋒政黨」改為「工人階級政黨」和「全體日本國民的政黨」。該黨支持階層比較穩固,基層組織健全。中央委員會主席不破哲三。

  (6)社會民主黨(簡稱「社民黨」):在野黨。1945年11月成立,1996年4月由社會黨易名為社會民主黨。該黨主要成分是工會和農協的活動家、中小企業主和知識分子。冷戰期間,該黨作為革新派政黨與保守的自民黨長年對峙。93年日本政局劇變,社會黨先是加入多黨聯合政權,後又與自民黨聯合執政,該黨前委員長村山富市曾出任首相。98年5月,該黨退出聯合政權。近年來實力大減。現任黨首土井多賀子。

  (7)保守黨:執政黨。2000年4月由自由黨26名成員脫黨組成。成立伊始即與自民、公明兩黨組成新的聯合政權。6月眾議院大選後席位減少。該黨主張要體現「保守主義」的真正含義,維護國家、社會的安定及和諧。現任黨首野田毅。

  重要人物

  首相小泉純一郎 現年60歲,畢業於慶應大學經濟系。1972當選眾議員,連任 10屆。歷任自民黨全國組織委員長、副幹事長、政務調查會副會長等要職,3次入閣。森喜朗內閣期間出任森派會長,目前仍以該派為靠山。小泉師從福田赳夫,屬自民黨保守主流派,政策思想具有較強的右傾色彩,在任職後的一年之內兩次參拜靖國神社。前首相中曾根曾得意地稱「在小泉身上看到了我年輕時代的影子」。 2002年2月小泉發表施政演說,日本 「將與各國展開廣泛合作」、「進一步加強同亞洲近鄰國家的關係」,表示將通過舉行紀念日中邦交正常化30周年紀念活動,擴大年輕一代的交流,「為進一步加強最重要雙邊關係之一的日中關係而努力」。

  外務大臣川口順子 女,現年61歲,畢業於東京大學教養學部。1965年入通產省。歷任該省經濟協力部部長、駐美公使等職。2000年4月作為民間人士首次入閣,出任森喜朗內閣環境大臣,在《京都議定書》第6次締約國會議上,其外交和英語能力得到好評。2001年4月小泉組閣後她成為為數不多的留任閣僚之一。2002年2月,田中外相被罷免後,小泉起用她任外務大臣要職。就任外相後川口表示,加強日中人民的友好交流非常重要。

  官房長官福田康夫 現年65歲。屬自民黨森喜朗派,原首相福田赳夫之子,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畢業。1990年起4次當選眾議員。福田現為「日臺關係議員懇談會」幹事。福田基本上繼承其父的政治理念,同時又注意體現自己的個性。為小泉心腹,地位穩固,系小泉內閣的大管家。

  經 濟

  日本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90年代以來,受泡沫經濟後遺症特別是大量呆壞帳的嚴重拖累,日本經濟持續蕭條,東亞經濟危機的爆發和深化進一步加重了日本的經濟困難。98年7月,小淵內閣成立後致力于振興經濟,大幅調整經濟政策,實行擴張性財政,採取一系列恢復景氣的新措施。1999年部分經濟指標出現好轉,上半年實現3.4%的正增長,但下半年出現下滑,全年增長率為0.8%。2000年上半年出現緩慢復甦跡象,但受美國經濟增長放緩、金融體制改革滯後等因素影響,下半年復甦勢頭受阻,未實現自律性增長。

  資源礦產資源貧乏,除煤、鋅有少量儲藏外,絕大部分依賴進口。主要資源依賴進口的程度為:煤95.2%,石油99.7%,天然氣96.4%,鐵礦石100%,銅99.8%,鋁礬土100%,鉛礦石94.9%,鎳礦石100%,磷礦石100%,鋅礦石85.2%。森林面積2464萬公頃,佔國土總面積的66.6%,但木材55.1%依賴進口,是世界上進口木材最多的國家。水力資源豐富,水力發電量約佔發電總量的35%。近海漁業資源豐富。

  工業 工業高度發達,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工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0%。1998年工業就業人口2044萬人,佔就業人口6514萬的31.4%。70年代開始提出調整產業結構設想,從勞動、資本密集型逐步轉為知識、技術密集型。進入80年代,加快以電子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為重點的高技術產業的發展。1986年,電子工業產值超過汽車業成為日本第一大產業。

