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s of Tokyo》:日本流行音樂與傳播

2021-01-08 澎湃新聞
《Songs of Tokyo》:日本流行音樂與傳播

收銀員小秋

2019-09-19 14:22 來源:澎湃新聞

NHK節目《Songs of Tokyo》,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9月中旬,筆者去參加了日本NHK電視臺《Songs of Tokyo》節目的現場錄製。平時總是作為熒幕前的觀眾向澎湃有戲的讀者們介紹日本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而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這次「半幕後」體驗所帶來的獨特感受。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參加到這次節目的途徑。日本電視臺的大部分綜藝節目都面向公眾進行公開錄製。觀眾們只需在節目錄製前(一般是一至兩個月左右)登錄節目官網進行申請並等待抽選結果即可。但和朝日、富士等民間電視臺不同的是,包括日本「春晚」紅白歌合戰在內,NHK的部分節目在申請時會要求觀眾提供自家的NHK用戶編號以核實申請者是否繳納了「受信料」。這也是在NHK的放送體系不斷受到攻擊而不繳費用戶數漸增的當下,電視臺的無奈之舉。

每檔節目觀眾申請人數和當選機率會因為登場藝人的人氣程度而有不小的差異。就《Song of Tokyo》來說,這檔節目因為一年僅有一到兩場錄製,而請到的歌手也是時下最受歡迎的,所以當選的比率自然是低之又低。抽選結果的發表甚至一度上了日本推特的熱搜首位。一向和中獎無緣的我這次並不是靠的網申,而是蹭了NHK給我們學校的邀請票。雖然這些邀請票也要在學校內進行抽籤,但可能同學們都沉迷學習的緣故,我很順利就當選了。

《Songs of Tokyo》劇照,主持人ホラン千秋和村上信五

錄製當天開始的時間是晚間7點,但下午五六點左右觀眾們就開始憑中選通知和身份證明陸續進場。根據官方的說法當天的坐席也是隨機抽選的,並不存在先來後到的順序。但網上也有流傳如果早到會大概率抽到靠前位置的都市傳說,所以有不少觀眾一早就到了會場排隊。因為節目的主要主持人是傑尼斯偶像團體關八的成員村上信五,再加上當天的表演嘉賓中有同公司組合King & Prince,所以觀眾中半數以上是年輕女性。在開場前她們就在等候大廳互相交流,而在錄製過程中她們也帶著各自的應援物件,包括團扇、手燈等,為自己的「推」加油。

導播和主持人在錄製開始前就強調雖然知道大部分的觀眾是為了自己喜歡的特定嘉賓而來,但希望大家也能尊重其他藝人的演出。在大約三個小時的錄製時間內,觀眾們的表現也確實不錯。嘉賓在表演時大家都是站起來進行打Call的狀態,而偶像的粉絲們也會在其他藝人表演時用自己帶來的應援物品活躍氣氛。

回頭來說節目的內容本身。《Songs of Tokyo》其實是NHK旗下英語電視臺NHK World推出的一檔面向2020東京奧運會的新節目(在日本本土也會播出)。從今年3月開始,節目每個月會邀請一到兩位嘉賓收錄專輯並進行常規播放。此外,每年也會有一次邀請多組嘉賓的特別節目,而筆者所去的正是後者。

《Songs of Tokyo》劇照

作為一檔旨在向海外宣傳日本流行文化的節目,《Songs of Tokyo》格外強調了國際化。節目的兩位主持人分別用日英雙語進行播報,在採訪環節嘉賓們也會被要求用英語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節目還特意邀請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人坐在嘉賓和主持人後面作為觀眾代表。

本次錄製的8組嘉賓總體上被分為了三個大類別:代表了動漫歌曲(日語裡的アニソン)的高橋洋子,fripSide和May』n;代表了日系偶像的King & Prince和BiSH以及代表了日本搖滾的Glay,Official髭男dism和Mrs. GREEN APPLE。和Music Station等周播的音樂節目不同,每組嘉賓都得到了表演兩到三首作品的機會,部分作品表演的還是全曲。

