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時請注意,這些魚有毒!

2020-12-07 騰訊網

釣魚人

現在玩海釣的人越來越多,有些新手釣到海魚時,非常興奮,徒手捉魚,受傷中毒。有些魚為了保護自我,往往身上有毒素,無法食用,或者有毒腺,如老虎魚,被刺中痛苦不堪,甚至要送去醫院打點滴,嚴重者可能有生命危險。

我查閱《廣西北部灣海洋硬骨魚類圖鑑》,把有毒的魚類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作釣時加於注意,特別是新手朋友。

帖子有不全之處,希望各位釣友留言補全,有錯誤之處,希望大家更正。

賴廷和、何斌源著,本書的魚類與海南的魚類接近,推薦大家查閱。

這些魨類魚,我們統稱河魨,內臟和生殖腺有毒,不宜食用。有經驗的漁民,餐館,把有毒的肝和生殖腺等內臟棄用,進行烹飪,味道鮮美,但建議大家不能隨便食用。

這些魨類魚,我們統稱剝皮魚,要特別注意背上的第一背鰭,有倒刺,被刺了會連血帶肉拉出來,痛不欲生。

這兩種海鯰,海南人叫「三角丁」,其背鰭和胸鰭有倒刺,且有毒腺組織,人被刺傷後傷處腫痛難忍,釣到這兩種魚時須小心背鰭和胸鰭。

這幾種鮋類魚,平時我們叫石狗公,石九公,老虎魚,石頭魚等,個頭不大,但味道鮮美,特別是煮湯,是一級鮮。這類魚不像河魨內臟有毒,我們難於食用,它們的背鰭下有毒腺,刺中痛苦不堪,甚至上醫院打點滴。

這類籃子魚類,我們叫金豉魚,臭肚魚等,各鰭尖銳,有毒腺,被刺者傷處劇痛。肉嫩爽口,味道鮮美,適宜煮湯,煎,燜等。

帶魚,各種海鱔牙齒鋒利,被咬後傷口容易感染,不容易癒合。

各種鰩魚類,特別要注意尾刺,細長如鞭,並且有毒。

海毛毛蟲,千萬不能用手摸,釣到建議剪線。

本帖的圖片來《廣西北部灣海洋硬骨魚類圖鑑》,我把有毒的魚類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作釣時加於注意,特別是新手朋友。