  工業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區,京濱、阪神、中京、北九州為四大傳統工業地帶,70年代以後又出現北關東、千葉、瀨戶內海及駿河灣等新興工業地帶。

  農林牧漁業 1999年農林牧漁業就業人口307萬,佔總就業人口的4.75%。耕地面積約504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13.5%左右,主要種植水稻、小麥、大豆等。1995年主要食用農水產品自給率:稻米102.5%,小麥7%,豆類2.4%,肉類56.7%,水產品56.3%,油脂74.8%。

  旅遊業1999年日本出國人數1635.76萬,其中出國旅遊人數為1345.29萬人。外國人赴日人數為490.13萬人。

  交通運輸客運以鐵路和公路為主,貨運以公路和海運為主。1999年客運總量13754.32億人公裡;國內貨運總量5465.74億噸公裡。

  鐵路:1999年客運量3851.01億人公裡,比上年減少0.98%,佔客運總量的28%;貨運量225.41億噸公裡,比上年減少1.8%,約佔貨運總量的4.1%。

  公路:1999年公路客運量8221.23億人公裡,比上年增長0.98%,佔客運總量的59.8%;貨運量3016.72億噸公裡,比上年增加0.3%,佔貨運總量的55.19%。

  水運:1999年國內船舶貨運量2214.86億噸公裡,佔貨運總量的40.5%。港口約有1080個,年吞吐量1億噸以上的有神戶、橫濱、名古屋、大阪、千葉等。

  空運:1999年國內航班運送旅客793.58億人公裡,比上年增長4.56%,貨運8.75億噸公裡。國際航班運送旅客888.14億人公裡,比上年增長6.4%,貨運72.1億噸公裡,比上年增加12.5%。航空公司主要有「日本航空(JAL)」、「全日本空輸(ANA)」和「日本佳速(JAS)」。主要機場有成田、羽田、關西、福岡等。

  (資料來源:2000年日本統計月報第10期)

  

  2000年,日本經常收支帳戶餘額為125763億日元,約合1171.4億美元。2001年度財政預算總額為826524億日元,比上年度減少2.7%。國債發行額為283180億日元,約佔預算總額的34.3%,財政投融資為325430億日元。2001年度有關項目支出預算金額如下:(單位:億日元):

  社會保障費 175531

  文教、科技振興支出 66134

  公共事業 94352

  防衛費49550

  地方交付稅、交付金等 168230

  國債費171705

  公共事業等預備費 3000

  中央銀行為日本銀行。為恢復經濟,日本銀行長期採取放鬆銀根的金融政策,先後多次降低中央銀行的貼現率,2000年降至0.5%。

  對外貿易

  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佔重要地位。2000年貿易額8588億美元,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7.35%。主要貿易對象是美國、中國、中國臺灣、韓國、德國等。

  對外投資

  截至2000年3月,對外直接投資累計額約7145.47億美元。 1999年度(1999年4月至2000年3月)對外直接投資692.9億美元,比上一年上升74%。主要投資地區所佔比率中,北美佔37.1%,亞洲佔10.7%,中南美佔11.2%,歐洲佔38.7%。

  對外援助

  日本自1978年起制定政府開發援助(ODA)中期計劃,至97年度已實施5期。1998起日本政府對ODA的政策和做法進行了調整,總的方向是縮小規模、提高質量,合作領域轉向環保、扶貧、醫療、教育、基礎建設、人才培養、經濟結構調整、解決債務等方面。地區分布除繼續重視亞洲外,將逐步增加對非洲的援助。合作方式採用有償資金、無償資金、技術合作相配合併發揮貿易保險、出口信貸等政府資金作用,加大民間經濟合作力度。

  1998年日本政府對外援助總額為107.31億美元,比上年減少13.7%。其中雙邊援助為86.05億美元,約佔80%,無償資金合作為21.67億美元,技術合作為27.81億美元,政府貸款為36.56億美元。在雙邊援助中,主要地區受援比率為亞洲62.4%、非洲11%、拉美6.4%、中東4.6%、大洋洲1.7%、歐洲(含東歐)2.3%。

  人民生活

  1999年職工每戶月平均實際收入57.5萬日元,比上一年減少2%。每戶月實際支出43.69萬日元,其中消費支出34.61萬日元。每千人擁有醫院病床約13.5張,醫生2.1人。電話機555部。城市居民中轎車普及率約80%,電冰箱和彩電普及率分別為98%和99%,空調79%,錄相機74%,人均住房面積25平方米。