動漫、偶像和搖滾的分類也從側面反映了日本人自己心中日本流行文化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典型。近幾年來,日本音樂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總被大家唱衰。這種論調最大的參照對象無疑是1990年代曾經的J-Pop和在新千年崛起的K-Pop。但從某種角度來看,目前的日本流行音樂可能才是一個比較健康的發展態勢。能被冠以X-Pop的音樂種類幾乎都是被法蘭克福學派所批判的高度程式化的商業作品。不管是曾經小室家族相似的編曲方式還是現在幾乎每首K-Pop裡面一定要加入的並不總是適合的高音「Killing Part」和Rap。就目前來說,日本還是能靠著龐大的內需市場,在沒有單個的領頭羊歌手或者獨霸的音樂類別的情況下實現各種類型音樂的多元發展。就算是在某種意義上受到主推的二次元文化,其中的歌曲也並沒有形成固定的類別,Pop、搖滾甚至是演歌都可以靠著動漫這個大平臺被世界上更多的人知曉。

《Songs of Tokyo》劇照

《Songs of Tokyo》劇照

但如果說日本流行音樂的「軟體」即內容本身沒有太大問題的話,它在傳播的「硬體」上不得不說是存在問題的。包括傑尼斯偶像滯後的海外版權管理,還有許多在國際視頻網站上無法播放全曲的唱片公司的限制,都無疑阻礙了日本音樂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發展。相比於在歌曲裡多加一些英語單詞或者讓偶像和歌手們翻唱自己歌曲的英語版來說,儘早在Youtube上可以播放完整版的PV大概才是眼下日本音樂要全球化的關鍵。