帖子有不全之處,希望各位釣友留言補全,有錯誤之處,希望大家更正。

相關焦點

  • 海釣竹莢魚,竹莢魚的生活習性,以及海釣時機是什麼?
    大愚深海魚今日分享:竹莢魚又叫刺鮁、大目鯤、巴浪等,體長約40釐米,常見個體在2千克以下。作為溫暖水中上層潤遊性魚類,竹莢魚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海、東海和黃海南部海域,並且棲息於10-100米的中下層水域。
  • 想要海釣時釣梭魚,那麼這些技巧最好要知道,真是太實用了
    相比較在黑坑中釣魚,海釣還是非常有意思的,畢竟誰都不知道海裡面會釣上來什麼魚,這樣給自己一個驚喜的感覺,所以很多的釣友相比較來說,還是更喜歡海釣,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有很多的釣友喜歡作釣梭魚,因為這樣的魚相比較味道也會更加的鮮美,但是有關釣梭魚的方法,其實你們只要掌握一些小竅門,或者是在作釣的時候注意一些小方法
  • 從鬥魚到救魚 聽海釣「發燒友」講述與魚搏鬥的樂趣
    從濟南開車來海釣  王宗一退休前是資深媒體人,從報人到「漁人」,身份的轉換簡直是天壤之別,但是王宗一卻樂在其中。為什麼這麼喜歡釣魚,王宗一自己也說不清楚,快退休的時候偶然跟著朋友去濟南附近的水庫裡釣了一次魚,就喜歡上了這項運動。釣淡水魚需要打窩,先用酒米等誘餌撒一片岸邊的水域,等過來覓食的魚漸漸多了,再用蘸著香油的麵團當餌釣魚。
  • 老外海釣時,竟從水裡扯起一條帶「翅膀」的魚?哪門子的奇葩事!
    老外海釣時,竟從水裡扯起一條帶「翅膀」的魚?哪門子的奇葩事!在人們的印象當中,魚一般是生活在水裡的動物,但是,你見過會飛的魚類嗎?老外海釣時,竟從水裡扯起一條帶「翅膀」的魚。這讓老外非常的差異,以前這種事情只是發生在故事中,難道真的有會飛的魚?男子非常的好奇,詢問了相關的專家才得知,這是一種叫做飛魚的魚類,身體結構非常的特殊。它們的魚鰭從胸口一直延伸到尾部,展開之後如同翅膀一樣,可以跳出水面十幾米,並且可以在空中停留四十多秒,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對於魚類來說,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 吃了魚身上這個部位女子險喪命!雞、鴨、魚這些部位有毒,別吃
    絕大多數魚類的膽中都是含有有毒物質的,常見的有毒物質有膽酸、氫氰酸等。要知道,這些有毒物質的毒性一點不比砒霜小!人體一旦攝入這類有毒物質,會在數小時內出現肝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當然,並不是所有魚膽都有毒。簡單來說,烏魚和鯰魚的膽是沒有毒的。而鯽魚、「青、草、鰱、」和團頭魴(武昌魚)、翹嘴等要特別小心。
  • 海釣真的很「燒錢」?其實海釣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花錢並不多
    這些相加也是不小的費用。2、其他開支每個人所處的地方不同,所以這個開支不同,比如你剛好身處大江大河大湖,各種小溪水庫邊,開支是可以忽略不計。對於身處城市的釣魚人,由於城市汙染相對嚴重,每釣一次魚都要開車幾十公裡上百公裡外的地方,這時過路費、油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 男子海釣從水裡捕獲一條帶「翅膀」的魚?它到底能不能飛呢?
    男子海釣從水裡捕獲一條帶「翅膀」的魚?它到底能不能飛呢?海釣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這不國外一名男子海釣時,就發現一條帶翅膀的魚,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它的外表和普通的魚沒什麼兩樣,但它的魚鰭卻是非常大。就像是天空中小鳥的翅膀,其實這種魚叫做飛魚,它能依靠發達的腹腔和尾部一躍而起,滑翔可達一百米,跳躍的高達可達十幾米,雖然它不會飛,但是它還是能在天空中停留幾十秒的。
  • 釣魚愛好者注意!這個漁船海釣裝備展覽會8月15日在陽江開幕
    釣魚愛好者注意!展覽會展品 活動方供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會將與第十八屆南海(陽江)開漁節開船儀式、漁家大宴、頭魚拍賣、漁船展示、彩船巡遊活動、帆船表演活動、中外船模展、休閒漁業海釣研討會等多場活動同期舉辦,重點邀請行業內產學研機構
  • ff14海釣坐騎
    ff14海釣坐騎需要玩家在一次海釣中獲得10000分,獎勵成就與坐騎弓鮫(大鯊魚),10000分需要一點運氣,觸發3次幻海流,或者在2次幻海流中雙提了幾次某個高分魚。一般有3次幻海流,全程耐心認真釣都可以1w分保底。
  • 阿拉斯加戶外自然探索營:開啟冰川海釣之行