  軍事

  二戰後,美軍對日實行單獨軍事佔領,日本舊軍隊全部解散。韓戰發生後,美國支持日本發展軍事力量。1954年頒布《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正式建立陸、海、空力量組成的自衛隊。日本防衛的基本政策是:在和平憲法下,實行專守防衛,堅持日美安保體制,確保文官統治,遵守非核三原則,自主地有節制地增強防衛力量。1976年制訂《防衛計劃大綱》,提出防衛總體設想和擴軍方針:保持均衡發展的防衛態勢,堅持重視質量的建軍原則,使之能獨立應付有限的小規模戰爭。至1990年已基本達到大綱所定指標。1990年12月,日本內閣會議批准了新「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1991-1995年),規定5年軍費總額為22.75萬億日元,計劃的重點是注重質量,提高武器裝備水平,加強後勤、情報、通信建設,更多地承擔駐日美軍費用等。1995年11月日本政府又批准總額約25.1萬億日元為期五年的新《防衛計劃大綱》。2000年12月,日本政府制訂了新一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2001-2005年),總經費高達25.16萬億日元。

  九十年代以來,由於國內外形勢的變化,日本的防衛政策出現調整且軍費多次突破佔國民生產總值1%的限額。1991年4月派遣自衛隊赴海灣參加多國部隊的掃雷活動,1992年6月,國會通過《聯合國維持和平活動合作法》,從法律上確定自衛隊可出國執行聯合國主持的國際維和行動。1992年以來,日本已分別向柬埔寨、莫三比克、中東戈蘭高地等共23次派出2080人次執行任務。

  首相對自衛隊擁有最高指揮監督權。安全保障會議是有關安全防衛的決策機關,由首相、外相、藏相、內閣官房長官、防衛廳長官、經濟企劃廳長官及根據內閣法第九條預先指定的一名國務大臣組成,首相任主席。內閣設防衛廳,長官由文職人員擔任,受首相之命,通過統合幕僚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陸、海、空三軍幕僚長(參謀長)統帥陸、海、空自衛隊。統合幕僚會議(參謀長聯席會議)是防衛廳長官的輔助機構,由主席和三軍幕僚長組成,負責擬定和調整三軍的作戰、訓練和後勤補給計劃,搜集分析軍事情報。自衛隊實行志願兵役制。陸上自衛隊服役期限為2-3年,海、空自衛隊為3年。一般根據本人希望,可延長服役1次(2年)。

  自衛隊現有編制26.6萬人,實有兵力23.68萬人,預備役4.8萬人。其中陸上自衛隊14.8萬人,主要編為10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2個混合步兵團等,共裝備坦克1070餘輛、裝甲車690輛、各種火炮約6070門,各型飛機499架;海上自衛隊4.26萬人,由擔負機動作戰的聯合艦隊和負責近海警備的5個地方艦隊組成,共裝備各型艦艇144艘,共約37.4萬噸;航空自衛隊4.42萬人,主要作戰部隊為航空總隊,轄4個航空方面隊,裝備各型飛機456餘架,其中戰鬥機353餘架。

  駐日美軍總兵力約47000人。

  2001年度防衛費預算總額為約49550億日元,約合461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0.93%。

  文化教育

  <教育>學制為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大專2-3年。實行9年義務教育。大學有國立大學、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著名的國立綜合大學有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著名的私立大學有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等。2000年教育經費為65222億日元,約佔當年國家預算總額的7.9%。小學至中學的義務教育入學率近100%,高中升學率為96.9%,大學升學率為44.2%。日本重視社會教育,函授、夜校、廣播、電視教育等較普遍。

  <新聞出版> 新聞出版業發達。綜合性日報有121家,日發行量5356萬份。全國有影響的報紙通稱六大報:《朝日新聞》、《讀賣新聞》、《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產經新聞》、《東京新聞》。全國發行的三大地方報為:《中日新聞》、《北海道新聞》、《西日本新聞》。1999年出版圖書約65026種,發行雜誌約3394種。較有影響的雜誌有:《中央公論》、《東洋經濟》、《經濟學家》、《文藝春秋》等。

