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本自販機行業規模進一步下行,自販機與自助設備規模合計4149100臺,比2018年減少2%,減少8.6萬臺。
從1964年日本自動售貨機工業會開始統計市場存量設備以來,日本行業發展走勢如下圖。
2017年的規模激減,為統計口徑變化所致。
自2017年起,統計數據中不再將72萬臺用於銷售電話卡的自動售卡機統計在內。
日本自動售貨機工業會對2019年日本市場售貨機規模減少給予了以下解釋說明:
飲料自動售貨機
規模比上一年度減少2%,主要原因為:
1、冷夏:天氣原因導致售貨機銷售額下降,點位收益降低。
這點國內運營商應該記憶猶新,2019年上半年,我國同樣也經歷了漫長的雨季,對運營商造成相當大的打擊。
冷夏不僅影響自動售貨機運營商,靠天吃飯的整個日本飲料行業去年都受到了影響。
2、人工:眾所周知,日本高齡化非常嚴重,人手不足導致人工費上漲,物流成本佔比上升。
基於如上兩個原因,運營商針對不良點位進行調整,導致飲料機規模下降。
同期,日本飲料機廠商出貨數量241447臺,銷售金額681億日元,折合單臺設備價格28萬日元。
28萬日元大致相當於30歲公司職員一個月的工資,這也是日本售貨機為什麼那麼多的原因之一吧。
自動售票機
規模比上一年度增加2000臺,主要原因為:
1、車票售票機:隨著日本使用IC卡乘車的用戶不斷增加,具有充值及銷售月票功能的高性能自動售票機逐步取代老式的單一功能售票機,導致售票機規模略減。
2、餐券售票機:在中國內地,華東地區的吉祥餛飩店裡使用過這樣設備,其他店鋪很少見過;更何況國內餐飲店內早就開始使用掃碼點餐,國內真不需要此類設備。
不過在日本,這類設備還在繼續增加,相比2018年增加5.1%。
增加的原因:
1、日本稅率調整導致繁瑣的操作-堂食與外賣稅率不同;
2、外國人打工者增加,導致溝通上的不便。
因此,這類可以提高點餐效率的設備被店鋪引進,配合自動找零功能,效率很高。
日本很多餐飲店只接受現金,原因是刷卡手續費很高。
自動服務機
規模比上一年度增加3000臺,主要原因為:
1、醫院、停車場不斷使用自動結算設備;
2、東京奧運會期間預計會有大批外國人訪日,酒店內增設結算、外幣兌換相關的設備。
自動售煙機
規模比上一年度減少22300臺,主要原因為:
1、吸菸群體的減少;
2、公共場所對吸菸的管制日趨嚴格,可以吸菸的場所持續減少;
3、購煙群體分流至便利店購買。
日本自動售煙機最高峰時達到63萬臺,但由於各類團體的抗議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售煙機的規模不斷呈下行趨勢,如今沒落到13萬臺。如下圖。
再看看各小類自動售貨機市場存量變化。
日本的自販機統計口徑實際由兩部分構成:自販機與自助設備,中國國內通常所說的自動售貨機並沒有包括售票機與自助設備類。
全部415萬臺設備中,自販機285萬臺,自助設備130萬臺。
出售實物的自販機
飲料機
1、軟飲料售貨機:210萬臺;
2、奶製品售貨機:11萬臺;
3、咖啡、可可類杯裝售貨機:14萬臺;
4、日本酒、啤酒售貨機:2萬臺;
飲料機銷售額約為2萬億日元(推算數字,JVMA這幾年不再公布行業產值數據),佔整個行業產值43%左右。
食品機
用於銷售方便麵、冷凍食品、冰激凌、點心之類的設備,7萬臺。
香菸機
用於銷售香菸的售貨機,13萬臺。
售票機
1、用於銷售車票的售貨機,1.5萬臺;
2、用於銷售餐券的售貨機,4.5萬臺;
這類設備別看臺數少,銷售額卻非常高,約為1.8萬億日元左右,區區6萬臺設備,銷售額佔整個行業產值40%。
日用品售貨機
用於銷售卡、衛生用品、報紙、玩具等商品,21萬臺。
由此可見,日本自販機行業的產值主要由飲料機和售票機構成,超過整個行業產值80%以上。
提供服務的自助設備
與自販機提供實物商品服務不同,自助類設備提供的是一種時間/空間服務。
兌換機
包括將紙幣兌換成小額紙幣與硬幣的設備,以及將現金兌換成遊戲幣的設備,約7萬臺。
結算機
用於停車場、旅館、醫院等用於結算類的設備,16萬臺。
其他
用於提供租賃服務的設備,例如存包用的coinlocker之類的設備,130萬臺。
以上為2019年日本自動售貨機行業存量運營設備類別及規模。
上述飲料機、食品機兩類設備合計245萬臺,絕大多數設備為飲料廠家持有。
其中可口可樂以接近90萬臺的規模遙遙領先,日本本土飲料食品巨頭三得利40萬臺,朝日飲料、大德飲料各30萬臺,麒麟飲料20萬臺,伊藤園16萬臺,POKKA及大塚製藥各8萬臺。
(以上內容來源:日本自動售貨機工業協會網站&Beverage Japan No.458)
話說日本可口可樂不僅是飲料行業中的王者,在自動售貨機方面也獨樹一幟,不僅有自己的硬體標準、通訊協議,運營效率也高到令人難以置信。
2002年,當自動售貨機剛剛在中國興起時,日本北陸可口可樂就開始針對中國(上海)市場進行調研,希望通過輸出包括運營在內的標準搶灘中國市場。
調研報告中提到,北陸可口可樂在日本北陸地區有上百條自販機運營線路,每條線路產值年均超過1億日元。
這是什麼概念?
如果按照當時日本售貨機內商品飲料價格平均120日元/罐來計算,每個運營員年均補貨量超過80萬罐,折合成人民幣為每條線路年銷售額240萬元人民幣。
如此看來,我們國內運營商運營效率的提升,還大有文章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