    行程特色:資深達人·設備齊全10年海釣經驗的達人帶隊:全程海釣達人陪同,具有10年海釣經驗,為了釣魚把家搬到了阿拉斯加的專業級選手。國際釣魚證的資深船長:阿拉斯加當地人海釣愛好者,至少有10年海釣經驗,獲得了國際釣魚協會證(IGFA),對周邊魚的出沒以及生活習性了如指掌。
  • 海釣用什麼釣餌效果更好?5種水情用餌大不相同
    (文章內容比較長,您可以收藏起來閒暇的時候看)水質清澈用蟲餌水質清澈,水中可視範圍遠的時候,用蟲餌效果更佳,據我分析:水中可視度高時,魚兒的視線會更佳,而海蟲(沙蠶)是活餌,下水後會不停扭動,加上海魚日常食譜中多有這些無脊椎動物,所以魚兒對它不設防
  • 《FF14》5.2海釣一次得分攻略 成就完成流程分享
    下面我就給大家帶來5.2海釣一次得分成就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海釣一次得分成就攻略 500... FF14即將更新5.2版本,新版本中帶來了全新的捕魚人海釣副本,很多玩家都不知道怎麼玩?下面我就給大家帶來5.2海釣一次得分成就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你看到的海釣玩家都能釣到金槍魚?難道金槍魚種類太多了!
    在現代傳統陸釣中,可能很多釣友都體驗過「空軍」的感受,想必也都有過「守了一天竟然沒釣到一條像樣的目標魚」的尷尬經歷,其拋去自己釣魚技術的原因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野釣魚資源的匱乏」在傳統陸釣中的野釣時,比如說在江河中,大部分釣魚人釣一天連一條過斤的魚都沒有,甚至是所有漁獲加起來都沒有一斤,有路子的釣友可能會帶著自己的朋友找一些,野坑、水庫進行坐釣,雖說會有些收穫,但與幾年前相比
  • 美國加州華人玩海釣 喜獲150磅金槍魚
    7月,美國南加海釣開始盛行,華人海釣好手與友人結伴出海,在聖地牙哥外海的聖克裡門島(San Clemente Island)附近海域釣上150多磅的藍鰭金槍魚(Bluefin),旗開得勝。「我們從長堤港出發,三個多小時到達橙縣和聖地牙哥之間的聖克裡門島海域」,洛杉磯海釣好手Eason Ye和三位朋友一起出海,船長憑經驗開到藍鰭金槍魚出入頻繁的海域,釣手們布置魚陣,一支長長的杆子上掛起風箏和氣球,另外一支杆子則掛上飛魚魚餌。「藍鰭金槍非常聰明,魚餌離船太近根本不會咬鉤。」Eason說,他們的飛魚魚餌距離船差不多有800至1000英尺。
  • 海釣如何釣離底?
    海中的魚兒,也和淡水水域的魚兒一樣,分布在水中的不同水域。有底層的,中層的,上層的。因而,在垂釣過程中,不同的目標魚,也要採取不同的釣法。 近海魚類中,可以釣離底的魚有鱸魚,
  • 海釣黑鯛,分享4種垂釣環境下的釣法技巧,掌握後受益一生!
    海釣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特別是近十年來,海釣幾乎人滿為患。沙灘、巖礁、漁排、岀海釣等,都是廣大釣魚人的最佳垂釣方式的選擇。雖然海魚的種類繁多,數都數不清。但是最常見的一種海魚,釣魚人經常把它當作垂釣的目標魚,釣得不亦樂乎,它就是黑鯛魚。
  • 好舒福·海南(文昌)海釣精英邀請賽將在文昌市鋪前鎮開幕
    海南擁有得天獨厚海洋資源,擁有大量的魚源以及豐富的物種,使之被稱為「海釣天堂」。環海南島四周的海釣釣場多達上百個。隨著中秋節的臨近,受東北季風影響真鯛、黑鯛、海狼、牛港、石斑、青衣等魚類開始向海岸線洄遊,釣魚的黃金季節也隨之到來。
  • 腔棘魚一種本該在6000萬年前就已滅絕的物種,卻意外被海釣人釣獲
    腔棘魚一種本該在6000萬年前就已滅絕的物種,卻意外被海釣人釣獲茫茫大海之中,生存著無數種動物,生物,植物,在充滿魔幻色彩的深海中還有更多的未知生命等待這人類去發現,也許這裡面就生存著年代久遠的活化石,也可能它們已經在此生存了幾億年甚至幾十億年了,就是在我們已知的動物生物之中就發現了很多幾億年前的古老活化石
  • 魚界防禦高手:有毒又長眼刺,誰吞誰倒黴?
    他希望找出鮋形目(Scorpaeniformes)之間的關係,鮋形目包括絨皮鮋、老虎魚、石魚以及臭名昭著的獅子魚,這一目的通用名稱是源自每隻魚臉頰上發現的骨板。當解剖這隻絨皮鮋的上頜時,他注意到一處奇怪的地方,他無法清除淚骨。史密斯回憶道,「對於正常的魚,在上頜骨和這塊骨頭之間有一些結締組織,你可以用解剖刀片在它們之間切割。但當時我發現把這一結構分開相當困難。
  • 塑膠袋有毒 專家提醒千萬注意勿用塑膠袋裝食品
    對此,哈爾濱市環保局有關專家提醒廣大市民,千萬別忽視塑膠袋有毒這一事實,隨手抄起塑膠袋就用來裝食品,這是健康的大敵。  據介紹,現在人們使用的塑膠袋有三種:一種是既不能沾皮膚,又不能放食物的,只能用來裝建築材料;一種是可用來裝服裝;還有一種是可勉強用來盛放食品的。這三種塑膠袋大部分都含「毒素」,如聚氯乙烯塑料就是有毒的品種,其原材料是無毒性的,但在製作塑料的過程中加入了有毒的增塑劑。