  廣播電臺、電視臺近200家。電視平均每天播放20小時以上,廣播平均每天播音22小時以上。電視、廣播普及率均達100%。全國性的電視、廣播公司主要是:日本廣播協會(NHK),1952年成立;屬半官方性質;東京廣播公司(TBS),1951年成立;日本電視廣播網公司(NTV),1953年成立。除日本廣播協會外,其他電視廣播公司均為私營。

  共同通訊社是日本最大的通訊社,簡稱共同社。時事通訊社是第二大通訊社,簡稱時事社,均創立於1945年。

  對外關係

  近年來,日本外交呈全方位進取態勢。積極展開大國外交,更加倚重美國,加強日美安全合作,同時致力於穩定對華關係,深化與東協關係,加強對歐關係,改善日俄和日朝關係。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事務,力爭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2000年4月森喜朗擔任首相後表示,日本將繼續奉行在自由、民主、人權和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基礎上,將確保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作為優先課題,立足國際協調,致力於「人的安全保障」,發揮日本的主體性,為國際社會作出貢獻。截至1992年底,日本同16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至2000年3月,日本已承認的國家為189個。

  【同我國的關係】

  1972年9月29日,中日實現邦交正常化,翌年1月互設大使館。中國在大阪、福岡、札幌、長崎,日本在上海、廣州、瀋陽和香港分別開設總領事館。日本在大連設有駐瀋陽總領館辦事處,在重慶設有駐華使館領事部辦事處。1978年8月12日,兩國籤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同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訪日,雙方互換《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

  中日兩國保持了高層往來的良好勢頭。1998年11月江澤民主席對日本進行了成功的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日。1999年4月日本參議院議長齋藤十朗對我國進行了友好訪問,同年7月小淵惠三首相應邀正式訪華。12月中國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應日本政府邀請對日本進行友好訪問,推動了兩國關係的發展。

  2000年10月中旬,應日本政府邀請,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釒容 基對日本進行了正式訪問。朱總理此訪是在江主席訪日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推動中日友好合作關係在新世紀取得全面發展,訪問取得了圓滿成功。

  2000年5月下旬, 應中國政府邀請,日本聯合執政的自民、公明和保守三黨幹事長野中廣務、冬柴鐵三和野田毅代表日本首相森喜朗,對中國進行友好訪問。

  200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中組部部長曾慶紅同志率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對日本進行友好訪問。5月唐家璇外長應邀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6月錢其琛副總理作為中國政府特使赴日本出席日本政府為小淵惠三前首相舉行的葬禮。8月下旬,日本外務大臣河野洋平應邀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雙方通過各種渠道,保持著良好的溝通與對話。2000年6月,中日第七次安全磋商在北京舉行。2000年9月,第十八次中日外交當局定期磋商在東京舉行。2000年12月,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紀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在我國海南省博鰲舉行。

  雙方文化交流頻繁,「中國國寶展」於8月至12月在日本舉行。

  2000年中日軍事交往取得進展。4月上旬,中央軍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傅全有上將應邀對日本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6月下旬,日本自衛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藤繩衤右 爾一行訪華。10月中旬,日本航空自衛隊參謀長竹河內捷次上將訪華。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上將赴日與日本防衛廳事務次官佐藤謙舉行了年度防務磋商。

  經貿關係

  中日兩國互為重要貿易夥伴,經濟合作密切。據中國海關統計,2000年中日貿易額達831.66億美元,同比增長25.7%,其中中國對日出口416.54億美元,增28.5%,進口415.12億美元,增22.9%,均創歷史新高。日本仍是中國最大貿易夥伴,對日本進、出口額分別佔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的18.4%和16.7%。據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統計,2000年日本對華投資項目1602個,同比增長41.02%,協議金額36.02億美元,增44.71%,實際使用金額32.46億美元,增8.07%。截止2000年底,日本對華直接投資項目累計20340個,協議金額386.34億美元,實際投入金額281.61億美元。日本自1979年連續向中國提供了四批政府日元貸款,截止1999年總額達24535億日元,按當時匯率約合180億美元,佔中國接受外國政府貸款的50%。2000年是第四批日元貸款的最後一年,日方表示2001年以後繼續對華提供日元貸款。

  友好往來

  截止2000年底,中日已締結友好城市210對。1999年雙方人員往來約239萬人次。

  中國駐日本大使:陳健。1998年7月遞交國書。大使館地址:東京都港區元麻布3-4-33。電話:03-3403-3380。傳真:03-3403-3345。商務處地址:東京都港區南麻布5-8-16。電話:03-3440-2011。傳真:03-3446-8242。領事部籤證處電話:03-3403-0995。