《Songs of Tokyo》收錄結束後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我在往澀谷車站走的時候遇到了幾組在街頭演唱的年輕人。他們或是用自己的方式翻唱現下的流行樂,或是主動表演自己創作的或許還不成熟的歌曲。不少路人也都停下腳步,耐性聽完一曲後放下不多的現金才慢慢離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Songs of Tokyo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李健:流行音樂的中心詞是「音樂」
    記者:流行音樂既是一種音樂藝術形式,也具有大眾文化意味。從音樂本體和文化傳播層面,如何認識和理解流行音樂?流行音樂吸引受眾的根本魅力是什麼?傅庚辰:流行音樂的創作和演唱,是廣義層面的傳播和傳唱。我們不應窄化「流行音樂」,被廣為傳唱、有積極意義的歌曲,都是流行的音樂、大眾的音樂。
  • 日本音樂留學:唱流行搖滾也能考上日本一流音樂大學?
    起初父母不同意考音樂學院,後來軟磨硬泡終於鬆動了,也說的是如果要在音樂學院學唱歌,必須學美聲而不是流行。這位朋友只得接受眼前「最好的狀況」,帶著這種退而求其次的人心態又怎麼有餘裕發現美聲的美呢?最後兩邊也都荒廢了。上次的文章也說到了。流行音樂的唱法,發展與趨勢是和時代的變化息息相關的。
  • 音樂折射歷史 旋律代表時代記錄牟平街頭流行音樂變遷
    追溯到改革開放初期,流行音樂在我國剛剛萌發,以鄧麗君為代表的港臺流行音樂逐漸成為都市青年追逐的時尚。聽慣了「高、硬、快、響」音樂的中國人被港臺流行音樂婉轉抒情的旋律深深吸引,爭相傳播。這種婉轉抒情的音樂風格在人們心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印記,並對中國的歌曲創作與表演風格的變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乾貨」日本留學音樂類院校推薦!附加專業及申請條件!
    眾所周知,日本在音樂領域也是非常有特色的,發達的音樂產業,日本是世界音樂的重要市場,也是亞洲地區音樂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無論是古典音樂、民族音樂、流行音樂還是新世紀音樂,日本都擁有世界級水平的大師。並且這些豐富的細分領域,都能在日本國內擁有穩定的聽眾群體,音樂市場幾乎沒有盜版現象,這些都為支持不同門類的音樂持續發展提供了條件。
  • 流行音樂與時代同行?聽聽歌手李健怎麼說
    記者:流行音樂既是一種音樂藝術形式,也具有大眾文化意味。從音樂本體和文化傳播層面,如何認識和理解流行音樂?流行音樂吸引受眾的根本魅力是什麼?傅庚辰:流行音樂的創作和演唱,是廣義層面的傳播和傳唱。我們不應窄化「流行音樂」,被廣為傳唱、有積極意義的歌曲,都是流行的音樂、大眾的音樂。
  • 為什麼說日本流行音樂領先中國10年?我們的音樂學校只會考試
    其實日本音樂領先中國可不止十年!爵士樂在美國剛誕生時候,日本就派人過去學習了,到現在每個中學裡都有校園管弦樂隊,不管是走古典路線還是走爵士路線,平均演奏水平都達到了準專業級別。日本人對西方音樂學得特別紮實,沒有瘸腿的地方,外面有什麼風格,日本就有人做什麼風格,不像中國人總是在每一次潮流興起的時候只偷工減料去琢磨其中最受歡迎(最主流)的風格,全是現學現賣臨陣磨槍的結果,底子差太多了。
  • 這六部與音樂有關的日本動漫,你看過哪些?
    隨著傳播媒介的發展,動畫和漫畫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密,我們已習慣於用動漫去囊括動畫(Anime)和漫畫(Manga),而這兩者與遊戲(Game)所結合的 ACG 產業,更是從在鄰國日本的影響力蔓延開來。從戰後思想嚴格控制的時代走出,流行文化、動漫文化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出口,並從平面、電視媒體,擴展到音樂、玩具、藝術、時尚潮流、電影等許多領域,有著龐大的商機。
  • 培養歌手成為自己的妻子,日本流行音樂教父小室哲哉
    我們今天來聊聊日本的流行音樂教父小室哲哉,要討論日本的流行音樂的話,小室哲哉肯定是一座繞不過去的大山,但是他的感情經歷則更是被人津津樂道,那我們就來看看小室哲哉這個「風流才子」的過往吧。小室哲哉的音樂道路小室哲哉從小就喜歡音樂,先是學習了小提琴,而學習音樂的期間小室哲哉就展現了自己驚人的天賦,他的媽媽在他小學的時候給他買了電子琴,他在短短幾天時間就掌握了這項樂器,而他隨後跟著自己叔叔學習吉他,也是很快的掌握了。
  • 【Music appreciation】Theme songs in The LEGO Movie
    Since its publish as one of the theme songs in The LEGO® Movie in 2014,
  • 流行音樂與時代同行(時代氣象·文藝表現(4))
    記者:流行音樂既是一種音樂藝術形式,也具有大眾文化意味。從音樂本體和文化傳播層面,如何認識和理解流行音樂?流行音樂吸引受眾的根本魅力是什麼?傅庚辰:流行音樂的創作和演唱,是廣義層面的傳播和傳唱。我們不應窄化「流行音樂」,被廣為傳唱、有積極意義的歌曲,都是流行的音樂、大眾的音樂。