  日本國駐華大使:阿南維茂。2001年2月上任。大使館地址:北京市建國門外日壇路7號。電話:6532-2361(總機)。

  【同美國的關係】

  1945年9月至1951年9月,日本處於美國直接軍事佔領之下。1951年9月8日,美籤訂片面《對日和平條約》(即《舊金山和約》),結束對日佔領。戰後,日美政治、軍事、經濟關係十分密切。日本以日美關係為外交基軸;美視日為其在亞太地區的重要盟國。兩國首腦一直保持頻繁往來,橋本龍太郎首相和小淵首相分別於1997年4月和1999年4月訪美,柯林頓總統於1996年4月、1998年11月訪日。2000年5月森喜朗首相訪美,7月中旬柯林頓總統出席在衝繩舉行的八國首腦會議。

  日美軍事上屬同盟關係。1951年9月8日,日美籤訂《日美安全保障條約》。1960年1月,日美修改該條約,籤訂《共同合作與安全保障條約》。1997年6月,日美發表新的防衛合作指針中間報告,引進「周邊事態」新概念,同年9月雙方批准最終報告並發表聯合聲明。1998年4月起,日政府著手制定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相關立法並於1999年5月由國會批准。2000年9月11日,日美籤訂關於在日美軍駐留經費負擔的新特別協定,從2001年起,日本將減少33億日元的負擔。11月10日,日本國會通過有關在「周邊事態」為美提供後方支援的《船舶檢查法》。

  美系日最大經濟合作夥伴。據日方統計,2000年日對美出口1430.43億美元,進口724.17億美元,順差706.26億美元。

  【同西歐的關係】

  日本十分重視同西歐國家的政治經濟關係,雙方保持著各個層次的對話渠道。1999年1月,日本首相小淵惠三正式訪問法國、義大利、德國,呼籲由美、歐、日建立一個穩定的國際貨幣體系,三國同意為穩定相互貨幣匯率和推動國際金融體制改革與日加強協調。1999年6月20日,小淵首相同德國總理施洛德舉行日本·歐盟第8次定期磋商,發表旨在進一步強化日歐關係的聯合新聞公報。2000年1月,日本外相河野洋平訪問法國、義大利和英國,雙方發表日歐關於WTO問題的聯合聲明。5月初,森喜朗首相訪問英、法、德、意,就八國首腦會議事分別同各國首腦進行協調。2000年7月雙方在東京舉行第9次日歐首腦會晤,強調未來十年是日歐加強合作的十年。

  在經濟領域,日本與西歐各國互為貿易夥伴和競爭對手。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化的不斷發展,雙方在經濟領域的對話與協調有所加強,1995年日同歐盟制定了《放鬆限制推進計劃》,並在WTO問題上加強協調與合作。1999年11月日與歐盟就進一步消除經濟壁壘,開放市場舉行了對話。2000年11月,日本與歐盟舉行就規則改革問題舉行了高層對話。據日方統計,2000年日本同西歐貿易總額為1356.75億美元,其中日本出口838.36億美元,進口約518.39億美元。

  【同東歐的關係】

  日本近年進一步加強同東歐的政治、經濟關係並提供了一些援助。1999年科索沃危機後,日方承諾為科索沃戰後重建提供2億美元援助。據日方統計,1999年日本同東歐的貿易額約23.99億美元,日本出口15.38億美元,進口8.61億美元。

  【同俄羅斯的關係】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日本立即承認俄羅斯聯邦政府,承認其它共和國獨立。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外長科濟列夫、普裡馬科夫分別於1993年10月、1995年3月、1996年11月訪日,日本外相池田行彥、首相橋本龍太郎、外相小淵惠三分別於1996年3月、1997年11月、1998年2月訪俄。1998年11月,小淵惠三作為首相訪俄,這是蘇聯解體後日本首相首次對俄的正式訪問,雙方籤署了旨在建立「創造性夥伴關係」的《莫斯科宣言》,重申繼續為在2000年前締結和平條約作出努力。1999年,雙方在領土問題上未取得突破性進展。2000年2月,俄外長伊萬諾夫訪日。4月底森喜朗首相對俄進行非正式訪問。9月普京總統正式訪日,同森喜朗首相舉行會談。雙方進一步推動了兩國在經濟、技術等領域的合作,但在解決領土爭端和籤署日俄和平條約方面未取得突破。雙方還就締約問題發表聯合聲明,規定俄日將根據以前達成的所有協議,通過解決北方四島歸屬問題繼續就締約問題進行談判。鈴木宗男辭職後日俄關係陷入僵局,俄羅斯總理卡西亞若夫訪日被迫延期,小泉訪俄在年內難以成行。在據日方統計,1999年日俄貿易額為42.41億美元,其中日出口4.8億美元,進口37.61億美元。

  【同朝鮮的關係】

  1991年1月,日本政府代表團訪朝,同朝鮮政府代表團正式開始建交談判。這是1948年朝鮮建國以後,日本政府代表團首次訪朝。雙方此後舉行多次建交談判,但由於立場相左,談判於1992年11月中斷。為打破兩國關係僵局,日本聯合執政三黨代表團先後於1995年3月、1997年11月訪朝,兩國關係一度出現改善跡象。1998年8月,朝鮮試射一枚越過日本上空的人造衛星(日方認為是飛彈),日本作出強烈反應,並迅即決定暫停日朝邦交正常化談判和向朝提供糧援,對朝進行制裁。1999年12月,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率超黨派代表團訪朝,日朝關係再度鬆動,日本解除了對朝制裁,雙方於12月在北京舉行了日朝正常化談判的預備會議。2000年4月,日朝雙方在平壤恢復舉行建交談判,這是時隔7年以後,兩國政府就建交問題舉行的首次正式接觸,雖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但對話勢頭得以維持。7月下旬,正在曼谷出席東協地區論壇(ARF)外長會議的日本外相河野洋平與朝鮮外長白南淳舉行會晤。雙方就改善和發展兩國關係問題籤署了共同文件,表示將努力「清算歷史」,建立兩國新的睦鄰友好關係,加強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往來。8月,日朝第10次建交談判在東京舉行,未取得進展。 人質事件和可疑船事件是影響日朝關係的兩大因素。

  【同韓國的關係】

  日本政府十分重視同韓國的關係。雙方關係發展比較平穩,首腦頻繁往來,外長定期磋商。韓外長孔魯明、總統金泳三曾分別於1995年9月、1997年1月訪日。小淵惠三作為外相曾於1998年3月訪韓。1998年10月,韓國總統金大中訪日,雙方籤署旨在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新型夥伴關係的聯合宣言。日方首次以聯合宣言形式向韓表示反省和道歉,韓方強調重在超越歷史,面向未來。1999年3月,日本首相小淵惠三正式訪韓,充實了日韓新型夥伴關係內涵,推動了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合作。2000年5月森喜朗首相訪韓,9月,金大中總統訪日。10月,森喜朗首相出席在漢城舉行的第三屆亞歐首腦會晤。11月韓外長李廷彬訪日。

  日韓之間圍繞島嶼(日本稱竹島、韓國稱獨島)歸屬問題存在領土爭端。

  日韓經濟關係密切。受亞洲經濟危機影響,1998年韓國經濟不振,對日貿易大幅下降。隨著1999年韓經濟實現復甦,日韓雙邊貿易回升較快。據日方統計,2000年日韓貿易額為513.57億美元。其中,日本出口308.21億美元,進口205.36億美元。目前雙方正醞釀成立日韓自由貿易區。

  【同東南亞國家的關係】

  日本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同東南亞國家特別是東協國家的關係。該地區是日本商品出口、資本輸出的重要市場和原材料來源地,又是日本海上運輸的重要通道。

  日本長期以來積極以資金援助、技術合作和人員培訓等方式密切同東協的政治經濟關係,雙方高層往來頻繁。1997年1月橋本龍太郎首相訪問東協;1998年3月小淵惠三外相訪問印尼。1999年11月小淵惠三首相出席東協和中日韓三國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0+3會議),並訪問了印尼和菲律賓。日本進一步加大了對東協的經援力度,先後出臺「宮澤構想」和特別日元貸款,用以幫助東協國家實現經濟復甦,鞏固在東南亞地區影響和地位。2000年1月,小淵惠三首相訪問了泰國。11月下旬,森喜朗首相出席東協與中日韓三國首腦會晤並訪問新加坡。2001年底日本與新加坡籤訂自由貿易協定。