  • kaash paige歌曲Love Songs完整歌詞介紹在哪可以聽
    I told you I am down for the worse or the better  我跟你說 無論怎麼樣我都很難過  But I keep sticking to you cause them four stupid letters  但我一直都粘著你 因為四個愚蠢的字母  You got me singing love songs
  • 20世紀日本流行音樂巨人列傳(圖文)
    20世紀日本流行音樂巨人列傳    音樂是反映時代的明鏡。從1950年到2000年,50年間日本音樂界誕生了不少傑出音樂人。音樂固然是變幻莫測的,但在時代發展的社會大背景下,仍舊有跡可循。
  • 古典看不起搖滾,搖滾看不起流行:我找到華語音樂鄙視鏈的原因
    歐美流行音樂一直是世界第一。日本繼歐美後的第二座高峰,長時間佔據亞洲流行音樂的第一。「亞洲四小龍」經濟崛起6070年代,流行文化的發展有滯後性。韓國流行文化發展又晚於港臺,可以確定是2000年後,流行音樂文化軟實力主要體現,就是唱跳偶像團體。流行音樂排行結果如下:1:歐美(美國)排在絕對榜首2:日本雖然衰落但仍是亞洲第一3:韓國發展後來居上,現在處在要衰落的前夕4:中國港臺地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於現在的華語音樂仍然影響巨大。
  • 「全球流行音樂金榜—年度榮譽雲盛典」璀璨啟動
    《全球流行音樂金榜》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雲聽APP與中國交通廣播共同發起,聯合全球華語廣播電臺及流行音樂電臺優勢與資源,共同創建的具有指標性、權威性的全球華語流行音樂節目,現成為業界內外公認與推崇的音樂風向標!
  • 「翻紅」的伍佰背後,是華語流行音樂的浮沉史
    從伍佰出道到走紅,從走紅到人氣的平淡,乃至最近的「翻紅」,隱藏的其實是華語流行音樂的一段浮沉史。華語流行音樂浮沉中國近代新音樂誕生於20世紀初期,1927年音樂家黎錦暉創作的《毛毛雨》是中國第一首流行音樂作品。流行音樂具有簡明歡快、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等特點。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新中國成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不論是中國大陸還是臺灣地區,流行音樂發展都處於停滯階段。
  • HIFIVE發行|日本流行純音樂樂隊T-SQUARE新專獨家首發
    6月10日,日本流行純音樂樂隊T-SQUARE最新專輯《AI Factory》通過HIFIVE獨家首發。這是T-SQUARE的第47張驚喜原創專輯!由大師級的Bernie Grundman進行母帶混音,展現極遼闊美麗的世界。
  • 超百家音樂機構聯合發聲,助力戰疫公益歌曲傳播正能量
    超百家音樂機構聯合發聲,助力戰疫公益歌曲傳播正能量 澎湃訊 2020-02-01 10:08 來源:澎湃新聞
  • 「Super Simple Songs 」目前最好的英語兒歌啟蒙資料
    super simple songs封面啟蒙利器 super simple songs我之前強調過,英語啟蒙絕對應該從娃娃抓起。《super simple songs》對於低齡幼童來說,是啟蒙利器。作為加拿大Skyship Entertainment公司製作出品的一系列經典英文兒歌作品,super simple songs節奏適中、歌詞簡單、畫面優美、充滿韻律感、通過肢體動作可以互動教學並且充滿了樂趣。
  • 從手遊《陰陽師》看日本妖怪文化在中國的傳播
    一、《陰陽師》大熱 自2016年起,手遊《陰陽師》在中國以異常迅速的速度流行開來,對中國的各個方面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人際傳播是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播活動,口耳相傳便是最古老也最直接的傳播方式,是將兩個個體系統聯繫組成新的信息傳播系統的最簡單方法。《陰陽師》手遊能如此迅速地在遊戲圈中流行起來,除了遊戲本身給人的出色體驗,其宣傳方式也功不可沒。而最直接的宣傳方式,就是人際傳播即直接宣傳。通過《陰陽師》 玩家的介紹,肯定能為遊戲帶來一批新用戶。
  • 晴天/許雅涵力薦2020《全球華語流行音樂金曲榜》
    《北京訊》《全球華語流行音樂金曲榜》於2015年12月20日在北京創辦成立!著名歌手「江湖傳奇音樂人」:劉爽、中國煤礦文工團青年歌手:齊航、星光大道歌手:吳景全、星光大道冠軍:梁良、歌手:張森、魯朝陽、陳星華、高藝豪、金貝兒、陸平、鄧知世、沈志仲、俊鋒、V89樂隊、鄧麗君同門師妹:馬麗、星光大道特約評委:王百合、軍旅歌手:巫正澤、香港歌手:郭泇妏、臺灣歌手:許雅涵、籤約首席主持人:高傑,金曲榜全媒體聯播,覆蓋全球十幾億人群,合作唱片公司:環球唱片、索尼音樂、華納音樂、滾石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