  近年來,日本相繼恢復或增加了對越、老、柬、緬等國的經援,積極推動以湄公河流域為主的印支區域開發,謀求在印支問題上擴大發揮作用。1998年12月,日本首相小淵惠三出席在越南河內舉行的第二次東協-中日韓領導人非正式會晤。2000年1月,小淵首相訪問了柬埔寨和寮國。2000年5月日本防衛廳長官瓦力訪問越南。據日方統計,2000年,日本同東協(ASEAN)貿易總額約為1285.68億美元,其中日本出口687.61億美元,進口589.07億美元。

  【同中東國家的關係】

  日本同中東國家經濟關係密切,其石油進口的70%來自中東,中東也是日投資和商品出口的重要市場。由於日本在能源上對中東嚴重依賴,1973年石油危機後,日本採取了「接近阿拉伯國家的政策」,在阿以衝突和兩伊戰爭中均保持中立,1977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東京開設了辦事處。海灣危機爆發後,日本提供130億美元支持美對伊拉克動武,並向有關阿拉伯國家提供了約2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

  1995年9月,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對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以色列、約旦等中東五國進行了正式訪問,以期通過與各國領導人的對話,擴大日本對該地區事務的參與。這是冷戰後日本政府首腦首次出訪中東地區。1999年1月,日本外相高村正彥訪問了中東地區。日本與伊朗保持著較為密切的關係。

  據日方統計,2000年日本與中東各國貿易總額為591.62億美元,其中日本出口97.24億美元,進口約494.38億美元。(來源:外交部網站)

相關焦點

  • 【娓娓稻來】亞洲水稻概況—日本
    日本水稻概況 日本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生產國和消費國,稻米產業化程度、機械化程度較高,當前稻米自給率達到95%以上。近兩年,針對國內大米消費過剩,日本政府提出要改守為攻、主動擴大大米等農產品出口。 日本水稻 1、概況 日本水稻主產區主要集中在東北、關東·東山、北陸和九州四大區域。2019年,日本水稻種植面積146.9萬公頃。
  • 2019年日本飲料市場概況之一自販機
    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自動售貨機存量規模一直呈下行趨勢,那麼,日本的自動售貨機能再火起來嗎?畢竟,自動售貨機對日本飲料產業來說,是重要的銷售渠道。例如大德飲料,總銷量約80%通過自動售貨機進行銷售,自動售貨機業務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該公司的經營。
  • 日本零售業的全渠道發展歷程概況和啟示
    根據日本外務省的統計,2013年日本電子商務的規模約為1400億美元(約為美國的50%),而且增長率也比美中兩國低一些。在2011年~2013年間,美國電子商務的增幅約為13%,中國約為80%,而日本則為11.5%。  同樣,全渠道、O2O在日本零售業的發展時間更短,只是2011年才開始的事情,而且與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及日本通訊技術進步和智慧型手機快速普及狀況相對應。
  • 日本潮玩概況
    Lisa:  獨立設計師 插畫設計師/LO裙設計師/廣告創意人日系潮玩主要包含以日本動漫影視類IP為原型的潮玩產品和日本藝術家及設計師設計的藝術玩具
  • 烏幹達投資環境概況及注意事項
    一、國家概況(一)地理概況烏幹達共和國位於非洲東部,國土面積24.15萬平方公裡,是橫跨赤道的內陸國,北接南蘇丹,東連肯亞,西鄰剛果(金),西南與盧安達接壤,南與坦尚尼亞交界(二)政治概況1986年穆塞韋尼執政後,結束了烏連年內戰的混亂狀態,建立並逐步完善以烏幹達全國抵抗運動(以下簡稱「抵運」)為核心的獨特的「運動制」政治體制,力促民族和解,化解宗教矛盾,組成了以抵運為主,兼顧各方利益的基礎廣泛的聯合政府,政局日趨穩定。2005年,烏政治體制發生重大轉變。
  • 日本鄉村振興戰略概況介紹
    日本自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實施「鄉村振興運動」,對於推進農業現代化轉型、解決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等問題有顯著的成效。中國與日本同處亞洲地區,同樣經歷了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對於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構建具有一定的現實參考價值。
  • 山西省環衛市場化概況
    山西省概況截至2019年末,山西省常住人口3729萬人,位於全國第十八。城鎮常住人口為2221萬人,城鎮化率為59.55%,位於全國第十五位,處於中遊水平。截至2020年4月,山西省共有26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0個縣,26個市轄區,共117個縣級行政區劃,區縣規模偏小,常住人口在40萬以下的區縣個數佔比超七成。
  • 12月18日PP各地市場概況
    原標題:12月18日PP各地市場概況   PP
  • 解放前海門各小學概況
    因得風氣之先,學校林立,教育發達,現將解放前海門各小學概況分述如下: 一、浙江省立台州中學附屬小學,簡稱臺中附小 於1933年間創辦。主任華福熙,系浙江大學師範學院畢業。 該校因系省立學校,經費充足,教師待遇優厚。
  • 1月7日PVC各地市場概況
    原標題:1月7日PVC各地市場概況   PVC現貨市場價格橫盤整理。期貨窄幅波動,現貨成交情況欠佳。因下遊終端訂單有限,需求逐漸減弱,現貨上調壓力較大。
  • 日本威士忌top8,你喝過幾種?
    1、餘市 容量:700ml度數: 45% 國家:日本 價格: 約500¥風味概況:雪莉 肉桂 柑橘 蘋果 菸草品嘗筆記鼻子:醇厚,光滑,柔和的泥炭輕輕地覆蓋了芳香色調。3、響和風醇 容量:700ml度數: 43% 國家:日本 價格:約800¥風味概況:黑胡椒 肉桂 橙子 杏 橡木 品嘗筆記品嘗筆記鼻子:杏,橙花和橘子果醬的香味散發出迷人的香氣。
  • 12月15日PVC各地市場概況
    原標題:12月15日PVC各地市場概況   PVC現貨
  • 12月23日PVC各地市場概況
    原標題:12月23日PVC各地市場概況   PVC現貨
  • 2019年日本自動售貨機市場發展概況及分析
    2019年日本自販機行業規模進一步下行,自販機與自助設備規模合計4149100臺,比2018年減少2%,減少8.6萬臺。從1964年日本自動售貨機工業會開始統計市場存量設備以來,日本行業發展走勢如下圖。2017年的規模激減,為統計口徑變化所致。
  • 新股健之佳707266行業分析 全球藥品流通行業概況
    行業分析行業情況:1、全球藥品流通行業概況根據 IQVIA 的統計數據,全球藥品支出從 2017 年的 1.1萬億美元,增長到 2019 年的 1.3 萬億美元,預計到 2020 年將接近 1.34 萬億美元;在發達市場新藥普及和新興市場體量增長等因素的驅動下,未來五年的複合增長率為 2%-5%,至 2021 年,全球藥品市場銷售額將達到 1.5
  • 國家概況
    日本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震、火山活動頻繁。全球有1/10的火山位於日本,1/5的地震發生在日本。1995年發生的阪神大地震、2004年新澙縣中越地震造成重大人員財產損失,引起世界關注。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芮氏9.0級特大地震,並引發海嘯和核電站洩漏事故,被稱為「日本戰後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 國內存儲晶片企業概況
    原標題:國內存儲晶片企業概況   半導體行業分為集成電路、光電器件、分立器件、傳感器等子行業,集成電路又分為邏輯、
  • 咖啡產地地圖 第二大阿拉比卡產國宏都拉斯咖啡概況
    非洲主要產區已經寫完,從今日起按照咖啡這兩年咖啡國家咖啡產量世界排名來寫,今日更新第二大阿拉比卡產國宏都拉斯咖啡概況。  國家概況  宏都拉斯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Honduras),簡稱宏都拉斯,是中美洲的一個多山國家。與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接壤,位於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間,有海岸線。
  • 物流託盤行業發展概況及四大壁壘分析(附報告目錄)
    物流託盤行業發展概況及四大壁壘分析(附報告目錄)1、 行業發展概況和趨勢託盤是用於集裝、堆放、搬運和運輸的基礎平臺,是現代物流作業的基本單元。德國德馬泰克公司、日本大福公司、村田公司,瑞士 Swisslog公司等國際上先進的物流系統集成商的部分技術被引進國內。1995 年至 2005 年:第三個十年,市場需求與行業規模迅速擴大,技術全面提升。在這 10 年中,現代倉儲系統、分揀系統及其自動化立體庫技術在各行業開始得到應用,尤其是醫藥、食品、菸草、汽車等行業更為突出。
  • 【RCEP 專題】第2期 日本樂天平臺說 「攜手樂天 跨境日本」
    【背景介紹】 11月15日,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領導人會議舉行,東協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15個國家,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該協定的籤署標誌著世界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貿區建設成功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